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軍專家不可思議: 中國獨創殲20尾噴紅外冷卻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13 1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1-13 14:52:48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使用了先進的紅外隱身技術,通過噴流冷卻矩形噴口,垂尾平尾尾撐向後延伸,可遮蔽發動機噴口……

    據媒體報道,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關友飛11日晚在回答有關「殲-20」戰鬥機試飛問題時表示,中國發展武器裝備不針對任何國家和特定目標。從時間上看,沒有任何針對性,是正常的工作安排。

    國防部在間接證實「殲-20」試飛這一消息之前,網上已經有大量關於「殲-20首飛」的圖片和視頻在流傳。據了解,視頻同之前關於「殲-20」的照片一樣,是一些軍事愛好者在距離很遠的地方自行拍攝的。

    流傳的視頻顯示了「殲-20」的起飛過程,國內資深軍事分析家陳光文在看完視頻后對人民網記者說,起飛時並沒有看到發動機尾部的噴火,這可能顯示中國「殲-20」的紅外隱身別有特色。

    他進一步解釋說,就是在發動機尾噴流射出前就採取了紅外冷卻裝置。據了解F-22同樣使用了先進的紅外隱身技術,通過噴流冷卻矩形噴口,垂尾、平尾、尾撐向後延伸,可遮蔽發動機噴口的紅外線輻射。在熾熱噴流飛出尾噴口前就得到了降溫,因而紅外特徵顯著降低。關於這一點很多外軍專家看后都表示不可思議,但都相信中國成飛在處理J20發動機噴口時採取了新型技術。

    此前,對於網路流傳「殲-20」戰機的發動機配置,很多國內外媒體都分析稱「殲-20」在這一方面可能欠缺。陳光文稱,「現在來看似乎是創新。可能會使用改進后的國產『太行』發動機」。

    據新華網消息,在殲-20成功完成首飛落地后,試飛現場內外歡呼聲一片,機場外的圍觀群眾也接連放起鞭炮。據在現場實地觀察的網友轉述,殲 -20進行首飛時,編號220的殲-10戰鬥機在一旁伴飛,疑似搭載不知名型號自製發動機的殲-20,在起飛時並沒有如一般戰鬥機開加力般噴出火花,而是相當平順地起飛,並且在幾個盤旋后回到地面。

    軍事觀察員梁永春:現在在網上被稱為殲-20的這款飛機是我軍下一代主戰飛機的實驗型號,從外形上看,它和美國的F-22隱形戰機,包括俄羅斯前不久推出的T-50都有點相似,說明它從設計上具有一定隱身能力,它的雷達反射能力比較小,一般的雷達不容易發現它。而且它安裝了兩台國產大功率的發動機,那麼它的動力性能要比空軍現役的殲-10飛機強很多,但是它能不能具備西方稱的第四代戰機俄羅斯稱第五代戰鬥機所應該有的超音速巡航能力,現在還沒有經過驗證,因為昨天的首次試飛只持續了18分鐘左右,也沒有安排什麼高難度的科目。

    這一款飛機的設計目標是要達到美軍F-22戰鬥機,也就是西方統稱的第四代戰鬥機的水平。中國是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拿出這個水平戰鬥機的國家,所以這當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當然要真正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在高性能發動機和特種航空材料方面,中國和美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些方面如果突破不了的話,我們還談不上真正擁有第四代戰鬥機。

(圖)「殲-20」戰鬥機發動機尾噴口特寫

殲20發動機不噴火很先進的


    據媒體報道,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關友飛11日晚在回答有關「殲-20」戰鬥機試飛問題時表示,中國發展武器裝備不針對任何國家和特定目標。

    從時間上看,沒有任何針對性,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國防部在間接證實「殲-20」試飛這一消息之前,網上已經有大量關於「殲-20首飛」的圖片和視頻在流傳。

    據了解,視頻同之前關於「殲-20」的照片一樣,是一些軍事愛好者在距離很遠的地方自行拍攝的。

    流傳的視頻顯示了「殲-20」的起飛過程,國內資深軍事分析家陳光文在看完視頻后對人民網記者說,起飛時並沒有看到發動機尾部的噴火,這可能顯示中國「殲-20」的紅外隱身別有特色。

