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媒體?還是宣傳機器!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題:變態維穩和民眾維權的拉鋸博弈
一月 20, 2011
冉雲飛 獨立博客

冉按:這也算是我對2010年中國社會的一點觀察和回顧吧,現在拿出來,讓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們觀看和批評。2011年1月20日7:35分於成都

一些媒體和網站都在評自己的「十大新聞」,黨產黃喉新華社的「十大新聞」依舊是一派大好,倘從他們所評的「十大新聞」來看,中國就是世外桃源、塵世樂土。但問題是,你就是到備受官方管制的網路上,也可以看到許多令新華社評功擺好的評選汗顏的內容和帖子。這也怪不得黨產黃喉新華社,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愚弄民眾、為統治集團的不當利益搖旗吶喊,因為它骨子裡就是宣傳機器而非什麼媒體。宣傳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披一層新聞的外衣,靠撒謊來達成推銷其意識形態私貨的目的,讓你被愚弄被欺騙、利益被盤剝后還得感激它。此種伎倆純熟到其流程怎麼做,不少人一眼即知的地步,可是一些接受它單一信息灌輸的人,依舊受著愚弄而不自知。

若是在傳統傳媒壟斷所有信息的時代,在中國這個鐵幕國家,你就永遠只有被動接受新華社的灌輸和愚弄。好在有網路的存在,哪怕只是個備受GFW管制的半殘廢網路,也可以從門縫裡看到許多與黨產黃喉完全不同的風景。就我目力所及,就有一些網站和媒體,將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評為2010年度十大新聞,有的甚至位列十大新聞之首。如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就被日本共同社以及日本國內加盟報社、電台、電視台的報道和社論負責人評選為2010年日本國內外十大新聞之一;2010年德國之聲網站最受關注的新聞主題按照點擊量排序、聽眾網友票選2010年重大新聞事件按票數排序,劉曉波獲諾獎均為首選;45家香港中學21000多名中一至中七學生評選出中國十大新聞,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為十大新聞之首,得票率為78.1%。這樣的評選樣本固然是有限的,但就這幾家的評選,我們也能看出背後所深藏的社會意蘊。

劉曉波獲諾獎為什麼被日本媒體評為十大新聞事件呢?如果你看到同是這些日本媒體把中日釣魚島事件評為國內十大新聞之首的話,就會理解他們在評國外新聞時為什麼把劉曉波獲諾獎當作十大新聞之一了。如果朋友們不健忘的話,一定還記得《南方人物周刊》對石原慎太郎的採訪——把該周刊有關責任人因此採訪而遭受懲罰聯繫起來看,就可以更深透地理解官方為何要整肅這樣的訪談——在這個採訪里石原慎太郎明白地說,他並不痛恨中國,只是痛恨獨裁的中國。也就是說他並不反華,他只反共。從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被日本媒體評為十大國際新聞之一里,我們不難看出石原慎太郎的看法在日本並不是孤立的。因為一個獨裁的中國,與日本發生戰爭的概率一般說來會高於民主政體的中國(從實際例證來看,民主國家之間多以談判為主解決雙方的爭端,而非動輒發動戰爭)。也就是說,日本關心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固然有諾貝爾和平獎的巨大名聲和中國官方的極力阻擾和「成全」的效應有關,但我們更應該看到日本人從自身利益出發,也希望中國能在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有所推進。要知道日本對中國的人權問題基本上是不關心的,除了少數有影響力的人如牧野聖修以外,彷彿中國的人權災難發生在外星球,與日本完全沒有關係。事實上,日本官民對中國人權災難上的綏靖政策和沒有底線的實用主義態度,必然給日本民眾自身的利益也帶來不測的後果。

