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媒體一片「中美關係正常」「中美關係破冰」「中美開始蜜月」「中美開始修補裂縫」的暖風盡吹的情況之下,美國防長終於來華了。而蓋茨來華的第一站,不是去見高級官員,更不是大談特談中美友好對雙方的利弊,而是一頭扎進中國的二炮,開始了訪問中國的行程。
可以預見的是,美國的防長,來華之後,先是看了二炮,之後呢,肯定會向某些高管要一句中國使用二炮的限制。也就是說他是來摸底的!在中國軍事已經逐漸的西方化的時候,美國防長還要摸什麼底呢?下面我們對這個問題做一下簡單的分析。尤其是國之利器,在這個已經危及四伏的時刻對敵方將領參觀,到底是處於底氣十足,還是另有隱情呢?
中國軍事發展符合美國預期,為什麼美國還害怕中國軍隊
中國從最初的600萬的士兵,到現在只剩下230萬,還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和文藝兵。而且喊著高技術的戰爭下,美國終於看到中國在精兵之路上,走了很遠。很遠終歸是很遠,但是會不會來個大轉彎呢?這是美國最害怕的一件事。
按照美國下一步的預計,中國將裁軍到150萬,甚至是100萬,其規模和俄羅斯的規模相仿。而且中國的先進武器也正在路陸陸續續的曝光出來,對於中國的先進武器,西方和美國都不做過多的討論,卻單獨對中國的二炮進行探底,是不是有著更深的意味呢?
二炮成為美國最後的神秘——其實二炮不是中國殺手鐧
二炮作為中國最大的利器,一直以來都是帶著神秘的面紗隱藏在中國諸多武器之後的戰略武器。現在,不能說美國已經掌握了中國所有的武器情況,但至少應該掌握了大部分的中國武器的情況,現在直奔主題——中國的二炮到底怎麼樣。
由於二炮的獨特的作用和國家的戰略位置,美國一直以來都對二炮毀譽參半,而且忌憚三分。現在中國採取了一種開放的姿態,讓美國隨意的看,只能說明,中國要麼是成竹在胸;要麼是被逼無奈。
成竹在胸還好,說明中國的二炮已經成為一個開放的力量供人參觀,那麼就會有更加神秘的,更加強有力的武器和戰爭能力,能夠讓美國吃不了兜著走。當然,如果是被逼無奈,那就另當別論了。
一旦一個國家的戰略武器被拿來做某種炫耀或者交易的話,那麼中國離著解除武裝,也就不遠了。而這些與上面那些中美蜜月之語,有著雲泥之別。當然,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心態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是第一個呢?那不就說明,中國的最大的殺手鐧,已經不是二炮了,而是比二炮更加厲害的武器系統了,那麼老美你怕還是不怕?但願如此!
美國的葫蘆和中國的葫蘆,賣的是一個藥方嗎?
中國的開放似乎有著某種高層的意識,與當年美國進入中國部隊觀看中國士兵操練和進入中國飛機陣地,觀看中國飛機,進入中國海軍,觀看中國軍艦是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想要表現出一種開放的姿態,你看,中國沒有威脅到誰了吧!?這個是一個和諧的負責任的大國吧!中國是一個溫和的崛起的大國吧!?如果中國僅僅是這麼一個葫蘆的藥方,不賣也罷!
那麼美國此行,恐怕刺探多餘交流。當年,美國進入中國的部隊之後,斷定這支部隊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讓美軍聞風喪膽,聞見飯味就要撤退的中國軍隊了。當美軍進入中國飛機,進入中國軍艦,得到的結論都出現了極其相似的一個結論,那就是中國的武器根本不先進。再加上已經被西方軍事思想置換了頭腦的軍隊,美國對中國的未來戰爭,勝算正在逐漸的增大。
現在美國防長訪問,二炮,是不是也有著這麼一個背景呢?這個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但是不論怎麼說,美國防長來了,不談朝鮮問題,不談南海問題,不談東海問題,卻單獨的挑出二炮來,不是沒有問題啊!
假設中國的葫蘆和美國的葫蘆里都裝了同樣的藥方,那麼中國的危險就大了去了!
探完底的蓋茨,下一步會怎麼樣?
大家還記得去年印度防長來華探底,之後向藏南派兵三個師;越南防長來華探底之後,卻出現了長時間的沉默;現在美國防長來了,會怎麼樣呢?
