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背離福音的本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1-26 2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些人認為這段經文描述了真正的基督徒,他們教導人們說,真正的信徒也可能會背離真道並招致最後的滅亡。

另一些人則說,在恩典之約中的信徒是不會背離真道而最後滅亡的,他們認為這些經文並不是指真正的基督徒--即使是的話,這些經文也只是對真正基督徒的一個警告,以提防他們會背離真道。

還有些人在讀了或聽了這經文以後,認為他們在聲稱自己相信福音之後已經墮落並且忽略了基督徒的職責,一定已經犯了這段經文所指的那些重罪,因此他們變得灰心喪氣,認為自己已無法挽救了。

但是這些經文並非是要使那些願意懺悔自己的罪的人灰心喪氣,也並非要阻礙他們在神的面前尋求憐憫及接納。然而,這些經文確實給所有不謹慎的信徒提出了一個警告。

希伯來書6:4-6

在學習這幾節經文時,我們必須注意上下文、弄清楚它針對什麼人,目的是什麼。

上下文:經文以「因為」一詞開頭(譯者註:在新約的希臘文原文中是以「因為」一詞開頭,中文的和合本聖經譯文與此不同),這告訴我們去回顧並找出寫下這些經文的原因。在此之前的經文是「神若許我們」。然後,在第九節,作者深信信徒能行更好的事,即與得救有關的事。這就暗示出這些經文並不涉及信徒們。然而,作者之所以給他們這個警告是為了讓他們不至成為那樣。他斥責他們既懶惰又大意,他們不但不能在信仰的知識和基督徒的職責上有所進步,反而停滯不前,甚至可能退步了。因此他警告他們,如果他們不悔改現在的行為,他們將很危險。如果不能在福音的知識上和順服它的本分上有所長進,那他們又將處於回到過去不信和愚昧狀態的危險之中,雖然他們已被從這種狀態中救出。非但如此,他們還有可能因此而完全拒絕福音。為了警告他們,作者描述了那些開頭看上去很好,也願意公開承認自己接受福音的人,這些人不久便因怠惰和疏忽又跌回原來的狀態和行為中去,以致最後背道。所以,我們看到嚴肅的警告在傳揚福音時是非常有用的。

針對的人:他們是那些借著福音得屬靈的恩惠和益處的人。但他們卻輕視並忽略了這些恩惠與益處,因此他們將會發現自己處於無法挽回的背道的危險之中(希伯來書2:3)。

這些人所得的恩惠從聖靈的工作而來,聖靈所作的這些工作在福音時代是很特別的。在猶太教的律法下,他們是不可能得這樣的恩惠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受聖靈不是因為遵循律法,而是因著聽信福音(加拉太書3:2)。這些恩惠證明了他們借著領受聖靈已經被從律法的束縛之下解放出來,這就是福音的最大恩惠。

這些經文並沒有清楚提及他們是否領受了恩典之約或憐憫,也沒有明確說到他們信靠神或順服神的所作所為。他們並沒有被說成是已稱義、成聖或已被接納為神的兒女。當這封使徒書信的作者在表明他對讀者們的希望和勸勉,說到他不願他們成為他所描述的那種人,也不願他們背離真道而最後滅亡時,他從下述三個方面來說明他的立場:

真正的基督徒都帶有得救的特徵。這些特徵是與得救密不可分的。因此在這幾節經文中沒有什麼是與得救不可分離的,否則他關於他們得救的論據是站不住腳的。


真正的基督徒是通過他們的順服以及他們生活中信心的果實來表明他們是真信徒的。這就是他們「所作的工和為他名所顯的愛心」(10節)。據此,作者相信他們與他所描述的那些處於永遠滅亡危險中的人是不同的。有得救信心和真誠愛心的果實之人是不會滅亡的。


真正的基督徒生活於神信實的愛護之下,他曾應許要永遠保守他們。「神是公義的,他不會忘記他的應許」。但是,他只應許那些在他恩典之約中的人永遠不會滅亡。然而,這些經文中所描述的那些人卻與此無關。他們絕不是神應許要永遠保守的人,他們是與此恰恰相反的人。整個這幾節經文描述了那些聲稱接受了福音的人,不管是真信還是假信,他們都分享了福音的特權。

我們現在可以看看那些不伴隨得救而來的恩惠是什麼。

第一種恩惠是「蒙了光照」。

「蒙了光照」意思是受了福音的教導。希伯來文「教導」一詞在七十士譯本經常翻譯成「蒙了光照」(比如出埃及記4:12;士師記13:8;列王紀下12:2,17:27;詩篇119:33;箴言4:4;以賽亞書27:11)。保羅在哥林多前書4:5使用了這一希臘文的詞;「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在提摩太後書1:10里,「他......借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在約翰福音1:9里,「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基督的教導給人以無限的光明。

保羅說,「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神,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哥林多后書4:6)。「得知的光」的意思是,受到福音教義的教導,在靈性上掌握它。福音在靈性上要求我們明白並掌握兩件事。

福音要求我們用它的光來明白和掌握屬靈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用福音的知識。福音帶給我們「不能壞的生命」(提摩太後書1:10)。借著福音,神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2:9)。沒有福音的世界是撒旦的王國(約翰一書5:19);全世界和所有屬於世界的都卧在那惡者手下,就是那黑暗勢力的王,因此世界充滿黑暗。愚昧、無知、錯誤和迷信統治著世界。這黑暗的勢力讓人們不認識神,不知道該往哪裡走。這就是「在黑暗裡行」(約翰一書1:6);與此相反的是「在光明中行」(約翰一書1:7),也就是在神福音的知識中行。因為福音的知識本身就是光,所以得到這知識就被稱為蒙了「光照」。

為了明白並掌握這些福音的屬靈真理,人的心靈需要「蒙了光照」。福音的知識排斥屬乎肉體心靈的黑暗、愚昧和混亂。福音教義的知識(比如:基督的位格、神在基督里叫人與自己和好、基督的職分、基督的工作和祭司工作以及其他的神聖啟示)在人的心裡發出屬靈的光,使人能夠掌握和理解神的真理。由於以前他們一無所知,所以他們與神的生命隔絕(以弗所書4:18)。這光和知識有好幾個程度,這些程度取決於他們怎麼被教導、他們接受教導的能力以及他們為學會並牢記這教導所付出的努力。只有福音的教義,才能光照心靈並把它從黑暗和愚昧中釋放出來(彼得后書1:19-21)。

這就是那些經文所提及之人的第一個特權。通過福音教義的教導和借著感受聖靈在心靈上教導,他們蒙了光照。信徒和非信徒都能夠受到這樣的光照。

首先,讓我們來學習三個重要的真理:

聖靈在內心啟發我們,讓我們得受福音教義的光照,這對我們來說是神無上的憐憫與恩惠。

人們可能會因犯忽略的罪而失去這無上的憐憫與恩惠。這隻會增加那些曾與這恩惠有分之人的罪孽,使他們被更重地定罪。

如果有人完全忽略這無上的恩惠,不努力增長福音的知識,那麼這樣的人已處於萬分危險的境地,他們有可能會最終墮入完全背道和不可悔改的深淵中去。

這幾節經文所描寫的那種人得到了一些恩惠,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得救了。為了反省自己是否是這種人,我們必需知道這樣的恩惠是什麼。

1。第一個恩惠是「屬靈的光照」。

有一類關於屬靈事物的知識可以通過自然途徑或在訓練中得到,並不需要聖靈的工作和幫助。只要努力學習,人們可以象學習藝術和科學一樣獲得有關聖經的知識。

這裡所說的「光照」是聖靈所賜的禮物,它與任何自然獲取的知識是截然不同的,它高於任何這樣的知識,因為聖靈的光照能使人從本質上與屬靈的事情更加接近,而任何自然獲取的知識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自然獲取的知識認為屬靈的事是愚蠢的(哥林多前書2:14),但屬靈的光照卻給人以滿足、喜悅和快樂的祝福。雖然我們並不能完全明白福音的真義,但這光照卻告訴我們它是「義路」(彼得后書2:21)。這便激勵我們更加嚴肅地接受福音。

自然獲取的知識對人的靈魂極少或完全沒有助益,它不能使人的靈魂遠離罪惡或順服神。在自然獲取的知識之下,許多罪人心安理得,自以為他們不會滅亡。但屬靈的光照卻可在人的良心和靈魂上有力地動工,使之戒絕罪惡並盡到當盡的職責。只要得了聖靈的光照,對之堅信不疑,人們就可在這世俗世界過著無瑕而公義的生活,使基督教不至被人輕侮。伴隨著這屬靈的光照,人們還能夠得著一些屬靈的恩賜(馬太福音7:22),而自然獲取的知識是不會給人們帶來這樣的恩賜的。

屬靈的光照並不能使靈魂得救並成聖,然而它卻是通向救恩的第一步。屬靈的光照可讓人看到屬靈事物的美好、榮耀及優越,然而它卻不能給人以那直接的、內心深處的洞察力,這樣的洞察力只能借著神的恩典得到(哥林多后書3:18;4:6)。屬靈的光照也不能讓人的靈魂變得象耶穌基督,因為它並沒有象得救的光和知識那樣把基督的生命放到人的意志和心靈之中(哥林多后書3:18;羅馬書6:17,12:2)。

2。第二個恩惠是「嘗過天恩的滋味」。

據我看來,「恩賜」意思是「神所賜之物」,在任何地方都指聖靈。如果是這樣,使徒行傳2:38里的「恩賜」(「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並不是指聖靈賜給我們什麼,而是指神把聖靈本身賜給我們。因此,聖靈是神在新約時期給我們的最大恩賜。

聖靈被認為是神聖的,因為他來自天堂。這可以僅指他的善工和大能,因為這二者都是神聖的,不是屬肉體的和世俗的。但是這裡主要是指聖靈在耶穌基督升天並被高舉在神的右邊之後被差遣(使徒行傳2:33)。

因此,聖靈就是這段經文所提到的「屬天上的恩賜」。

這段經文中說聖靈是福音時代的偉大恩賜,是從天上降臨的。這並不是說他不再在天堂里,而是因為他在世上有特別的工作。聖靈的這個工作是要改變教會中敬拜的整個方式。所以下一個恩惠是指他外在的工作。聖靈是新約時期神所應許要賜給教會的屬天恩賜,借著聖靈,神建立並確定了一個新的敬拜方式。聖靈被賦予改革教會的使命,這個時刻已經來臨(希伯來書9:10)。當主耶穌基督升入天堂的時候,他並沒有改變自摩西時代以來的舊約敬拜方式,而且他還吩咐他的門徒不要試圖在敬拜方式上有所改變,直到聖靈被從天堂差遣(使徒行傳1:4-5)。所以當聖靈作為神的偉大恩賜降世時,他將摒棄所有摩西時代舊的敬拜方式。聖靈把摩西時代這種敬拜方式所象徵的和所代表的一切啟示給我們,以成就這一目的。現在聖靈建立了一種福音所提倡的新的聖潔敬拜方式,這種新的敬拜方式代替了從前在聖殿中的敬拜。

這樣看來,神把聖靈賜給我們是為了把福音的真理和敬拜方式告訴我們,這就是那「屬天上的恩賜」。所以神警告希伯來人:「你們總要謹慎,不可棄絕那向你們說話的」(希伯來書12:25)。那從天上說話的是主耶穌基督。在福音時代,他借著從天上差遣來的聖靈說話。

那麼「嘗過天恩」的意思是什麼呢?「嘗」這個字是一個比喻,就是「試一試」的意思。這與我們嘗食物的味道是一樣的。通常我們在吃食物以前總要嘗一嘗。所以,嘗一嘗並不是說吃下去或者消化掉。當我們嘗到不喜歡的食物時,我們會把它吐掉,不再接著吃喝。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有人拿醋給他喝,他嘗了一下,就沒有再喝(馬太福音27:34)。

「嘗」的意思通常是「體驗」某種東西:「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詩篇34:8)。彼得同樣說:「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彼得前書2:3)所以「嘗」的意思就是親自「體驗」某種事物。

因此,這些希伯來人所得的屬靈的恩惠就是對聖靈的體驗,這是神在福音中所賜的恩。他們認識到聖靈是真理的啟示者,而且也認識到他帶來了新的、屬靈的、福音所要求的敬拜方式。他們嘗到並認識到了這個新的敬拜中的榮耀和優越。這恩惠是聖靈帶來的,是許多人未曾嘗過和體驗過的。通過這樣的體驗,他們相信這種敬拜方式比他們過去所習慣的那種要優越得多。

他們認識到了福音的榮耀,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他們現在卻面臨著忽略和藐視這恩惠的危險。他們被引誘,把最好的東西丟掉而重執舊惡。

從我們對這偉大屬靈恩惠的理解中,我們學到四條重要的真理:

神在新約時期所賜的一切都是屬天的恩惠(約翰福音3:12;以弗所書1:3)。我們應該警惕不要忽略和藐視這些恩惠(希伯來書2:3)。

聖靈是神在新約時期給我們的偉大恩賜,神把聖靈賜給我們是為了啟示福音的奧秘以及把屬靈的敬拜方式和秩序帶給我們。

一些人在某種程度上也嘗到了這一屬天恩賜的好處和榮耀,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得到這些恩賜的拯救大能。他們體驗到了神話語的真理,但是並沒有體驗到神話語中賦予生命的力量。他們體驗到教會敬拜的外在方式,但是沒有看到其內在屬靈的美。他們體驗到了神給教會的恩賜的外在形式,但是沒有體驗到這些恩賜的內在本質。

在認識到福音的豐富和榮耀之後,仍然拒絕福音的真理和它所要求的敬拜方式就是對神的巨大輕視,這使人面臨在靈命上永遠承受神憤怒的危險。

3。第三個恩惠是他們「於聖靈有分」。

這個恩惠是這幾節經文中提到的所有屬靈恩惠中最重要的一個。所有這些恩惠都是從聖靈而來的,所以我們只有「於聖靈有分」,我們才能得到其他的恩惠。

只有通過兩種方式我們才能「於聖靈有分」。第一種方式是指他來住在我們心中,第二種是指他在我們心中或身上動工來完成他的工作。

在第一種方式中,他是「世人不能接受的」(約翰福音14:17)。這就是為什麼世人要反對真信徒的原因。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節經文所指的那些人並不於聖靈有分。聖靈沒有住在他們心中,所以他們沒有得救。

這一恩惠顯明了聖靈確實已經讓他們認識到這些事,不僅是因為他們聽到這些事被傳揚,在教會中看到這些事被表現出來,而且也因為聖靈讓他們親自認識到了這些事。一個人能夠分享並得到恩賜的益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在內心接受它們。

他們應該知道,他們在福音之下得到了最偉大的恩惠,這一恩惠要比他們在猶太教義下得到的任何恩惠都要優越得多,因為在那時甚至沒人聽說過聖靈的存在(使徒行傳19:2)。現在他們既然已經於聖靈有分,那麼還有什麼事能比忽略和輕視這一恩惠更加褻慢聖靈的呢?這大大地增加了他們背道的邪惡!

4。第四個恩惠是「嘗過神善道的滋味」。

在希臘語中,「道」字意指一個被說出的詞。在這封使徒書信里,它有不同的意思,是指神的大能(希伯來書1:3,11:3)。但是,在聖經中,它的主要意思還是「被說出的詞」。當它被用來指神時,意思是他被傳揚的話語(羅馬書10:17;約翰福音6:68)。所以,這些背道者所嘗的是被傳揚的福音。

但是,在猶太教之下他們就沒有得到神的話語嗎?是的,他們是得到了,因為「神的聖言交託他們」(羅馬書3:2)。但是,在這裡所指的是在福音時代所傳揚的神的真道,而且這些真道是無比優越的(羅馬書1:16;使徒行傳20:32;雅各書1:21)。

這個道被稱為「善」,它「比蜜更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詩篇19:10)。神的應許被特別地稱為他的「恩言」(耶利米書29:10)。這就是被應許的「恩言」(耶利米書33:14)。神應許要借著耶穌基督把他的子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福音正是這一應許得以應驗的證明,福音就是借著耶穌基督得平安和救恩的「好信」(以賽亞書52:7)。

據說他們「嘗」到了真道的滋味,就象他們嘗過天恩的滋味一樣。這封使徒書信的作者不斷有意地提到這個詞,是為了表明這些背道者並不是那些真正接受了耶穌基督並為他而活的人(約翰福音6:35、49-51、54-46)。作者似乎是說:「我指的不是那些已經接受和消化了屬靈食物的人,而是指那些已經嘗過神真道滋味的人,他們本應該把這真道作為維持他們靈命成長和健康的靈奶。相反他們卻忽略了真道並且已經從中背離,就象孩童不喜歡眼前的食物一樣。」

因此我們就知道,神真道中的榮美和榮耀能夠吸引並影響那些還沒有真誠地順服它的人。

我們還懂得了有關耶穌基督的應許的真道,這應許的應驗被廣泛傳揚,在這真道中有一種特殊的榮美。

神真道的榮美和榮耀蘊藏在其屬靈的、屬天的真理之中。所有的真理都是適宜而美好的。當人的心靈接受真理時,真理就使他的靈魂趨向完美,並將之完全更新。

凡是真實的東西都是好的。所以保羅把真理和完美結合在一起(腓立比書4:8)。真理本身就是好的,所以它對人靈魂的影響也是好的。它把平安和滿足帶到人的心中。黑暗、謬誤本身就是邪惡的,它們使人的靈魂充滿驕傲、懷疑、迷信、恐懼和困擾。只有真理才能使靈魂得自由(約翰福音8:32)。神的真道是唯一純正而堅實的真理(約翰福音17:17)。如果沒有神的真道,人的心靈將會陷於無盡的虛妄之中。只有神的真道才是穩定、堅實和絕對無誤的。它使人的靈魂得以安靜。因為它是絕對無誤的真理,能夠給人帶來光明和平安,所以它是「神的善道」。

神的真道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飽有完美的教義。神的本質和屬性在這真道中被顯明。只有神是完美的,他也是完美的唯一源泉。我們以他為樂就能得平安和祝福。那有關於他、他的本質和屬性的啟示使我們看到了神的話語確實是完美的。如果要讓人們懂得認識神要比世俗享樂優越的話,那啟示他的真道就必須是完美的(耶利米書9:23-24)。神話語的完美也在於對三位一體奧秘的啟示之中,這奧秘是充滿榮耀的。對這奧秘的了解是能夠正確理解所有其它真理的唯一途徑,否則我們就無法懂得任何其它真理,這些真理也不能讓我們趨向真正的完美,而這完美是神希望在我們身上看到的。只有對這奧秘的了解才能把真正的平安帶給我們的靈魂。那最軟弱的信徒也能借著信心和順服體驗到這真理的力量,即使他不能清楚地向別人講清什麼是三位一體。所有恩典和真理都是以三位一體的教義為基礎的,並且它們使罪人歸正的力量都是從三一神而來的。所以哪裡有這奧秘的啟示,哪裡就有神的善道。

