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成為作家》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11-1-27 0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NYLASH 於 2011-1-27 04:34 編輯



這是一套奇異的書。它教你成為作家。教你進行文學創作。

對於初學者,它教你如何起步,如何循序漸進,發現你的素材,改進你的寫作技藝。

對於經驗豐富的作家,它教你梳理你的思緒,完善你的技藝,保持長久的創作生命。

這是國內首次引進的關於創意寫作的一套叢書,是關於文學創作的教科書和自學指導。首批選了四本,它們是:《成為作家》、《開始寫吧!——虛構文學創作》和《開始寫吧!——非虛構文學創作》,以及《小說寫作教程: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這套書給我們提供了文學創作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包括成為作家的思想準備,以及不同文學種類的寫作要素和方法訓練。

四本書的作者都是美國作家,這些作家又都在大學里教授創意寫作。這是他們的授課秘籍,是他們的經驗總結。這是我們通常說的作家的創作秘密,難得與人分享的作家的「黑匣子」。

在翻看這些書之前,你肯定有疑惑,會提出很多問題。比如,寫作需要天才嗎?作家是可以教出來的嗎?文學創作需要什麼天賦、才能和技藝?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如果想自學寫作,如何無師自通?如果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練習寫作,如何相互促進?如果有一個作家班,該如何授課?

在閱讀這套書的過程中,所有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首先,書中經常出現的幾個概念需要解釋清楚。

英語中作家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創作的人,即「寫作」(write)這個動詞加一個後綴,變成做這個動作的人(writer),所以,作家就是願意寫作、能夠寫作、正在寫作的人,與寫作有關。在這幾本書里,你會讀到比如學生作家之類的詞,即將來有可能成為作家、而現在的身份是在校學生的人。當然,也指任何從事寫作的人,不管他的職業背景和身份是什麼。換句話說,只要在寫作,就可以被稱為作家。所以,作家人人可為。另一個是我們熟悉的作家,是一種身份和職業,即主要靠寫作為生的人,或者在寫作上取得了成就、可以穩定以寫作為業的人。

創意寫作,英文為creative writing,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文學創作。目前,英美國家很多大學普遍開設這一學位項目。研究生階段一般學制兩到三年,主要分為虛構與非虛構兩種,也可以細分為詩歌、小說、散文、回憶錄、劇本創作等具體方向。經過學習,畢業前提交一部獨立創作的文學作品,根據學習方向,可以是一部小說,也可以是短篇小說集、一組詩歌、一部劇本、一組散文等,在作品前邊闡述一下創作理念。經過答辯,可授予創意寫作碩士學位(MFA in Creative Writing),MFA即Master of Fine Arts,直譯過來是美學碩士,即把創意寫作歸入大美學這一學科門類之下,和繪畫之類的美術創作,與制陶、雕塑之類的工藝美術,以及電影導演、製作等在一個學科門類。MFA在美國屬於創作終端學位,即等同於其他專業的博士學位。中國人民大學在2006年引進一位獲得美國南加州大學英語創意寫作學位的教師時,還專門進行過學位證書鑒定。

由於大學普遍開設有這種專門教授創意寫作的學位,所以,美國當代作家幾乎都獲得了創意寫作學位,從事文學創作屬於科班出身。絕大多數的知名作家也都在大學任教於創意寫作專業。這就形成了創作的傳統和美國文學的特色。美國沒有像我們國家這樣的作家協會之類的機構,所以在大學任教成為絕大多數作家安身立命、專心寫作的保障,同時也保障了文學傳統的有序傳承和創作質量的較高水準。這個學位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在校人數眾多。2006年筆者到亞特蘭大參加一年一度的美國作家和創意寫作項目年會時,與會人數是4 900人,其中作家2 000人,創意寫作研究生2 900人。2007年紐約年會的與會人數達到7 000人,絕大多數還是創意寫作的研究生和他們的導師。近年這個學位的錄取比例大約在4%,是非常難以申請的學位。申請者除了需遞交和一般的學位申請相同的資料之外,還要遞交自己的作品。

在英國和澳大利亞情況也基本相同。2009年澳大利亞作家訪問中國人民大學的時候,其中一位作家談到,他所在的大學中有20名英語系的博士,其中12位通過創意寫作獲得博士學位。為了適應博士學位越來越多的現實,美國不少大學正在把這個學位提升為創意寫作博士。

創意寫作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是工作室(workshop)形式,這是一種注重實際應用的教學方法,即以導師組織學生創作和研討自己寫的作品為主。其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如何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如何傳授切實有用的創作經驗,如何發展學生的創作個性而展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創作出具有一定水準的文學作品。這套書中的《開始寫吧!——虛構文學創作》和《開始寫吧!——非虛構文學創作》就是美國當代最優秀的創意寫作教師設計的寫作練習,是他們的教案精選。

