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的教訓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顏昌海 鳳凰播報
2011-01-19 14:31:27
瀏覽 23040 次 | 評論 73 條

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緣起於2010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南部城市26歲的失業大學生布阿齊茲,在街頭擺攤賣水果和蔬菜維持生計,遭到城管部門暴力執法,這名青年自焚抗議,不治身亡。此後,突尼西亞全國各地相繼爆發大規模抗議和騷亂。警方開槍鎮壓抗議民眾,共造成70多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總統本・阿里2011年1月10號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將騷亂和衝突歸罪於「來自國外的黑手」。之後抗議和騷亂愈演愈烈,總統府前的示威民眾越聚越多,13日本.阿里讓步,宣布立即進行全面改革,實現新聞自由,控制物價飛漲,但一切為時已晚。14日,上萬示威民眾與警察再次爆發衝突,各地騷亂加劇,本・阿里當天解散了一黨專制的政府,當晚棄國逃往沙特。鐵腕統治23年的本・阿里下台。

僅僅一夜之間,將經濟快速發展和獨裁統治融為一體的「非洲之星」突尼西亞,已經是風光不再。這個全面仿效中國,將「以穩定求發展,以發展促穩定」作為基本國策,把經濟發展作為執政合法性來源,並被稱為非洲「最穩定」國家的種種神話,隨著本.阿里總統的倉惶出逃而破滅了。對此,有評論回顧說,1975年,本.阿里的前任布爾吉巴經議會批准成為終身總統,12年之後,這位終身總統又被本·阿里趕下台。1987年,本·阿里以「改變」為名登上政治舞台,並且在任期內取得了不俗的經濟發展成績,領導突尼西亞走進了一個「新時代」。從1987年以來,由於實行積極的對外開放,向跨國公司提供優惠政策,突尼西亞的GDP年均增長率達到了4.5%,其國內生產總值2008年更是比1986年翻了6倍。由於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突尼西亞的人均收入到2008年已達到3700美元,與此同時,貧困率卻下降到了4%。為此,2007年,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突尼西亞名列世界第29位,居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之首。對此,中國官方媒體也曾不吝讚美之詞,給予了高度評價,按照《環球時報》當時(2009-10-13)的宣傳報道,「在本·阿里總統的領導下,突尼西亞人民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等等。到2009年本·阿里更是以接近90%的得票率成功連任總統,任期到2014年。

那麼,自2010年年底以來,不過短短一個月的民眾示威就把這位政治強人趕下了台,又該如何來解釋?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儘管突尼西亞有著民主政體所具有的一切虛幻的外表,但其血肉和骨子裡卻是徹頭徹尾的專制獨裁。自從1980年代以來,突尼西亞實行的所謂多黨制,也是徒有形式而已,在現有的9個合法政黨中,執政的憲政民主聯盟一枝獨秀,其它的8個政黨只不過是個陪襯和點綴而已。中選網上作者菁莆遠山的文章回顧說,本·阿里於1987年11月接任總統,並於1989年4月正式當選,此後他又分別在1994年、1999年、2004年和2009年4次連選連任突尼西亞總統。不僅如此,突尼西亞還於2002年5月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了對總統連任次數的限制,並將總統候選人的年齡上限增至75歲,從而為本.阿里競選連任其後的歷屆總統職位掃除了法律障礙。文章分析認為,本來,依靠權力操縱法律來延續自己的執政地位,就沒有道義上的合法性可言,但本·阿里和他的執政團隊卻一廂情願地認為,經濟的高速發展可以替代政治上的民主自由。並對外堅稱,「雖然沒有自由、沒有民主,但是政府可以保證讓民眾過上好日子」,從而把發展經濟作為增強自己執政合法性的來源,而拒絕任何形式的政治改革。

看來,本·阿里垮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幻想著能夠永久執政,他執政的時間越久,他的家族和親朋好友獲得的各種壟斷利益和不當得利就越多。但這樣一來,其執政的合法性就必須要依靠暴力和謊言來維持,其結果反而使合法性流失得更快。道理很簡單,這簡直就是在和歷史規律較勁。儘管本·阿里在逃跑之前,向民眾承諾要把日常食品的價格降下來,並答應給予媒體和網際網路更多的言論自由;不僅如此,在已有數十人被打死後,他還曾下令要求安全部隊,除了必要的自衛之外,不得向民眾開槍……。綜上所述,對此,文章感慨說,就在本·阿里被迫下令不「讓子彈飛」之後,突尼西亞民眾卻選擇了「讓總統飛」。

