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記者:目睹中國撤僑 羨慕又不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3-9 0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1-3-9 04:50 編輯

koko 發表於 2011-3-8 09:28  


2004年海嘯肆虐印度洋時,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幫助撤僑。中國派出的是貨船。如今,為將工人撤出陷入危機的利比亞,美國派出的一艘輪渡包船小得可憐,根本經受不住地中海巨浪的衝擊。而中國在為期一周的撤僑行動中,租用巨型游輪、派出20架民航包機和4架軍用飛機,將3萬多名本國公民安全撤離。


  當我在馬爾他——撤離中心之——等待航班時,這種鮮明對比讓我浮想聯翩。

  在幾位高舉中國國旗的女士指揮下,數百名頭戴紅色帽子的中國工人鴉雀無聲地排隊等候,他們是那麼井然有序,同任何在梵蒂岡參觀的旅遊團隊沒什麼兩樣。他們服從安排,耐心等待,聽到命令后就緩緩前進。在統一指揮下,這些人就如同一支不可阻擋的蟻群順利穿過機場大廳。沒有一個人戴著耳機,也沒人玩弄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他們全都身材適中、健健康康,沒任何將發福的跡象。他們的箱包上纏有透明膠帶。有些人還穿著工作服、戴著安全帽———他們曾在利比亞的油田、鐵路、建築工地和電信行業工作。


  中國政府派出多架包機要將他們送往上海。靜靜地、有效地、波瀾不驚地,中國正將其所有工人撤離到安全地帶。這是國家和工人間的默契:你們在海外工作,我們來呵護你們。


  媒體宣稱這是「中國政府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離海外中國公民行動。」中國外交部則將這次迅速而高效的撤僑行動歸功於「一貫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得人心、朋友多的結果。」


  目前非洲各地的中國工人數量大約如下:奈及利亞5萬、蘇丹3.5萬、尚比亞4萬、安哥拉3萬、阿爾及利亞2萬,還有數千人分散在其他國家。他們是中國產業、投資、外交以及最終實力的門面。


  但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中國人的)效率、秩序和從容。看不到任何人與航空公司人員爭吵,也沒人不聽從指揮或攜帶太多行李,每個人只帶著小手提箱,靜靜地排著,耐心等待何去何從的通知。我忍不住想,這就是未來嗎?

  當西方人不知去向時,中國對非洲斥以巨資。對資源的巨大需求,引領著中國人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征服。中國工人衝鋒陷陣,中國政府則展開雙翼保護他們,無論他們身在何地。


  排成一隊的數百名中國人悄無聲息地穿過機場免稅區,沒人朝貨架上的奢侈品看上一眼,都全神貫注地等待手持國旗的人舉起手臂通知他們前進。我不知道心裡是應該充滿羨慕,還是戰慄不安。但我的確在想,最好還是讓這些人和我們站在一邊吧。▲(作者馬丁·弗萊徹是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王會聰譯)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341

主題

1850

帖子

101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1
沙發
中南西北 發表於 2011-3-9 05:20 | 只看該作者
自2008年初中國的冰凍災害以來,中國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的能力與效率讓世界矚目。對重大自然災害如汶川地震的政府反應已成為政府運作的國際標桿(Benchmark)。媒體近幾年常提及的「國家意志體現」是中國這個標桿的最簡潔的解說詞。而體現這個國家意志的平台當然是國家管理的體制。。。

