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緬甸姑娘3萬塊被賣到江蘇江都市當新娘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1-2-16 07: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春節期間,「微博打拐」攪動了全國人民的心,被拐孩子那一張張照片、一個個令人心酸的眼神,牽動無數善良的人們的心。回家,是我們和這群可憐的孩子共同的心愿。

  被拐的孩子是讓人同情的;可今天我們無奈地看到,同樣被拐的,還有另一個特殊的人群:她們來自遙遠的異國他鄉,她們語言不通,她們懷著打工養家的夢想,卻被以區區幾萬元的價格賣到鄉村農家、賣到洗頭房……這群被拐賣的年輕姑娘,她們沒有任何身份,送她們回家,甚至比解救乞討兒童更難!

  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緬甸新娘。她們,讓我們面臨一個更加艱難的任務:跨境打拐。

  江都

  一個幸獲解救的緬甸新娘

  大年初七,春節長假後上班頭一天。

  上午,江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副科長黃斌剛剛在辦公室坐定正準備處理工作,丁零零……電話響了,拿起一聽,電話那頭傳來生澀的中國話:「黃警官,新年好!我在家很好,請放心,謝謝您!」雖然語速很慢,說得並不流利,但黃斌倍覺親切:是溫瑪,電話是從緬甸打來的!

  緬甸少女溫瑪與黃斌非親非故,但在江都,他們卻有了人生的交集:因為溫瑪被人從緬甸騙賣到江都,黃斌對她特別照顧,經過努力,終於讓她回到了緬甸的親人身邊。

  花3萬元「買」來一個新娘

  去年8月10日,江都市宜陵鎮佘家來了個陌生的女子。她個子不高,皮膚黝黑,別人說話,她似懂非懂;自己一開口,咿咿呀呀,別人不知道她在說些啥。佘家的女主人一臉喜氣地宣稱,這是自己剛進門的兒媳婦,是外地人,據說家特別遠,是哪裡的她也搞不清楚。

  原來,佘家經濟比較困難,兒子小佘28歲了,生性木訥,一直沒說上媳婦。去年8月初,村裡來了兩個女人——一個中年女子和一個看上去20多歲的女孩。中年女子稱,這個叫「溫瑪」的妹子是來自雲南的窮苦孩子,22歲,想嫁人,自己是她的親戚,收點彩禮錢就行。小佘的父母一聽說有這樣的好事,立刻託人去說媒,並一眼就看中了女孩。

  佘家東拼西湊將3萬元彩禮錢交給中年女子后,8月10日,溫瑪走進了佘家。雖然語言不通,但溫瑪很勤快,「丈夫」和「公婆」對她很滿意。

  「佘家突然添了個兒媳婦,『蠻』得厲害哩!」「聽說花了3萬塊彩禮錢,這個姑娘該不會是買來的吧?」鄰居們感到不對頭,很快有人報了警。

  「放國歌」弄清了奇怪新娘的國籍

  江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副科長黃斌接報后立刻趕赴現場。

  語言不通,寫字不認識……這不是中國女孩!但到底是哪個國家的呢?從長相上看,這個女孩皮膚偏棕黑色,五官、膚色很像東南亞一帶的人。實在不行,就用「笨」辦法,放國歌給她聽,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對」,總能找到她能聽懂的。

  於是,黃斌找來東南亞及周邊眾多國家的國歌,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當放到第20個國家——緬甸的國歌時,女孩突然來了精神,嘴裡嘰里咕嚕說個不停,看起來還很激動。沒錯,是緬甸,女孩是緬甸人!