大陸官媒人民網分析騷亂的原因時承認,政治體制僵化,改革嚴重滯后,選舉舞弊嚴重,腐敗現象突出,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引發了許多社會矛盾。而因經濟問題導致的失業、通貨膨脹等問題,致使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示威,呼喚變革。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賀文萍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也表示,突尼西亞事件暴露了在政治體制上存在的問題,高度集權,人民的民主權利和自由長期受到限制,經濟發展的成果沒有惠及老百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再加上腐敗問題、經濟危機,民眾多年的積怨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法國情報披露,本·阿里倉皇逃出國時,帶走1.5噸的黃金,市值約6千5百萬美元。報道引述法國情報單位向總統薩科茲的簡報內容,本·阿里被推翻前,親自施壓央行總裁,由第一夫人萊拉出面從央行領走一批金塊帶出國。萊拉被指控貪得無厭,藉第一夫人的地位瘋狂為娘家斂財,甚至有人說她是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的翻版。她利用特權包山包海,逐漸擴充成擁有連鎖飯店、航空公司、廣播電台和其他生意的企業帝國。維基解密最近公布,特拉貝爾西家族(總統夫人的家族)控制了突尼西亞經濟的各個領域,在突尼西亞做任何生意幾乎都要經過這一家族成員之手。2008年美駐突尼西斯大使在密電中,形容他們是「准黑幫」。

這封密電被「維基解密」披露后,成為引爆民怨的導火線。許多突尼西亞人認為,本·阿里家族竊取大批國家財富,因此前往本·阿里侄子豪宅追討財產。

目前,中國網民積極跟蹤突尼西亞顏色政變,熱烈評論威權社會的脆弱和新媒體對社會變革的作用,並表示一味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民主的國家是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中國網民表示,從一開始被執法機構搗毀水果攤自焚的青年開始,就有網民關注這種不公平和中國城管執法極其相似。而突尼西亞近年來對網路的控制也和中國的網路審查非常類似,更讓很多網民對比威權下的政治結局是否雷同。從1月15日開始,在推特上出現大量的評論內容,而新浪微博也可能因為沒有收到審查指令而有大量的評論,網民質疑,「這個社會危機不是一朝一夕的,都是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而這種原因責任就在制度上,在專制的政府、不民主的制度,雖然突尼西亞也是用經濟發展掩蓋政府上的專制,但是制度上的弊病就因為一個賣菜的失業大學生引發,他的東西被警察沒收,自焚死亡,引發全國騷亂,這種情況在中國會不會發生?!」

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成功后,中國問題專家認為,突尼西亞的巨變對中國大陸民眾有很大的啟示和鼓舞作用。沒有什麼文化和宗教可以阻擋全球的普世價值。

突尼西亞與中國現今社會狀況有許多相似之處,貧富差距懸殊、糧食價格飆升、失業率升高、政府貪污獨裁、社會對立嚴重,突尼西亞同樣的狀況會不會在中國出現,專家對此進行了各自的解讀。有政論家表示,突尼西亞的政變相當有戲劇性,起因為城管欺負小販,演變成一夕變天的大事。這件小事反映出群眾的民怨積壓很深,演變成這樣大的事件。也有政論家指出,實際上突國的民怨、壓制部份跟中國很相似。突尼西亞的變動有二點值得關註:一雖然阿拉伯國家的文化和宗教不同,但是在過程中他們大聲喊出了自由、民主和人權普世價值,所以沒有什麼文化和宗教可以阻擋全球的普世價值;二,中國基本上是一個世俗國家,既沒有西方這樣的基督教的情懷,也不像阿拉伯這樣嚴格的伊斯蘭的原教主義情懷。只講中國模式、中國特色,與普世價值區分。但即便連突尼西亞這樣阿拉伯的伊斯蘭國家,都不能迴避普世價值,它的人民都喊出了自由、民主的口號,這對中國人民是一個啟發和很大的鼓舞,中國想躲避世界的普世價值,根本是行不通的。

