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各方施壓 格達費(卡扎菲)現身又演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1-3-9 2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1.03.09 12:08 pm


利比亞強人格達費(Muammar Gadhafi)今天晚間在首都的黎波里1家許多外國記者下榻的飯店現身,後來又透過國營電視台,對一些群眾演說。
他步行經過瑞克歐斯(Rixos)飯店擠滿記者的大廳,身著巧克力色外衣,及招牌淺黃褐色頭飾,身邊有1名女保鏢陪同。
美國有線電視台(CNN)報導,格達費現身這家飯店之前,國際記者足足苦候8個小時,但是他卻不吭聲,僅對一個土耳其記者講幾句話,然後搭乘BMW汽車離去。另外有報導說,他也對一個法國記者咕噥了一兩句。
目前尚無法取得他後來在國營電視台的演說內容。格達費先前曾和希臘總理通電話,並警告,若西方插手管任何他的國內事務,北非和歐洲將面臨可怕後果。
「珍納新聞社」(Jana News Agency)引述他和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的談話:「希臘是利比亞的朋友,可以幫忙傳話給歐洲聯盟(EU)。」
格達費主動打了這通電話,警告「若有任何破壞利比亞安全或穩定的行為,北非、地中海沿岸和歐洲必然將承受可怕後果」。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Cameron)正在討論在利比亞實施禁航區的可能性,但兩國均堅持,任何介入行動,都必須先取得國際廣泛支持。
隨著國內要求歐巴馬協助利比亞反抗陣營的聲浪升高,白宮聲明表示,歐巴馬和卡麥隆在電話中討論了「各種可能響應方案」。
聲明中說,兩位領袖將致力擬定幾個選項,包括以偵察機監督利比亞、人道援助、執行聯合國武器禁運和禁航區。他們也同意,格達費必須迅速下台。
忠於格達費的軍隊動用火箭、坦克和飛機,攻擊西部和東部的反抗軍,使得外國政府面臨逐漸升高的壓力,必須介入並避免利比亞人權危機。
英國和法國打算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 Council)提出利比亞禁航區提案,若情況許可,將會獲得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會員國國防部長10日、11日也將在布魯塞爾討論利比亞危機。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今天告訴「天空電視新聞網」(Sky News),是否在利比亞上空設禁航區,決定權在聯合國「而非美國」。
她表示:「我認為不由美國主導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此事出自利比亞人民。不該由外力,不該由某些西方強權,或是某些波斯灣國家來說:『你該這樣做』。」
「我們希望此事能以和平方式解決,我們希望看到他(格達費)和平離開,也希望看到新政府和平成立。」美國陸戰隊司令艾摩斯(James Amos)指出,對於國際社會在利比亞上空設禁飛區的努力,利國空軍所構成的威脅「不太大」。
艾摩斯在參議院聽證會作證指出:「依我評估,最大威脅可能來自他們直升機攻擊力。」他補充說:「我不太知道他們的空中防衛縱深,但他們備有一些。」
美國國務院今天表示,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克瑞茲(Gene Cretz)等美國官員,在開羅會見尋求推翻格達費的反對陣營成員。
國務院拒絕說明與克瑞茲對話的人士身份,但表示華府一直在與利比亞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內外的反對派成員接觸。
反對陣營領導人今也天來到歐洲議會(EuropeanParliament),要求歐盟承認反對陣營為「合法」機構,並請求西方國家對利比亞實施禁航區。
58歲的傑布瑞爾(Mahmud Gebril)是利比亞前企劃部長和反對陣營臨時全國委員會創始人。他表示:「承認一個替代的合法機構,是歐盟所能採取的最有效政治反應,這個機構已獲得全國一致認可。」
除了這項「最優先」的政治要求,他們也請求提供經濟、人道、醫療以及軍事協助。
傑布瑞爾要求「軍事援助,但不要直接軍事干預」。他表示,「讓人民能夠繼續對格達費進行武裝鬥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達成」,並強調「實施禁航區是其中之一」。
利比亞1名政府官員告訴路透社,利比亞財政部長茲里特尼(Abdulhafid Zlitni)暫時接任央行行長,因為原央行行長班達拉(Farhat Omar Bengdara)目前在國外。
這名官員表示,因為央行一些特殊業務只能由部長層級人物進行,因此出現上述措施。班達拉是部長級,但他的副行長不是。
根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班達拉人在土耳其伊斯坦堡(Istanbul)。他在寫給「金融時報」的電子郵件里透露了自己所在地。
他表示知情財政部長接任職位,但宣稱自己仍盡職責,出國只是為了較容易操縱業務。
他表示會在危機過後辭職,並表示國際凍結利比亞資產,可能會引發人道災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5: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