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濟觀察報:Facebook的「后500億美元時代」

[複製鏈接]

340

主題

437

帖子

32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煙雨夢華 發表於 2011-1-9 1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經濟觀察報:Facebook的「后500億美元時代」
  

50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

  簡單地說,你可以用它買下全世界的星巴克連鎖店,剩下的錢還可以跟邁克?戴爾談談收購戴爾公司的事;或是更加瀟灑地給諾基亞董事會主席奧利拉簽一張400億美元的支票,買下這個垂垂老矣的巨人,然後用13億美元打造一款比iPhone更優秀的手機,重新奪回老大的寶座。

  相比於這些選擇,你可能會對Facebook價值500億美元的融資邀約嗤之以鼻,因為在它看似強大的軀殼裡面,你並不知道那顆略顯幼稚的心會跳向何處。但高盛這麼做了,而且押的賭注很大:按照500億美元的市場估值,融資5億美元。要知道,這個估值比上個月整整多出了100億美元。

  但不管怎樣,Facebook成了年歲交替的關鍵詞。以馬克?扎克伯格為原型的電影《社交網路》號稱要衝擊奧斯卡,扎克伯格壓倒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登上《時代》封面,Facebook市值也超越了雅虎和易趣,佔據了網際網路行業的第三把交椅。

  這給善於講故事的高盛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很顯然,一個老牌投行和一個未來網路巨人碰到一起,只會有一個故事版本――IPO。

  說故事


  當然,IPO前,高盛需要給Face-book「編」一個故事。不論是它的自有客戶,還是未來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它都需要設法讓別人相信,一家營業收入不到20億美元的公司能值500億美元。

  它可以拿出很多冠冕堂皇的說辭:Facebook擁有超過6億的註冊用戶;佔據了美國網際網路流量的8.9%,超過谷歌的7.2%;在 Facebook開放平台上,有超過100萬名開發者和創業者在不停地提供各種應用,而有幾百個應用每月固定有效用戶超過100萬個;全球流量最大的前 100網站中,超過一半的網站正在使用FacebookConnect社交平台;此外,使用移動設備的用戶超過了1億個,近60個國家的200多家移動運營商正在應用和推廣Facebook的移動應用……而最關鍵的是,扎克伯格依然像一個創業者一樣「可怕」,他貪婪地尋求著Face-book每一個可能的閃光點。

  但並不是一切都那麼樂觀。按照網路觀察家孫永傑的理解,500億美元對Facebook來說,確實有點「重」。

  Facebook2010年的收入不到Google的十分之一,也僅僅是Yahoo的三分之一。而如果拿效率說事兒,就更加觸目驚心了。 Facebook最新的估值是500億美元,今年收入預計為20億美元,其市值與收入比為25,即Facebook平均25億美元的估值才能帶來1億美元的營收。再來看看Google,它去年的收入為237億美元,目前的市值為1926億美元,市值與營收比為8.12。而微軟這個被認為已經廉頗老矣的企業,去年收入接近625億美元,按照2392億美元市值計算的話,其市值與營收比僅為3.83。按此演演算法,twitter的值為24.67,而 groupon的值在2.4和6之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Facebook和twitter目前的估值存有一定的泡沫,更關鍵的問題在於它們的商業模式依然模糊,「只賺吆喝,不賺買賣」。

  與創業初期不同,扎克伯格不再對華爾街的風投們棄若敝履。他逐漸地意識到,在如今的商業環境下,規模龐大的網站想要保持獨立性是多麼不易。他開始尋求平衡,不僅僅在技術上,還包括運營和資本。

  因此,DST和高盛的出現並不意外。因為無論扎克伯格把未來的SNS市場描繪得多麼天花亂墜,都不如資本市場上的一個故事來得實誠。他需要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這樣可以省下好幾年的市場培育期。但Facebook沒必要急著上市,因為高盛手裡的客戶資源足以維持它的融資排期,而且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躲過《證券法》的約束(股東數量超過500個,需要披露財務,但高盛只算一個股東),繼續隱形自己的財務報表。

  但無論如何,高盛的進入意味著Facebook的上市只是個時間問題,即使扎克伯格對資本市場再不感冒。

  真金白銀 

 拿到5億美元后,扎克伯格需要思考怎麼去花才能換來「真金白銀」。

  扎克伯格是一個極度排斥傳統網際網路廣告的人,這與他一直想要保持網站獨立性不無關係,但在未來的業務版圖中,廣告的貢獻會更加明顯。他應該進一步嘗試利用雲計算平台、搜索引擎來完成廣告,Facebook龐大的用戶平台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而這樣的廣告形式也並不露骨。

  澳拜客的例子很能說明問題。它是一家全球連鎖的牛排餐廳,2009年 11月決定通過 Facebook發放優惠券。效果很好,僅僅 18天,就圓滿完成了吸引 50萬顧客的目標。但Facebook分文未得,掙錢的卻是微軟。

