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武官談利比亞撤離————解放軍報北京3月6日電

[複製鏈接]

26

主題

84

帖子

1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六月六日 發表於 2011-3-8 15: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解放軍報北京3月6日電 3月5日23時15分,隨著從馬爾他接回的最後一批中國從利比亞撤離人員飛抵上海,35860名身處險境的同胞全部回到祖國的懷抱,大規模撤離我在利人員行動圓滿結束。在這次史無前例的撤離行動中,活躍著一個特殊的團隊——中國武官。從接到號令之日起,這支熟練掌握英語、法語、阿拉伯語等多種外語,有著豐富國外工作經歷的軍事外交官隊伍,迅速從北京、布魯塞爾、斯德哥爾摩、布拉迪斯拉發、喀土穆、開羅等世界各地向利比亞及周邊國家集結。他們接到同一個命令:趕赴一線,參與組織從利比亞撤離我人員行動。

12個難忘的日日夜夜,他們在我駐外使館的領導下,始終堅守在撤離行動的第一線。在槍炮隆隆的的黎波里,在風高浪急的地中海上,他們見證、記錄了一個個感人的瞬間。透過今天這一組來自武官們的「戰地筆記」,不僅可以看出中國軍人對祖國的忠誠,也折射出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情懷,軍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精神和偉大祖國走向強大的步伐。——編 者

決不丟下一個中國人

梅宏賓,大校,我駐利使館武官,受命赴利比亞米蘇拉塔組織撤離工作。

米蘇拉塔距利首都約200公里,是反對派控制的一塊飛地,武力對峙和交火時有發生,形勢非常危急。我奉命於25日晚帶使館工作組前往米市組織撤離工作。經過52小時奮戰,我們成功組織了7000多名同胞從水陸兩線撤離。目送著最後一批同胞乘船離港時,我心裡終於一塊石頭落了地。還沒等我喘口氣,刺耳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什麼?還有27個人?」使館傳來消息:在離米市中心百公裡外的地方還有27名來自吉林的零散務工人員至今被困!「請大使放心,我們一定全力想辦法!」

從被困人員駐地到港口,途經政府軍與反政府力量交火區域,這段路人稱「死亡之路」,當地司機都不敢走。「不可能,你給再多的錢我也不去。」這已經是第7名利比亞司機給出的答案。「沒人去我去!我們決不丟下一個中國人!」我站起來說。在我表明要親自駕車前往的決心后,商務部幹部郭虎同志、中交一航局工程車司機孫連昌、張寶新和公司副總經理劉勇、辦公室主任龐紹忠等同志也紛紛搶著去。

只用了5分鐘,我們迅速選定人員,整裝出發。看著這輛車絕塵而去時,在場所有的外國人都驚呆了。近10個小時后,當載著受困同胞的大巴駛入港口時,連在場的外國人都情不自禁地為我們鼓起了掌。

我們不是孤軍作戰

肖望洋,上尉,我駐利比亞使館武官秘書,協助組織大批中國公民安全轉移。

一個雨夜,我正在的黎波里街頭的雨中組織中國勞務人員轉移,突然手機響了,傳來使館同事熟悉的聲音:「小肖,你們單位剛來通知,轉達軍委、總參首長對梅武官和你的親切問候,囑咐你們一定要注意身體、保證安全。」我放下電話那一刻,儘管已經20多個小時沒合眼,儘管周圍風雨交加,還能聽到槍聲,但此刻我卻感到渾身是勁、渾身是膽。因為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孤軍作戰,軍委、總參首長在關懷、關注著我們。

儘管的黎波里幾乎已經與外界隔絕,但是我們的撤離行動卻在有組織地順利進行,因為國內多個部門通過不同渠道不斷向我們通報這裡和周邊安全形勢,確保我們能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也使我深深地體會到集體的力量。

國內主管部門的領導多次給我父母打去電話,不但向他們通報前方形勢和我的工作情況,還專門用快遞送上了溫情的慰問卡和精心挑選的禮物。我給家裡打電話報平安,父親略顯蒼老的聲音難掩激動:「孩子,你們單位給我們寄來了《解放軍報》,爸媽看到了你的事迹,我們深深為你自豪!」

戰鬥在最前線,但我們從未感覺自己是在孤軍奮戰。因為我們知道,遠在幾千公裡外的偉大祖國和軍隊是我們堅強的後方和堅實的後盾!