神的真道是完美的,因為它啟示了神的兒子道成肉身的所有奧秘,也啟示了神在把他的兒子賜給我們作救主時所顯現出的無限智慧、完美和恩典。

這是神的善道,因為它啟示了憐憫、恩典、赦免、稱義、兒子的名分和所有其它美好的祝福,當我們接受耶穌基督並歸信他的時候,這一切都會加給我們。

這是神的善道,因為它有祝福的果效(詩篇19:7-9;使徒行傳20:32;雅各書1:21)。沒有什麼能夠與神話語的優越、價值和完美相比。所以這確實是神的善道。

當背道者嘗到神的真道時,他們知道並承認這是真實的。雖然他們並沒有因此而重生,但這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了些許平安。有些人喜歡施洗約翰所傳的福音,因為他們從中找到許多令他們滿意的東西(約翰福音5:35)。那些聽到基督傳揚福音的人情形也是一樣(路加福音4:22;約翰福音7:46)。當人們借著有關主耶穌的知識,逃脫了世俗慾望的沾染,擺脫了謬誤之人的糾纏時,他們嘗到了神話語的益處和甘美,這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了平安和滿足。於是他們就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拯救,而沒有認識到他們僅僅只是「嘗過神善道的滋味」。

他們從神真道的教義和教導中嘗到了益處,因為這些教導給他們以將來得福的希望。憐憫、赦免、生命、不朽和榮耀都在「神的善道」中被傳揚。他們嘗到了這些真理的滋味,並因此而喜樂和滿足。他們以為自己嘗到了這些真理的滋味就意味著他們接受並順服了這些真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真正紮根在這些真理之中,當逼迫來臨時,他們就會背離「神的善道」(馬太福音13:20)。

他們嘗到了真道的滋味,所以在他們的靈魂和良知中對神的話語可能有很多體驗,並且還可能在自己身上體驗到了真道的力量。他們嘗到真道的滋味時,心中可能會有喜樂和滿足(以西結書33:30-33)。他們喜歡聽道,但卻不真正用心去聽。希律王非常樂意聽施洗約翰的傳道,也因此做了許多事,但他僅僅只是嘗到了真道的滋味而沒有真正接受。當耶穌講道時,人們蜂擁而至,但卻只有幾個人真正接受了真道。在我們的時代,許多人仍然如此。

有些人不僅樂意聽道,而且也因此喜樂。這樣的聽道者就是基督所比喻的撒在石頭地上的種子(馬太福音13:20)。他們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就象聽施洗約翰講道的那些人所做的一樣(約翰福音5:35)。他們嘗到了真道的滋味,有暫時的喜樂。這種喜樂並不是穩定和長久的喜樂。這種喜樂不是真信徒的那種不可言傳並滿有榮耀的喜樂(彼得前書1:8)。他們的喜樂就象是早上的薄霧一樣很快就會消失。他們喜歡憐憫、赦免、恩典、不朽和榮耀的思想,但卻不願為自己的永生而接受這些一切。

嘗到神真道的滋味可能會讓他們的生命有短暫的改變,使他們願意去盡許多本分(彼得后書2:18、20;馬可福音6:20)。

福音的真理是我們靈魂的食糧。真正的信徒不僅體嘗真道的滋味,而且把它作為自己靈魂的食糧,在心中吸收它屬靈的養分。如果我們真要靠神的話而活,那麼就必須首先將神的話語藏在心中(路加福音1:66,2:19)。食物被消化吸收,它的養分才能滋養整個身體。同樣,如果神的話語沒有被我們的心靈真正接受,那它就不能滋養我們的靈魂,雖然這可能暫時使人喜樂。

食物必須被消化,否則它就不能滋養身體。如果一個人消化不良,無論給他多少的食物,這些食物都不能給身體應有的養分。所以只有人心真正接受了真道,靈魂才能得到滋養(希伯來書4:2)。這與僅僅只嘗過真道的滋味是截然不同的。

當人們靠真道而活的時候,它就轉變成了生活的原則,它就能給我們靈命成長予力量--這是僅僅嘗到過真道的滋味所不能比擬的。當食物被消化時,它就被轉變成血、肉和骨。基督和他的真道把生命帶給我們的靈魂,也同樣如此。基督成為「我們的生命」並且「基督在我裡面活著」,這將有力地推動我們在靈命上的成長(加拉太書2:20;歌羅西書3:3-4)。我們的靈命靠真道而成長(彼得前書2:2)。雖然僅僅只嘗過真道的滋味可能使我們暫時更新,但它卻沒有持久的力量。所以許多人在聽到真道時可能會感到喜樂,但他們卻沒有憑信心去接受它,所以永遠不會有屬靈的生命、力量和長進。

真正接受真道一定會改變人的靈魂,使之具有神的形象。神賜給我們這真道是為了改變我們,使我們在「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上象他一樣(以弗所書4:21-24;哥林多后書3:18)。僅僅只嘗到真道的滋味卻沒有這樣的效能,不能讓我們熱愛真理,並在面臨試驗和試探時仍然忠於真理(帖撒羅尼迦后書2:10),也不能讓人結出順服的果子。

5。最後一個恩惠是「覺悟來世權能」。

他們同樣也通過親身的體驗嘗到了這樣的權能。這些來世權能就是聖靈有力、偉大和充滿奇迹的工作。這些由聖靈所行的神跡、奇事和有力的工作都曾被先知們預言到了(約珥書2:28-32;使徒行傳2:16-21)。背道者們可能會與這些權能有分,比如說方言和其它的神跡奇事。輕視那將這些權能賜給他們的聖靈是非常嚴重的罪行,這褻瀆聖靈的罪使他們不可挽救。這些背道者拒絕了神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跡奇事、百般的異能和聖靈的恩賜所證實的真理(希伯來書2:4)。他們如此忽略並藐視這被聖靈的恩賜所證實的救恩,他們怎麼能夠逃脫懲罰呢?(希伯來書2:3-4)。

那些沒有異能的聖靈恩賜同樣也是「來世的權能」。那屬於基督國度的所有事情也同樣如此。建立一個王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一旦將它建立起來后,仍然需要儘力保守。基督的國也是一樣。聖靈特別而充滿奇迹的恩賜被用來建立基督的國,而沒有異能的恩賜則使之得以延續。因此它們也屬於「來世的權能」。

從這些屬靈的恩惠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誰是這封使徒書信的作者所指的人。

很顯然,這些人並不是虔誠的真信徒。書信中並沒有提到他們的信心,也沒有任何東西能讓我們認為他們在基督中與神有特殊的關係。他們並沒有被描述為「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他們並沒有被描述為已重生的人。他們也同樣沒有被描述為已稱義、成聖、與基督聯合併得到了神兒子名分的人。

相反,他們被描述為被雨露滋潤但只生長荊棘和蒺藜的土地(7節)。真信徒絕不是這樣的,因為真信徒的信心是長在耶穌封閉園子中的一顆特別的苗(譯者註:對清教徒而言,「封閉的園子」這個名詞具有教會論之含義。它意指教會必須是一群被召聚的可見聖徒教會,而非意指一個摻雜著稗子和麥子的地區性教會)。這封使徒書信的作者描寫了真信徒,並把他們與背道者區別開來。他相信在真信徒中可以找到得救的證據(9節)。信徒們因他們「所作的工和......所顯的愛心」而被認出來,因為只有真正的信心才能顯出愛心(10節)。但是作者並沒有提到背道者具有這些特徵。