    他進一步解釋說,就是在發動機尾噴流射出前就採取了紅外冷卻裝置。據了解F-22同樣使用了先進的紅外隱身技術,通過噴流冷卻矩形噴口,垂尾、平尾、尾撐向後延伸,可遮蔽發動機噴口的紅外線輻射。在熾熱噴流飛出尾噴口前就得到了降溫,因而紅外特徵顯著降低。

    此前,對於網路流傳「殲-20」戰機的發動機配置,很多國內外媒體都分析稱「殲-20」在這一方面可能欠缺。陳光文稱,「現在來看似乎是創新。可能會使用改進后的國產『太行』發動機」。

    據新華網消息,在殲-20成功完成首飛落地后,試飛現場內外歡呼聲一片,機場外的圍觀群眾也接連放起鞭炮。

    據在現場實地觀察的網友轉述,殲-20進行首飛時,編號220的殲-10戰鬥機在一旁伴飛,疑似搭載不知名型號自製發動機的殲-20,在起飛時並沒有如一般戰鬥機開加力般噴出火花,而是相當平順地起飛,並且在幾個盤旋后回到地面。

    在起飛時並沒有如一般戰鬥機開加力般噴出火花,而是相當平順地起飛

殲20起飛時噴口沒火意味著什麼?

    流傳的視頻顯示了「殲-20」的起飛過程,發動機噴口沒有火讓大家感到迷惑,有軍迷認為是發動機推力極大,不需要開加力,也有人連想到隱身設計,國內資深軍事分析家陳光文在看完視頻后對人民網記者說,起飛時並沒有看到發動機尾部的噴火,這可能顯示中國「殲-20」的紅外隱身別有特色。他進一步解釋說,就是在發動機尾噴流射出前就採取了紅外冷卻裝置。據了解F-22同樣使用了先進的紅外隱身技術,通過噴流冷卻矩形噴口,垂尾、平尾、尾撐向後延伸,可遮蔽發動機噴口的紅外線輻射。

    在熾熱噴流飛出尾噴口前就得到了降溫,因而紅外特徵顯著降低。獃獃,按照某些人的說法;關於這一點很多外軍專家看后都表示不可思議,但都相信中國成飛在處理J20發動機噴口時採取了新型技術,那來的什麼外國人啊,真有人這樣認為?。那麼倒底是怎麼回事?其實這個發動機不噴火完全是初次試飛保險措施所致,不需要那麼多的的猜測和推想!

    黑絲帶的發動機推力極大,而試飛時的保險措施要求只帶很少燃料,而這架飛機的尺寸如此之大,起飛重量眾口認為是三十噸,如果是這樣,則按照現在航空技術水平,該機的結構重量不會超過十四噸,在這樣的重量下翼載荷也極低,發動機也只需要發出50%多的推力既可讓其上天,因此發動機噴口處看不到火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強悍J20國產發動機給力,現場談四代發動機的看法

    我也算是從小看著航空知識.艦船知識還有兵器知識長大的一代,這次碰巧參加了這次中華網實況直播,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們很開心,當然還有一些長期潛水也參與直播的害怕喝茶的朋友也讓我代言謝謝大家支持。

    這倆天我看見論壇對發動機的爭論比較大,這裡我說說我們現場幾位朋友的看法,我們其實都是算半壺水的軍迷,說的不對的地方大家一笑而過。

    凡是注意過我們報道的朋友,一直看見我們用黑尾和白尾來稱呼四代機,這是因為我們發現了發動機外殼和外形的變化,根據發動機外殼顏色和外殼形態的改變來動態稱呼四代試飛機也就是2001機。根據我們長期積累的一些軍事知識,我們在現場三次判斷白尾2001就是國產發動機,其和俄式發動機的聲音還有外形,特別是噴口的玄妙是不一樣的,這樣大級別的改進,是俄羅斯現在所不能拿出來的貨,就算他有這個技術,但要成型我相信還是有個時間跨度,退一萬步來假設俄羅斯有這款發動機,他自己的T-50都還沒有搞正常,他會用自己最高尖端的發動機來幫助中國擁有四代機?哈哈,這個問題就不用回答了,沒有那麼弱智的都知道結論是什麼。