一千人不能上船怎麼辦

鮑晨,少校,我駐希臘使館武官秘書。他隻身一人帶領一艘客輪赴利比亞米蘇拉塔接應2500名同胞。

「什麼?!有一千人不能上船?」

副船長的話猶如晴天霹靂,我的腦袋「嗡」的一下炸開了。

2月26日深夜我們抵達了米蘇拉塔港。在此等候的人們激動不已,開始按計劃登船。輪船計劃裝載2500人,上到大約1000人的時候,副船長忽然衝過來說,剛剛收到船東電報,客輪規定承載量1634人,絕對不能超載。中方人員都急了:這近一千人如果上不了船,碼頭關閉后他們怎麼辦?能否活著回來都是未知數!

此時已是晚上11點,碼頭馬上就要關閉,管理人員均已登車準備離開。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這近千名同胞的安危就寄托在我身上!

我衝進雨中,強迫自己鎮定下來:我必須想出辦法!必須!必須!

就在對方車子緩緩啟動的時候,我握緊拳頭,迎著車頭衝過去,一邊使勁捶打車窗,一邊用英語拚命喊:「請給我5分鐘時間,先不要關碼頭,我一定會說服船長允許他們上船!」

車內的人無奈地點了下頭,我立刻沖向船艙去找船長。站在船長面前,我看著他的眼睛,用希臘語一字一頓地說:「感謝希臘朋友為救援中國公民所做的一切。但是現在如果我有一位同胞不能上船,他的生命就會有危險,這是我作為軍人的恥辱,也是你我共同的失敗。我向你保證,明天超載人員一定會轉移到另一艘船上,但無論如何請先讓他們上船過一夜。」

船長凝視了我半天,最後重重地點了下頭。我已經顧不上感謝,踉蹌地衝下船去通知碼頭工人立刻放人上船。

27日上午11點,當我看著最後上船的一千人陸續走出船艙,有序地登上後方接應的第二艘客輪時,我忍不住熱淚盈眶。因為作為一名年輕的軍事外交官,我實現了自己臨行前對武官的承諾:「人在同胞在、決不讓一個同胞掉隊。」

兩天來唯一的入境者

王文龍,上校,我駐約旦使館前副武官,2月27日從國內緊急飛赴利比亞。

2月27日,一架波音737客機從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起飛,飛向戰火中的的黎波里。偌大的機艙內僅有10名乘客,9名利比亞人和我1名中國人。年輕的土航空姐忍不住問我:「為什麼大家都從利比亞往外撤,你要進去?」

我沖她笑著說,「因為那裡有我的同胞、有我的親人。」

說完這番話,我忍不住思緒萬千。1994年春,葉門爆發內戰,當時我在那裡常駐,第一次參與了海外撤離人員行動;2003年春,我在駐伊拉克使館任武官助理,又一次帶領使館和中資機構人員驅車千里,從巴格達撤往約旦。此次利比亞局勢突變,我因為曾4次在阿拉伯國家常駐,兩次參與海外撤離人員行動,理所當然成為國內派往利比亞加強撤離工作的優先人選。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我逆著人流飛向硝煙瀰漫的利比亞。數小時后,的黎波里機場人員驚奇地迎來了兩天來唯一的外國入境者——

姓名:王文龍;國籍:中國;職業:中國武官。

奮戰在一線的中國大使

李傑,大校,我駐希臘使館武官。在大使領導下全面負責從利撤至該島人員的組織接應、安置轉運等任務。

3月4日深夜,最後一架國航包機從希臘克里特島哈尼亞機場飛向祖國首都北京。此時此刻,我駐希臘大使羅林泉與使館人員禁不住鼓掌相擁。羅大使是一名資深的外交官。在這場高強度的萬人轉運行動中,羅大使帶領大家晝夜兼程,連續奮戰,接應9個船次、送走40個航班、調用車輛600餘台次、協調14家酒店的1萬餘張床位,安全送回13185位從利撤離的中國公民。

在整場行動中,羅大使始終靠前指揮,深入一線,每天睡眠不足3小時。2月26日,當首批撤出人員乘民航包機回國時,羅大使冒著傾盆大雨,驅車200多公里趕到哈尼亞機場,與同胞一一握手道別。當他目送飛機順利起飛后,全身上下已全部被雨淋透。

羅大使總是對我們說,「在這種困難時刻,哪怕是一個笑臉,一次握手,都能讓我們的同胞們感受到溫暖和力量。」他的這種精神同樣也給了我們無限的力量!

