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孔老二得金身,孔家店再開張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1-1-15 07: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孔老二得金身,孔家店再開張   
作者:蘇 杜  

近日的北京的新聞,報道著孔子的青銅塑像在天安門廣場東、國家博物館北門外落成了。孔子之徒門興高采烈地在像前留影,在媒體上著文,謳歌盛世的這一盛事。然而,在我看來,孔子雖得金身,孔家店再開張,執政無方,長安乏術,天地不安,革命難免,由此卻正可見其一斑 ——儘管度取九五之至尊,料選古久之青銅。

天安門地區,長安街側畔,慎選此處安落孔子的九五銅像,顯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化景觀」。國人誰不知道九十年前,「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打倒孔家店」的五四運動就在此處爆發,中國工人階級從此走上了政治舞台,並隨之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在人所共知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八塊浮雕中,第四塊浮雕即是這開啟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五四運動》。在中共發祥之地,在紀念中共建黨九十周年之際,落成這個完全憑空想像出來的綠森森的怪物,所表明的,無非是執政黨「告別革命」之徹底,之完全,否則,誰也無法解釋九十年後,在爆發「打倒孔家店」反帝反封建新文化運動的所在地,安落這一怪物的象徵意義。  

但這是恰得其反的。這不必提及它不能可敵過「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單看今日國學大師們佩在「大成至聖文宣王」腰中的那把「寶劍」,就足以說明,這位「文宣王」,也並不總是開杏壇、布仁義,老是「保持微笑」,對所有的人都「十分親切」。誰也知道,孔子儘管當上「摩登聖人」是死了以後的事,但他活著的時候,也確實以文得爵,貴為魯國的警司總監,比公安部長還要大一點也說不定的武官,腰上佩上了寶劍,也不是單吃素的貨。人們瞻仰起這大成至聖、文武兼備的孔子來,發出的並不總是「文化感慨」。文不濟,劍來看,劍隨文至,劍以文遠,正是孔家店的本色。當人們走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孔家新店,先是懷疑究竟是前來讀經,還是入門學劍,進而明白了此處既是杏壇,又是武館,終於煉成了滿嘴仁義,兩手好劍,一表慈祥的孔子之徒,那為執政黨「告別」了革命,其腳步還會遠嗎?革命之所以有文革、武革,文武兼革,並且還要繼革續命,實在是因為聖人在先,並早出了幾千年,並有文孔,武孔,文武集於一孔,並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再開幾個歷史階段的新店之故,並非有誰不想和諧,不思穩定,偏愛對著干也。世有文孔、武孔、文武兼孔,世必有文革、武革、文武兼革。執政黨這些年來「告別革命」的心思與努力,就這樣付之東流了。  

而且,文武集於一身的孔聖人離開國子監,來到天安門,證明了「毛派領袖」嚷嚷的「重慶模式,證明了執政黨具有自我更新的歷史能力」,實在是子虛烏有。說它具有沿用傳統「敲門磚」的「歷史能力」,倒還比較貼切。「中國紅色大潮」,至少在天安門地區還沒有「興起」。如果還硬要說什麼孔聖人屈駕來到這樣一個男女老幼可以毫髮畢現,片紙隻字無處藏身的所在,是什麼「大領導」「政改派」「普世派」「沉船派」「西化派」所為,非趁機從長安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發現點「異常苗頭」,抓出幾個。。。來不可,那大約是受了孔聖人腰中寶劍啟發的緣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