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陶短房:埃及的「攤牌時刻」在半年之後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2-1 0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2-01 00:26:00 

希拉里剛剛的講話只是在重複奧巴馬先前的觀點,「有序交替」是指確保9月大選的正常,「真正民主」則是希望9月的選舉是民主的,並重申對其傳子或戀棧的含蓄反對,過度解讀,認為美國就此改變其中東戰略基點,是不切實際的。

作者:陶短房(微博)

被一些埃及網民稱為「維基革命」的埃及街頭運動,繼周二開始的、1981年穆巴拉克執政以來最大的街頭抗爭后,周五晚禱後代號「憤怒日」的新一波浪潮再度捲起,數萬人湧上各地街頭,衝突和騷亂遍及埃及眾多大中城市,在亞歷山大、曼蘇拉等地,警方一度無力控制局面,在首都開羅,抗爭者不顧宵禁令湧上街頭,執政黨總部、外交部和電台等重要目標一度被焚、被衝擊。入夜後軍隊開始控制局面,次日,一直保持沉默的穆巴拉克終於露面,並作出解散政府、任命副總統和承諾進一步採取措施減少失業,提高民生,加強政府服務和幫助貧困人口等姿態,但部分反對派人士對此表示不滿,繼續在街頭抗爭,並喊出「穆巴拉克下台」的口號。據相關統計,幾天衝突已造成近百人死亡,逾2000人受傷。

正如許多媒體所指出的,一直給外界以政局穩固印象的埃及,之所以會突然出現如此規模的群體抗爭事件,是合適土壤與特別契機綜合作用的結果。

8000萬埃及人中有40%每日收入不到2美元,18%生活在貧困線下,貧富分配不均令農村居民和都市貧民對現狀不滿,全球性經濟衰退的衝擊和生活資料價格的暴漲更讓問題雪上加霜。1981年,穆巴拉克因薩達特遇刺而繼位,他以「緝兇」為名通過《緊急狀態法》,根據該法,警方有權在無任何證據、不經任何司法程序的情況下逮捕嫌疑人,他以「反恐」、「反原教旨極端主義」為由一直堅持該法,引起帶原教旨色彩的穆斯林兄弟會和自由派人士共同不滿。

長期以來穆巴拉克之所以安居高位,美國的支持是關鍵因素,但去年底曝光的「維基泄密」資料中顯示,美國官方和穆巴拉克間並非親密無間,這無疑讓埃及自由派鼓起勇氣;不久前突尼西亞事變,統治國家23年的本.阿里下台,更讓各派反對者士氣大振,公開喊出「下一個是穆巴拉克」的口號;此外,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傳播便利,不僅方便了示威者的溝通、組織,也讓他們更容易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影響,並引起共鳴。

但儘管如此,埃及不是又一個突尼西亞,穆巴拉克也很難成為又一個本.阿里。

首先,街頭抗爭者的群眾基礎差,組織構成複雜,難以形成合力。


此次街頭運動的主要組織者,是成立於2008年紡織工人大罷工時期的青年工團組織「4月6日運動」,和傳統反對黨所依靠的城市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不合拍,和最激進、活躍的反對派人物、前原子能機構主席巴拉迪也不協調,正如法國《解放報》1月26 日文章所指出的,除了「瓦夫德自由黨(PLW)」外,各反對黨都謹慎地遠離騷亂,「憤怒日」后穆沙拉夫的「妥協」,也很可能讓一盤散沙的自由派抗爭者發生分化。

成立於1928年、號稱擁有800萬支持者的穆斯林兄弟會最初謹慎地避免捲入,甚至駁斥政府 「兄弟會挑起事端」的指控,直到「晚禱憤怒」開始前才開始呼籲支持者「上街去」,卻成為「憤怒日」燎原烈火的最主要火種,沒有他們,僅憑自由派和工團組織,絕不會有周五的聲勢和震撼力。但正如《法蘭西晚報》援引當地媒體人士的分析所指出的,穆斯林兄弟會的捲入也許「正好幫倒忙」,因為這會讓自由派因進退兩難而感到尷尬,也會削弱此次運動在海外的好感度。

和突尼西亞不同,埃及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尚不足10%,且寬頻少,窄帶服務質量也不穩定,據埃及 Orascom 電信控股公司CEO薩維里斯在國際電聯世界電信展的報告,埃及移動寬頻的年增長率僅不到2%,甚至遠不如非洲平均速度(2009年高達92%),手機普及率雖達到53%,但這是建立在電話普及率低下(不到20%)的前提上,誠如一些埃及人所坦承的,在埃及,「能上網的也就是能上街的」,其群眾基礎顯然不如突尼西亞,「憤怒日」前網路、手機信號全斷,但兄弟會依靠傳統的清真寺體系,反倒掀起最大規模抗爭,從另一方面表明,「網路革命」的作用不宜過於誇大。

突尼西亞政局的變化,關鍵在於原政府、執政黨內部發生分化,軍方撤回對本.阿里的支持,而在埃及, 1954年從軍的穆巴拉克牢牢掌握著軍隊,政府和軍隊內部缺乏有力的挑戰者,從馬穆魯克時代到納賽爾時期,軍隊在埃及政治生活中始終起舉足輕重作用,戎馬一生的穆巴拉克在軍隊中地位穩固,而軍隊在埃及社會聲望一直很高,軍隊上層對穆巴拉克的怨氣,主要集中在「傳子」和利益分配上,只要這一問題解決,和穆巴拉克利益一致的他們,是樂於維持現狀的。周六穆巴拉克的一系列動作,與其說是對國際社會和埃及民眾、示威者的回應,毋寧說是給「軍頭」們的定心丸:通過設置久違的副總統,穆巴拉克含蓄地將次子賈邁勒打入政治冷宮,明白地告訴軍政上層——我不傳子,我會照顧你們的既得利益。此後不久,軍方打破沉默,表示將全力捍衛「埃及的治安和平靜」,這實際上是告訴穆巴拉克——我們聽見了。


此次事件中,美歐各國表現謹慎,雖普遍批評穆巴拉克一些做法,呼籲對話和停止暴力,卻始終未正面否定穆巴拉克政府權威性,更隻字不提反對派中最高調的巴拉迪。埃及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也是西方對抗穆斯林極端原教旨勢力的中流砥柱,美國在中東重要盟友,阿拉伯世界中受美援最多的國家,美國及其盟國(尤其以色列)當然不願埃及發生變故,尤其「變綠」,儘管自由派中存在親西方色彩,但運動的主體,卻是對西方化不滿的下層民眾,兄弟會更是自1928年成立至今,始終打著「伊斯蘭教是一切問題標準答案」的訓條,很顯然,他們必須支持民主、自由,反對高壓和暴力,卻不會輕易放棄長期盟友穆巴拉克,放棄埃及的穩定,前提是穆巴拉克能給他們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比如「不傳子」、政府改組,和「只反極端、不反民主」之類。

從目前情況看,穆巴拉克雖年事已高,但頭腦尚清醒,儘管局勢一度十分兇險,卻始終咬住穆斯林兄弟會下「殺手」,而對網路上和國際間更高調的巴拉迪等人消極「推擋」,以避開「反民主」的惡名,既給自己留餘地,也給美歐各國政府一個可以交代的理由。種種跡象表明,只要穆巴拉克不自亂陣腳,只要不出現諸如他本人健康惡化,或軍隊中出現被外界大國扶植的新代理人等意外變數,這個政壇不倒翁很可能暫時熬過這次難關,或至少把總攤牌拖到9月大選前夕。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2-1 04:51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及以色列暫時還離不開穆巴拉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1: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