工作室不一定非要設在大學的課堂上。除了正規學制的學期教學,很多大學開設有各種形式的暑期作家工作室,有的社區還開設夜校工作室、周末工作室。授課方法是一樣的,都是作家指導學員進行寫作。通過學習和訓練,學員把自己的經歷變成可以分享的文學創作,寫出自己的文學作品。所以,未能進入校園學習的人,只要熱愛寫作,也有機會參加各種創意寫作工作室,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舉例來說,著名華裔作家湯亭亭開設了一個退伍老兵寫作工作室,教退伍老兵寫回憶錄。她覺得這些老兵對戰爭比作家有更切實的體會,他們的寫作更真實,更有說服力。還有一位美國退休的中學教師志願到監獄里給犯人開設創意寫作工作室,最後還結集出版了犯人寫的作品。那些犯人承認,寫作的經歷讓他們體會到了有生以來難得的身心安靜,對自己的過去進行深刻反思的過程,好像重新活過一遍。還有一個女孩,她和人面對面地交流時,總是很害羞。但是,無論在朋友生日,還是大家聚會時,她總喜歡寫一些詩歌,然後寫在卡片上,塞到她朋友的口袋裡或門縫裡。這樣,寫作為她贏得了很多朋友。有一位退休的瑞典裔美國教授,老伴去世后,她悲痛欲絕。她開始回憶跟隨曾經在聯合國糧食署任職的丈夫一起到過的地方,比如日內瓦、羅馬等;以及兩人又分別輾轉到美國一所大學任教的經歷。那些一起度過的重要時刻,那些點點滴滴的記憶和哀思,她都寫成了短短長長的詩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寫作故事。這也說明,回憶錄和傳記也不是只有成就卓著的人才可以寫。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回憶和一生的經歷作為創作的素材。其實,大作家的作品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各種傳記和回憶錄的變體。關鍵在於,學會使用這些素材進行文學創作,就像一個人要學會從自己的經歷中汲取人生的經驗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樣的。寫作的獨特性在於:你的經驗和道理可以與人分享。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文學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迅速增加,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的、以往很少被提及的原因是:其創意寫作教育的普及造就了大量的、潛在的作家。很多人都具備了文學創作的能力。所以,美國作家的特點是職業背景多樣,大多數人都是在經過了現實生活的歷練之後將自己的經歷轉變成文學作品。



中國的創意寫作亟待開展。國內已經有大學開始正式招收創意寫作碩士,還有的大學成立了國際寫作中心,將作家請進校園,登台授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文學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專業作家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

創意寫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契機,即作家進駐校園,將自己的創作經驗傳授給青年一代。這樣他們既可以在體制內繼續生存,解決後顧之憂,又有利於文學傳統的有序傳承。然而,現在國內的作家在文學道路上大多是「自學成才」,對創意寫作的學生如何授課?作家培養的理念如何深入人心?文學傳統如何得到有序的傳承?這些都可以從國外創意寫作碩士項目的經驗中獲取有益的借鑒。

除了校園以外,還有人數更多的、愛好寫作的人。從聽童話傳說開始,很多人就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夢想。隨著現實世界與文學世界發生衝突,很多人對文學失去了熱情。為了表達對這個世界的體會和看法,很多人對文學依舊熱情高漲。

這是一個想象力缺乏的時代。然而,最能帶來驚喜的仍舊是與眾不同的想象力創造的一篇文學作品、一部電影,或者對平常生活的不平常的創意。

這是一個文學似乎離現實生活漸行漸遠的時代。同時,寫作的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很多人懷著夢想走入大學的課堂,更有難以計數的人活躍在網路上。

大多數人對文學創作感到困惑。因為他們認為作家必須具有天才,因為他們相信文學創作無從傳授。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表達慾望。這就是寫作的激情和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是天生的作家。或者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作家的潛質。

為什麼只有少數人成為了作家,而我們大多數人只把這個夢想藏在心底,漸漸淡忘,以至於徹底遺忘了呢?除了生活本身的際遇,除了對自己的懷疑和對作家的神秘感,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我們在根本沒有理解寫作的本質之前就已經放棄了文學的夢想。我們根本不相信創作的才能可以學習而來。或者,一個更為實際的原因是,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和途徑學習文學創作的理念、方法與技巧。

我們依然相信文學創作需要天賦。但事實上,我們也一定知道,沒有人能靠靈感或天賦寫作一輩子。即使天才的作家,一旦真正的寫作開始,鴻篇巨製的創作也會是一種工作和勞役。很多作家的創作生涯可以延續很多年,除了我們羨慕的天分之外,他們一定有保持文學創作熱情的良方。

這種良方可以傳授。寫作的樂趣和意義也可以分享。



什麼人能成為作家?寫作需要天才嗎?作家是可以教會的嗎?文學創作需要什麼天賦、才能和技藝?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成為作家》就是從這些問題開始的。這本書出版於1934年,風行美國文學界近80年,是長盛不衰的經典。

作者多蘿西婭·布蘭德是美國作家和資深文學編輯。她以自己作為作家的切身經歷和對眾多作家朋友的親眼觀察,就我們對於作家的種種誤解和對文學創作的不同誤區進行了逐一澄清和闡發。

她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論的誤區,即認為「天才是教不出來的」這種錯誤認識。一個人能否進行文學創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問題,而是認識上的問題。她相信,寫作確實存在一種神奇的魔力,而且,這種神奇魔力是可以傳授的。這是她的信念,也是《成為作家》的立足點。隨後,她提出來寫作的四種困難:一個人究竟是否適合寫作是首先要明白的問題;有的作家在寫作一部成功之作后再無建樹,她稱之為一本書作者;有的作家作品發表的時間間隔過長,難以持續不斷地進行高質量的寫作;還有的作家擅寫開頭,主體部分卻難以為繼。她認為,這些都不是技巧問題,而是作家氣質、心理、態度與性格本身的問題。

接下去,她分析真正的作家應該具有的氣質。她認為,既成熟、沒有偏見、溫和而公正,又敏感和像孩子一樣天真,這是作家性格的兩個方面。如果你想成為作家,那要對自己性格中的這兩方面進行訓練。她提出了具體建議和訓練方法。她還對作家的天賦進行了細緻的心理學研究,提出釋放天才的觀點。所謂的「天才」正是那些能夠比普通人釋放更多的天賦,並在他們的生命及藝術創作中加以運用的人。在結論中她提出了幾點實用的忠告。事無巨細,教誨諄諄,實在是作家的良師益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