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的審美觀
2011-01-31 生活在美國
我初次注意到美國人的審美觀的確和我們有所差異是因為我的一個同事,她今年41歲,瘦小的個子,皮膚黃黑黃黑的,離婚帶著三個小孩.上班的空閑時間, 我們幾個女同事常聚在一起聊些女人的話題, 她總是告訴我們哪個儲戶喜歡她, 哪個給她寫了郵件, 哪個請她喝咖啡或者吃飯. 我不知道別人有沒有吃驚,我自己是很吃驚的,因為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審美標準,她怎麼都算不上漂亮, 而且41歲的她還帶著會被我們很多男同胞稱為"拖油瓶"的三個孩子(我自己對獨自帶著孩子的女人是很敬重和佩服的).
前些時候她又告訴我我們新州州長的弟弟也表示了對她的興趣,昨天她又給我看了一個儲戶發給她的約會郵件,那個主管也在旁邊說她經常收到這樣的郵件,我都不知道我在和她的閑聊中是否微微透露出了吃驚和不解.其實她是菲律賓人, 她也曾告訴我, 在她們國家, 男性還是喜歡皮膚白的女性.她以前就用過美白的產品,結果到美國后,發現人家還就喜歡她那黃黑的膚色,現在她再也不用美白的產品了.
在筆者看來,西方人和我們審美觀的第一個重大的差異就是他們喜歡被太陽曬過的膚色,而不是我們苦苦追求的白凈膚色(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喜歡白晰). 美國人到沙灘去度假,總是成天的躺在那裡讓自己的身體吸收儘可能多的陽光,有些人的皮膚曬不黑,她們還到美容院去接受特殊護理,讓自己的皮膚變成黃黑的顏色,或者搽深色的粉底讓自己的皮膚看上去被曬過.(她們稱之為"tan").那也是為什麼在陽光肆掠的夏日, 西方的女性也很少有撐傘阻擋陽光的原因.我去年11月份去夏威夷度假前, 我同事給我留了紙條, 除了希望我度假愉快外, 更希望我"Get some tan"! 其實在美國生活兩年多,我的皮膚已經被晒黑,美國人還是覺得我的皮膚很蒼白!
她們甚至喜歡雀斑.每次我向一些熟悉的儲戶訴說被曬出斑點的煩惱並說我打算去掉它們時,她們都很吃驚,因為她們認為雀斑很可愛!我先生也是,我前些時候告訴他我想到美容院去做掉雀斑時,他堅決不準,而且覺得我不可理喻!在他看來, 雀斑既自然又可愛,長在我臉上,很好看(不過我還是不喜歡雀斑).
他們似乎對小臉,尖下巴, 也沒有特別的熱愛. 我有一次告訴她們我發現自己臉長胖了,想減減,她們也是毫無例外的吃驚,她們還說:"你身邊的哪個美國人的臉不比你大,不比你胖?" 我那個菲律賓同事告訴她們亞洲的很多明星都做過瘦臉,或者尖下巴的手術,她們也是無法理解.
在國內不論是職場還是婚姻市場里,女性的身高也得到了充足的(甚至過度的)」重視」,而在西方,部分女性尋找伴侶時候似乎還是會考慮男性的身高,但是女性,除了特殊的職業,比如警察,空姐等,其身高多少就簡直不重要了,而且很多男性似乎更喜歡」Petite」(嬌小個子女性),不知道這個似乎因為西方絕大多數人個子都很高,小個子就有點物以稀為貴的感覺.
第二,我們中國的大多數男性更喜歡年輕,漂亮,未婚的女性,而且最好都沒有交往過男朋友的.西方人似乎更喜歡聰明能幹, 成熟的女性. 這個從徵婚廣告可以看出,中國男子,特別是稍微事業有成的或者只是工作很好的男性,35歲的絕對想找25-35的,40多歲的也希望找30歲以下的,35歲以上離婚的女性,即使自身條件很優秀的也難以找到適齡的配偶,就更不要說人過40,還帶著孩子的女性.國內有些所謂的心理學家---自然是男性,還理直氣壯地說因為男性衰老的慢,因此男性最理想的伴侶是比自己小14歲的(一個讀者給我寫信介紹這個"理論").可是他們卻忽略了女性更長壽,更能在病痛和其它生活艱辛中生存,那麼是不是女性應該找比自己小几歲的男性呢.
