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現存三百餘政治犯或中共特工遺骨無人認領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1-01-21 09:31:00 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北京) 

核心提示:2010年底,中共特工朱諶之在離世60年後骨灰終於回到大陸。朱諶之是幸運的,因其身份特殊,加之親人數年來不懈努力,才能歷盡波折返鄉。據悉,現在還有數百無主骨灰,因無家屬認領,無人代付儲存費,就只能放在一個類似儲存室的地方暫存。


台灣資深媒體人秦風(真名徐宗懋)


雷元榮目前是台北湖北同鄉會的理事


台北第二殯儀館

兩岸初接觸時,很多台灣民眾會對大陸朋友講起「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這句台灣戒嚴時期流傳甚廣的標語,常成為酒桌上最好「笑果」。去年底,中共特工朱諶之在離世60年後骨灰終於回到大陸。《環球時報》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這段英靈返鄉傳奇的背後是幾位台灣人的不懈努力。

尋找過程很曲折

十幾年前,台灣資深媒體人秦風(真名徐宗懋)整理一批台灣軍方早年拍攝的老照片時,發現了1950年引起轟動的「吳石案」(據普遍說法,因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叛變,導致包括時任台「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特派員朱諶之等大批中共地下黨員被捕犧牲)的相關圖片,其中就有朱諶之臨刑前照片。2002年,朱諶之在大陸的女兒朱曉楓得知消息后,拜託秦風尋找母親在台灣的遺骸。秦風費盡波折找到了朱諶之在台灣的繼女,但當年她沒有認領朱諶之的屍骨,失去了線索,此後幾年時間都毫無進展。去年,上海學者潘蓁無意間發現,台北市政府在六張犁建納骨塔安放戒嚴時期政治受難人的骨灰,台北第二殯儀館提供了一份600多人的遷移名冊,這條線索成為重啟尋找的關鍵。

作為自由文史工作者,秦風說,他沒有資源和條件全身心尋找,便委託自己的朋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朱浤源。曾經對這段歷史頗有研究的朱浤源通過一家基金會找到第二殯儀館。2010年2月,根據名冊,朱浤源查到朱諶之骨灰罈的編號77號,並由殯儀館一名劉姓工作人員帶領下到了骨灰存放處。朱浤源說,「那地方非常簡陋,和亂葬崗差不多。」因為骨灰罐放得很亂,一無所獲。第二次,朱浤源由殯儀館原來負責的工作人員雷元榮陪同查找。雷元榮說,「查找的這部分骨灰,都屬於有名無主的。就是說,雖然標有名字,但沒人認領,而且因為沒有家屬同意,也不能更換骨灰罐,都還使用那種很老式的罐子,外麵包著一個袋子。」

朱浤源說:「我們爬到骨灰存放處裡面,一個一個地找,都找不到,感到絕望的時候,突然看到角落裡還有幾個袋子,爬過去一看,赫然看見77的字樣。」大家都非常興奮,拍照之後,立刻打電話通知北京朱曉楓的女婿李揚。2010年4月下旬,朱浤源還利用到北京的機會與李揚見面,討論移靈的相關準備。「回台北后,我忽然想,號碼雖然是對的,但當時我們並沒有打開看裡面的名字,我自己隱隱覺得有點不踏實。便再找殯儀館工作人員去看,結果打開袋子后發現,罐子上的名字完全不對。」朱浤源說,當時就傻眼了,不敢告訴朱諶之的家人,趕緊再去查,最後確定應該是233號。畢竟是60年都沒翻過的骨灰罐,味道難聞、陰氣很重,即使是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也都不情願去找。雷元榮又擔當了這一使命,「一些無主的骨灰罐都擠在一塊,原來的編號也都亂了,很不好找。我們又從頭找起,一個一個地翻,找了兩天時間。只剩下最後一堆時,我自己都絕望了。我心裡就想,朱諶之啊,朱諶之,你就顯個靈吧,讓我找到你。沒想到,真的就在這一堆,當我們翻到600多個骨灰罐的時候,終於找到了。」朱浤源說,「這一次,我們很小心,打開袋子,確認上面寫著『朱諶之』的名字,才徹底放心。」

還有三百多個類似骨灰

雷元榮在台北第二殯儀館工作20多年,「2005年,我接手管理一個無主納骨塔,很舊很破。台北市政府後來做了翻修,但是,只有確定為政治受難者身份的才能遷入新的納骨塔,免費保存。一些提不出證明的骨灰,因為沒有家屬認領,無人代付儲存費,就只能放在一個類似儲存室的地方暫存。」秦風整理出一個303人的無主骨灰名冊。他說,上世紀50年代,台灣軍方對政治犯和中共特工執行槍決后,將遺體交到台北市極樂殯儀館,供家屬認領,沒有家屬認領者就地火化,也有一部分則送交「國防醫學院」供解剖教學使用,事後再送回極樂殯儀館火化。「像朱諶之這樣的人,在那個年代,認屍都會受牽連,所以很多人的家屬不敢認領,就成為無主的骨灰罈。」曾參與追尋朱諶之遺骸的台灣文史工作者王鏡宇感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朱諶之這樣的際遇,她身份特殊,又有親人鍥而不捨地追查,才能歷盡波折返鄉。

