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克格勃不能挽救蘇聯解體?

[複製鏈接]

1351

主題

3106

帖子

333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1-02-21 信力建  作者博客

集權國家領導人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特務政治可以延續政權的生命。理由是:特務政治可以監視控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從而掌握其思想,將其「反動」言論和行為扼殺在搖籃狀態。然而,歷史事實卻是:特務政治癒發達的國家,其壽命愈短暫,而最終都逃不出滅亡的宿命。前蘇聯的克格勃就是一個例子。

克格勃的職權範圍相當廣泛,既有對外的諜報工作,也有對內的思想言論的監視與控制。以實力和高明而論在某方面甚至超過美國。克格勃的情報能力有口皆碑。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前俄羅斯聯邦總統、現任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的普京,當初也曾是克格勃的一員。克格勃建立於1954年。該機構可追溯到1917年12月蘇俄政府剛建立時成立的「契卡」,捷爾任斯基為第一任首腦。在20 世紀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 涉及國內的所有領域。自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克格勃的相關機構,但力量已經大為削弱。隨著俄羅斯經濟實力的逐漸恢復,為應對北約東擴、喬治亞等傳統勢力範圍的不斷被蠶食和國內分裂勢力抬頭的新局面,俄羅斯的情報機構開始重新納入國家安全的重點領域,情報活動也重新活躍起來。

    就對內而言,在蘇聯,作為這種意識形態的第一執行機構——克格勃以龐大的網路,先進的技術手段,結合古已有之的無所不在的眼線,通過各種各樣的罪名,「懲罰」了無數的蘇維埃社會主義的敵人。然而,隨著懲罰而來的,是這個機構本身隨著蘇聯的解體而瓦解。它的恐怖色彩,不僅使它在平民中失去了聲譽,而且也摧毀了它自身。還在蘇聯解體之前,這個布爾什維克最集中的機構開始向傳統的意識形態懲罰機構告別,一夜之間,克格勃里的黨委停止活動,沒有任何一個人出來為它 「說句公道話」。

克格勃的這種控制,早在七十年代,索爾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島》已經向世界展示了以克格勃為首的蘇維埃「懲罰之劍」的內幕。當時,他不得不為此流亡國外。而今,輪到克格勃自己的人馬出來述說真相了,瓦季姆•巴卡京——克格勃最後一任主席回憶自己的經歷,書名叫做《擺脫克格勃》。短短二十年時間,克格勃從最勇敢的人都不能挑戰的神聖,變成了它的主席都要擺脫的魔鬼。索爾仁尼琴通過大量的個案調查,勾畫出將普通人從正常社會流向古拉格的那條「暗道」。巴卡京走得更遠,通過少量關鍵性的「核心事實」,從內部攻破了克格勃賴以生存的理由。索爾仁尼琴的筆墨,一直追溯到蘇維埃革命初期捷爾任斯基的「契卡」;巴卡京不僅如此,更為克格勃及其前身的行為邏輯給出一個名詞:契卡主義。

按照巴卡京的理解,以人民的名義「保護」人民,與人民的「敵人」鬥爭,乃是克格勃的權力。雖然人民不能確定誰是敵人,但「敵人是永遠需要的」,因為沒有敵人,整個克格勃體系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因此,契卡主義的實質,就是「根據一個臆造出來的方便公式,經常不斷地尋找敵人」,其思想體系不是與法律,而是與現實意識形態完全融合在一起。契卡主義「把恐怖與不法行為提高到國策的高度」。

克格勃機構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一九一七年十二月,當時稱為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此後,這一機構的名稱經過一系列改變,從國家政治保安局(格普烏)、國家政治保安總部(奧格普烏)、內務人民委員部(恩克夫德)、人民安全委員會(恩克格勃)、國家保安部(姆格勃),直至一九七八年改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名稱改變的同時,這一機構的職能也略有差異,但一直不曾變化的,便是根據意識形態的需要尋找並消滅「敵人」,契卡主義思想體系的堅固性,遠比克格勃這一具體機構要強。

設立契卡,是政權初立那種特殊情況下的臨時措施。國內戰爭結束之後,蘇維埃政權已經鞏固,按照正常發展,國家將逐漸向法律制度過渡,契卡機構這種臨時設置也將會消失。然而事實正如人們所知,這一機構不僅未能消失,反而逐漸擴大,成為蘇聯制度的標誌之一,至一九九一年退出歷史舞台時,克格勃有將近三十個總管理局、管理局和獨立科,直接管轄著四十八萬名工作人員,此外還有更多的「線人」。

為什麼在國家政權已經鞏固的情況下,克格勃機構還能得到如此大的發展呢?在蘇聯的領導人看來,建立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必將引起被專政者的反抗,甚至專政本身必然造就出被專政者,所以這種專政不僅需要有包括警察、法院等專政機器在內的政權機構來保證,還必須有一種專門從事懲罰事務的機構,它負責將一切破壞活動「消滅在萌芽狀態」,也就是說消滅在沒有任何實際行動之前,才能真正做到長治久安。斯大林的「隨著社會主義向完全勝利逐漸推進,階級鬥爭也將逐漸激化」的論斷,實際上是克格勃這一特務機構不斷強化的理論基礎。