    由於被有關人士提醒不能涉密,我就簡單談現場對發動機的看法:

    那麼四代用的是一款什麼型號的發動機呢?性能到底如何?我們當初判斷是太行改也就是大家熟知的WS-10g改,但是從我們了解到的太行一些公開的資料,發現要在現有太行上改到這個程度,據一些資料參數推測那是相當的艱難,後來我們判斷是WS-15+,也只有完全打破舊有傳統的 15新型才能讓絲帶完全達到一些四代機的標準,並且配合絲帶氣動外形達到設計標準。而且我們注意了發動機啟動時音量和滑跑.推頭音量變化,中.低.高速滑跑時候發動機變換推力產生的聲音變化,還有噴口的變化,得出一個在現場我們都接受的結論,肯定的W15,或者就是一款我們所不知道的新型發動機,而且矢量那是不用說了,我們注意了白尾的很多細節,要達到所謂的矢量標準那太容易。

    根據我們在現場觀察的幾天,我們初步估計這新發動機,能輕易的推拉絲帶那龐大的身軀(在現場的朋友都能知道我為什麼用輕易這個詞),現場觀察推斷推重比至少為9,正式列裝完善版推重比應該能達到和穩定在9.2-9.6這個標準,推力應該在14000-15000之間,加力能達到 165000KG。至於尾部隱形處理,嘿嘿,我不敢說了,反正肯定請大家以後不要拿毛子的T-50來比了,用毛子現在能看到的驗證機來對比四代,真是侮辱我們的科學家。第一步看準F35吧。至於昨天的滑行起飛距離,是漢魂兄弟在目測,我估計就230米左右。

    好了,看見炎黃他說了那麼多話,我也說這點東西,也算謝謝大家和軍迷的支持。說的對與不對,請大家能寬容心對待。四代的誕生真可以用驚天地來比喻。完全是個來自科幻的產物。

俄媒:殲-20隱身性出色 僅相當於0.05平方米物體

    1月13日消息:據俄羅斯《航空港》網站1月12日報道,已於本月11日成功進行試飛的中國J-20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有望成為美國F-22和俄羅斯 T-50的有力競爭對手。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次測試的順利進行表明,中國的軍事航空工業近年來已取得巨大突破,美軍在該地區的空中優勢將受到嚴重挑戰。

    在1月11日進行的試飛中,J-20進行了大約15分鐘的飛行,期間伴飛的是一架J-10教練-戰鬥機。

    有西方媒體指出,最近出現在中國媒體上的有關J-20的報道可能得到了中國軍方領導層的同意。

    分析人士認為,J-20的成功試飛表明,中國在武器裝備現代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出了國外軍事專家此前的估計。

    據預測,J-20將會在2017-2019年間服役,並成為美國F-22(當今唯一一種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和俄羅斯T-50(其預計將會在 2015年投入量產)的競爭者。從目前公布的照片來看,J-20的尺寸要大於F-22和T-50,這就意味著其可能會具備更遠的航程和更大的載彈量。不過,有關該機機載設備的性能目前仍是個謎。

    當然,中國航空工業近些年來的巨大進步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來自國外的先進技術。長期以來,發動機一直是困擾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至今仍未研製出能夠完全滿足J-20需要的新型發動機。不過,有軍事專家指出,中國可能會使用現有的發動機(如J-10所用的發動機)來進行的J-20的飛行測試。專家們解釋說,測試飛行的時間可能不會太長,對高度和速度的要求也低於實際投入使用后的水平。

    據美聯社發布的消息,中國目前已製造出了兩架J-20的原型機:一架安裝俄制發動機,另外一架則安裝中國國產發動機。需要強調的是,用於進行首飛的正是那架安裝中國國產發動機的J-20。

    至於J-20的隱形能力,有專家指出,該機的這項性能雖然要弱於美國的F-22,但也是相當出色的,其前部的雷達反射截面約為0.05平方米。

    J-20的試飛是在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到訪北京的第二天進行的。有英國的分析人士指出,北京此舉可能是想表明其準備使自己的軍事研究計劃變得更為透明。當然,中國新一代戰鬥機的試飛也釋放出了一個信號——儘管美國及其盟友表達了不安,中國仍將繼續推進本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編譯:北斗)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6 1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