中國和美國的競爭或者對抗,已經延伸到世界範圍內的各個層面,不承認,也不行。即便自己不承認,美國也會這麼認為——因為美國不可以一天沒有敵人,更不可能任由中國這麼經濟擴張下去,更別提軍事擴張了,或者意識形態擴張了。所以中美的對抗是必然的,也是零和的。不要期望通過某一方的坦誠相待或者自我放逐,來獲得另一方的諒解和寬恕。凡是有這種想法的人,都將成為民族的罪人。
按照美國一貫的做法,一旦探完了底,而且得到了中美友好開始蜜月的承諾,下一步,美國肯定會高調的進行大棒政策。過去美國還講究個胡蘿蔔,現在缺錢,胡蘿蔔就成了甜言蜜語而已,但是大棒已經是徹徹底底的大棒了。
如此看來,真正的狂風暴雨,還在後面。前提是,中國繼續這種以美國為中心的外交和軍政中心。不改變指導思想,只能這樣了。
總之,歸根結底,美國害怕的不是中國的軍隊先進化,因為在先進,也不會高過美國;美國害怕的是中國的軍隊紅色毛氏化,這是美國最擔心的。對於中國的武器,美國最擔心的還是二炮,畢竟能夠獵殺美國航母,摧毀美國的按照目前來看,就只有二炮了。
所以,美國現在急匆匆的跑到二炮參觀,自然是想摸到中國軍事能力的老底。但是人算往往不如天算,就算美國摸到了中國二炮的底,他也摸不準,那天一早晨,中國又開始實行毛澤東的軍事鬥爭思想了。那樣的話,真實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什麼都按照美國預設的軌道發展,中國還是中國嗎?還是紅色的獨立的中國嗎?所以,不怕不變,就怕變完了,突然之間成了紅色的,美國消受不起了。
蓋茨:美關注中國研製高科技武器
(美國軍事專機綜合電)美國防長蓋茨星期六在飛往北京途中表示,美國關注中國最新研製的高科技武器,並希望改善兩國軍方的關係,緩解彼此之間的緊張與不安。
他同時指出,美國會加強本身的軍力以應對中國日益強大的軍事力量。
在飛往北京的專機上,他對隨行記者說,中國在研製第一架隱形戰鬥機方面取得的進展,看來比美國當初的估計還要快;中國的反艦導彈也對美國軍方存在潛在威脅。
他說,美國的一些軍事裝備,顯然面對中國的潛在威脅,對此,美國必須加以留意,並通過自身的計劃適當地因應這一形勢。
不過,他指出,武器的發展凸顯美中軍方建立對話關係的重要性。蓋茨希望這次的訪問將強化美國和中國的防務聯繫。
中國經濟蓬勃發展,軍事上的投資也跟著大幅增加,在彈道導彈、戰鬥機等戰略項目取得的進展超出預期,令美國震驚。
蓋茨坦承,如果中國確實在某些軍事領域取得進展,最終有可能削弱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傳統軍事實力。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在1月19日訪問華盛頓,中美雙方都希望加強兩國在軍事上的聯繫,避免可能引起對抗的誤解。
蓋茨說:「中國顯然希望我在胡錦濤主席訪問華盛頓之前到北京。」
他說:「我個人認為,美國和中國建立積極、富有建設性的全面關係,不只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對整個地區,甚至是全球的每一個人都是有利的。」
就在蓋茨出訪前幾天,中國第一架隱形戰鬥機J-20的原型「曝光」。蓋茨在回答記者有關戰機的問題時表示,美國知道中國正在研製隱形戰機,並承認美國情報機構低估了中國在這個領域的進展速度。
他說,現在的問題是這款隱形戰機究竟有多隱形。
蓋茨也對中國在反艦、巡航導彈的發展表示關注,他指出,中國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已進入成熟階段,但是,這類武器是否能夠全面運作,現在還不清楚。
蓋茨指出,美國國防部日前公布的2012年預算案中,已建議優先發展軍事科技以因應中國導彈等軍備的威脅。
美將研發新軍技
以維持優勢
根據五年預算案的建議,美國將研發新軍事技術以維持其優勢,包括研發新一代的遠程核彈轟炸機、海軍電子干擾裝備、改良F15戰鬥機的雷達、衛星發射工具、無人駕駛的攻擊偵察機。