我那奮戰在克島的兄長們

萬東,大校,我駐斯洛伐克使館武官。2月25日凌晨4點接到命令,8點鐘,已登上飛機踏上征程。

2月25日傍晚,在克里特島的撤離行動臨時指揮部,我見到了這次行動的其中兩位「指揮員」:駐希臘武官李傑大校和駐丹麥武官吳沙大校。同為軍事外交官,他們都是我熟悉的兄長,是我學習的榜樣。

李武官是我在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的學長。我抵達后還沒顧得上和他詳談,指揮部的同事告訴我,這兩天李武官憑藉過硬的語言溝通和組織協調能力,給當地的酒店布置任務、提要求、監督落實,使因淡季歇業的酒店1天就具備了開業接待能力,而希方的正常速度是15天。當地的酒店經理都說:「中國人的1天相當於我們的15天!」

經歷過阿富汗戰場3年多硝煙洗禮的吳武官是老八路的後代。在阿期間,他曾向國內申請配備一把手槍。在申請書中他寫道:「如果我有一把手槍,遭遇恐怖分子綁架時我就可以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自己,用死來捍衛中國軍人的尊嚴!」剛剛轉館丹麥的他主動請纓,投入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撤離。得知上級同意他參與此次行動,他充滿了興奮和自豪:組織能讓自己再上戰場,說明戰士未老,寶劍猶鋒!

中國海外形象的最佳代言人

楊旭,上校,我駐突尼西亞使館武官。受命往返於利突邊境口岸和突尼西亞傑爾巴機場,成功開闢我人員通關「綠色通道」。

3月1日15時20分,我和駐阿爾及利亞武官助理安延軍、駐突尼西亞武官秘書王一川疾馳在前往傑爾巴機場的路上。那裡聚集了數千名昨天才從的黎波里撤出的工人兄弟,而現場只有兩名使館工作人員在場。萬一發生混亂怎麼辦?汽車在飛奔,我們心急如焚。

然而抵達機場時,眼前的一幕讓我心中剎那間充滿了驚喜與感動:身著北京建工集團工服的幾個人自發組成了志願者隊伍,在現場維持秩序。有一位戴著眼鏡、20歲出頭的小夥子拿著擴音器,不停地對著人群高喊:「大家不要亂,不要急。我們不是逃難,祖國已經派人來接我們,我們一定能安全回家!」在志願者的組織下,不同單位的撤離人員迅速排成整齊的隊伍,有條不紊,秩序井然。

在現場協助辦理包機事務的一名當地工作人員由衷地對我說:「這是你們國家最普通的工人,卻有著這麼強的組織能力和紀律意識,我們終於知道,中國為什麼能如此強大!」

我的工人兄弟,你們是中國海外形象的最佳代言人!

祖國讓我們有尊嚴

王瑞正,大校,我駐科威特使館武官,赴突尼西亞傑爾巴島參加撤離工作,參與完成了我1萬多人乘包機回國的任務。

我在傑爾巴機場具體負責撤離人員通關、安檢、登機及包機起降和地勤保障聯絡工作。8天里,我遇到的人和事,看見的情和景,在腦海里最終匯成了一句話——「祖國讓我們有尊嚴」。

北京建工集團王建同志動情地說,一從利比亞進入突尼西亞,邊界有使館的人在等,路邊有旅遊車在等,到飯店有床在等,到機場有包機在等。環視四周大批無所適從的各國難民,由衷感到作為中國人的尊嚴和體面!此時此刻,祖國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心中最堅固的靠山!

由於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外交官辦事容易得多,我們憑藉這個優勢,順利地打通了關係,機場專門為中國人開闢了綠色通道、給予了特殊的禮遇,黑頭髮、黃皮膚一時成了「特別通行證」,一些與中國人長相近似的亞洲國家僑民也憑藉長相優勢,「冒充」中國人加入到我們的隊伍里,順利進入候機廳。當他們登上自己國家的飛機時,友好地向中國公民的撤離隊伍招手,用不太標準的漢語說「你好」、「再見」,羨慕之情溢於言表。其中有一位印尼人對我們說:「雖然我不是中國人,但我為你們中國人感到自豪,因為你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作後盾,我羨慕你們!」

硝煙中的笑聲

吳樹陳,大校,我駐蘇丹使館武官。協調包機28架次,軍機12架次,安全撤離我5646名被困人員。

利比亞南部塞卜哈市是整個撤僑行動中最後一個難啃的「硬骨頭」。為了支援撤離行動,我從蘇丹緊急趕赴塞卜哈機場負責現場指揮與協調。狹小的機場里滯留著大量中國及他國旅客。有傳聞說,由於戰火中國的飛機來不了了。這讓本就焦躁不安的人們幾近崩潰邊緣。我穩住心情,整好衣裝,微笑著走入人群。