有網民在博客上表示:「突尼西亞的風雲突變著實讓其吃了一大驚,一來是突尼西亞為非洲經濟不錯的少數國家之一;二來像街頭小販遭遇城管暴力執法的案例在中國幾乎天天上演,根本就是司空見慣了,更慘的是那些房屋遭強拆的老百姓甚至被活活打死。令人遺憾的是,至今還有一些國家的執政者將此奉為治國秘方,以為只要保證經濟增長就會永保統治地位,他們實在該從本‧阿里身上獲得教訓和啟示。」;「政府一向態度是『雖沒有自由、沒有民主,但是政府保證民眾生活好過。『這套說詞已不符事實。突尼西亞人民用行動表明,他們不僅要麵包,還要民主和自由。這一次,沒有外國勢力的『陰謀參與』,完全是突尼西亞本國民眾的自發行動。」鳳凰名博章文的博文「突尼西亞政變的啟示」中指出:「本‧阿里曾經不可一世,如今不堪一擊,看上去完全是一隻紙老虎。逐步了解暴亂深層內因,發現一切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原來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矛盾積累,大學生布阿齊茲的自焚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社會上久蓄的炸藥桶。」網民馬勇的文章表示:2004年,光明日報力挺突尼西亞總統說:「突尼西亞政治穩定。……本‧阿里在政治體制問題上,沒有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政治,而是注重把政治民主進程與國情結合起來,對政治改革採取了循序漸進的方針,並在改革中特……」,才六年時間,就成歷史笑柄了。

突尼西亞是一個奉行「經濟自由化、政治精英化」的專制共和國。它被視為威權主義政體,執政黨控制社會各個方面,政府限制言論自由,監管網路,大量使用警察。在位23年的74歲總統本•阿里是個獨裁強人,無法容忍任何批評,並將批評他的人送進監牢。突尼西亞人民的「茉莉花革命」趕走了獨裁23年的本·阿里家族,街頭抗爭和犧牲正在通過臨時政府而向組建民主政府的方向發展。

一個月來,曾經是突尼西亞宗主國的法國,對突尼西亞民眾「茉莉花革命」低調冷漠態度,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遭到突尼西亞民眾和法國反對黨和媒體的批評,被認為是薩科齊政府外交政策的一大失誤。在街頭抗議壓力下,大勢已去的本·阿里本人在軍方促使安排下,坐飛機離開突尼西亞,當時法新社發布了只有一句話的消息,但並不知道本阿里會到哪裡「避難」,很多猜測認為他會來法國,因為法國總統薩科齊是本阿里的朋友。到了晚上8點,法國總統府終於發布消息,承認突尼西亞臨時政府,法國沒有接到本阿里來法國的要求。強調只有對話才是民主解決目前危機的辦法,並說「在這一關鍵時刻,法國站在突尼西亞人民一邊。」

「站在突尼西亞人民一邊」,這對法國這個重視人權的國度,應該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但一個月來,法國政府的表現卻說明:站在人民一邊,還是站在獨裁者一邊?並不是容易作出正確選擇的。歷史上,同為法國殖民地的突尼西亞,沒有像阿爾及利亞一樣,通過一場痛苦戰爭來獲得獨立,因而和法國保持友好關係,生性愛好和平、國民教育水準高,經濟相對繁榮的突尼西亞,一直被法國看成法語阿拉伯國家中的朋友。但當法國政府說「突尼西亞是法國的朋友」時,並沒有區分突尼西亞人民與其政府和統治者,所以當法國總統府表示「法國站在突尼西亞人民一邊」時,才真正把突尼西亞人民和統治者區別開來。

法國政府「站在突尼西亞人民一邊」的表態還是被認為來得太晚了,和美國奧巴馬政府對突尼西亞人民爭取尊嚴的讚譽相比,法國表態不僅晚了一步,熱情程度也無法相比。對此,法國政府辯解說:法國的低調是不想「火上澆油」,是不想「給別人上課」。但這種辯解難以服人,因為法國政府無法抹掉最近一個月里,一些政府官員的錯誤表態:在本·阿里政權開動宣傳機器,像所有獨裁者一樣,污衊和平示威者是受到外部勢力挑動、是恐怖分子時,巴黎不僅默不作聲,包括法國文化部長在內的政府官員還不願說本阿里是獨裁者,在突尼西亞警察向示威人群發射真子彈,死亡66人後,法國總理才第一次不痛不癢地批評突尼西亞政府的反應「不合比例」。就在本·阿里逃跑前夕,法國外長還在議會表示:願意向突尼西亞派遣警察人員,提供技術合作,維護秩序。這番話現在成為媒體痛批的目標,人們問道:突尼西亞是個警察國家,難道法國政府還嫌突尼西亞警察的力量不夠嗎?法國官員的這些錯誤表態,當時並沒引起法國人自己的關注,卻在突尼西亞家喻戶曉。如今在突尼西亞,就出現了眾多反法國的口號。

