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上最早的鍍鉻技術·秦俑青銅兵器鍍鉻技術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1-2-1 1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laodai 於 2011-2-1 19:48 編輯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0年11月12日

    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坑先後出土了數萬件青銅兵器,其中有長兵器,短兵器,遠射兵器和禮兵器四大類。這批兵器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在鑄造工藝方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堪稱兵器考古史上一次罕見的發現。



    青銅兵器最引人注目的是十幾柄青銅劍。這些劍埋在潮濕的俑坑裡,歷經2000多年不僅表面沒有生鏽,而且十分鋒利。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館的那柄長劍,專家們曾做過試驗,在桌面上放一疊紙,然後輕輕地將劍從紙上拉過,一次居然划透了19張紙。經過科學測定,發現該劍由銅、鉛、錫三種金屬構成。而且各種金屬的比例掌握得恰到好處,使之秦劍堅硬鋒利而富有韌性,它與著名的越王勾踐劍相比不見得遜色。越王勾踐劍早於秦劍幾百年,出土時沒有生鏽,而且劍身布滿了精美的紋飾。經過科學化驗,發現越王勾踐劍是採用氧化硫技術處理的。而秦俑坑銅劍出土時同樣沒有生鏽,經測試發現,秦劍表面有一層10至15微米的含鉻化合物氧化層,表明秦是採用鉻鹽氧化技術處理的。


鉻鹽


    世界上鍍鉻的方法分為電子鍍鉻和化學鍍鉻。電子鍍鉻技術是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產生的。它的發明者首推德國人,那是20世紀30年代的事情。由此,電子鍍鉻技術便成為德國人的發明專利。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也研製出電子鍍鉻技術。不過古代化學鍍鉻技術的發明,是我國2200年前首創的奇迹,並首先在兵器上取得成功。後來隨著青銅兵器退出戰爭舞台,青銅兵器表面防鏽處理的先進技術也隨之失傳了。在當時起過重大作用的這一古代科技成就在歷史長河中埋沒了二千餘年。儘管由於秦劍的出土,表明秦代曾使用過這一技術,但它究竟採用什麼樣的化學方法在兵器上鍍鉻至今還是一個謎。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23: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