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政府降溫「遏華論」 稱美中緊張是媒體造http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1-19 08: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1-18 14:19國際在線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1月14日在國務院就中美關係的未來發表演講

  希拉里等政府高官在胡主席訪美前,一個勁地強調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本報記者/劉言


  隨著胡錦濤主席對美國國事訪問日期的臨近,「中國」這兩個字在美國的熱度一下子又升高了起來。與2010年兩國別彆扭扭、爭吵不斷的冷峻氣氛所不同的是,這幾天,美國政府高官一個勁地說中國好話,力圖營造出中美捐棄前嫌、攜手並進的美好圖景,同時打消不少人心中關於美國試圖遏制中國的疑慮。


  美「溫情」預熱元首會晤

  「我愉快地想起我丈夫和我以及女兒的中國之行,那也是兩國密集交往的一部分。今天,我們的關係已擴展到全球範圍。」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用一段溫情的回憶作開頭,在美國國務院發表了有關中美關係的演講。當天,兩百多名美國國內各領域的涉華頭面人物雲集台下。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被安排在第一排的正中間位置。

  《世界新聞報》駐華盛頓記者王姍姍出席了當天的演講。據她介紹,美方顯然做了精心安排。演講以不久前剛剛去世的美國外交家霍爾布魯克命名。此人參與了中美建交的秘密談判,一直主張美國應加強與中國的雙邊關係。選擇這樣一個人物作為演講的「引子」,體現出美國政府對胡主席訪美及中美關係的重視程度。


  「40分鐘的演講,半個小時都是在談中美合作的必要性。」王珊珊回憶說。「希拉里講話時毫無銳氣,談到合作時情緒高昂,談到分歧時則有意弱化。整個演講的主調是積極的。」


  希拉里在演講中有意為「中國威脅論」及「中美零和論」降溫。她表示,有人把中國的發展視作「威脅」,也有人認為美國企圖遏制中國,但「我們不接受這種觀點」。她強調,「用19世紀的零和博弈理論來處理21世紀大國間的交往是沒有意義的……中美合作帶給兩國的收益遠遠高於衝突。」


  2009年初奧巴馬政府上台後,希拉里在首次訪問亞洲之前,曾借用「同舟共濟」這個成語來形容美中兩國不可分割的狀態和協同合作的重要性。在當天的演講中,希拉里再提「同舟共濟」的必要。「我們必須齊心協力渡河,否則可能攪起漩渦,不僅會影響到兩國,還會影響到很多其他人。」


  希拉里演講的前一天,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也「溫情」了一次,為胡主席訪美烘托氣氛。駱家輝13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演講時,回顧起22年前自己訪問上海時的所見所聞,進而與今天上海的繁榮進行對比,得出的結論是——「美國歡迎中國的成長,這對中國人民好,對美國公司同樣重要。」美國輿論認為,多名政府高官為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國事訪問「預熱」,這在美國歷史上是比較少見的。共和黨眾議員蘭迪·福布斯評論說:「他們紛紛為胡錦濤鋪開了紅地毯。」

  「美中緊張是媒體造的」

  無論希拉里還是駱家輝,在闡述中美關係的未來時,都無法迴避一個話題——中國的崛起。的確,自去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國際輿論對於中美經濟「此消彼長」的關注度頓時大增,有關「中國挑戰美國老大地位」的言論甚囂塵上。


  《世界新聞報》記者王姍姍在華盛頓駐站已近3年,經歷了中美關係在奧巴馬上台後大起大落的過程,對於中美關係近兩年的發展,她最深的一個感觸便是——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讓美國感到焦慮,至少從美國媒體的報道上看是這樣的。


  據王姍姍介紹,這兩年,翻開美國的報紙,有關中國政治問題和人權問題的報道不像過去那樣集中了,反倒是與中國經濟發展相關的報道突然多了起來。以《華爾街日報》為例。「這家報紙幾乎每天都有涉及中國經濟政策、經濟狀況的新聞,而且最少2條,很多內容都是在隱喻中國經濟的輻射力越來越強,有直追美國之勢,像什麼中國的高鐵建設、新能源技術等,議程設置的味道很濃。」


  王姍姍還舉了去年中期選舉的例子。她介紹說,中期選舉是在美國經濟復甦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進行的。為了拉選票,各競選者使盡招數,紛紛在經濟問題上做文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中國更是被競選者當成「靶子」。王姍姍在採訪中發現,有不少競選廣告都是借渲染「中國經濟威脅」來踩踏競爭對手,廣告言語犀利,對中國形象的刻畫有「辱華」之嫌。儘管中國曾在以往的中期選舉中成為「替罪羊」,但沒有這次來得如此直接和強烈。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告訴《世界新聞報》駐美國記者,事實上,美國政府對中國崛起的認知是清醒的,沒有把中國崛起看成是對美國的「最大威脅」,「否則的話,奧巴馬總統上台後就不會釋放出對華友好的善意了。」他認為,美中關係的緊張態勢都是喜歡炒作的美國媒體渲染出來的。政府現在需要作出努力引導民眾,讓他們看到,事情不像想象的那麼糟。

  相關鏈接:


  中美關係調整美國需轉變心態

  鳴放禮炮,國宴款待,歡迎儀式的預演……從媒體透露出的一些細節來看,美國政府為胡錦濤主席的訪美之行做足了功課,可見美方希望改善兩國關係的誠意。何況,包括希拉里在內的多名美國高官已經表示,美國「歡迎」一個崛起的中國,令人不禁生出對兩國關係走出波折期的盼望。

  但有專家學者指出,美國「歡迎」中國的崛起,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一是美國仍然把中國視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希望中國的成長能夠服務於美國的全球利益,把中國當成「給予者」,美國則是「索求者」;二是以平等的視角看待新時期中美關係的調整,將中國視作同自己有穩固合作基礎的戰略夥伴。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對華疑慮仍然較深,對中國崛起的認知還停留在第一個層面上。在中美關係充實新的戰略內涵問題上,美方一直有所保留。這其實還是一種互信的缺失。美國要相信中國的崛起不會對美國構成挑戰,要把中美關係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否則,中美之間還是會爭吵不斷。(劉言)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11-1-19 09:16 | 只看該作者
吃硬不吃軟啊。。。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4157

帖子

227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270
3
mimidustie 發表於 2011-1-19 11:34 | 只看該作者
原來奧巴馬,希拉里,蓋茨三人忙了幾個月,到處找嘍啰們圍堵中國,都是媒體派去的!

三艘航母,黃海軍演,大概也都是媒體安排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8: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