德國之聲中文部,它作為報道中國新聞特別是被官方屏蔽的新聞之媒體,其聽眾和讀者在價值觀上有一定的趨同性——這同美國之音、BBC、自由亞洲、法廣等台的中文部是相似的——所以德國之聲網站無論在點擊量和網友投票上,劉曉波獲諾獎都被評為該網站十大新聞之首,固然這表明了一定的民意,但從社會事件上的分析上,其意義有限。倒是45家香港中學的21000多名學生評選劉曉波獲諾獎為十大新聞之首,更具社會風向標的意義。一來說明諾貝爾和平作為普世價值的一部分,在香港是有廣大市場的,哪怕是在未成年人中,也證實了香港公民教育還是比較成功的。複次,香港人深感大陸的政經環境與自己的利益一脈相承,有很多影響,所以特別關注大陸的民主自由進程,劉曉波獲諾獎這種焦點性事件給了他們一個關注和表達的機會。再者香港年輕人對大陸事務的關心,與更多的八零后參與維園燭光晚會一樣,反應出香港年輕一代對自身所處環境並非冷感麻木,倒是可以折射出中共官方強力滲透香港社會各方面后,年輕人對北京政府某種意義上的疏離與反彈。這就像官方用盡所有下作手段阻擾與劉曉波獲諾獎相關的活動,使得香港人自認為是中國人的認同感大幅下降一樣,官方很難想像打壓一個劉曉波會在香港會引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如果說劉曉波獲諾獎,官方無所不用其極的變態打壓,以及民間並不因此停步的反抗,是變態維穩與民眾維權的標誌事件的話,那麼像譚作人和趙連海事件、谷歌事件、李剛門等,入選德國之聲和香港評選的十大新聞之列,這說明維權在新聞中的比重加大,既反應出中國社會官民衝突愈演愈烈,同時也可以看出民眾權利意識的逐漸高漲。當然參與以上新聞的評選或者要看到以上的新聞評選結果,都必須翻越「網路監獄」亦即官方所說的GFW——當然亦有少量「搬運工」將此種消息轉至不用翻牆的國內網站讓民眾看到,但一定不是特別有影響力的網站或者個人博客,否則會被儘快刪除掉——但問題在於,國內能夠報道的官方傳媒,在報道網路流行辭彙時,也不得不提到許多與維權有關的事件。

《南方日報》在《中國網路2010年回眸:草根給力 神馬都非浮雲》一文中,引用了網民參與宜黃自焚事件時的詩歌:「愛圍觀,愛微博/愛鴨梨,也愛豆你玩,更愛/神馬都是浮雲的黑色幽默/我不是蟻民/我爸也不是李剛/我是2010中國網民/很給力」。圍觀和微博,都是表達公民意識的方式和工具,接下是議論自己的處境和對李剛門的調侃。緊接著記者回顧2010 年的大新聞也有很多維權事件,這說明牆內與牆外,雖然對劉曉波獲諾獎之事報道完全不同,但普通的維權事件卻有不少重疊之處,這說明變態維穩和民眾維權的拉鋸博弈,已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態勢。到年底錢雲會慘案的發生,有繼續演化的趨勢,圍觀和調查,體制內外知識分子和各路公民的自行參與,使得我們更進一步地看清中國各級政府信用的完全崩潰,中國社會的深層走向值得持續觀察。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21 04: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1-21 04:55 編輯

世界上所有的媒體都是宣傳機器,無一能例外。所以有做人別太CNN, 做事別太BBC之中國民間成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3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1-1-21 05:07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算了吧,說道宣傳機器,在德國之聲、CNN面前,中國的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4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1 05:29 | 只看該作者
既然都是宣傳機器,那就撤了中宣部,也象美國英國一樣放開言論自由。老CNN的,別說CNN沒有受政府控制,就算是受控制了,美國又不是只有一家媒體,你不想聽CNN,還有CBS,FOX等等,你聽到的觀點絕對是對立的。
現在五毛們的戰術有所改變,找一些在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生活的親TG(錢)的人,大肆混淆概念,口頭禪就是:美國也一樣。哈哈。靠,一樣還不快回去建設偉大祖國去,賴在這幹嘛呢?其中典型的奴才就是:宋魯鄭。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5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21 07: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1-21 08:11 編輯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1-1-21 05:29
既然都是宣傳機器,那就撤了中宣部,也象美國英國一樣放開言論自由。老CNN的,別說CNN沒有受政府控制,就算 ...


伊拉克戰爭時,所有的媒體都在航母上,聽軍方的獨家報道。這就是美國的新聞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1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6
Moumoon 發表於 2011-1-21 14:58 | 只看該作者
沒有宣傳,那來維持現狀.
沒有"和諧",那來禍國殃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24

帖子

17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7
7
jiangshao 發表於 2011-1-21 15:14 | 只看該作者
LZ真敬業啊!那你是媒體還是宣傳機器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