「我是外交官,也是軍人,是來負責協助大家回國的!」

「可是,飛機落不了地誰來協助也沒有用啊!」

大家明顯心裡沒底。我繼續為大家做思想工作,「大家別著急,這次是咱們國家空軍派了『伊爾-76』大型運輸機接大家回國!這可是咱們國家第一次使用軍機參與撤離行動,我們的空軍飛行員非常有經驗,再困難的條件他們也會按時降落。」

提起軍機,大家興趣上來了。我接著開了個玩笑:「咱空軍的飛機可不是一般人坐得上的啊,大家被困得還挺值!」一句話,讓大家的情緒放鬆了下來,人群發出了笑聲。我一邊發放食品,一邊繼續和大家聊天。

當第一架軍機降落在塞卜哈機場時,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有位小夥子特幽默,上機前專門扭頭握住我的手說:「我為解放軍感到驕傲,下個月我就要當爸爸了,我這兩天都在想,乾脆孩子就叫『伊爾』吧!」他的話引起了同胞們會意的笑聲。就這樣,在硝煙瀰漫的塞卜哈,我們用笑聲將這些同胞們平安送上了歸程。

一封阿拉伯文感謝信的背後

楊之良,上校,我駐土耳其使館副武官。他與武官處全體同志全程參與撤離行動,將1506名同胞安全轉送回國。

「尊敬的中國朋友們,感謝你們工作組織的如此高效安全,井然有序。讓人看到了中國更多的一面,也給了我們戰勝困難的信心。等局勢穩定后,歡迎再回來!」翻開這封由利比亞塞卜哈機場負責人哈桑親筆簽名的阿拉伯文感謝信,當時的一幕一幕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27日15時許,我館受領緊急任務,要求儘快將滯留在塞卜哈機場的同胞撤離險境,並經土耳其轉送回國。魯大力武官和其他使領館黨委成員紛紛向宮小生大使請纓,在使館統一安排下,魯武官協助宮大使坐鎮伊斯坦布爾機場,我和其他5位同志則隨包機飛赴塞卜哈,與先期到達的我駐蘇丹使館工作組會合。

當時,塞卜哈機場外聚集了5000餘名焦急等待離境的外國人,場面十分混亂。我們不斷與撤離人員交流,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在共同努力下,我方人員有條不紊集合站隊,耐心等候。撤離前,我們還專門組織人員清理遺留物,將現場打掃得乾乾淨淨。中方的行動感染了機場負責人哈桑,他親自指示當地警察在我人員進入機場時,專門開闢一條快速通道,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

我們心中都十分感激利方提供的幫助和支持。沒想到,幾天後,我們竟然收到了一封來自哈桑的感謝信,這才知道他們原來也一直被中國同胞感動著。

不僅僅是骨肉親情

戴紹安,少將,我駐埃及使館武官。2月23日凌晨,冒著沙塵暴連夜驅車900公里協助接護我千餘被困同胞。

利埃邊境的薩盧姆口岸是這次我人員撤離的主通道之一。在使館黨委和宋愛國大使的領導下,館內上下齊心,忘我工作,開創了人員出入境的「薩盧姆」模式。埃方特事特辦,在邊境為我撤出人員開闢入境專用場所,我方人員填寫入境單后即直接前往機場乘坐包機或班機回國,入境、轉運、出境,環環相扣,高效、有序。

但這一幕,僅僅是這次萬里大撤離中的一個縮影。在這場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海外撤離行動中,國內國外兩條戰線密切配合,眾志成城,奪取了撤離工作的重大勝利,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展示了黨和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樹立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信心,提振了海外華人的士氣,贏得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

互助顯大義,患難見真情

葉鋒,大校,我駐義大利使館武官。2月27日急赴馬爾他,負責從利撤出的近千名同胞轉運保障工作。

在這次撤離行動中,中國政府協助安排了大量他國僑民及中資公司外籍僱員撤離利比亞。我所負責的客輪所載人員中,就有1名來自菲律賓的中資企業外籍僱員尼米埃諾。由於船上僅有100多張鋪位,有800多人只能在船艙地板上休息。但中方還是專門為尼米埃諾擠出了一張鋪位。當我把這一消息告訴正在地板上休息的尼米埃諾時,他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當輪船靠岸時,中資公司帶隊領導又親自護送他下船。那一刻,尼米埃諾雙眼充滿了淚水,他握住中國企業領導的手激動地說:「原來只知道中國的經濟是強大的,現在我才知道中國人的道德力量也這麼強大。」

