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終露面 穆巴拉克允諾改革 支持埃及民眾示威?維護中東盟友?美國左右為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1-29 2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1-1-29 23:15 編輯

2011年1月29日      僑報



  一名埃及示威者28日焚燒總統穆巴拉克的照片。路透社



  ▲開羅28日的抗議活動中,警方向示威者投擲催淚瓦斯。圖為示威者躲避催淚煙霧。路透社



  ▲開羅警方28日毆打一名示威者。路透社



  自25日以來,埃及國內連續發生反政府抗議活動。在該國28日再次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后,總統穆巴拉克終於露面。他於當地時間29日凌晨發表電視講話,要求現政府辭職,誓言進行民主改革。

  此外,「維基解密」28日披露的外交電文顯示,埃及民眾示威抗議愈演愈烈的背後,似乎有美國輸出民主的影子。
  28日大規模示威 軍警與示威者握手

  「民眾希望這個政權垮台!」——數千名憤怒的埃及人28日呼喊著這樣的口號,如洪水般到達首都開羅各清真寺,加入大規模抗議,並與警察在黑夜中展開追逐。目前,示威引發的警民衝突已造成27人死亡。

  法新社報道,對反對穆巴拉克政權的埃及示威者來說,當天穆斯林例行禮拜的結束如同起跑槍聲。他們在街頭抗議,圍觀民眾則為他們歡呼。示威者主要是男人,他們聚集在開羅地標、阿茲哈街上的阿茲哈清真寺,在虎視眈眈的防暴警察面前哭喊著:「自由!自由!自由!」

  街頭擠滿年輕人、長者、世俗主義者與伊斯蘭主義者。主要反對派組織穆斯林兄弟會和埃及改革派領袖、國際原子能機構前總幹事、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艾巴拉迪當天也參與了示威活動。

  參與抗議的年輕律師阿梅德說:「改革的時機已過……穆巴拉克是獨裁者……我們希望推翻他。」30多歲的示威者曼蘇爾直言:「我們與穆斯林兄弟會在這裡的目的就是為了告訴政府我們受夠了。」

  當天,大多數開羅商家緊閉門戶。布料商人哈瑪札威說:「我們停止營業,擔心情況失控。」

  開羅警方當天封鎖了橫跨市中心的高架橋,還向民眾發射催淚瓦斯。一名抗議者揮動著寫有「美國製造」的催淚瓦斯罐控訴:「美國納稅人應該知道,他們的稅金竟然被花在這種地方。」

  不過,似乎並不是所有的軍警都與示威者對著干。有人在開羅市中心歌劇廣場看見部分士兵比出「V」的勝利手勢,引來示威民眾叫好。還有人看見抗議人士與士兵一起爬上坦克、警方與示威者握手。示威者說:「我們不知道軍方站在哪一邊,不知道軍方是否支持我們,但我們真的尊重軍方。」

  邊派出反恐部隊 邊允諾政治改革

  在要求其下台的示威活動進入第五天時,穆巴拉克終於現身,稱「明天就會組成新政府」,並承諾強化經濟和政治改革。
  綜合新華網、法新社報道,穆巴拉克稱,埃及是一個法治國家,民眾應保衛埃及在過去十幾年中取得的成果,應通過對話和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他宣稱,下一步的目標是「解決失業、提高醫療和教育服務水平」,「我一直都很關心窮人的生活,未來也會繼續關心」。

  穆巴拉克還說:「我們的改革不會走回頭路。我們會持續新的步驟,確保司法獨立,強化法治並且讓公民有更多自由。」

  在發出政府改組令前,穆巴拉克28日宣布,當晚開始,在開羅等3個主要城市實施宵禁。埃及國家電視台報道,根據穆巴拉克的命令,開羅、亞歷山大和蘇伊士從28日18時至次日7時實施宵禁,軍方和警方將一起維持宵禁期間的秩序。

  這是政府為維持穩定而做出的最新努力。此前,內政部26日發布示威禁令。政府還於28日凌晨中斷了開羅的網路服務和手機通信,被示威者用作主要聯絡工具的社交網站「臉譜」(Facebook)和「推特」(Twitter)都已被封禁。中新網報道,反恐精英部隊已進駐開羅。穆斯林兄弟會的律師稱,該組織已有20名成員被捕,其中5人是議員,5人是政治局成員。

