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穆巴拉克是人民領袖嗎?

[複製鏈接]

1351

主題

3106

帖子

333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顏昌海 鳳凰播報
2011-02-16 22:10:25
瀏覽 6105 次 | 評論 30 條

據媒體披露,埃及獨裁者穆巴拉克任內作威作福,名下黑色財產高達700億美元,比全球首富還有錢,目前瑞士已經凍結他的財產,瑞士政府表示,凍結穆巴拉克的資產旨在防止埃及國家資產被侵吞。2011年2月11日,在穆巴拉克宣布下台後一小時,瑞士外交部發表聲明說,所有屬於埃及前總統及其家人和親信的任何財產,在瑞士銀行投資的資金將被立即凍結,還宣布禁止出售穆巴拉克在瑞士所有的任何財物和資產。

2月13日新華視頻轉載CCTV視頻,CCTV的文字解說部份又轉載了新華網的報道,中共國身上所有的汗毛孔都被堵死了,只留這上下兩個出口發聲。CCTV的文字解說第一句話是:「邱吉爾曾說過:『一個偉大的民族,總是殘酷的對待他們的領袖。』邱吉爾的領袖定律或在埃及靈驗。」顯然,CCTV又在賣弄其指鹿為馬、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偷梁換柱等等特異功能。這句話表達三個含義:一,穆巴拉克是人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二,偉大的埃及民族在殘酷地對待其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三,這個「領袖定律」是英國的民族英雄丘吉爾所說,丘吉爾就這樣遭到了英國人民的「殘酷對待」,穆巴拉克與丘吉爾一樣令人同情。

既然穆巴拉克與丘吉爾並列,那麼民主力量,就不能對埃及革命有所肯定了。

一個民主體制國家的首相對本國選舉結果所發的牢騷,被用來形容一個極權國家的獨裁者被推翻,這種對老百姓的欺詐伎倆,可謂爐火純青。

那麼,邱吉爾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這句話呢?這要從二戰勝利前夕談起。盟軍打敗法西斯希特勒的1945年7月25日,二戰時擔任英首相的邱吉爾參加波茨坦會議后,匆匆趕回倫敦,等候英國戰後首次大選揭曉。他認為自己一定能再次當選首相,但卻沒有。原因是他所在的保守黨敗北,工黨在選舉中勝出。自然,工黨黨魁克萊門特艾德禮當選為新首相。邱吉爾一下子跌坐在椅子里,苦苦思索著:為什麼一旦贏得了和平,戰時傑出的領袖就會被人民毫不猶豫的拋棄?那句牢騷就因此而來。

其實,英國人民並沒有否定他,也沒有拋棄他。他的落選,僅僅是英國人民想戰後換個建設型的政府試試看,人民希望國家經濟儘快恢復。於是,邱吉爾當了6年反對黨領袖。到1951年10月再次大選時,英國選民對工黨的政績並不十分滿意,使保守黨東山再起,76歲的邱吉爾再度出任首相。事實證明,「一個偉大的民族,總是殘酷的對待他們的領袖」不僅不是所謂的「領袖定律」,而且驗證了人民從來不會殘酷地對待自己真正的人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而人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也並能自封,或者由少部分既得利者吹捧而成。它需要經過人民大眾的認可,還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比如蘇共領袖斯大林就被吹捧為人民領袖、民族英雄,但他的稱號是通過暴力強迫人民給予,其殘暴超過所有沙皇的總和,造成幾千萬蘇聯、波蘭、世界各地的冤魂;現在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說「斯大林對自己的人民曾犯下了大量罪行」,俄羅斯政府也已給斯大林定性為「暴君」。毛澤東的學生、赤柬領袖波爾布特也曾被人吹捧為人民領袖、民族英雄,但其恐怖統治柬埔寨僅僅3年8個月零20天,在這麼短的時間,全柬6百萬人民被布爾布特屠殺了2百多萬,是人類歷史最血腥的一頁,波爾布特被人民痛恨欲絕。直到1979 年1月7日越南軍隊佔領了金邊,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1月7日這一天也成為柬埔寨的勝利紀念日,柬埔寨人民認為越南是他們的解放者,反過來稱「引狼入室」的洪森為人民領袖、民族英雄,而追隨波爾布特的其他紅色高棉領袖,卻受到國際法庭審判,受 「群體滅絕罪」 的制裁。