在緊急關頭,民主體制的運作程序有時會讓黃花菜都涼了還不得要領。
雲飛
來自黃鶴白雲的地方
暢遊大鵬騰空的海灣
~~~~~~~~~~~
有才者未必都是君子 有德者則必不同於小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3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3-9 05: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惑之禍 於 2011-3-9 05:32 編輯

在統一指揮下,這些人就如同一支不可阻擋的蟻群順利穿過機場大廳。沒有一個人戴著耳機,也沒人玩弄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他們全都身材適中、健健康康,沒任何將發福的跡象。他們的箱包上纏有透明膠帶。有些人還穿著工作服、戴著安全帽———他們曾在利比亞的油田、鐵路、建築工地和電信行業工作。

排成一隊的數百名中國人悄無聲息地穿過機場免稅區,沒人朝貨架上的奢侈品看上一眼。

外國人是會感到可怕,正是有這麼一群人為國家積累外匯,支撐著中國遊客到紐約倫敦狂掃奢侈品。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4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3-9 05:52 | 只看該作者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3-9 05:30
在統一指揮下,這些人就如同一支不可阻擋的蟻群順利穿過機場大廳。沒有一個人戴著耳機,也沒人玩弄手機或其 ...

中國工人是了不起的,所以能成為時代雜誌的封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4157

帖子

227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270
5
mimidustie 發表於 2011-3-9 06:51 | 只看該作者
羨慕就要好好學習,一腦子侵略,自然顧不得撤僑,美國政府該反思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6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3-9 07:10 | 只看該作者
請好好看看原文,本文作者最羨慕的不是撤人,而是中國有著成千上萬聽從命令,不要海外津貼,買不起電子設備的廉價勞動力。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7
老法師 發表於 2011-3-9 09: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1-3-9 09:23 編輯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3-9 07:10
請好好看看原文,本文作者最羨慕的不是撤人,而是中國有著成千上萬聽從命令,不要海外津貼,買不起電子設備 ...


你的意思外勞是廉價勞動力。三言兩語說不清, 轉一篇文章給你看吧.

湖北黃陂洋工村820戶家家有人出國打工
2011-03-01 08:52:58 中國國際勞務信息網 點擊數:45

因1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遇,湖北孝感市黃陂區李集街方安集村——這個有820戶普通農家的村子,如今家家戶戶有人打過洋工。他們從外表看和其他農民沒什麼兩樣,但他們出國就像進城一樣方便。

近日,記者慕名走進這個村落,發現這個彈丸之地藏龍卧虎,打洋工的傳奇人物比比皆是。

方沖在馬來西亞

47歲的陳秀翠現在很神氣,而10年前,她家是方安集村有名的貧困戶。

「最早一批是1998年出去的,起因是我們村有人在武漢接到了一個非洲的施工項目。當時他回來招工,大夥都不敢去,可聽說一年可以賺幾萬元,有幾個膽大的就去了。那時候出國只要500元,而我家連500元都拿不出來。」陳秀翠說,那是第一次聽說有人出國打工,她家除了沒錢外,也不敢去。

陳秀翠眼睜睜看著幾十個街坊出去,然後賺了大錢回來。

「出去前,招工方說一年可以賺3萬元,可後來他們人均賺了七八萬元。」第一批「起簍子」的村民回國時,村民們再也坐不住了。

時間不長,又有人來招工,去以色列,但一個人要兩萬元中介費。陳秀翠家還是拿不出錢,雖然看到有人為了出國四處借錢,但她老公沒技術,兒子又小,只得再次放棄。

4年前,小兒子方沖滿20歲,這一次她抓住了機會,果斷讓方衝到馬來西亞一工廠當車工。今年1月20日,打工4年的方沖回家過年,4年來他共寄回10多萬元,家裡蓋起了兩層小洋樓。而大兒子去的是泰國,因遇到黑中介,沒賺到什麼錢。

「現在兩個伢結婚的房子都準備好了,啥也不愁,只盼早日接媳婦進門!」昨日,在自家新蓋的兩層小洋樓里,陳秀翠樂滋滋地說。

方水萍

出國4年沒回家,在5歲女兒周欣怡眼裡,30歲的方水萍可能是個狠心媽媽。

可出國幾年,方水萍為女兒攢下了20萬元學費。昨日中午,在給孩子喂飯間隙,打扮時尚的方水萍向記者講述了她打洋工的故事。

