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視頻網站盈利為何那麼難 [zt]

[複製鏈接]

329

主題

1577

帖子

12萬

積分

貝殼二級功勛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200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8288 發表於 2011-3-1 0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橫掃了報紙、期刊、電台和出版社之後,互聯網正開足馬力佔領利潤最豐厚、創意最集中的傳統媒體高地──電視,希望以視頻服務為契機,從付費電視和電視廣告中分一杯羹。不過這也可能演變成互聯網發展中的一出「杯具」。

美國的Youtube和Hulu提供了視頻服務的標杆。前者在2006年10月被Google以16.5億美元的代價收入囊中。後者由新聞集團、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和迪士尼等聯合投資,以播放版權內容吸引受眾,流量在兩年中增長了幾十倍。著名互聯網分析師Mary Meeker在今年4月提出,目前視頻服務已經佔到了移動數據流量的68%,並預測在未來五年之內視頻流量還將增長近40倍。

不過,比較遺憾的是,Google和Hulu的CEO都分別提到2010年才可能實現盈虧平衡,但是還有太多的變數,其中一個最大的部分是版權內容的獲取成本,這使得所有人都不能對贏利有太高的預期。在中國,眾多的視頻服務商,雖然已經聚集了上億的用戶和相當的廣告客戶,但是贏利前景也依然黯淡。

為什麼具有如此廣泛受眾群的視頻服務要實現贏利如此之難?原因在於居高不下的成本和不能形成規模的廣告收入。在近幾年內,視頻服務的成本控制幾乎很難有所突破,而銷售額的提升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這個時間差將決定視頻服務的成敗。

從剛性的比特成本(傳輸內容所需要的伺服器、帶寬和網路設備投資)來說,搜索的成本最低,它只有一個簡單的輸入框,輸入和輸出都以文字為主,在網路上傳輸的信息量很小,而從每個用戶中獲得的收益最大。比如,Google每賺100塊錢,所支付的比特成本要低於10塊錢。而視頻服務的比特成本最高,在網路上主要傳輸的是流媒體,帶寬佔用高,時間佔用長,比特量非常大。對很多視頻企業來說,獲得100塊錢收入要付出的比特成本甚至比100塊錢還要多。以發展的目光看,比特成本也許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現在的ADSL、3G、WiFI,還是以後的E1, LTE都無法讓比特成本下降到如Youtube和Hulu們所期待的「像水一樣的便宜」。基於對電信服務基礎設施和演進態勢的理解,在未來的五年之內,中國視頻服務的比特成本很難降低到收入的50%以下,從而給邊際收益的規模化提升帶來很大的挑戰。

視頻服務的另一項成本來自於內容獲取。由於競爭過於激烈,優質的版權內容又少,這個成本是隨行就市,沒有定規的。版權供應商看到VC給視頻網站多少錢,就可以判斷出該給自己的版權開什麼價。隨著視頻服務商廣告收入的提升和同業競爭的加劇,這項成本也會相應提升,關於版權的討價還價成了一個貓捉老鼠的遊戲。

於是,視頻服務的競爭關鍵轉移到了資本層面:誰的資本更雄厚,誰就有更多大片和電視劇,誰就有更多的帶寬和更好的服務體驗。但這和互聯網公司存在的理由是相悖的,互聯網公司的優勢在於通過技術研發提供差異化產品及互動性而不是比錢包的大小。

多年前,杭州華數傳媒集團總裁曹強曾經有個形象的說法來講「三屏」:「電視是後仰式的體驗,PC是前傾式的體驗,手機是拇指的體驗,這三件事情有關聯但是不一樣的。」互聯網視頻的體驗到一個什麼程度才能造成顛覆性的差異化呢?沿襲傳統電視走更高清更互動的方向只會使比特成本繼續提升。而互聯網視頻創意和製作的門檻比較文字和圖片而言都更高,更多依賴UGC(user generate content)方式創造內容在近期內也只是個夢想。這就很難擺脫目前依賴大片掙錢而又被勒索版權高價的困境。互聯網視頻服務的發展,還需要更革命性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希望那個瓜熟蒂落的時候早日到來。


(本文作者羅川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工學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擔任微軟MSN大中華區的負責人。 2007年,和投資界朋友共同創建了MySpace中國公司。 2008年,加入中國移動旗下的一三九移動互聯,擔任首席運營官至今。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你們信不信始終會有一個人默默看完你的每條微博,卻永遠不會留下任何評論。

176

主題

4351

帖子

133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資深會員(太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333
沙發
王五 發表於 2011-3-2 17:32 | 只看該作者
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9

主題

1577

帖子

12萬

積分

貝殼二級功勛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20056
3
 樓主| 8288 發表於 2011-3-2 23:59 | 只看該作者
王五 發表於 2011-3-2 01:32
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呵呵

期待中別太晚
你們信不信始終會有一個人默默看完你的每條微博,卻永遠不會留下任何評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2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