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空間站2020年前建成 或有女性航天員長期照料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3-1 23: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3月01日 20:54     來源:新華社   

【僑報網訊】2020年之前中國將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成中國空間站。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下稱記者)專訪時透露,該空間站將包括一個核心艙、實驗艙和貨運、載人飛船。

戚發軔告訴記者,2020年前,中國將研製併發射核心艙和實驗艙,在軌組裝成有中國特色的載人空間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站組合體的建造和運營技術、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並開展較大規模空間應用。

他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載人飛船階段,實現多人多天飛行、安全返回和精確落點。這個任務神五、神六已圓滿完成。

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這一步需要突破四個關鍵技術:首先是出艙技術,該任務已由神七完成,中國自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全面掌握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其次是交會對接技術,2011年發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上天運行,在2年左右時間裡,神八、神九、神十飛船先後與之交會對接,結束后飛船返回地面;第三是補加技術,將研製一艘貨運飛船,為航天員補給水、空氣、設備、原料等補給。該貨運飛船是無人飛船,運貨量大於載人飛船,有交會對接的能力,可與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第四是建立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空間站不能只依靠飛船運送物資,必須研發再生系統,例如用水需要再生凈化空間站宇航員的汗水、廢水甚至小便,實現可循環使用等。

戚發軔說,「天宮一號」是空間實驗室的特例,主要為了完成交會對接任務,而「天宮二號」則完全是小型空間實驗室,科學家、航天員們將在裡面展開各種工作和試驗。目前,「天宮二號」技術方案已經完善,研製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將解決一定規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隨著空間實驗室體積的增大、可靠性的提高,「天宮二號」將逐步發展成為空間站的核心艙或者實驗艙,增加太空實驗的項目和種類,為建成空間站奠定基礎。

具備了這一切,中國才有條件展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立空間站。戚發軔說,空間站需要長期有人照料,使用壽命能達到10年左右,容積也比較大,僅核心艙就有20噸。「目前最需要的技術支持是長征五號大運載火箭」。

他說,屆時將有2到3名航天員長期照料空間站,其中可能有一名女性。此外,中國空間站將面向外國、港澳地區科學家開放,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戚發軔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

(編輯:王慕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9: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