因為日本大分與武漢是友好城市,方水萍和姐姐方利萍當年通過中介去大分打工時一點都不擔心,她們成為黃陂派往日本大分的第一批打工者——4名務農女工。

方家姐妹被分到大分一個農場採摘紫蘇葉。這份工作與採茶葉差不多,只要在大棚中將紫蘇葉子手工摘下,並分大小分類包裝即可。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8小時,「比在家種地輕鬆」。在日本工作期間,方家姐妹宿舍里有液晶電視、電冰箱、微波爐、暖氣設備等,因當地溫泉資源豐富,還天天免費泡溫泉,「比家裡條件還好些,對那裡的生活很懷念。」

因當地政府對來自友城武漢的務工者很重視,方水萍在到達和離開時,大分市市長均請兩姐妹吃過飯,同去的還有來自國內其他城市的十幾個打工者。

「2009年10月,阮成發市長(註:現為武漢市委書記)去日本大分交流考察時,也邀請我們吃飯。我平時話不多,沒敢和市長說話,但一起吃飯還合影留念,很開心。」方水萍說。

樂春暉

毫無技能的樂春暉,7年前到時裝之都義大利米蘭打工,不僅學會了縫紉手藝,還賺回了50萬元。昨日,記者在方安集村賈家鋪18號樂家看到,新蓋的三間三層小洋樓裝修漂亮,彩電冰箱空調一應俱全。

十幾年前,看到村民出國打工賺錢回鄉,還在家擺攤賣水果的樂春暉決定也去闖一闖。

2003年12月,他湊了3萬元中介費來到米蘭。起初他擔心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到了米蘭才發現擔心都是多餘的。原來成千上萬的浙江老闆在那裡開服裝加工廠,在此打工的中國人非常多。他在一家浙江老闆開的服裝廠打工,廠里10多個工人,每天工作不到10小時,每人一間單身宿舍,有電視,「吃得也不錯,每頓五六個菜、兩個湯。」

由於沒有縫紉技能,樂春暉開始只能從搬運工做起,再慢慢由師傅帶著上機械,學著給牛仔褲釘紐扣等,每月能拿到5000元最低工資。第二年他的月薪漲到8000元,第三年他在米蘭有了自己的圈子,開始頻繁跳槽,「誰給的待遇高環境好,我就去哪裡。」

在米蘭打工6年裡,每隔一兩個月,他就給家裡匯一筆錢。2009年12月再回家時,「兒子姑娘都長大了,我都認不出來了。」像其他打洋工的同鄉一樣,樂春暉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12萬將老房子重新裝修。

前天,在李集鎮舉辦的「打洋工」專場招聘會上,嘗到甜頭的樂春暉又報了名,「趁著年輕還想到國外再打幾年工,為兒子女兒多攢點錢。」

方東文

62歲的老漢方東文在以色列和阿爾及利亞打工6年,除了每年寄回家6萬元外,他還成了懂外語的兼職翻譯。

昨日上午,方東文在家逗兩歲的孫子玩,「趁這幾天在家,多和伢們聚一聚,再走了大概又是一兩年才回」。

1966年開始,方東文就在周邊做建築工,並拿到建工技術員職稱,成為建工帶班工頭。2001年,他跟隨武漢建工集團赴國外做工程,他發現外出打工機會多,收入高,回來後於是經常參加赴外打工招聘,先後在以色列和阿爾及利亞當過清潔工、麵包師傅等,每年收入5~6萬元。

2003年到2007年,他回到武漢,在黃陂及周邊城市當建工技術員,不過總感覺收入不如國外打工高,於是2008年再次赴阿爾及利亞,為當地一家監獄打工。

「我負責十幾台翻斗車,兩台挖機,兩台樁機,當地工人在技術上都得聽我的。」方東文說,跟他一起打工的中國人很多都有一技之長,所以在那個小圈子裡很受尊重。

方東文用最笨的辦法學外語,先留意對方在說一些基本用語時的發音,如「吃飯、走路、付錢、買東西」等,用本子記下來,慢慢背誦,久而久之,他也能正常與當地人交流了。現在和他一起打工的有200多名中國人,其中70多人是黃陂人,「他們出門時,都喜歡叫上我,因為我懂阿拉伯語。」

熊永紅

手下帶著300人的施工隊,讓熊永紅在國外接洽建築工程時得心應手。

熊永紅是孝感市楚燕勞務公司的負責人,多年承包海外建築工程。現在他在利比亞接下的首都機場的工程,正在施工中。

昨日記者來到熊永紅位於黃陂前川街的家中,這是一間140餘平米的商品房,裝修豪華,腆著啤酒肚的熊永紅說,「下個月就要回利比亞了,在國外沒有酒喝,春節在家每天都要喝一斤白酒」。

熊永紅能當上包工頭純屬意外。2002年,妹夫所在的建築工隊承接阿爾及利亞的一個建築工程,急需200名建築工,於是請他回方安集村招人。回鄉后,熊永紅將招人的消息轉告給親友,讓他們幫忙去找人,「首次帶隊到國外打工,有些人不相信你,很難招到人。」他說,為了取得鄉親的信任,他直接將保底年薪10萬元寫進了合同,這樣一來願意出去的人多了,他順利招到了200人。

在阿爾及利亞的項目兩年完工,跟他一起出國的鄉親每人也賺回了近30萬元。「有項目做,工資按月發放,就不愁沒人跟你幹活。」熊永紅說,國外工程多,只要手上有人,就不愁沒錢賺.

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213

帖子

12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5
8
牛奮 發表於 2011-3-10 07:14 | 只看該作者
別扯那麼遠,一碼是一碼,中國這次撤僑活動絕對是可圈可點,絕對是萬無一失,絕對是統籌合理、絕對是指揮得當,中國同胞們絕對是紀律嚴明,了不起,中國了不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8: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