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有可能從極度強悍立場退一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19 17: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1-19 14:19:36 來源: CHN強國論壇

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發表文章,題為《中國的妄自尊大幾成中美關係主色》,作者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摘編如下:

    奧巴馬總統上任時曾表示,他的外交政策要務之一是改進與中國的關係。但是,到胡錦濤主席赴華盛頓對美國作國事訪問前夕,兩國關係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比那時更糟糕。

    奧巴馬政府官員感到,他們向中國表達的友善努力遭到冷拒。

    胡錦濤主席在中共17大上曾宣告中國需要在發展軟實力上投入更多。站在一個經濟和軍事力量發展迅猛的國家的角度來看,發展軟實力這一戰略是很明智的——在經濟和軍事實力增長的同時讓自己更招人喜愛,以此減少鄰國對它的疑懼和尋找力量制衡的傾向。

    但是,過去這一年半中國的外交政策乏善可陳。

    多年來,中國一直按鄧小平指示的那樣,保持低調,韜光養晦。

    但全球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率先強勁復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美國經濟復甦遲緩乏力,使得許多中國人誤以為美國正在衰落。

    這種念頭,加上內部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而高層則在為2012年向第五代領導人移交權力作準備,都構成了要求外交政策更強硬的呼聲。

    2009年,中國為自己GDP增長10%的速度擺脫經濟衰退而自豪,這完全無可非議。

    問題是,許多中國人相信這還標誌著世界權力格局的變遷、權力重心的轉移;中國對其他國家,包括美國,不必再那麼謙恭。

    中國的學者開始撰寫有關美國衰敗的文字,其中一篇把2000年定為美國實力達到頂峰的一年。

    中國人民大學的康曉光教授說,人們現在「俯視西方,從領導層開始,一直到學術界,乃至普通老百姓」。

    實際上,這一觀點是大錯特錯。中國在今後幾十年裡都無法在經濟、軍事和軟實力方面與美國相匹敵。

    然而,這種過度自信的力量評估(加上對國內事務缺乏安全感)導致過去兩年中國的外交政策日趨強悍。

    不能小看錯誤觀念造成的後果。中國的新姿態使它疏遠了奧巴馬政府。

    2009年11月,中國編導、操控了奧巴馬總統對北京的訪問;對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以及早就簽訂且相對較小規模的對台軍售反應過激。

    當被問到為什麼對過去都能接受的事情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部分中國人回答說,「過去我們比較弱」。

    美國奧巴馬政府的各層官員們開始相信,中國人會把美方的合作、和解之舉解讀為美國正在敗落的例證。

    中國現在咄咄逼人的新面目也影響到它和其他國家的關係。

    它在南中國海的政策令東盟成員心生恐懼;它對中日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的過激反應徹底撲滅了日本民主黨密切對華聯繫的希望,導致菅直人政府重新強調日美安保同盟。

   北京對朝鮮炮轟韓國島嶼之後對平壤不加批評,因此疏遠了韓國;在邊界和護照事件上招惹印度惱火,等等。

    那麼,這些事情在今後一年會如何發展呢?

    中國有可能從已經證明代價昂貴的極度強悍立場退一步。

    胡錦濤主席宣稱在反恐、反核擴散和清潔能源方面與美國合作的願望,將有助於化解部分緊張,但中國國內出口貿易領域和軍方的勢力強大的利益集團,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中美經濟合作和海軍的合作。

    更重要的是,有鑒於中國網路博客空間蒸騰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國最高領導人即使希望大幅度改變政策方向恐怕也不容易。

    胡錦濤對美國的國事訪問可能有助於事態好轉,但只要中國人因為基於美國正在衰敗的錯誤認識而繼續妄自尊大,中美關係就很難順暢。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1: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