中國的反艦導彈或戰機要全面投入運作,可能還需等多好幾年,但是分析家指出,中國在這個領域已取得進展,軍方高層擺出的姿態顯得越來越強硬。
蓋茨坦承,在中國訪問期間,中方可能提出美國售武台灣的問題。
蓋茨表示,他並未期望訪問可促使兩國的軍事聯繫馬上取得突破,他認為雙方漸進式地改善關係的可能性較高。
解放軍胸有成竹對蓋茨敞開二炮大門的背後
美防長蓋茨9日晚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據消息透露蓋茨訪華期間胡總和習近平副主席,以及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和外交部長楊潔篪將分別會見蓋茨,但有一條更令人驚訝的消息是,蓋茨還將參觀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二炮,並與二炮司令員靖志遠上將會面,聽取簡報,了解中國戰略導彈的發展近況。
這一看似很正常的外交舉動,其背後卻蘊含著重大意義,二炮是中國戰略王牌,也是牽動美國神經的要地,作為目前中美兩國關係的緊張局勢,讓對手來了解自己,那應該是有多大的胸懷?更重要揭示,解放軍已是胸有成竹,讓對手了解中國的實力要比無謂的猜測更有實效。
眾所周知,美國每年的防務報告中都會提到中國的核力量,當然其評估的基本上以猜測和估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對中國的核力量預測是根據其需要而定的,今天可以說中國核武器數量已威脅到世界的和平,超出防衛所需要的能量;而明天也可以說,中國的核武器不足以美國的重視,對美國的威脅微不足道。
美國去年年中防務報告指出:中國的核子武器庫,包括約20枚固定式、液態燃料的CSS-4洲際彈道導彈、約30枚固態燃料的陸地機動型東風31型和東風 31A型洲際彈道導彈。此外,還有約20枚液態燃料但射程較短的CSS-3洲際彈道導彈、15到20枚液態燃料推動的CSS-2中程彈道導彈、以及作為地區嚇阻任務的CSS-5導彈。
但到了年底,美國負責情報信息的海軍作戰部長傑克·道斯特卻稱:美國低估了中國武器的研發速度。他指出,儘管中國已經擁有先進的、能夠掠海飛行的反艦巡航導彈,但中國又發展了反艦彈道導彈,而其與巡航導彈不同的是,從太空中高速進入大氣層並撲向海面目標,比速度較慢且掠海飛行的巡航導彈更難攔截。道斯特認為:這種使用陸基機動發射方式的反艦彈道導彈,是專門用來針對美國的航母打擊之旅,能夠發現並攻擊航母,破壞航母甲板上的戰機、彈射裝置和控制塔。這是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海上主導權形成的最大挑戰。
為此,美防長蓋茨對中國在反艦彈道導彈方面的研發投入很震驚,他在國防部的演說中強調:中國這一舉措將威脅美軍投送力量和協防盟國的方式,特別是對美軍前沿基地和航母打擊集群構成威脅。當前,美軍擁有的11艘航母中有5艘部署在太平洋,並經常在中國的外海執行「例行海上安全任務」。而糟糕的是,由於美國向台灣銷售進攻性武器,使得剛剛建立起來的中美軍事交流被迫中斷,也就是說,美國對解放軍目前的狀況是一無所知,僅僅是憑東拼西湊的所謂情報,誤差之大是無法預料的。
所以蓋茨借胡總即將防美之際,先行打個前站,在為今後要修補的中美軍事交流行程中,先摸一下解放軍的底,看看中國核戰略部隊的究竟面目。筆者以為,蓋茨此舉應該是很多餘的行程,試想解放軍既然能敞開大門讓你看個究竟,說明是非常胸有成竹,就讓你看個明白又怎麼樣,當然,應該隱藏的你要看也看不到的,給你來點虛虛實實更會讓你摸不著頭腦,也許蓋茨看完解放軍二炮之後,會更加迷惑,究竟是相信眼睛還是聽信耳朵。有一點可以讓蓋茨先生明白的,中國彈道導彈對付航母絕對不是為了恐嚇,而是中國必須要擁有的殺手鐧!
美國防長蓋茨抵京一付「勝利者」姿勢?
