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孔子與「去共產主義」化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1-1-20 0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孔子與「去共產主義」化
作者:李波
2011-01-19

最近,天安門塑起了一尊孔子。

作為世界影響深遠的思想家,孔子塑像,已經成為了一種高度概括高度包容的文化符號。天安門上的孔子,不僅代表著中央政府對歷史傳統的再度尊重,更代表自「五四」以後國家主體倫理的迴流。

其最重大的意義就是:中國共產黨即將或已經放棄了在國家倫理體系的「共產主義」要求。

作為一種涵蓋面廣泛的理論體系,共產主義在誕生之初,就具有自身獨特的倫理思想要求。比如:國際共產主義精神(可能還有其他,筆者未考證)。

共產主義經列寧革命化以後,就要求: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犧牲,成為了革命者的最高倫理要求。

革命結束后,「破四舊」,在新社會做「新人」;無私,成為了社會主義中心的倫理思想,所以有「雷鋒」,有……等等。

可是,儘管毛澤東多次強力主導「文化革命」,新社會的崇高倫理要求並沒有帶來現實富足幸福的「共產主義」生活。

痛定思痛,鄧小平把倫理思想從理想拉到了現實,「中國的主要矛盾是……」、「無論白貓、黑貓……」。「抓老鼠」、掙大錢,現實的「唯物主義」倫理刺激著中國不斷前進和墜落。GDP一路 飆高,「毒奶粉」人渣縱橫。

中國在高歌中頹廢。

儘管如此,共產主義作為主導的倫理思想的虎皮依然繼續高舉。「五講四美」、「四有新人」、「三個代表」、「八榮八恥」……也許有人貪贓枉法,也許有人男盜女娼。共產主義的倫理永 遠是這個社會不斷唱響的主旋律。

孔子塑起來了,在共產主義文化符號的最中心。

眺望北京,心向天安門。孔子圖騰將不斷強化我們為君子為小人的人生原則,雖然,那不是共產主義的。

主旋律還得繼續。可是我分明看到,去「共產主義」,不斷前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0: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