如今,在位已30年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從來都不設副總統,一人說了算,不但自己是巨貪,而且老婆兒子個個侵吞的國家財產,貪污民財與公帑7百億美元;埃及人民卻在極度貧困中掙扎。CCTV居然敢厚顏無恥地將穆巴拉克與經過歷史檢驗、並有人民公認的人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丘吉爾相提並論,以矇騙中國老百姓。

據英國廣播公司2001年11月24日公布的一項全國調查的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被英國人評為「最偉大的英國人」。而2011年埃及人民為了把獨裁者趕下台,隨時準備犧牲生命。試問,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會將被老百姓寧死也要推翻的獨裁者奉為人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當然,CCTV是明明知道這些的,也明明知道兩個不同的社會制度、兩個不同品德的大人物不可能混為一談,即使邱吉爾的牢騷可以被稱為「領袖定律」,穆巴拉克與丘吉爾也不能相提並論。但許多長期被洗腦、不獨立思考的老百姓不知道這些。蒙蔽他們,正是一些「聰明」官媒的所謂「政治正確」。

大陸官媒說,從1月25日開始,開羅解放廣場上聚集了百萬示威民眾,他們向已在位30年的總統穆巴拉克喊話,要他儘快下台。埃及人、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告訴外國記者說,穆巴拉克已經失去了「合法性」。為什麼百萬示威民眾聚集在開羅解放廣場上,官媒不敢說;為什麼要總統穆巴拉克儘快下台,官媒也不敢說。甚至連巴拉迪是諾貝爾獎獲得者都不敢提,稱他為「埃及人」。至於巴拉迪為什麼說穆巴拉克已失去了「合法性」,官媒更不敢觸及。官媒只是採訪穆巴拉克的親信,報道「也有埃及選民曾這樣對媒體說:『以前的總統上台了總是沒完沒了地打仗,穆巴拉克來了,埃及再無戰爭。光就這一點,他就有資格繼續當總統。」然而薩達姆當政時,伊拉克也沒戰爭,可國民的生死都由他一家子說了算。例如他兒子看上哪個女孩子,被拒絕了,就把她叫來放狼狗撕咬致死,而且全程錄像。所謂「民主」選舉,誰不選薩達姆還沒到自家門口就喪了命。所以「薩達姆百分之百得到人民的擁護」。現在,薩達姆真相被全中國人民所熟知,穆巴拉克真相也會有大白之日。

據韓國《朝鮮日報》2011年2月14日現場報道,穆巴拉克被迫辭職后,埃及首都開羅轟轟烈烈慶祝「新埃及」的誕生,一片喜慶景象。終結30年鐵腕統治的市民們的臉上流露出「歷史主人公」的自豪感。開羅市民們清掃因示威變得凌亂不堪的解放廣場周邊的街道。一些市民胸前戴著寫有「昨天舉行了示威,但今天建設新埃及」的緞帶。一個青年組織向市民發送簡訊說,「從今天開始這個國家就是你們的國家。不要亂扔垃圾,請遵守交通信號燈。也不要行賄。」聚在廣場上的市民們互發「作為成功完成移動革命的市民,讓我們重生為新埃及的新市民,為民主革命畫上圓滿句號」的激勵簡訊。既殘暴又貪腐的埃及警方廣受鄙視,但是2月13日警察也走上街頭抗議示威,並辯稱他們對示威民眾鎮壓也是因為上級下令,不得不然,而且因為薪水太低,導致警察「也」貪腐。在廣場一角,數百名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察正在舉行集會。這是示威初期曾血腥鎮壓示威群眾的警察們的「懺悔集會」。他們聚在廣場上高喊「我們和市民是一夥的」、「警民一家」等口號。……