這封使徒書信的作者確信,真信徒會因神的公義和信實而被永遠保守,因為他的旨意是永遠不變的(10、17、18)。在這些和其它許多方面,真信徒和背道者被區分開來。

顯然,這經文中所指的是那些得到了屬靈恩惠的人。

他們領受了聖靈特別的恩賜,比如說方言和行神跡。

他們在自己和其他人身上看到神和彌賽亞的國(他們稱之為「來世」)的有力證據,他們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體驗到了神國的榮耀並因此感到滿意。這種心靈受到光照並被感動的人也許還會在信徒中倍受尊敬。

選摘自歐文約翰(John Owen)著《背離福音》。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沙發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1-26 21:58 | 只看該作者
必定有人會對基督和福音的真理及聖潔抱有惡毒的敵意,對罪和世界無比熱愛。這樣的人因此遠離真道,看不到真理之光。所以少許的恩典要比任何最大的恩賜或恩惠更使人有進天堂的把握(譯者註:請參閱辭彙淺釋中對恩典、恩賜和恩惠的不同解釋)。

「若是離棄道理」。這封使徒書信的作者認為這些人很可能完全背離福音。然而,從彼得否認基督但仍然重新悔改的例子中,我們看到如果一個人偶然犯罪,不管是什麼樣的罪,他仍然能夠重新悔改。

因此,這樣的「離棄」一定是指對神和他話語連續不斷地反叛和違背。一個人可能會墮入罪惡,但他的心中仍然存有光明,自覺有罪,這將會使他重新悔改並被神悅納。把這樣的人一概排除在悔改的希望之外的做法違背了聖經真理的主旨(以西結書18:21;以賽亞書55:7)。人們可能在知罪並在生活上有所改變之後,走上邪惡之途。邪惡的瑪拿西王就是這樣的例子,但他最後翻然悔悟,因而被神復興和接納。所以,只要這樣的人心中仍有光明的種子,這種子就能在他們的靈魂中再次有力地作工。這些人不應被視為那種不可復興、不願悔改的背道者,雖然他們顯然過著非常危險的生活。

保羅把「失腳」和「跌倒」區別開來(羅馬書11:11)。保羅從來沒有說猶太人已經落到了那完全不可挽回的背道景況之中。在希臘文當中,「失腳」沒有不可悔改的意思,但加上了一個介詞后,它的詞意被加強,有了不可悔改的意思,也就是「離棄」了真道。

綜上所述,「離棄道理」的意思顯然不是指:

偶然犯罪,不論是什麼樣的罪。


經受不住試探。因為聖經中有很多例子說明那些經受不住試探的人後來被複興而悔改。經受不住試探並非是預謀的,也不是故意的選擇。


否認一些重要的基督教原則。哥林多人曾否認死人復活的事,加拉太人曾否認唯因信基督而稱義的道理。

這種離棄是指完全否認基督教的主要原則和教義。那些否認了福音,轉而信奉猶太教的人就犯了這樣的罪。這就是聖經這段經文所說的那種「離棄道理」。

如果一個人公開否認並棄絕基督教,轉而去信奉猶太教、其它宗教或無神論的話,那麼他就最終完全離棄了真道。一些人在心中完全否認了真道,但他們為了這樣或那樣的世俗利益仍然在表面上裝作是基督徒,企圖在世人面前遮掩他們的背道。但神是不可輕慢的,這種徹頭徹尾的虛偽只能讓他們罪上加罪,受到更嚴厲的審判。

我們可以把「離棄道理」定義為:對福音的信仰、準則和順服的一種自願而頑固的棄絕,這大大羞辱和輕視了耶穌基督的位格。

這段經文對這種背道者的評價

他們不可能重新悔改。

他們沒有重新悔改的機會,也就是說他們「不可能」重新悔改。

有些人認為這種不可能是絕對的,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只是道德意義上的不可能。為了弄清「不可能」的真正含義,需要參考以下原則:

1。所有將來的事都由神決定。

只有神才能決定什麼可以存在或發生。如果神預定(譯者註:參見辭彙淺釋)將來某事不會存在或發生,那這事就是不可能的。所以,掃羅王和他的後裔不可能在以色列國中得以保守。這雖不違背神的本質,但他事先已經這樣預定了(撒母耳記上15:28-29)。這裡所說的並非是神為他的選民(不管這些人是否值得)得拯救所作的預定。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神所預定的(羅馬書9:11-12)。神的預定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因此,直到這預定成為歷史事實,人才能夠知道(以賽亞書40:13-14;羅馬書11:34)。

2。由於神的本質,有些事是神不可能做的。

神是絕對不會撒謊的。神不可能在他的公義和律法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寬恕人的罪過,他要保持他律法的尊榮。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背道者也許是有可能悔改的。我之所以說這是可能的,是因為讓這些背道者悔改可能並不違背神的本性。但是我對此並不完全肯定,因為他們不能重新悔改的原因可能是他們「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也可能是神的公義、聖潔和榮耀使他不能給他們比魔鬼或那些地獄中的人更多的憐憫。但是我不願斷言這就是這段經文的含義。

3。事情的可能與否完全是遵照神所預定的原則和次序。

神並沒有吩咐我們去試圖讓這些背道者重新悔改。他並沒有告訴我們讓他們重新悔改的方法,如果我們試圖讓他們重新悔改,他也沒有應許要幫助我們。因此我們應該認為任何使這些背道者重新悔改的企圖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希伯來書11:6)。因為神從來沒有吩咐我們、告訴我們方法或應許提供幫助,所以我們不能把試圖讓背道者重新悔改作為出於信心的行動。如果我們試圖讓背道者重新悔改,我們就是在神沒有吩咐或應許提供幫助的情況下照我們的意願去行事。如果我們執意這樣做,我們絕不會成功並使神喜悅,因為我們所做的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馬書14:23)。

因此,應該認為任何使背道者重新悔改的企圖都是不可能的。雖然我們所不能行的神仍然能行,但是我們的本分是行那神所預備要我們行的,試圖使背道者重新悔改並不是神所預備的。神自己要做是一回事,而他期待我們去做或不去做則是另一回事。

