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胎化問題多 二胎呼聲起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1-3-10 1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綜合報導】        2011.03.10 03:42 am

倡行30年的大陸「一胎化」政策,躍升為「兩會熱搜榜」的焦點話題,學者提案儘快鬆綁、官員透露生計部門正在考慮,支持開放「二胎」的網友則大喊:「多了不好、少了不好,兩個正好!」
今年大陸「兩會」不少代表委員呼籲放開二胎政策。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李冬玉主張,應實施「單獨二胎」,夫妻雙方一人為獨生子女就可生第二胎。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疾呼,應從今年開始調整獨生子女政策,凡有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放開二胎,用三到五年時間,全面施行。
清華大學教授王名、山東大學教授劉大鈞兩位全國政協委員也在顧寶昌、李建新等多位人口學家支持下,聯名提出《關於儘快調整我國人口政策的建議案》,直言「一胎化」已完成歷史使命,人口政策的調整刻不容緩。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玉慶透露,計生部門正在考慮此問題,很多專家做了不少研究。他個人認為,二胎政策到「十二五」末期可能會開放。
王玉慶認為,放開二胎不會導致人口暴漲。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別是本地常住人口。
他說:「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高了許多,年輕人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也符合國際規律,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會下降。」
在堅持「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與放開「二胎」的黑白對立間,還有折衷辦法,試行「單獨二胎」。
李冬玉解釋,就是在已普遍實施的「雙獨二胎」(夫妻均為獨生子女,可按規定申請第二胎)基礎上,在部分城市先行試點「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家庭,可生第二個孩子」的「單獨二胎」政策。
隨著「二胎」議題熱燒,「老齡化」程度居大陸各省之冠的江蘇省,連帶成為矚目焦點。江蘇早在1986年,就提前進入老年化社會。江蘇省目前老年人約1,300萬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17%,年增率約0.3%,每年凈增老年人口近40萬人,明顯高於大陸其它省分。
問題一
人口結構失衡 勞動力降


「一胎化」政策所導致的人口結構失衡問題,令清華大學教授王名、山東大學教授劉大鈞等大陸政協委員憂心忡忡,聯名提案認為若不早日調整鬆綁,大陸據以維繫成長榮景的「人口紅利」,將很快消失。
1980年9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控制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 (簡稱「一胎化」)。
這封《公開信》的發表,標誌大陸以「一胎化」為中心的計劃生育人口政策正式啟動。30年來,這項政策全面實施,大陸人口過快增長的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根據大陸人口普查和國家統計局發布資料,跟1970年代相比,大陸的人口年均增長率已經從1.59%下降到0.47%,年均增加人口從1,350萬人減少到626萬人,婦女總和生育率也從2.5%下降到1.5%。
一胎化政策在有效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同時,因違背人口自然規律及政策實踐中的問題,加速大陸人口內部結構變化,人口年齡結構失衡。
大陸國家統計局2009年數據顯示,65歲以上人口比例高達8.5%,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也比發展中國家超前20年。人口加速老化意味著年輕人口迅速減少,大陸「人口紅利」將很快消失,轉變為「用工荒」。
問題二
剩男娶無某 社會不安定
看過日本小說《敗犬的遠吠》嗎?這本曾衝擊無數「嫁不出去」熟女心靈的暢銷書,未來可能有男版「娶無某」的故事情節出現。當「剩女」、「敗犬」或「干物女」以「剩男」、「干物男」等姿態出現,學者擔心將成為整個大陸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一胎化政策除了導致年齡結構失衡,也有性別失衡的問題。清華大學教授王名、山東大學教授劉大鈞在今年的「兩會」聯合提案上,就以時下流行語「剩女」的性別轉換語 「剩男」,形容未來大陸社會。
提案內容中寫道,「由於性別結構失衡,我國將迎來一個男性人口絕對『過剩』的社會,數以千萬計的『剩男』人群的出現與不斷累積,將成為整個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兩位學者表示,1980年代以來,大陸的人口出生性別比偏離105的正常水平后,失衡比重越來越大。
2010年以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性別結構失衡下出生的男女漸次進入婚育期,「男多女少」的婚姻擠壓現象開始顯現並積累。
分析2020年持續而嚴重的出生性別比失衡人口,將成為主體並進入婚育期,大陸的「婚姻市場」將會發生質的變化。
問題三
孕婦湧向香港 造成醫院亂象
一胎化禁令下,有錢的大陸孕婦近年來流行到香港生小孩,管大陸各省政府下令嚴查,還是無法抵擋潮流,人數多到曾令港府「關閘」,要公立醫院不能接受來自大陸的孕婦,以保障香港孕婦的生產權益。
香港媒體報導,香港2009年新生嬰兒約7.8萬多人,其中3.3 萬人為大陸婦女來香港所生。需求拉動下,中介公司也大辣辣地公開招攬大陸孕婦到港產子。香港醫院管理局2009年10月8日就曾宣布,所有公立醫院到年底前,凍結非港籍孕婦的預約服務,包括不再接受中國孕婦前來分娩。
此消息一發布,馬上傳到緊臨香港的深圳,准媽媽們於是採取赴港生子大作戰,紛紛轉往私人醫院預約掛號,寧願付更高的生產代價,就是要突圍到香港生小孩。
根據香港醫管局統計,近年來,外地孕婦在香港各醫院分娩數字持續上升,尤其是中國大陸籍孕婦,2001年至2008年短短的七年內,赴港產子人數由620名增加至2.5萬名左右,孕婦人數增加40倍!
隨著大陸孕婦來港產子倍增,聲稱能代辦一條龍來港產子服務的中介公司愈開愈多,且大多聲稱擁有香港公司註冊或商業登記、陸港兩地均有聯絡代辦處。這類公司明目張膽在旺角懸掛招牌招客,部份以港幣數十萬元的「超豪華」套餐吸大陸豪客,就有網站推出三款「尊貴一條龍全包豪華套餐」,收費由港幣20萬至30萬元不等。

136

主題

760

帖子

530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530
沙發
冷容 發表於 2011-3-11 05:14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中國沒有強大的勞動力資源,發展的勢頭肯定要減緩,甚至出現後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