這些,難道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總是殘酷的對待他們的領袖」?!不要再欺騙了,事實永遠是暴君和獨裁者總是殘酷地對待人民,人民忍無可忍才起來抗爭。事實也永遠是,一個暴君和獨裁者,絕不可能成為人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

在專制獨裁的社會,也絕對產生不了現代的人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

埃及獨裁者穆巴拉克任內作威作福,名下黑色財產高達700億美元。但大約不會有人想到,天下第一強國、富國的美國,其總統居然有死於貧病交加的,並且不止一位。

第一個死於貧困的是第3任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他出身貴族家庭,屬於富有階層。後於1809年3月4日離任,死於1826年7月4日。傑斐遜的墓碑上刻著:「托馬斯·傑斐遜美國《獨立宣言》和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的執筆人弗吉尼亞大學之父安葬於此」。傑斐遜8年的總統生涯,使他欠下了巨額債務,不得不舉債償還以離開白宮。離開白宮之後,抵達蒙蒂塞洛。雖然擁有幾間小作坊和一個小農場,但入不敷出,儘管忍痛賣掉一些土地還債,仍然還有幾乎5萬美元的債務。於是還債就成為困擾這位離任總統的難解之結。他的大女兒瑪霞與他一起生活,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什麼都可以忍受,就是不想看到你年紀這麼大還要為債務而煩憂」。1812年,英國人入侵焚燒了國會圖書館,傑弗遜將自己價值5萬美元的藏書以23500美元的低價賣給國會,償還了將近一半的債務。儘管手頭拮据,他卻從1816年起,以全部身心投入籌建弗吉尼亞大學的運作之中。在他的積極遊說之下,州議會批准每年支付15000美元以資辦學。傑弗遜終於因為貧困兼之過度勞累而病倒,當傑弗遜經濟極其困難的消息傳開之後,美國各地為之捐款16000美元,但這並不足以償還他的債務並解決他的醫療費用。6月24日,他寫下生平最後一封親筆信,抱歉地推辭掉華盛頓紀念《獨立宣言》50周年紀念活動,他終於滿足了活到7月4日美國建國50周年的最後願望。

美國第5任總統詹姆斯·門羅,出身小農場主家庭,家境並不富裕。後於1825年3月4日離任。他歸宿的橡樹莊園,是傑弗遜親自幫他設計的。與當時其他總統一樣,由於總統薪俸根本不足以支付開支,離任時審計發現,他原有的莊園由於賣地還債,已經剩餘不多了。於是他致信當時總統麥迪遜,要求美國政府補償對他的拖欠並請求國會援助,否則他將難以應付退休后的生活,但無結果。這樣他不得不賣掉阿爾比爾和米爾頓附近的土地,僅能償還部分債務。在有的債權人開始追索的情況下,他企圖向傑弗遜請求援助。卻不料這才知道傑弗遜比他更貧困,於是門羅聯合其他人,聯名向弗吉尼亞立法機關要求接濟傑弗遜。門羅對於美國政府的補償要求被一拖再拖,門羅只好作放棄的打算。1830年9月23日,門羅夫人因中風逝世;安葬完夫人之後門羅幾乎一文不名,他的所有資產都耗費殆盡。只得搬到二女兒在紐約的家中,依靠女兒生活。當時的總統約昆·亞當斯任命他的二女婿為紐約郵政局局長,這份薪俸保證了門羅一家的生活。為了掙錢門羅總統只得寫書換取稿費。門羅的貧困狀態終於感動了美國國會,他們批准給予門羅在任總統期間的補償費3萬美元,但這連同他的賣地進賬只夠還清門羅的舊債,卻無法彌補他清貧的生活。1831年,門羅最後的家「橡樹莊園「被他賣掉了,到此門羅成為地道的無家可歸者。當年7月 4日,門羅在女兒家因心力衰竭平靜地離開了人世,終年73歲,成為死於國慶日的第3位前總統。