  阿拉伯世界不停震 約旦沙特捲入示威潮

  從突尼西亞前總統本·阿里出逃開始,阿拉伯世界的民主革命之火愈燒愈旺,不僅在埃及顯出燎原之勢,還燒到了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

  法新社報道,在例行禮拜結束后,數千名約旦民眾28日在安曼等市舉行和平示威,力促國家進行政治與經濟改革,並要求政府下台。

  當天,約3000名示威者舉著國旗在安曼市中心遊行,高喊:「埃及,阿拉伯民族向你致敬。我們呼籲貴國民眾罷黜穆巴拉克。」「阿拉伯人想說,你實在太腐敗了。當心我們的怒氣,本·阿里正等著你。」

  警方稱,安曼以外的城市約有2000人響應穆斯林兄弟會的號召舉行示威。穆斯林兄弟會堅持在約旦強力推動政治與經濟改革。
  新華網報道,有數據顯示,約旦約25%的人口處在貧困線以下,失業率達14%。此次約旦示威者的主要訴求是抗議物價上漲和嚴重的失業問題。他們要求首相里法伊立即辭職並解散議會。過去兩周來,約旦已多次發生大規模反政府示威。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27日稱,議會應立即著手推動全面改革。

  另悉,阿拉伯世界最保守的沙烏地阿拉伯近日亦發生反政府遊行。一場洪水26日席捲了該國第二大城市吉達,奪走4條生命。由於缺乏有效的排水系統,部分街道還浸在水中。有人通過黑莓手機號召民眾29日上街抗議基建設施太差,還有人呼籲政府與私營機構僱員下周舉行大罷工。

  維基解密:穆巴拉克太頑固 美國插手民眾活動

  挪威媒體28日披露的來自「維基解密」的外交電報顯示,美國曾挹注數千萬美元給埃及親民主組織。

  挪威《晚郵報》當天刊登了4封電報。其中,日期為2007年12月6日的電報內容顯示,美國國際發展署計劃在2008年與2009年分別提供6650萬美元及7500萬美元資助,促進埃及民主進步。

  另一封由美國駐開羅大使館於2007年10月9日發出的電報內容是:「穆巴拉克深深懷疑美國在促進埃及民主化上扮演的角色……然而,(美國政府)的計劃將幫助埃及成立組織推動民主化。」《晚郵報》指出,美國此舉直接促成「反穆巴拉克力量成長」。

  第三封日期為2008年2月28日的電報顯示,埃及國際合作部長阿布爾納加曾致函美國使館,要求美國國際發展署停止資助10個「未合法登記」的非政府組織。

  第四封發於2008年10月20日的電報顯示,穆巴拉克之子、被認為是接班人的加馬爾「對於美國直接資助埃及非政府組織、推動民主感到非常憤怒」。

  另據法新社報道,「維基解密」28日還公布了幾封2009年至2010年的電報,內容顯示,美國一直鼓勵埃及進行政治改革,但穆巴拉克以「抵禦極端主義」為由堅持鐵腕管治。
  電文還列舉了一些穆巴拉克打壓異己的手段,包括借
司法渠道打擊政敵、捏造罪名起訴記者、以褻瀆罪對付作家等。此外,穆巴拉克政府還讓保安部隊監視及滲入反對派與民間,「通過拘捕、騷擾與恐嚇打壓反對力量」。

  奧巴馬致電穆巴拉克 要其說到做到

  除要面對國內亂局外,穆巴拉克還承受著來自美國的壓力。在穆巴拉克允諾改革后,美國總統奧巴馬致電穆巴拉克,要求他兌現承諾,並避免暴力鎮壓示威者。

  法新社報道,在與穆巴拉克進行了約30分鐘的通話后,奧巴馬聲明:「我呼籲埃及當局克制,不要對和平示威的民眾使用暴力。」他指出,埃及民眾有和平集會、言論自由和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這些都是普世的權利。

