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讓美感受「棋逢對手滋味」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19 17: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1-19 14:19:32 來源: CHN強國論壇 

【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14日文章】題:棋逢對手的滋味(作者曾昭鵬)

    8歲奪得中國全國少兒冠軍、9歲奪得世界少兒錦標賽冠軍、13歲奪得中國全國成年組冠軍、14歲成為世錦賽亞軍;16歲,她獲得首枚亞運會金牌,更成為國際象棋史上第13位女子冠軍,同時也是最年輕的世界冠軍。她是中國少女棋后侯逸凡。

    日前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在其專欄文章中,將侯逸凡定格為象徵中國崛起的另一張面孔。他在北京對侯逸凡進行了一次訪問,過程中還和她下了一盤棋,結果在21步內就敗下陣來。

    中國從來不是一個國際象棋強國,而且國內只有約1%的人下國際象棋。但從侯逸凡所反映的現象延伸,紀思道對中國逐漸在過去較無基礎的領域,如國際象棋、籃球、稀土、網路戰、太空探索以及核研究方面也展現實力表示驚嘆。

    這位曾於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生活過的《紐約時報》前駐北京採訪主任觀察到,中國正通過對教育和人力資源的大量投資,特別是對年輕女性方面的投入,擴大在各個領域的影響力,而且效應顯著。他在文中總結說:「這裡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中國舉國對教育、機會和吃苦的堅持,是在西方的我們可以效仿的特質。當你被侯逸凡賜予死棋之後,你就會明白。」

    一個西方記者通過個人的視角和書寫,藉由在某領域有出色成就的中國人來建構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形象,進而鞭策自己的國家、社會和人民認真看待中國崛起背後的成因,還有自身的不足,這不是特別新鮮的寫作手法,但在很大程度上,再次體現一種西方對中國崛起的焦慮和危機感。

    將一個天才少女的栽培和能力進行符號式處理,從中得出中國重視教育的結論,多少讓人感覺這篇專欄文章有些誇大,何況中國教育本身就長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許誇大正是作者刻意追求的效果,希望讀者會因此警醒,和他一樣感受到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國正在大步趕超的震撼。

    如果把思考提升到國家的層次,中國的崛起客觀上確實讓一些國家感到不安,尤其是對自冷戰結束后獨霸全球的美國來說,它在如同棋局的國家競爭和國際關係運作中,首次感受到棋逢對手的滋味。

    無論國際間主觀認知的理想狀態是什麼,這是一個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必須適應的新格局,一個實力不斷增強的中國將促成一個國際均衡的新局面。

    國際關係的運籌帷幄如一盤棋局,但終極目標未必像一場棋局一樣必須(立即)分出勝負。中美關係這盤棋怎麼繼續下去,圍觀的人在等待雙方的下一步棋。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537

主題

4157

帖子

227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270
沙發
mimidustie 發表於 2011-1-20 23:02 | 只看該作者
「棋逢對手」其實是委屈了中國,中國5000年歷史中大部份時候是世界超強,美國只不過當了幾十年世界超強,如果不是清朝犯了嚴重的政策錯誤,英國,美國根本毫無機會。相信再要不了多久,中國就會回到歷史上應有的地位,美國也不再有機會「棋逢對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16: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