法國政府及其官員對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反應低調冷漠的錯誤,根源可以挖的很深。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在推行民主自由理念的同時,常常受到實用主義國際政治理念的干擾。比如突尼西亞等阿拉伯國家的獨裁者,不僅是西方的歷史盟友,還被看成是西方抵禦伊斯蘭極端勢力興起的最後一道防線。這種雙重標準也改寫了人權定義,將其局限於人的吃飯、醫療、住房、受教育權利,從這種定義出發,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曾經稱讚突尼西亞是人權進步的國家,儘管這個國家嚴打反對派、嚴控媒體、貪污腐敗盛行。

對老牌的民主自由國家法國來說,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的教訓是深刻的,但對阿拉伯世界國家以及其他所有非民主國家來說,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所帶來的卻是一個積極的啟示:任何國家人民都能夠也必須按照自己的意願、依靠自己的力量,作出集體選擇,才能把獨裁統治者趕下歷史舞台。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11-1-20 01:49 | 只看該作者
教訓在於不能僅僅相信什麼「民主」這種玩意,老百姓是要吃飯的,所以民生才是重點。。。。不能僅僅依賴西方經濟上的施捨,一個國家需要有自主的經濟,所以發展民生要靠自己。。。僅此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3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2樓 的帖子

民生問題的解決,不僅有賴於執政者的良知,更在於弱勢群體手中擁有選票。這選票可以使壞人不敢做壞事,好人放手做好事。民主決定民生,選票重於良知!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4
zjd713 發表於 2011-1-20 01:58 | 只看該作者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1:54
回復 zjd713 2樓 的帖子

民生問題的解決,不僅有賴於執政者的良知,更在於弱勢群體手中擁有選票。這選票可 ...

突尼西亞人手一票,實行的是比美國更民主的普選制而不是選舉人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5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4樓 的帖子

但被迫只能選一個人,這個票有用嗎?假的就是假的,真不了。



突尼西亞的變動有二點值得關註:一雖然阿拉伯國家的文化和宗教不同,但是在過程中他們大聲喊出了自由、民主和人權普世價值,所以沒有什麼文化和宗教可以阻擋全球的普世價值;二,中國基本上是一個世俗國家,既沒有西方這樣的基督教的情懷,也不像阿拉伯這樣嚴格的伊斯蘭的原教主義情懷。只講中國模式、中國特色,與普世價值區分。但即便連突尼西亞這樣阿拉伯的伊斯蘭國家,都不能迴避普世價值,它的人民都喊出了自由、民主的口號,這對中國人民是一個啟發和很大的鼓舞,中國想躲避世界的普世價值,根本是行不通的。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6
zjd713 發表於 2011-1-20 02: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20 02:12 編輯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2:03
回復 zjd713 4樓 的帖子

但被迫只能選一個人,這個票有用嗎?假的就是假的,真不了。


歇菜吧,突尼西亞是典型的西方三權分立政府,原總統本·阿里也是一直接受西式教育,多黨提名候選人,哪來的「選一人」???靠你的想象???。。。。


別瞎扯淡什麼情懷了,在過去的幾千年中中國才是世界的中心,西方國家不過才崛起了2~3百年而已,什麼狗屁情懷。。。。呵呵~~用槍炮來普世??洗洗睡吧,真當世人像你一樣白痴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7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2:16 | 只看該作者
你才是瞎嚷嚷,看到只是TG的喉舌的宣傳而已,並不了解突尼西亞的實際政治生活。不知道你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真糊塗,我同情你;假糊塗的話,那就是為了一己私利,噁心地站到了多數民眾的對立面了。



「政府一向態度是『雖沒有自由、沒有民主,但是政府保證民眾生活好過。『這套說詞已不符事實。突尼西亞人民用行動表明,他們不僅要麵包,還要民主和自由。這一次,沒有外國勢力的『陰謀參與』,完全是突尼西亞本國民眾的自發行動。」鳳凰名博章文的博文「突尼西亞政變的啟示」中指出:「本‧阿里曾經不可一世,如今不堪一擊,看上去完全是一隻紙老虎。逐步了解暴亂深層內因,發現一切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原來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矛盾積累,大學生布阿齊茲的自焚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社會上久蓄的炸藥桶。」網民馬勇的文章表示:2004年,光明日報力挺突尼西亞總統說:「突尼西亞政治穩定。……本‧阿里在政治體制問題上,沒有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政治,而是注重把政治民主進程與國情結合起來,對政治改革採取了循序漸進的方針,並在改革中特……」,才六年時間,就成歷史笑柄了。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8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6樓 的帖子

中國過去大則大矣,富則富矣,但從不是世界中心,因為它的影響從未出過亞洲,而它自己對自己以外的世界,基本無知。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9
zjd713 發表於 2011-1-20 02:4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20 03:09 編輯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2:31
回復 zjd713 6樓 的帖子

中國過去大則大矣,富則富矣,但從不是世界中心,因為它的影響從未出過亞洲,而它 ...