「使這些背道者重新悔改」被認為是不可能的。在新約的希臘原文中,「悔改」的意思是「心靈在恩典中的改變」,這改變是由福音的原則和應許引起的,它使人的整個靈魂都歸向神(譯者註:在清教徒神學里,真正的歸正是指一個人被轉變進入恩典的狀態中,而虛假的歸正是指一個人即使在信仰上顯得正統,在道德上無可指責,但他仍舊處在屬血氣的光景中。)。

「重新」悔改是不可能的。這是不是意味著:「背道者不可能使自己重新悔改」或「任何人都不可能使這些背道者重新悔改」?我認為後者的意思是正確的,因為這裡是指他人的工作和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任何使這些背道者重新悔改的企圖都是徒勞無益且浪費時間的。

「重新」指的是神的形象在我們本性中的更新和我們對他再次的奉獻。我們已經因著罪失去了神的形象,並因此與他分離。所以這種更新關乎著我們本性的回歸和我們對神的奉獻。

這種更新要麼是內在而真實的,要麼就是僅僅在表面上對信仰的宣認,而這一宣認又為聖禮所印證。

我們是借著聖靈的重生和成聖的內在工作而被更新的(提多書3:5;帖撒羅尼迦前書5:23)。但這裡的意思不是這樣,因為這些背道者從來就沒有重生和成聖,所以不能說他們能夠重新悔改。

在這段經文,更新只能是指在表面上對信仰的宣認,並接受印證這一宣認的聖禮,也就是說,聲稱自己向神悔改並歸信主耶穌基督,而這宣認又因受洗的儀式而得到確認。這是對所有歸信福音的人的要求。這些背道者雖然在表面上悔改、歸信並接受了洗禮,但他們卻沒有重生和成聖。他們背離了這種表面上的更新,並完全放棄了基督教信仰和他們所受的洗禮。

讓他們重新悔改,意味著讓他們再次聲稱自己願意悔改,願意歸信主耶穌基督,並再次接受洗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讓這些背道者重新悔改的原因。

這段經文絲毫沒有說到接受或拒絕任何真正悔改的人,也沒有說要阻止那些願真誠悔改的人重新被納入教會的團契,不管這些人犯下了什麼樣的重罪,也不管他們是否重新回到犯罪的路上。

因此這段經文大大地鼓勵了這種罪人,並且向他們保證他們不是經文中描述的那些人。但是這段經文也對那些可能因試探而重新歸信猶太教,或那些回到他們受洗歸信耶穌以前的狀態的人提出了一個警告。

所以在傳福音的時候,要向人們講清神對待背道者的嚴厲態度。

我們不僅要告訴人們神的恩慈,而且還要告訴人們神的嚴厲(羅馬書11:22)。所以這使徒書信的作者教導我們,「神乃是烈火」(希伯來書12:29)。他讓我們認識到神是無比純潔、神聖和公義的,如果我們沒有「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他就可能會突然用最嚴厲的態度對待我們。

神依照他的聖潔和智慧嚴厲地對待那些背道者。例如,他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象那些背道者一樣惹他發怒,他會怎樣對待我們。有一些嚴重的罪行是神的聖潔、威嚴或智慧所不會寬恕的,因為神要以此為例警告那些受同樣試探的人。這顯出了他嚴厲的一面。

神的嚴厲表現在對那些不顧後果、臭名昭著的罪人的審判上,特別是那些敵視他教會和榮耀的人(那鴻書1:2)。

為了讓世人知道他的嚴厲,神的審判必是不平常的(民數記16:29-30)。他的審判也必對所有人都是明確而清楚的。「向恨他的人當面報應他們」(申命記7:10)。神說他將當面報應他們的意思是,他會在眾人的面前公開地行這事。所以當「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帖撒羅尼迦前書5:3)。這事有一天將要發生在巴比倫(這裡指羅馬天主教)和其所有的支持者身上(啟示錄18:7-10。但這些並不是這段經文所說的那些審判。

神的嚴厲也同樣表現在關於靈命的審判上,在這樣的審判中,背道者將被判永淪地獄,永遠不能重新悔改(提摩太前書5:24)。神在今世已經決定了對他們的判決,他們將永遠不可能逃避他永恆的憤怒。

神對他們不再感興趣,也不再期望他們在靈命上結任何果子。當神出於恩典把歸正和悔改的方法賜給我們時,他期望我們結果子,就如一個管理葡萄園的人指望好收成一樣(以賽亞書5:2、4)。所以當神不再把悔改的方法賜給人們時,他就不再期望看到悔改的果子,就象沒有人會在沙漠上耕作一樣,神不再象看護他的子民一樣看護他們。

神使他們瞎了眼、硬了心,所以他們永遠不會悔改或相信(約翰福音12:39-40)。

神在他的嚴厲中,便可能把他們完全交給邪惡的慾望(羅馬書1:26、28、29)。這些慾望如同繩索捆綁了他們,使他們根本不可能悔改。

神給他們一個生髮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好讓那些不信真理的人都被定罪(帖撒羅尼迦后書2:10-12)。福音的真理已經傳給了他們,並且在一段時間內他們也承認自己相信。他們得到了真理,但是他們並不熱愛、順從和遵行它。所以他們是荒蕪的、不結果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喜歡罪惡、私慾和不公義的事,並因之拒絕悔改。這些罪惡被福音所譴責,於是他們開始暗中憎恨真理。但是他們需要作表面上的工夫,他們樂意接受任何事,只要這些事並不要求他們放棄這些罪惡。在這種情況下,神把他們完全交到了撒旦的手中,撒旦用謊言蒙蔽並欺騙他們,他們竟然願意接受並相信這些謊言。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人願意接受羅馬天主教的偶象崇拜,因為他們可以只在表面上裝作是基督徒而不必棄絕自己的罪惡和慾望。

那些被神棄絕的背道者有什麼希望能夠重新悔改呢?