「先聲奪人」——明天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抵達北京,展開為期三日的中國之行。作為美國三軍的直接指揮官,此人已經完成了全球及東亞之戰略部署:伊拉克基本軍事形勢日趨穩定;阿富汗美軍與北約之進攻漸漸得手;伊朗核危機逐步得以控制;朝鮮亦頻頻向韓方喊話要求雙方直接談判;西太平洋美海軍已經進駐三艘核動力航母,並已成功在中國周邊的黃海、南海、沖繩附近海域實施演習;美國的戰略級新式武器——無人駕駛航天機、無人戰鬥機等亦取得重大進展。
環顧世界蓋茨愈發躊躇滿志,近日,他在華盛頓公開宣稱,未來五年美國的軍費將停止增長。此時,蓋茨踏進北京大門自然信心滿滿。大半年前(2010年 6月),中國拒絕蓋茨訪華暫停兩軍交往,以回應美國軍售台灣。當時,全球戰略態勢似乎有利於北京——美國仍剛從金融危機脫身,美軍正增兵阿富汗,伊朗將中東攪得團團轉。蓋茨對訪華被拒滿腔腦火,認為中方難以理喻。
短短半年,中方防長又是「邀請」,又是派付總長打「前站」忙得不亦樂呼—— 蓋茨身價倍增。我們的戰略判斷到底依據何類「準繩」?美國人在 30多年前就以「立法」形式固化對台軍售,由此體現美國長期國家戰略。當年之「急功近利」,現在則是「自吞惡果」。故,以軍售向美髮難一般為「自討沒趣」。
中國的戰略決策者必須跳出這一「怪圈」,從全球和太平洋地域之利益平衡中美關係。台灣畢竟只是一個「島」、只是一枚「棋子」,只要中美世界格局握手——「友好」,台灣翻不起大浪;日本、韓國、越南亦如此。10天後,中美元首即會晤,蓋茨之行則更具分量。
圍棋是中國人發明的,但對圍棋實際之戰略運用與理解,美國人似乎棋高一籌!
蓋茨將面對「更加自信」的中國軍隊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7日文章】題:蓋茨訪華帶來了相似的議題清單
2007年年底,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帶著和諧的承諾以及加強五角大樓與中國軍方關係的誓言奔赴北京。本周六,他踏上了同樣的旅程,不過這次與他同行的是過去三年間所發生的衝突和猜疑。
蓋茨將在北京與即將赴美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見面。時斷時續的美中軍事關係令他感到氣餒,他非常希望此行能夠取得成果。不過在蓋茨起程之前,他的發言人對這次訪問幾乎不抱什麼希望。蓋茨此行的目的與三年前大致相同:要求中國領導人增加中國軍隊的透明度,並鞏固世界軍事超級大國美國與迅速崛起的中國之間的關係。與此同時,蓋茨將敦促中國對其盟友朝鮮施加更大壓力。
防務專家說,與2007年時相比,中國軍隊目前已經變得更加自信,這不僅是因為其自身的擴張和新型武器計劃,還因為美國陷入金融危機,中國軍方認為這是美國衰弱的表現。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月7日文章】題:北京通過展示其軍事實力來歡迎美國國防部長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明天抵達北京標誌著兩國軍事關係最終恢復正常。
作為對蓋茨來訪的歡迎,北京公開了中國首架隱形戰鬥機的照片——此舉清楚地表明了中國提升軍力的意圖。
殲-20向蓋茨表明,北京認為自己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大國。蓋茨本周說,華盛頓應當注意中國不斷提高的能力,但「中國沒有理由成為美國的對手」。
他選擇的訪華時機非常關鍵,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幾天後赴美進行國事訪問。
蓋茨使用了能夠取悅北京的精心斟酌的言辭,不過他也向中國發出了信號,要求其變得更加透明。
他說:「我認為,主權國家之間的相互交往應當通過建設性、更加開放、更好地理解對方意圖的方式來進行。」
這番話不僅反映出五角大樓的擔憂,也反映出亞洲許多國家對中國在外交和軍事領域日益強勢的擔憂。
在軍事技術領域,中國仍然落後美國二三十年以上。然而,中國在某些領域,尤其是海軍,實現了突破。美國官員稱,「東風-21D」 反艦導彈的研發已接近「初步作戰能力」。北京還一直在整修一艘報廢的俄羅斯航母,希望將其用於訓練。不過,要想掌握這種複雜的武器裝備,中國仍需要數年時間,更不用說自己建造一艘了。