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也得到了外國朋友們的熱心相助。我駐馬使館就曾先後接到100多名乘坐外國撤僑交通工具抵馬的中國同胞。而利比亞、突尼西亞、希臘、埃及、馬爾他、土耳其、蘇丹、約旦等國政府及邊檢部門,在我人員撤離、中轉過程中也都給予了最大限度的便利。實踐證明,我們長期堅持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講情重義、以誠相待發揮了積極作用,並在困難時刻、危急關頭,贏得了世界各國朋友真誠的回報。

同舟共濟好行船

薛峰,大校,我駐義大利使館海軍副武官,2月24日緊急從羅馬飛赴馬爾他,負責組織協調「克諾索斯王宮」號客輪所載1635名同胞的中轉。

2月28日4時,載有1635名撤出人員的「克諾索斯王宮」號客輪順利抵達馬爾他瓦萊塔大港。此時天還不亮,但船甲板上仍站滿了撤離同胞。當他們看到碼頭上使館人員高舉的五星紅旗時,一聲聲嘹亮的「祖國萬歲」響徹夜空。

在等待回國的3天時間裡,船上的同胞自發組成了志願小分隊,主動承擔了安全巡查、信息統計、維持秩序、清理餐具及打掃衛生等工作。友好的希臘船員們也全力為我們提供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船上的清潔工每天工作都超過12個小時,廚師們則根據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合理搭配膳食。為方便大家及時了解有關撤離行動的最新報道,希臘船長還特意在大廳和餐廳的電視頻道中搜索出中央電視台。同舟共濟好行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安置、轉運工作圓滿完成。

一張集體簽名的餐巾紙

劉然,上尉,我駐芬蘭武官秘書。被緊急抽調至馬爾他,協助做好4000餘名撤出人員的中轉保障。

2月26日以來,我4000餘名自利撤出人員分批乘車從碼頭抵達馬爾他盧卡國際機場。「請排隊站好!」「請這邊走!」龐大的人流在我們的引導下,整齊地排成幾隊,有條不紊地辦理登機手續。我環顧四周,發現中國公民井然有序的撤離過程不僅使其他國家的遊客和撤離人員感到震撼和驚嘆,還吸引了不少當地媒體前來採訪報道。雖然撤離人員十分疲憊,但當他們看到我和同事們忙碌的身影時,眼神中充滿希望和感激。「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咱們中國真是強大了!」

整個行動過程中,有一件事最令我難以忘懷:當我帶領20多名撤離人員準備乘車奔赴機場時,他們自發地在一張餐巾紙上寫下:「感謝使館對我們的幫助!」並留下了全車人的簽名。拿著這張皺巴巴的餐巾紙,一股暖流湧上心頭。這對首次參加組織撤離行動的我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鼓舞,我將永遠珍藏這份飽含真情的特殊禮品。

笑聲中,我們淚飛如雨

謝輝,上尉,我駐瑞典武官秘書;李堯少校,我駐歐盟使團軍事代表助理。2月25日凌晨他們分別趕赴克里特島,率「韋尼澤洛斯」號渡輪前往米蘇拉塔組織接應。

3月1日10:50,我海軍「徐州」艦與「韋尼澤洛斯」號會合,正式開始了護航的旅程。聽說軍艦來了,一時間,幾乎所有的同胞都湧上甲板,甚至有人只穿著秋衣褲和拖鞋站在大風中向艦上的特戰隊員揮手致意。想到這是我國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撤離行動,也是首次動用海軍力量為撤離人員護航,我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朝著軍艦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當「徐州」艦政委使用甚高頻電台向同胞們表示慰問時,船上掌聲雷動,有人還拿出國旗迎風揮舞。

當看見「徐州」艦上官兵拉出「祝同胞們一路平安」的橫幅時,大家跳躍著、歡呼著,很多人難抑心中的激動,當場流下了眼淚。這些漢子在戰火紛飛的夜晚沒有哭,在焦急的等待中沒有哭,但在看到中國軍艦的那一剎那卻按捺不住了。一位30多歲的大哥掏出小相機,請求我和李堯一起跟他合張影,「我要把照片給我媳婦看看,告訴她身後是咱們國家的軍艦,我身邊的是兩位解放軍外交官……」「咔嚓!」我想,這也許會是一張很奇怪的照片,因為照片里的我們——三個大男人,一起笑著,卻又淚飛如雨……

26

主題

84

帖子

1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7
沙發
 樓主| 六月六日 發表於 2011-3-8 15:09 | 只看該作者
感動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6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0
3
海納百川024 發表於 2011-3-8 15:12 | 只看該作者
災難面前,祖國才是最好的親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