在人類敗壞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是,「藐視他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羅馬書2:4-5)。所以在他們剛硬而不願意悔改的心中,他們為自己積存了神的憤怒。在他憤怒的日子,他將施行公義的審判。

所以我們不但要傳揚神的恩慈,而且要傳揚他的嚴厲,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警告所有人背道的危險,因為一旦背道,他們便不可能重新悔改了。

我們應該警告所有面臨背道危險的人:「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我們應該警告他們:「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我們應該警告他們:神將會使這種背道者剛硬並且「給他們一個生髮錯誤的心,」使他們「都被定罪」。背道者們就象那些「沒有果子的樹,死而有死,連根被撥出來」,因此他們沒有希望。他們已經否認那「買他們的主」,所以自取速速的滅亡。

這段經文首先針對那些在使徒時代接受了聖靈特別和奇妙恩賜的人,事實確實如此。但是經過嚴密的推斷,我們可以看到,既然教會現在沒有那些奇妙的恩賜,那麼這一警告同樣適用於其他人。聖靈今天給予我們的一般恩賜同樣要求我們繼續忠實於福音,所以這一警告也適用於今天。我們「不可自高,反要懼怕」。離懸崖太近是不安全的。

背道者完全不能重新悔改的原因

任何人企圖使這些背道者悔改都是不可能的,因為要做到這一點只有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這些背道者已經完全拒絕了耶穌基督是為他們被釘十字架的事實,他們已經公開放棄了從他的死所得的益處。所以讓他們重新悔改就意味著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而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惟有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希伯來書10:26-27)。基督是不能再次被釘十字架的,所以他們的罪不能得贖。在那時還沒有所謂的彌撒(天主教中指基督不流血的犧牲)來替人免罪。希伯來書的作者說到了舊約中在律法下為罪所作的獻祭,這獻祭只能按律法的定規贖他們過去所犯的罪,如果他們再次犯罪,這種獻祭就必須重複進行。但這樣的事現在不再有了。

基督作了贖罪祭,凡拒絕這祭,不相信這祭贖清了他罪的人,就不會再有其它的祭物來贖他的罪了。「基督只死一次」。

耶穌基督只一次的死是為了清洗我們所有的罪惡,不管是過去的、現在的或將來的,也包括那些在律法下沒有作過獻祭的罪惡。「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使徒行傳13:39)。在律法下有一些罪惡是不能夠以作獻祭來遮蓋的。那些犯了這種罪的人必被無情地處死,比如說謀殺和姦淫的罪。所以犯了這兩種罪的大衛說道:「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詩篇51:16)。但是主耶穌基督所獻的祭也同樣贖了這類罪。

在對待背道的問題上,不論是在新約或舊約,都不存在為它而作的獻祭。在舊約時代,不可為那些完全背離了律法基本原則或犯了傲慢之罪的人作獻祭。這就是「干犯摩西的律法」,犯這種罪的人將「不得憐恤而死」(希伯來書10:28)。在福音的時代也同樣如此。

那些故意的背道者們放棄了從主耶穌基督所作的獻祭中得到的所有益處,神不會再為他們作其它的獻祭,相反卻要剪除並毀滅他們。

神把一切憐憫、恩典和得救的希望都放在了主耶穌基督僅有一次的死中(希伯來書9:25-28,10:12、14)。神借著他無限的智慧和美意把所有的恩典、憐憫和福氣都單獨加在了主耶穌基督的身上(約翰福音1:14、16、17;使徒行傳4:12;歌羅西書1:19)。這「一次獻祭」對所有歸信基督的人來說是足夠的、有效的,沒有一個真正悔改的罪人會抱怨這僅有的一次,而不是多次為罪作的獻祭。如果有人拒絕並蔑視這一次的獻祭,最終他們只能責怪自己。即使他們轉而求助於其他自己臆造的獻祭(比如彌撒),他們也將不會得到任何這基督僅有一次的獻祭所帶來的福氣。

「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這節經文的上下文是指背道者們自己「重釘」了神的兒子。他們背離了真道,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

主耶穌基督必須作為神的兒子被接受,他的福音必須被順服,否則他就會被認為是作為騙子、褻瀆者和罪犯而被釘死的。

耶穌基督宣稱自己是神的兒子,並堅持這一點,甚至他因此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如果他不是被接受為神的兒子,就是被作為罪犯而遭拒絕。這些背道者不承認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宣布他是一個罪犯,這樣,他們就放棄了真信仰而回到了猶太教中。

他們宣稱已經查驗了他、他的福音和他的道路,但沒有在其中發現任何真理和益處,藉此他們把耶穌基督重新釘死在十字架上。判道者猶利安(譯者註:參見辭彙淺釋)的座右銘是:「我曾經讀過、了解過並譴責過」禰的福音。

如果有人公開地宣稱自己已經查驗過他和他的福音,但在其中沒有發現任何想要的東西,只怕沒有什麼罪比這更加羞辱主耶穌基督、他的位格或他的道路了。

這實際上就等於宣稱,如果耶穌基督再次來到世上,他們會再次把他釘十字架。

這種罪行是惡劣的,他們親手再次把「神的兒子」釘十字架使這種罪更加惡劣。

當耶穌基督「反倒虛己......自己卑微」時,人們不容易透過他在世上的外在軟弱而「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因此猶太人釘死了他。

主耶穌基督已經「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里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但是這些背道者仍然把他重釘十字架。這一背道罪行的嚴重性在於他們所釘死的是「神的兒子」。

借著背道,他們「明明地羞辱他」,他們的罪行因此更加惡劣。他們在眾人面前公開地蔑視神的兒子。希臘文中「明明地羞辱」的意思是公開地懲罰罪犯,羞辱他們,使所有的人都厭惡他們。那發現馬利亞懷孕的約瑟也說過同樣的話(馬太福音1:19),他「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他不希望使她滿懷恥辱地被懲罰。

所以這封使徒書信的作者說耶穌基督「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希伯來書12:2)。在十字架上,他忍受了無比的痛苦,並且被人們公開羞辱。在那時候,被釘在十字架上是十分恥辱的事。所以這些背道者所犯的罪就是「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

「如果那些確實把神的兒子釘十字架並明明羞辱他的人能夠得到憐憫和寬恕,那麼為什麼這些背道者不能也得到憐憫和寬恕呢?」

我認為那些聲稱接受了真道,之後又棄絕了基督和福音的人所犯的罪要遠比那些確實將他釘死的人所犯的罪要嚴重。

這種罪行之所以嚴重,是因為他們並非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那些把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的人卻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使徒行傳3:17;哥林多前書2:8;提摩太前書1:13)。

這些背道者已經體驗到了真理、恩慈和榮耀,而那些確實釘死了他的人卻沒有或不能體驗到。這些背道者已經「嘗過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

耶穌基督的死為人們打開了憐憫和恩典的大門。因為這些背道者拒絕了聖靈的工作和恩典,所以不再會有任何憐憫或恩典的大門為他們打開。

這些背道者所犯的罪是褻瀆聖靈。他們已經體驗到了聖靈及其用來證實耶穌基督和他福音的大能,除非他們把聖靈的所有工作都劃歸魔鬼的名下,否則他們就不能放棄主耶穌基督。

保羅說道:「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哥林多前書12:3)。「詛咒」耶穌基督就是宣布他作為罪犯和公眾的禍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件事是公義的。這就是這些背道者正在做的事。但是那些被聖靈充滿和引領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些背道者已經得到了聖靈有關耶穌基督和他福音的真理和恩慈的見證,現在他們卻借著背道再次把神的兒子釘十字架,並明明地羞辱他。