看西方人的徵婚廣告,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大都希望對方的年齡比自己大或者小五歲. 我的同事Cheryl, 43歲,她男朋友和她同歲,他們準備今年結婚.上面我提到的那個41歲的女同事,她現在的男朋友比她大5歲, 而且沒有結過婚,也沒有小孩,對她非常好, 多次向她求婚,她還是不想結婚,她說她需要時間觀察他是否是她最想要的人!
另外一個例證是奧巴馬的夫人米雪兒,在美國和歐洲,甚至非洲, 她都擁有一大片男性粉絲,他們覺得她聰明,幽雅,漂亮,她每次在公開場合的短暫出現都會引起轟動,她的著裝,她的氣質,她的英文發音(她沒有一般黑人英語的口音)都是媒體熱烈談論的對象.只有在我們中國,米雪兒沒有成為男性仰慕的對象. 我甚至看見國內有些人膚淺刻薄的評論,說她年齡大,長得又丑.為何她沒有在中國引起男性的轟動, MSN上還有一篇分析文章. 該作者說,中國的絕大多數男性目前只懂得欣賞年輕漂亮的女孩,哪怕這些女孩既沒有學識,也沒有才華和素質, 等他們哪天把女性當作真正平等的夥伴(年輕漂亮的女孩在男性眼中還是屬於附屬品,或者是自己事業成功后的戰利品)來看待和欣賞,他們才會懂得成熟,聰明,有才華的美麗.
第三,西方人和我們最大的審美差異是他們欣賞獨自帶著孩子的女性,而在國內,帶著孩子的女性想要再嫁是難上加難.在西方人的眼中, 離婚帶著孩子或者單身母親的女性性感,獨立,充滿魅力. 我上面提到的兩個女同事都帶著3個孩子,對方都沒有孩子,他們都很喜歡她們的孩子,常常帶這些孩子去看電影,看橄欖球賽. 最令人感動(令我,她們倒不覺得稀有),他們都提出結婚後他們來養家,養孩子,我同事掙的錢就自己零花!其實Cheryl的男朋友收入也就是中等,自己一個人過綽綽有餘,要養家(美國養房子很貴),養三個孩子就有些艱難,但是他打算找個第二職業,現在已經在考執照了.像這樣的例子在美國到處都是,美國人也不覺得這些男性額外的"品德優良",因為他們骨子裡從來就沒有帶著孩子的女性"低人一等"的看法,相反,他們欣賞和仰慕她們.
和我同事聊天時,我講到我國內一個女朋友,各方面都很不錯,但是由於帶著孩子,失去了很多"再嫁"機會,出於現實考慮,她都在考慮是否將孩子給男方,她們驚訝得張大了嘴,對我們國內很多男性不願意找帶著孩子的女性的態度覺得簡直不可理喻.
為何美國男性不但不介意交往甚至欣賞帶著孩子的女性,筆者以為這有文化上的原因----獨立精神是美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那些獨自帶著孩子的女性就體現了獨立精神和愛心,責任感,因此被男性欣賞.而我們的"愛情"文化似乎還是更欣賞表面上的一些東西, 例如年齡, 身高, 例如相貌……我們還有面子還考慮,找一個年輕漂亮的女性,尤其是未婚的是很多成功中年男性的夢想和驕傲.可是在西方,你是否有幸福的婚姻更重要,而沒有人羨慕你娶了年輕漂亮的女子.
另外,經濟因素也很重要.在美國養孩子,小學到高中免費,而且每年都還免除一定的稅金(筆者以後會專題介紹),父母所承擔的一般是上小學前的託兒所費用,日常生活開支,孩子學習樂器參加一些課餘項目的費用(比如夏令營等),至於醫療費用,美國是一個人工作,配偶及孩子都可以在其工作的公司參加保險,只是多繳納一些費用而已,而且越是低收入,繳納比例越低(而10萬美元以上的年收入者則多繳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