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自幼父母雙亡,留下小筆遺產不就即被花光,以後靠自己拼搏成莊園主。後於1845年3月4日離任。傑克遜總統競選連任時宣布要全部償還國債,1835年1月8日,他實現了諾言:美國聯邦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償清國債。但在他因病離任后卻無法還清自己的債務;還在他離任前夕就不得不賣掉田納西州西部一些土地來還債。他的主要債務來自1837年經濟大恐慌和小兒子投資失誤,用傑克遜自己的話說,是被別人騙了。1841年他的莊園棉花歉收,7匹良種馬也死掉了,經濟上陷入困境。許多朋友為傑克遜募捐,打算替他渡過難關。但被傑克遜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不願意利用前總統的名聲來接受贈款,寧可接受貸款。而且必須以兒子的種植園抵押。傑克遜足以影響全國,卻無法擺脫債務的煩惱,在他給朋友的信中說道:「貧困正在逼視我們」。由於債務致使他心情沮喪,也嚴重地影響了他的健康。1845年6月8日,傑克遜在家裡離開人世,終年78歲。在他的遺囑中,他以所有動產、不動產出讓償還欠款連同利息16000美元,留給後人的遺產只有3柄禮儀用劍,要求他的子孫們在必要的時候,用劍保衛美國憲法。

美國第11任總統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於1849年3月4日離任。在4年的白宮生涯中,波爾克工作勤勉、卓有成效。國務卿布坎南說,「他是我所認識的最勤勞的一個人,僅僅4年的任期就把他變成一個老人了。」離任時53歲的波爾克已經滿頭白髮身體虛弱;離任的次日就染上慢性腹瀉,他的妻子莎拉把田納西的家收拾得格外溫馨,命名為「波爾克宮」。當波爾克大致痊癒之後,立即投入到圖書工作中去,未幾繁忙的工作影響了波爾克的健康,離任剛三個月,就撒手人寰。終年53歲。波爾克夫人莎拉過著清貧孤獨的日子,南北戰爭徹底摧毀了莎拉賴以維生的密西西比莊園,莎拉失去了經濟來源,只得依靠變賣莊園的土地換取一次性的微薄收入。1891年莎拉逝世,終年88歲。

第13任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出身於窮困潦倒的農民家庭,自幼便需參加農業勞動。出身貧困農家的菲爾莫爾於1850年7月10日接替病故的泰勒總統當上美國總統,1852年大選失敗離任。由於總統任內花銷太大,離任時他已無積蓄,經濟上陷入困境。他正式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給每位離任總統12000美元的年薪。他說,「我們的總統們,竟然被冷落地撇在一邊,無人理睬,或許還迫於生計,在街道的拐角上開個雜貨店,這真是國家的恥辱」。「我們選舉一個人當總統,期望他誠實地辦事,或許還能放棄盈利的職業。然而,我們在利用他以後,就讓他隱居起來,也許還任其陷入貧困。」但沒有答覆。菲爾莫爾在1856年大選中失敗,便把全部身心投入家鄉布法羅的公眾事業。募捐以建立布法羅的中學、青年會、歷史學會、總醫院、圖書館。自己則債台高築,無力償還債務。所幸他1858年2月獲得一位富有的寡婦卡羅琳的愛情,婚後,卡羅琳還清了他的債務,使他得以在以後的年代里繼續從事他熱衷的事業。1874年3月8日,菲爾莫爾中風死亡,終年74歲。

上述美國的死於貧困的總統,儘管生前對國家和人民貢獻巨大,個人也亮節高風,尚且沒有被吹捧為人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埃及獨裁者穆巴拉克任內貪污民財和公帑高達700億美元,倒成了可以與丘吉爾並列的人民領袖或者民族英雄?!真是天大的笑話。而這種笑話,也只能出現在中國的官媒中。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公民,請你不要拒絕民主,因為民主讓你活得有尊嚴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請你不要討厭民主,因為民主讓你的財富有更好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請你不要敵視民主,因為民主讓你避免被報復清算的命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