  找「翻譯」驚動省廳和公安部

  光知道女孩是緬甸人還是不行呀,其它信息一無所知,得找個「翻譯」才行。黃斌不懂緬甸語,而揚州本地也沒有會講緬甸語的人;加之緬甸語又是小語種,找到熟練掌握緬甸語的人不是簡單的事情。

  江都警方向省公安廳和公安部報告,還向緬甸駐中國大使館通報,希望得到他們的大力協助。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在泗陽縣找到了一位中年女翻譯。該女子是緬甸人,20多年前嫁到泗陽,早已成為一個「中國通」。「翻譯」和女孩一見面,沒費什麼事,就將這個「緬甸老鄉」被拐賣來中國的情況摸了個清清楚楚。

  女孩回國,人販子被網上追逃

  警方了解情況后,向緬甸警方發出協查請求。兔年春節前,省公安廳發來指令:緬甸方面已經查清楚,節前和我省其他幾位同類型人員統一遣送出境。臘月初三,溫瑪回國了。

  記者發稿時從警方獲悉,拐賣溫瑪的緬甸男子等人的信息已通報緬甸警方;而雲南省德宏州人雷某已經被鎖定,現被警方列為網上追逃人員。

  通訊員 郁興 孟萍 本報記者 陳詠

  緬甸女孩被拐經過

  1 緬甸人販子先在本國內物色「產品」(年輕女孩),選定目標后,開始以「去中國打工掙錢、旅遊、給找個好婆家」等為誘餌,致使目標上鉤;

  2 緬甸籍人販子會把有可能被帶到中國的女孩年齡、相貌、身材、性格等信息,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方式通知雲南邊境地區的人販子;

  3 雲南人販子與內地的人販子聯繫,尋找買家,並與「買主」談好價錢;

  4 雲南人販子與緬甸人販子在中緬邊境的中國一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5 最後一步是運輸,把「產品」安全而秘密地交到最終買家的手裡。

  緬甸

  因為窮,那裡的女孩太渴望來中國了!

  女孩容易被騙

  一聽到中國掙大錢 溫瑪當天就跟人走了

  年輕的溫瑪,來自緬甸首都仰光郊區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

  父親去世了,幾個弟弟妹妹需要養活,懂事的她天天埋頭幹活,從未出過遠門,是出了名的老實、內向的姑娘。

  去年6月的一天,溫瑪在田裡幹活,幾個陌生人走了過來。其中一個面容和善的中年男子操著家鄉話問她,家裡這麼窮,光靠下地幹活怎麼養活弟弟妹妹?想不想去中國掙大錢?在溫瑪的印象里,中國是個能「淘金」的好地方。單純的她想了想,就答應了。

  說走就走,當天溫瑪就跟著這幾個人,走了一天一夜的山路,翻過一座大山,越過邊境線進入了中國雲南省。

  這幾個人其實是人販子。在雲南邊境,領頭的中年男子將溫瑪交給了一個中年女子。后經警方查實,該女子姓雷,雲南省德宏州人,精通緬甸語,是個職業人販子。

  雷某帶著溫瑪輾轉來到江蘇江都,哄騙她工作難找,不如嫁個好人家,「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就這樣,騙走了佘家3萬塊彩禮錢后溜之大吉,可憐的溫瑪一分錢也沒拿到!

  身在異國他鄉,語言不通,也沒有什麼機會掙錢,倍覺孤獨的溫瑪有時候後悔當初的草率決定。最終,回到家鄉的溫瑪終於知道了自己到底需要什麼。

  但是,更多的「溫瑪」們卻渴望著離開貧窮的家鄉,來到中國。

  採訪中,昆明一家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李小姐向記者講述了她在緬甸的經歷:「那次我們去緬甸仰光旅遊,當地一個賣食品的中年婦女見中國遊客衣著時尚,且花錢大方,便拉著我的手對我說,『求求你,請把我女兒帶走吧,帶到中國去過好日子。』」

  通訊員 郁興 孟萍 本報記者 陳詠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沙發
韓冰 發表於 2011-2-16 09:57 | 只看該作者
貧富差距在社會面產生的國際犯罪可見一斑了,到底是人類社會的倒退還是進步呢?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9: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