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媒:新一輪中國威脅論成形 美海外戰略或改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3-14 0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3月08日 17:24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網   

【僑報網訊】美國國防部長蓋茲上個月底在西點軍校演說提到,未來的國防部長不宜再建議總統派遣大規模地面部隊至亞、非或中東地區,為此還引用麥克阿瑟將軍韓戰後的說法,敦促白宮避免再派兵參與亞洲地面戰爭。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援引台灣《旺報》文章指出,蓋茲的想法並非美國欲宣示非戰主義,而是美國改變海外戰略部署的前兆;換言之,日後亞洲或波灣地區即便爆發衝突,美國也僅限於展現空中和海上軍力,無須再動用傳統的地面部隊。當然,美國也會加強預防外交,防範區域衝突演變至美軍地面部隊必須介入的地步。

本月初,蓋茲在空軍官校的另一場演說,適逢大陸公布2011年國防預算。蓋茲強調,美國將面臨到高技術發展不對稱的威脅,尤其中國大陸正在發展長程且精準的武器,包括反艦巡弋、彈道飛彈、靜音潛艦等,反觀美國10年內將逐步淘汰雷根時期建造的軍艦,空軍也要面臨研發各類新型戰機的挑戰。此時此刻全面刪減國防預算,將導致美國喪失全球自由行動及投射武力的優勢。

無獨有偶,最近美國五角大廈再創「金融恐怖主義」的新名詞。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說法,國防部在支持非正規作戰的項目下,兩年前委託經濟專家撰寫研究報告《經濟戰爭:風險與回應》。2009年6月,五角大廈曾公布這份報告,但未引起重視。時至今日,報告內容被少數國會議員及國防部官員高分貝渲染之後,掀起了另一波中國威脅論。

這份報告提到,2007年全球石油價格飛漲、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和雷曼兄弟等金融機構的股票被瘋狂拋售、美元強勢貨幣地位的衰弱等,系「無法追蹤之行動者」對美國金融體系攻擊的結果。

報告最後在揭露該行動者的真實身分時,矛頭指向中國大陸政府。它指責大陸蓄意發動「金融恐怖活動」,已長達十多年。五角大廈提出的證據,包括2008年大陸拋售美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票,導致兩家企業破產,以及引據1999年大陸軍事作家喬良《超限戰》一書內容。

無論是時間巧合或策略計謀,美國這一輪的「中國威脅論」顯然與白宮編列預算被大幅刪減有關。從去年10月開始,國會即對奧巴馬政府聯邦預算展開審查工作,但遲至今日尚未通過。

藉渲染外敵之強大來凸顯增加軍費的重要性,在美國歷史上屢見不鮮。本月初,美國務卿希拉里在參議院年度預算聽證會上,針對中國大陸時刻設法超越美國,警示參眾兩院若進一步削減政府預算,會導致美國面對國際問題時不斷退縮,最終將無法維繫全球競爭力與影響力。

希拉里的憂慮絕非空穴來風。白宮除了警覺到中國崛起對美國霸權及其全球領導地位構成挑戰與威脅,伊朗與朝鮮的核武發展、東亞地區的軍備競賽、印度國防預算的大幅成長,都在逐漸抵消美國在亞洲的軍力優勢。

面對未來10年中國崛起可能改變亞洲的軍力平衡,美國的回應還是兩手策略:白宮一方面意識到美中關係「合則兩利,斗則兩敗」,希拉里甚至以「同舟共濟」來形容;但另一方面,美國又宣示重返亞洲與強勢領導的決心。去年秋以來,美國藉著潛艇與隱形戰機的前沿部署戰略,及和韓、日、越、印、泰等國不斷聯合軍演,來回應大陸的軍力發展。

五角大廈最近針對大陸增加國防預算,再度呼籲中方軍事透明化。美國或有理由相信,大陸的國防預算低於實際軍事支出,但對美國或其東亞盟邦而言,關鍵不在於美中年度軍費支出的差距,而是大陸今後將制約或威脅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

於今,美國海外戰爭款項被刪減,2012年的國防總預算也較2011年減少近400億美元,因此五角大廈調整軍費支出並改變全球戰略布局,在所難免。儘管如此,美國似仍未揚棄戰略圍堵中國的思維與部署。

有鑒於此,蓋茲主張不再派遣大規模地面部隊前往亞洲,看來只是記取了韓戰、越戰、阿富汗與伊拉克四次戰爭的經驗教訓。面對大陸試圖迎頭趕上的當下,美國與其不斷塑造新的中國威脅論,與藉此爭取國會支持國防預算,倒不如調整自身的戰略思維,藉著加強合作與對話,導引中國大陸落實「負責任的夥伴關係」。

(編輯:趙宇)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沙發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1-3-14 04:55 | 只看該作者
是啊,中國的武裝力量增強了,這是中國威脅論的最好證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