  上海《東方早報》指出,奧巴馬避免流露出任何拋棄穆巴拉克的跡象,但又清晰表明同情示威者。
  同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亦呼籲埃及政府盡最大能力讓安全部隊克制。

  美國副總統拜登則力挺穆巴拉克,稱其不是獨裁者,不該下台。台北中央社報道,拜登稱,穆巴拉克一直是美國盟友,「我認為穆巴拉克應轉變方向,更積極地回應民眾的需求」。中央社指出,這是近期首位美政府高層公開宣稱不拋棄穆巴拉克。

  美國威脅收回巨額援助

  隨著埃及示威潮的持續,美國對穆巴拉克的態度越來越強硬,警告將根據埃及安全部隊對民眾的態度而重新檢視對埃及的巨額援助。

  路透社報道,白宮發言人吉布茲28日稱:「我們將依照未來幾天的形勢檢討對埃及的援助。」吉布斯還稱,美國政府已制訂應變計劃,必要時會撤走駐開羅使館的人員。

  由於埃及政府是巴以和談的關鍵,也是對抗伊朗的重要堡壘,因此,華府視穆巴拉克為重要夥伴。埃及是美國在全球最大的援助對象之一。 華府在2010會計年度向該國提供了13億美元軍事援助和2.5億美元經濟援助。

  太亂好怕怕
  美俄發預警

  針對埃及目前混亂的局勢,美國和俄羅斯28日均發出旅遊警示。

  法新社報道,美國國務院28日發出旅遊警示:「國務院呼籲美國民眾,應推遲非必要的埃及行程。國務院同時建議,目前在埃及的美國民眾非必要不要離開現在的住處,同時提高警覺。」中央社報道,國務院特別指出,埃及保安部隊已封鎖了美國駐埃及大使館周邊區域。

  路透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28日呼籲該國公民不要趁假日期間到埃及旅遊,已在埃及的該國民眾最好待在室內,避開示威者。
  同日,英國航空公司宣布,將原訂當晚由倫敦飛往開羅的航班推遲到29日上午,以免在宵禁期間降落。

  軍方料不輕易反水

  遲遲未介入示威的埃及軍方一旦表明立場,將隨時決定穆巴拉克的命運。不過,有分析稱,埃及軍方不會冒險推翻現政權。
  自1952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王室后,埃及軍隊一直處於權力核心,4名總統都是軍人出身。自上世紀90年代伊斯蘭叛亂失敗后,這支軍隊一度壯大至140萬人。雖然內政部長阿德里大幅裁軍,但該國軍隊仍有逾46.8萬兵力,是全球第十大軍隊。

  目前,埃及軍隊由國防部長坦塔維率領,與內部保安部隊、執政黨機器、新興商業精英一道,一直是維護穆巴拉克執政的核心架構。路透社

  美國的兩難境地

  埃及的政治動蕩讓華府處於兩難境地——一邊是尋求自由的示威民眾,一邊是重要盟友穆巴拉克。美國近期不斷呼籲埃及政府不要暴力鎮壓示威者,但穆巴拉克一旦被對美國不友善的政權替代,勢必影響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數十年來,穆巴拉克一直是美國中東地區政策的重要支柱。不過,他長達30年的執政現在似乎受到威脅。美國決策者必須挑選能安然穿越政治地雷區的道路。佛蒙特大學政治學教授高斯指出:「華府的人認為骨牌就快要倒了……我認為,他們可能左右為難。」

  有觀點稱,華府的立場正在轉向示威者,而遠離穆巴拉克。曾任美國國防和外交政策高級官員的蓋爾伯在新聞網站Daily Beast發表博客稱,美國目前的立場十分危險,「『不選邊』的主張本身就偏離了華盛頓數十年來毫無保留支持這位埃及強人的立場」。法新社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11-1-30 01: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1-1-30 01:29 編輯

軍人沒有把槍口對準人民
獨裁者下台是必然的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30 12:14 | 只看該作者
Hanxin 發表於 2011-1-30 01:29
軍人沒有把槍口對準人民
獨裁者下台是必然的

我也認為穆巴拉克已63歲,當了30年的總統,的確該下台了。但好像美國還不願意他下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