  澳拜客把網路促銷的實施外包給了一家名叫Thuzi的公司。由於難以事先預料會有多少顧客光顧澳拜客的主頁,無法預測流量,也就無法預先確定需要多少台伺服器。合理的方案應該是租賃雲計算平台,根據實時流量,即時動態地分配伺服器。多用多付錢,少用少付錢。於是,Thuzi選擇了微軟的 Azure雲計算平台。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Face-book現有的用戶量已足以完成這種效果類營銷,根本不用去求那些廣告客戶,「站著就把錢給掙了」。

  電子商務則是Facebook近期經常提到的關鍵詞,甚至業內傳出要收購易趣的傳聞。其實,包括易趣和亞馬遜在內的十多家頂級零售網站早已與 Facebook實現了互通。訪問亞馬遜的消費者可以直接登錄Facebook,獲取其他用戶的購物評價。而易趣也推出了GroupGifts功能,讓 Facebook用戶可以團購某種商品,還可以與好友分享購物清單。

  Facebook希望的則是獨享利潤。商務經理大衛?費舍爾近期表示,公司高管最近一個月連續會見了20多家大型零售商,希望它們能夠在Facebook上開店。此外,大衛?費舍爾的團隊還與零售商一起開發相關的軟體和工具,譬如銷售情況分析工具等。

  社交遊戲不得不提,因為它目前佔據Facebook營收的三分之一。Playdom、Playfish、Zynga等SNS遊戲開發商因此成了市值過億的公司,矽谷 甚 至 有 一 家 天 使 投 資 機 構AppFactory, 專 門 投 資 那 些 為Facebook平台開發各色服務的新企業。但這些遊戲開發商羽翼漸豐后,開始嘗試 「去Facebook化」,Zynga就是個例子。

  這對Facebook本身是個衝擊,因為SNS遊戲是提高用戶黏性的利器,並且收入頗豐。SNS遊戲必須做,而且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扎克伯格需要平衡與SNS遊戲開發商的關係,這事關重要。

  在去年收購了5家企業之後,「收購」依然會是今年Facebook發展的主旋律。可做的東西很多,電子商務、雲計算、SNS遊戲,甚至傳聞即將開啟的中國市場,但扎克伯格需要去找到一個點。

  2004年11月30日,Facebook迎來了第100萬個註冊用戶,創業團隊決定在paypal創始人、Facebook股東之一彼得?泰爾的酒店裡慶功。在電子郵件請柬的頂端,他們引用了馬爾科姆?格蘭特威爾在《引爆點》中的一句話:「看看你周圍的那個世界,只需要在正確的位置輕輕地一推,它就能夠被傾斜。」

  現在世界已經是他們的了,可在扎克伯格心中,「引爆點」還沒找到,世界還未傾斜。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沙發
huasendg 發表於 2011-1-10 15:25 | 只看該作者
Facebook一路高歌
大中小2011-01-04 18:46:32轉發TwitterFacebook列印投搞
【多維財經】Facebook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其發展勢頭可謂迅猛。現在,Facebook正向俄羅斯「擴張」,以爭取俄羅斯廣大的網民。而且,以目前來看,Facebook的前景也越來越廣闊。

俄羅斯用戶對社交網站的大量使用使得俄羅斯成為一個理想的試驗田。據comScore的數據顯示,平均每位俄羅斯網際網路用戶平均每月在社交網站上停留的時間為9.8小時,相當於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多。這也給Facebook製造了機會。

2009年年初,Facebook與俄羅斯無線運營商Beeline和Mobile TeleSystems達成合作協議,這兩家運營商的用戶可以使用移動版Facebook。不過由於語言的地域性,為了俄羅斯人可以更方便的使用,Facebook允許用戶對難以用俄語理解的功能提出翻譯建議,並允許用戶對這些建議進行投票。

2010年4月份,在俄羅斯Facebook正式啟動了其網站。自從啟動以來,取得很多的成績。網際網路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Facebook在俄羅斯社交網站市場排名第五。雖然俄羅斯本土的社交網站非常受歡迎,但是Facebook的增長也是極為顯著。
comScore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1月份到8月份,Facebook俄羅斯用戶增長了376%,達到450萬人。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從不掩飾自己想要取得俄羅斯市場的信心與決心。2010年10月17日,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學發表講話時指出,如果Facebook成功打入俄羅斯市場,那麼將給Facebook在全球網際網路用戶最多的中國市場的發展做出榜樣。

社交網站之所以在俄羅斯如此受歡迎,主要原因是漫長的冬季使得人們更傾向於室內活動,通過網際網路獲取信息,表達自己的觀點,並且可以和好友分析各種資源。


(薛麗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1: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