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體稱中國北斗系統正試圖壓制美GPS軍事優勢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1-3-14 2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首屆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會議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專家表示,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屆時,世界將出現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並存的情況。與目前被廣為接受的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斗在未來的設計應用上還存在3個主要難點,但毫無疑問,北斗將在軍事和民用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北斗進入星座組網階段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中國採取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建成由3顆衛星組成的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解決有無問題;第二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於2012年前形成我國及周邊地區的覆蓋能力;第三步,於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據介紹,2000年到2003年,我國已成功地將3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送入太空,建立起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這意味著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一步已經完成。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已進入星座組網階段。
  到2020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共要發射30多顆衛星,「最大的困難是這些衛星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組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譚述森透露,今年我國還將發射5顆導航衛星。
  譚述森表示,目前,世界上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共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分別為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和中國的北斗。除
  了GPS系統已經建成外,其他幾個系統仍然處於建設階段,而未來10年是各系統建設的關鍵時期。
  據介紹,與當前世界上被廣為接受的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斗在未來的設計應用上主要存在三大難點。第一,如果要保持衛星導航的高精度,衛星上必須配有高穩定性、高精度的原子鐘,這方面中國和美國還有差距。第二,美國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布控衛星監控網路,而中國則只能在本國區域內布網,這對於衛星上天後的測控和維護是一大難點。第三,GPS問世近30年,積累了大量的空間實驗數據,而其中最重要的太陽光壓變化對於衛星所產生影響的數據,已經建立起數據模型,精度很高。而中國的北斗系統還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在摸索中前進。
  比GPS多一項功能
  據美國媒體報道,GPS系統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供給他國用的是民用GPS,而精度高的軍用GPS只供自己用。目前在美軍中,GPS不僅是步兵、艦船和車輛的定位工具,而且廣泛應用於各類武器設備乃至無人機、機器人。
  據悉,美國軍用GPS的精度一般約為1米,而當其第二代GPS投入使用后,甚至可以達到0.3米、0.2米,也即0.2~0.3米大小的物體為一個像素的點。然而,美國為其他國家,包括北約盟友提供的GPS精確度都限制在10米以外。
  最早向GPS發起挑戰的是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其「完整編製」為24顆。俄自稱格洛納斯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1米,這比GPS的民用信號精度更高,但格洛納斯的普及情況遠不及GPS,主要還是被軍方使用。俄總理普京今年4月6日表示,俄計劃在年底前再發射7顆「格洛納斯」導航衛星,以實現導航範圍覆蓋全球的目的。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精確制導炸彈、導彈大出風頭,因為它們都是通過GPS來實現定位的。但遺憾的是英國、法國等美國的歐洲盟友卻無法享受這種「精確制導」。
  歐洲各國覺得不能受制於美國,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對此曾感慨道,如果沒有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歐洲將不可避免地成為美國的附庸。因此,他們聯合搞起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
  2004年,中國也成為伽利略計劃第一個非歐盟國家成員。然而,伽利略計劃進展並不順利,中國在合作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是歧視。目前,伽利略導航系統計劃2011年4月進行試射,在2013年或2014年以前開始運行。
  衛星專家表示,中國的北鬥起步比GPS晚了20年,但在技術上,並沒有落後很多,還有著自己的特點。正在完善中的北斗系統,計劃一共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目標是最終建成和GPS一樣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而且還要比GPS多一項功能,即簡訊通信功能。
  孫家棟院士表示,與GPS及其他系統相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最大的創新在於其把導航與通信緊密地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能知道『我在哪裡』,也能知道『你在哪裡』。」據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未來將提供兩種服務方式,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其中開放報務,定位精度為10米,授時精度為50納秒,測速精度0.2米/秒。
美國高度警惕北斗進展
  海外媒體曾對北斗系統進行了全面細緻的介紹。報道稱,「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雖然目前軍事用途仍有限,不過具有雄厚的軍事應用潛力,這也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點。理由很簡單,雖然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近年來發展迅速,但絕大多數的軍民應用範疇都是建立在美國GPS之上。一旦發生戰爭,美國關閉GPS或加大民用碼誤差,對中國而言,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大陸必須未雨綢繆。
  海外媒體還重點分析了北斗的簡訊通信功能。報道稱,因運作方式不同,北斗有一些GPS沒有的軍事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部隊的指揮管制。
  由於「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簡短通信功能可進行「群呼」,這項功能用在軍事上,意味著可主動進行各級部隊的定位,也就是說中國各級部隊一旦配備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除了可供自身定位導航外,高層指揮部也可隨時通過北斗系統掌握部隊位置,並傳遞相關命令,對任務的執行有相當大的助益。
  一個國家的安全,不能依賴外國,必須依靠自己。美國的歐洲盟友尚且如此,何況中國。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中國中遠公司有一條遠洋貨輪,通過馬六甲海峽駛入印度洋后,被美國艦船攔阻,要求檢查船隻。美國在伊拉克作戰,可以划臨檢區,但不能把臨檢區劃到整個印度洋。
  中國貨輪不買美國的賬,不停船受檢。但後來這條船開的時間不長,發現船用GPS失效了,船被迫停下來進行檢修,但沒有發現故障。後來才明白是美國海軍對中國貨輪GPS進行局部屏蔽。很顯然,如果中國的軍事裝備和通信聯絡也使用GPS,戰時很可能發生災難性的悲劇。正因如此,中國才大力發展北斗系統。
  中國北斗的問世,使美國感到不安。美國《太空新聞》曾報道稱,中國的北斗軍事衛星導航系統擾亂了美國的計劃。中國航天部門正試圖借鑒歐洲「伽利略」系統,通過發射與美國導航衛星相似的M編碼頻率信號,來壓制美國衛星導航系統的軍事優勢。美國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直接發展GPS-4,即第四代GPS系統。
  據美國軍方內部人士透露,美軍甚至還制定有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在「必要」時摧毀北斗系統。 《中國國防報》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9: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