雷元榮說:「以前殯葬處也接到相關部門轉來的大陸來信,比如,有江西、浙江等地方,請求幫忙尋找親人骨灰罐。但因為殯葬資料很分散,以前也沒有電腦可查詢,類似情況基本都以『查無此人』做結。台北僅私人納骨塔就有40多個,這種找尋的確非常困難。」朱諶之英靈返鄉的消息曝光之後,朱浤源說,他已接到三份申請,有電話、有信函、有電郵。「一名七十幾歲的老先生,字寫得相當漂亮,讓我幫忙尋找恩師。可是很難找啊。」秦風認為,清查這批有名無主骨灰罐的主人,需要核對大批數據,確實相當困難。但他也樂觀估計,「只需要50萬元人民幣,4名工作人員,用一年時間,也許就可以整理出來。王鏡宇認為,如果他們是中共特工,很多人都是化名到台灣,比如朱諶之本名朱楓,根據名冊去找他們的家人,存在很大困難。朱浤源說,這就涉及檔案解密的問題。當年,共產黨派到台灣特工很多,台灣派到大陸去的也不會少。「可能會因為檔案公開露出彼此底線,這也是目前檔案無法公開的原因吧。」不過,他從學者的角度提出,兩岸既然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如果還視對方為假想敵,就有點矛盾。朱浤源說,「相互擁抱、泯卻恩仇,共同發展中華文化,讓兩岸進入一個共同繁榮新時代。這個期許是不是有點太浪漫了?」

為兩岸種善因最重要

朱諶之骨灰成功移靈大陸,事情本身就具有特殊意義。朱浤源說,在兩岸氣氛和諧的時段下,這件事才能順利達成。「我們大家都認為,這是為兩岸結一個很大的善緣。」雷元榮說,自己祖籍湖北,父親是黃埔軍校的學生,1949年到台灣。他目前是台北湖北同鄉會的理事。找到朱諶之遺骸后,他在同鄉會裡講起這件事,「老將軍聽說了,都很高興。」照以往觀念看,朱諶之在台灣是不折不扣的「匪諜」,雷元榮說,「老將軍們也已經沒什麼匪諜不匪諜這個概念了,認為可以讓他們死後回鄉,不再讓他們的家人只有衣冠冢,就是做了善事。」王鏡宇則說,「不要用匪諜這個詞,當初他們都是有理想的年輕人,都是懷著救中國的理念而來。」


秦風介紹,「根據當年的情況,被逮捕的中共特工和地下黨員必須供出同志,才能存活,投降才能被接受。因此,被槍決者都應該是像朱諶之一樣思想忠貞、寧死不屈,都是中共的烈士。」他認為,當年國共內戰,留下一堆算不清的糾結。「目前國共關係雖然和緩,但主要仍集中在經貿合作方面,對於過去的歷史恩怨,雙方並未正式觸及。」秦風提出,大家因寬容而反省,希望通過移靈,把和解變為事實,進而從態度升華為精神,為兩岸中國人永遠的和平種下善因。 (本報駐台北特派記者   孫立極)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537

主題

4157

帖子

227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270
沙發
mimidustie 發表於 2011-1-22 00:20 | 只看該作者
台灣政府(又名自由中國)過去濫殺的人多著呢!以匪諜,台獨等名義殺的最多,其實大部份是冤枉的。228事變的時候,台軍就在夜間到師大宿舍將全部留在宿舍的男生套上麻袋,載到淡水河,一槍一個,直接從中興橋上墜落到河裡,全是冤死的。當時是暑假,沒有返鄉待在宿舍里的都是最窮的學生,因為沒錢無法返鄉,而且留在台北比較有打工的機會,可全都丟了性命,還蒙上匪諜,台獨的罪名。屍體都飄走了,屍骨無存。過去沒有人敢為這些冤魂說話,誰開口誰就成了匪諜!當天晚上就失蹤了!台灣當局有個方便的說法「畏罪潛逃」,其實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

台獨沒有可行性,絕對不符合中華民族的利益,不過,過去國民黨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髮指,今日台獨的猖獗,國民黨難辭其咎。其實國民黨不止是對台灣人如此,在大陸更糟!否則共產黨不可能有機會解放大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