契卡主義要將「敵人」消滅在做出實際行動之前。那麼一個「敵人」一旦進入了警察程序,就意味著契卡機構的失職。因此,契卡機構必然要依靠秘密而且非法監視公民的言論、思想、通訊、交往等自由,並以它認為公民是否有「異向」為標準來懲罰公民,「偵察英雄」變成了社會的榜樣。這樣一來,事實上就剝奪了憲法所昭告的公民自由權利。契卡主義懲罰思想所造成的恐怖,不僅消滅了「敵人」,而且消滅了思想。隨著這部「軋肉機」的運作,社會不再具有活力,個人獨裁受到歡呼,個別不甘于思想被絞殺的勇敢分子,則被用作「階級鬥爭正在激化」的證據,使克格勃得到「只能加強」的理由。

在契卡主義的籠罩之下,「一九三七年」在蘇聯,正如「一九五七年」在中國一樣,變成了一個普通名詞,斯大林以「暗害分子」、「間諜」、「工業黨」等無奇不有的罪名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清洗。契卡機構在清洗無辜公民之餘,甚至也一次又一次清洗了它自己的首腦,被告申請「最嚴厲懲罰」的審判與槍殺成了公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赫魯曉夫時代的「解凍」,在很大程度上停止了契卡機構的死亡遊戲,但赫魯曉夫逮捕契卡機構頭子貝利亞時,也要給他加上一個「英國間諜」的正統契卡型罪名。

契卡主義之所以能夠有效地作用於所有公民,不僅僅是因為契卡機構手段無所不至,作風神秘恐怖,還因為它得到整個意識形態的幫助。許多人為情報機構工作,負責地監視他們的同事、鄰居、朋友,真誠地認為這是為祖國盡著神聖的義務。教師們日復一日地讓學生牢記敵人無處不在,敵人必須被消滅;新聞工作者則言不由衷地歌頌著層出不窮的成就,根本不理會社會制度的缺點。任何一個普通人,要麼照領袖或「人民」指示的那樣,「像大家一樣」生活,要麼就是「人民的敵人」,應該進入不存在的狀態。在這種氣氛下,「社會沾染上了這樣一些風氣:冷漠、偽善、市儈的利已主義、毫不掩飾的殘酷無情。社會最上層的大多數代表人物——黨和國家的管理機關,一帆風順的最上層知識分子的大多數代表——頑固地抓住自己或明或暗的特權,對違反人權、進步、安全、人類的未來利益漠不關心。」(薩哈羅夫語,1973年)被契卡機構控制的,不僅是普通公民。隨著契卡機構日益成長壯大,它像一切官僚機構一樣,成了自身利益的維護者。蘇聯制度給予契卡機構無所不在的特權,契卡機構則負責為這個制度提供合口味的服務。契卡機構壟斷了國家領導人賴以作出決策的情報,社會信息通過契卡機構的過濾,才能流向制度最高層的人物。在這種情報的傳遞中,契卡機構使整個國家的決策打上了自己的印記。克格勃主席根據個人傾向,決定哪些信息應該提供給領導人。克里姆林宮事實上被克格勃洗腦,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克格勃的玩偶。

一個制度所以會採用特務政治,往往是由於以為這種政治最能消滅潛在的威脅,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權力的安全。然而,事實的發展往往正好相反。在中國,明朝的特務政治成為削弱王朝最經常也最強大的體制。在蘇聯,契卡機構同樣起到了這種作用。斯大林利用契卡機構製造了大規模恐怖活動的同時,也使貝利亞產生取而代之的異想,斯大林之死的詳細過程晃如燭影斧聲。在直接導致蘇聯解體的一九九一年「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政變中,克格勃充當了衝鋒隊。克格勃根據「法定權力」切斷了戈爾巴喬夫與外界的通訊,並對他實施軟禁,它的主席克留奇科夫不僅參加緊急狀態委員會,而且事實上是政變的策劃者和主要操作者,克格勃武裝力量「阿爾法」特別分隊則是政變者倚靠的重要力量。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特務機構,終於被證明是對國家安全最具威脅的力量。

失敗的政變改變了歷史,契卡機構摧毀了自己存在的最後一點理由。隨著蘇聯的解體,克格勃作為一種制度在前蘇聯地區終於消失。如今,無論該地區的那些國家實行著怎樣的制度,那裡的人民至少免受國家機構夜半敲門之驚。然而,契卡主義,作為一種「樹立敵人」、「將敵人消滅於萌芽狀態」、從而走向壓制人的自由意志的思想體系,並不會輕易從這世界上消亡。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公民,請你不要拒絕民主,因為民主讓你活得有尊嚴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請你不要討厭民主,因為民主讓你的財富有更好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請你不要敵視民主,因為民主讓你避免被報復清算的命運。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11-2-22 04:32 | 只看該作者
克格勃也是弱勢全體,蘇聯解體后許多長期潛伏海外的同志得不到經費、得不到技術支持,甚至得不到必要的信息和組織支持。
普京當時在國內,不也開了一年計程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