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學中文卻求學無門 美國父母索性自辦中文學校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1-11 0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1月09日 22:11     來源:華爾街日報   



邁克爾•尤戈(Michael Jugo)醫生、Wynee Sade及格洛里亞•李(Gloria Lee)在討論漢語浸入式學校的計劃。(華爾街日報)

【僑報網訊】家住加州埃爾塞里托(El Cerrito)的邁克爾•尤戈(Michael Jugo)是一名醫生,在給自己的兩個孩子選擇公立學校時,他發現東灣地區現有的公立學校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希望兩個孩子能比當年的自己幸運:可以在學校學習中文。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現年38歲的尤戈大學畢業後學習了中文,現在在家裡跟美籍華人妻子和年齡分別為兩歲和五歲的兩個孩子講中文。他說,「事實明擺著,我們要麼搬家,要麼讓孩子去上私立學校,否則就學不了中文。」

想歸想,最終他卻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的道路──在他居住的阿拉米達縣(Alameda County)創辦了一家中文特許學校。

經過一年的籌備,尤戈和其他四個家庭提出的創辦一所漢語浸入式教學特許學校的提案在11月得到了阿拉米達縣議會的全票通過,這樣的學校在加州尚屬首例。

育明特許學校(Yu Ming Charter School)──這個校名在中文裡意為「培育明天」──如今正在物色校長,預計在秋季開學,最初招收大約一百名學前班和一年級學生,今後將涵蓋到八年級。到目前為止,已有120個家庭表達了入學意向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會議。

家長和縣政府希望這所學校能夠填補東灣地區公立中文學校的空白,東灣地區華人數量甚眾,但是中文浸入式教學機構比灣區其他地區都要少。像舊金山就有好幾所中文浸入式教學的公立學校和一所私立名校。南灣地區(South Bay)也有好些漢語教學機構。而在東灣,儘管弗里蒙特(Fremont)、海沃德(Hayward)等城市有中文學校,阿拉米達縣的北部卻沒有任何的公立中文學校。

阿拉米達縣督學希拉•喬丹(Sheila Jordan)說,「中文很難學,不過我認為想學中文的人會越來越多。」她又補充道,育明學校吸引的是這樣的人,「他們想要保留自己的文化,又希望能讓孩子通過一種有意義的方式來學習中文,從而對今後的事業和生活有所助益。」

尤戈將自己的設想從紙面落實為切實的社區項目,要得益於去年在朋友克里茜•施溫(Chrissy Schwinn)舉辦的聖誕派對上的一席談話。尤戈說,「大家的回應都很親切有禮,不過顯然是有潛台詞的,那就是,『理論上聽起來是個很棒的點子,不過怎樣才能成為現實呢?』」

最後還是有一小部分家長──包括施溫在內──願意加入進來,他們開始在餐廳和咖啡館召開籌備會議。他們研究了其他的特許學校,包括明尼蘇達州一所類似的中文浸入式教學學校。

一月份,有一個新的同道加入了他們──格洛里亞•李(Gloria Lee),她曾經擔任非盈利機構、加州Aspire Public Schools特許學校管理組織的首席運營長。在李的牽頭下,他們攥寫了正式的特許申請,於八月份提交至阿拉米達縣議會。他們還吸收了很多顧問,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教育學院前任院長戴維•皮爾森(David Pearson)。

李如今是新學校風投基金(New Schools Venture Fund)的合伙人,該基金為教育行業創業者提供資金。她說,「我們在學校的核心價值問題上有過幾次爭論。」最後家長們都同意,低年級班級的課程90%用中文授課,包括數學等課程在內,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英文、中文同樣應用自如了。

因為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採用的中文繁簡有別,籌備者們決定,學校將同時教授繁體字和簡體字。還有一個計劃正在研討之中,那就是,一開始讓學生學習在台灣和香港使用的繁體中文,之後再逐步學習中國大陸使用的簡體中文。進入高年級后,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其中一種作為書寫語言,閱讀的文章則仍然是簡繁兼有。

阿拉米達縣督學喬丹說,這些父母的計劃很「縝密」,不過校董會還需要考慮到多樣性的問題,要確保學校面向所有的學生開放,並保證學生構成的多樣性。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障礙。距離開學只有九個月的時間,校址還沒定,人員也尚未落實。跟其他特許學校一樣,育明學校可以獲得州政府的撥款,額度為每個學生6500美元,不過學校的硬體設施及師資的費用必須由學校自理。他們正在申請政府和私人基金的撥款。籌備者們預計,第一年的花費為75萬美元,到第五年就將升至200萬美元了。

李承認,「我們花錢必須非常節省,還得積極去籌措更多的資金。」

她說,學校希望能招收到在家學過一些中文的學生和只說英文的學生,讓兩者的數量保持平衡,不能讓其中一類學生的數量低於三分之一。尤戈和妻子梅麗薩•湯姆(Melissa Tom)針對那些想要了解更多信息的父母開展過西班牙語的說明會。

有些參與學校籌備工作的父母並沒有華人血統。施溫與她的丈夫都是白人,他們表示,希望自己現年三歲和五歲的兩個孩子從小就能掌握兩種語言,這樣他們以後學習第三種第四種語言就有優勢了。

施溫說,「我們原先想讓他們學西班牙語,這比中文當然要容易很多了。不過既然讓他們學了,何不幹脆試試難學的中文呢?」

(編輯:欒樹)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537

主題

4157

帖子

227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270
沙發
mimidustie 發表於 2011-1-11 04:30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的的各級中文學校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洋學生已經比華裔學生多了,中文熱勢不可擋,拼音的流行也使得學習中文容易太多了,過去繁體中文教育使用注音符號,許多學生在這一關就失敗了,無法繼續學習中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3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0
3
tolstoy 發表於 2011-1-11 12:22 | 只看該作者
好事情啊,希望中華文化淵源流長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