呵呵~~~中西方的接觸早在史前時代就開始了,考古研究表明在1萬年前中西方就有了貿易往來,當時基本上是走2條路,一條是從古蜀國如中原,一條是從中亞過新疆,也就是發展到後來的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這點在三星堆文化考古和新疆的考古中工作中都有發現。其後中西方的溝通一直沒有斷過,唐朝長安是當時世界上的國際貿易和文化中心,城裡設立了鴻臚寺和典客署等機構,乾陵神道兩側的外國人石像生就見證過當時的繁榮。。。四大發明、馬可波羅遊記、鄭和下西洋等等事例舉不勝舉,至於說到閉關鎖國實際上是從清朝海禁開始的,呵呵~~~老兄需要加強一點歷史知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0
zjd713 發表於 2011-1-20 02: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20 02:44 編輯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2:16
你才是瞎嚷嚷,看到只是TG的喉舌的宣傳而已,並不了解突尼西亞的實際政治生活。不知道你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 ...


呵呵~~突尼西亞的例子恰恰表明了,老百姓要的是麵包而不是什麼狗屁「普世價值」。。呵呵~~~


昨天你一直迴避這個問題,今天請繼續:為什麼阿拉伯世界中最民主的突尼西亞首先被暴力革命推翻???按照你的邏輯不應該是沙特、阿聯酋等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11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ousuo 8樓 的帖子

說得好。文化才是第一生產力,沒有文化的領先,神馬都是浮雲。西方世界就是以文化的繁榮為底蘊,迎來科技的巨大進步。科技只是浮雲,文化才是人心向背的最終力量。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12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10樓 的帖子

突尼西亞人民用行動表明,他們不僅要麵包,還要民主和自由。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3
zjd713 發表於 2011-1-20 03:08 | 只看該作者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3:03
回復 sousuo 8樓 的帖子

說得好。文化才是第一生產力,沒有文化的領先,神馬都是浮雲。西方世界就是以文化 ...

呵呵,那請問為什麼西方要用殖民手段來推廣「先進文化」??槍炮是推廣文化的添加劑??這不是閉著眼睛瞎白活嗎??西方的成功來源於工業革命,和其後的殖民掠奪,文化上有可取之處,但是不管在古代還是現在都沒有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4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9樓 的帖子

注意我說的是沒影響,而不是沒聯繫,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基本上沒被影響,影響到的是所謂中華文化圈。

史前的聯繫更不是聯繫,因為史前的中國還不是中國。

討論就討論,別要求別人補課好嗎,不是很有必要的。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5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10樓 的帖子

這問題好回答,因為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所以可以有運作空間,結果被推翻。

徹頭徹尾的專制,則很難被推翻,因為一切都被從萌芽狀態就消滅了。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6
zjd713 發表於 2011-1-20 03: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1-20 03:14 編輯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3:09
回復 zjd713 9樓 的帖子

注意我說的是沒影響,而不是沒聯繫,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基本上沒被影響,影響到的 ...


我來引用一下你的原話吧,呵呵~~看來你的記憶力較差,自己的話一會就忘記了,看來你在注意學習的同時還需要加強記憶力的培養。。。呵呵~~

因為它的影響從未出過亞洲,而它自己對自己以外的世界,基本無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7
zjd713 發表於 2011-1-20 03:18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3:11
回復 zjd713 10樓 的帖子

這問題好回答,因為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所以可以有運作空間,結果被推翻。

呵呵~~所以才需要藉助外力來幫助推翻「獨裁」政府是嗎?呵呵~~~你的回答也真夠赤裸裸的啊。。。。可惜的是突尼西亞以前從未被指責為「獨裁」政府。相反一直被西方譽為「民主楷模」。。請問為什麼??兔死狗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8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16樓 的帖子

話不投機,算了算了。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19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0 0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ousuo 18樓 的帖子

領教了吧?他歪理也能講的一套一套的。你知道吧?納粹的戈培爾他們也是有一套理論的,不輸西方民主世界的狡辯技巧,他的民眾也被忽悠的迷迷糊糊的。可最終自然規律或者說上帝還是做出了公平的選擇。儘管讓你的思想飛,給他點的反應時間。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20
sousuo 發表於 2011-1-20 03:46 | 只看該作者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