選摘自歐文約翰(John Owen)著《背離福音》。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1-26 22:55 | 只看該作者
希伯來書6:4-6

6:4 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分,
6:5 並嘗過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
6:6 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因為他們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4
·八戒· 發表於 2011-1-26 23:23 | 只看該作者
保羅本人就是羞辱耶穌的代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1-26 23:37 | 只看該作者
·八戒· 發表於 2011-1-26 23:23
保羅本人就是羞辱耶穌的代表。

保羅還是掃羅的時候,是的。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6
·八戒· 發表於 2011-1-27 00:16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1-26 23:37
保羅還是掃羅的時候,是的。

變成保羅也仍然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7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1-27 01:54 | 只看該作者
心裡想的做不出,肉體需要的卻去行,這是保羅的自白。因為已被約翰派的使者得到真憑實據,不得已啊。在約翰被囚禁之前。有誰自稱使徒的?而且是在以弗所教會。只有他一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8
·八戒· 發表於 2011-1-27 02:13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1-27 01:54
心裡想的做不出,肉體需要的卻去行,這是保羅的自白。因為已被約翰派的使者得到真憑實據,不得已啊。在約翰 ...

在耶路撒冷被羅馬人佔領的情況下,還肯堅持自己原則的猶太人都將被驅逐,這種情況下,原本是猶太家族的保羅借用耶穌的名大肆篡改猶太教的基礎,搞出連耶穌自己都得咧嘴的基督教來取悅羅馬統治者。羅馬皇帝一開始沒反應過來,或者說當時沒電話造成通信遲緩,所以使得保羅受了「委屈」,後來看到保羅的「新約」很符合他征服當地人的心愿,於是後來便大肆幫他推廣他的新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1-27 03: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八戒· 8樓 的帖子

八戒,不知道你的這些說法是從哪裡來的?

如果你還願意聽我說話,就聽聽我的這幾句心裡話:有些道理,如果你還不能完全明白、不能確定,有些話,千萬不要隨便說。批評基督徒的話,可以說,說重一點,都沒有人會阻止。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1-27 0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八戒· 8樓 的帖子

我記得八戒說過,是因為不服氣基督教的唯一真理的說法(具體如何說,不記得了,如果說錯,請原諒。)如果基督徒說他自己的話都是正確的,你的反對是對的。如果神說他的話是唯一真理,你就要謹慎。因你不服氣所帶來的後果,是你目前還不知道、不能確定的。因為不服氣而背負一個巨大的、你目前不能確定的後果,你可以衡量一下,值得嗎?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1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1-27 07:35 | 只看該作者
你怎麼知道神說的話?又是聖經上的話,對吧。可那也是人說的,不同的人說了不同的話,矛盾是有的。就是不承認也沒辦法。把人說的非要說成神說的。不就是你是神了。經上明明有不是神說的話。就來個啟示,默示。然後成了專利品,由某些人說了算。好像神就啟示這些人的。然而一個教,這個啟示那個啟示分成各種派別來,又水火不容。你說我下地獄,我說你下地獄。神要啟示做什麼?自已說不清楚,這樣的神還怎能叫神。犯了罪就是要罰,信神的人犯罪罰的更重。因為是明知故犯。不是這樣的信,信了也枉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2
hellman 發表於 2011-1-27 07: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ellman 於 2011-1-27 07:51 編輯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1-1-27 04:18
回復 ·八戒· 8樓 的帖子

我記得八戒說過,是因為不服氣基督教的唯一真理的說法(具體如何說,不記得了, ...


"因為不服氣而背負一個巨大的、你目前不能確定的後果,你可以衡量一下,值得嗎?"

這是基督徒們最不講理的最後一招.好像他們的神會把反基一把捏死一個雷電打死.
這是基督教仇恨的表現. 我們不怕你們的神,你們的神是假神,拿假神嚇唬三歲小孩
還可以,唬不了大人.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3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1-27 08: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來往加國 9樓 的帖子

保羅就是一個投機分子。他在猶太教中是得不到重用的。因為他其貌不揚。猶太人講究人的外形的,那是神的形像。一個其貌不揚的人是神不喜歡地,儘管他比別人要努力迫害耶穌門徒。他也看到那是無用的。那時沒整容。這才改換門庭。他遇見耶穌還造了一個人出來為他施洗。很多地方都站不住腳。是一個查無實據的自白。他的頂峰就是他說自已不比最大使徒小。他也因此喪了命。那怕他用了最後的法寶「是羅馬人」也不行了。他怕死,一張王牌最後使用,可見此人心機多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4
研究 發表於 2011-1-28 0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來往加國 1樓 的帖子

作者如果對希伯來書的歷史背景做一個深入分析,文章可能寫得更深刻。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5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1-28 0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拎不清 11樓 的帖子

研兄說:聖經是聖靈啟示,人寫下的,其中有神的話,有人的回應。但歸根結底是神讓我們通過聖經來了解神的心意與神的作為。  發表於 半小時前


人有回應,那是神的話嗎?研兄開始不同意聖經都是神的話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6
研究 發表於 2011-1-28 04: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拎不清 15樓 的帖子
人有回應,那是神的話嗎?研兄開始不同意聖經都是神的話了。


聖經都是神默示的。這是一個讀經的出發點。但其中有神親自說話,也有人的回應,即使這些人的回應,也是神默示下的記載。明白嗎?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7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1-28 04:33 | 只看該作者
問你聖經都是神的話,這對還是不對。別叉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8
研究 發表於 2011-1-28 04:49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1-28 04:33
問你聖經都是神的話,這對還是不對。別叉開。

聖經是神默示的。聖經是神默示下,由先知們記載下來的,包括神的話與人的回應。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9
研究 發表於 2011-1-28 06:51 | 只看該作者
點評拎不清  答非所問。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不會答?  發表於 29 分鐘前


簡單的回答是還是不是容易引起誤導。我的回答已經很清楚了。您看不明白?
藍天, 白雲, 海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0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1-1-28 07:18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1-27 08:04
回復 來往加國 9樓 的帖子

保羅就是一個投機分子。他在猶太教中是得不到重用的。因為他其貌不揚。猶太人講 ...

沒錯!請看下面這段聖經:

你告訴亞倫說: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凡有殘疾的,都不可近前來獻他 神的食物。因為凡有殘疾的,無論是瞎眼的、瘸腿的、塌鼻子的、肢體有餘的、折腳折手的、駝背的、矮矬的、眼睛有毛病的、長癬的、長疥的,或是損壞腎子的,都不可近前來。(利未記21:17-20)

不但岐視異族,連本族中的殘疾人士也受岐視。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0: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