美國海軍部情報局局長戴維·多塞特說:「他們掌握作戰能力的時間總比我們通常預計的要快。」五角大樓消息人士昨天說,蓋茨希望說服中國,在中美之間建立一個適當的交流機制。一旦發生危機,兩國能夠以迅速、透明的方式進行聯繫。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7日文章】題:北京歡迎蓋茨的笑容掩蓋了緊張的關係
本周日,當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抵達北京走下飛機時,東道主將以笑容來迎接他——不過露出的卻是鐵牙齒。
在中國國內,軍方鷹派人士抨擊美國的激烈言辭體現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他們把美國視為一個企圖包圍中國的、日漸衰落的帝國主義國家。去年11月, 空軍某院校的教授批評美國是帝國主義國家,稱美國在過去20年裡打了四場戰爭,每場戰爭都是為了保護美國的霸權。不過,蓋茨此次訪華期間不大可能會聽到上述言論。一些專家說,這種謹慎處理與外國軍方關係的做法使中國的軍事外交有別於其他國家。
蓋茨本次訪華受到中國多位重磅人物高規格的接待
在中美兩國軍事關係經歷一年冷淡期后,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昨晚抵達北京,開始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
中國官方媒體證實,蓋茨將破例受邀參觀敏感的解放軍第二炮兵司令部,了解中國戰略導彈的最新發展,本次訪問也被普遍視為中美兩軍關係回暖的正式標誌。
這是蓋茨2006年12月就任國防部長以來第二次訪華,也是自2007年來的首次。
他上周臨行前在美國的記者會上表明,期待通過訪問緩解中美兩軍的緊張與不安,並寄望中美在伊核、朝核、反恐、反海盜等有共同戰略利益的問題上展開合作。
與此同時,經常展現對美強硬態度的中國軍方人士也釋出友善信息。
中國軍事專家、海軍少將楊毅昨天接受中國新聞社訪問時表示,蓋茨訪華將為促進兩軍的相互了解和降低誤解發揮積極作用。
該社引述楊毅提出,維持穩定、健康、合作的中美軍事關係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兩軍關係發生周期性的、特別是大起大落性的動蕩,是兩國的共同願望。
但楊毅同時強調,中美兩軍關係互動中有難以解決的結構性矛盾,因而中美兩軍「履行承諾、擴大合作、相互包容、雙向透明」是當務之急。
他提出要求說,兩軍必須坦然對待分歧相互適應,而不是單方索取,雙方要履行各自向對方的政治承諾,而且要「真正在行動上而不是口頭上」,不挑戰、不損害對方的核心利益。
中美兩軍缺少互信
所謂的相互包容,楊毅認為,即承認並不挑戰對方合理的、相應的空間和權利,包括軍事力量的發展。
當前中美兩軍戰略互信缺失,原因就在於美國在全球擁有難以比擬的軍事優勢,卻把中國軍隊當作潛在的作戰對手加以防範,不願看到中國軍事力量的增強。
不過,儘管中國軍方人士在歡迎中也透露了保留態度,作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9日正式訪問美國之前中美高層的一次重要互動,蓋茨本次訪華顯然受到中國高層高規格的接待。
新華社昨天援引國防部外辦消息稱,訪華期間,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和外交部長楊潔篪將分別會見蓋茨。
期間,中國防長梁光烈將與蓋茨舉行會談。
在分析蓋茨此行的看點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教授王湘穗對本報指出,過去美國防長訪華,尤其美國前防長拉姆斯菲爾德在任時曾多次要求參觀二炮,但中國始終都沒同意。
這次蓋茨獲邀參觀二炮,表現了中國對中美在軍事合作,以及中國提高軍事透明度方面的積極態度。
在朝韓關係緊張,危機未徹底解除的背景下,中美兩軍打破隔閡展開互動,也有助於促進本區域的安全穩定。
學者:
為胡錦濤訪美暖場
王湘穗指出:「當西太平洋地區局勢還比較緊張的時候,對於這個地區負有最重要責任的兩個國家進行這種溝通,對這個地區的安全框架的長久設計和安全穩定,是有一定意義的。」
蓋茨本次的「破冰之旅」也是胡錦濤訪美之前,兩國一系列鋪墊、暖場活動的重要環節。
王湘穗說:「中美確實是希望遏制一下去年以來關係下滑的勢頭,從現在開始要觸底反彈。能夠反彈多高,不知道,但是至少是可以開始反彈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