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賣地收入7萬億是一把雙刃劍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11-1-10 03: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南方都市報
   
     1月7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說,去年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 .7萬億元,同比增加70.4%。全國實際建設用地供應642萬畝,比2009年增加了18%。業內人士表示,2.7萬億創了歷年新高。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徐紹史在回顧過去的五年時說,全國共批准新增建設用地3300多萬畝,土地出讓收入7萬多億元。(1月8日《新京報》)

   
     城市賣地收入激增意味著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意味著財政無憂。但是,政府徵收土地以後是否足額補償失地農民與被拆遷人,地方政府對賣地收入是「用之於民」,還是用於「三公」消費、購買天價電腦,仍然是一個個問號。賣地收入7萬億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而且,在樓市調控政策頻繁的當下,土地市場熱度不減,房價繼續上漲,樓市調控政策的成效堪憂。目前樓市調控政策側重於以信貸、稅收槓桿遏制投機炒房,而忽視了土地財政的危害。而且地方政府對賣地財政樂此不疲,缺乏應有的責任擔當,令人失望。從某種意義上講,房價上漲、地王重現不僅是投機炒房與開發商暴利惹禍,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思維更值得警惕。
   
     繼約談土地違法嚴重的12個縣市一把手以後,針對近期少數城市部分地塊出讓溢價率偏高的情況,國土資源部要求嚴格落實房地產監管和調控政策措施,抑制少數城市地價過快上漲趨勢,體現了國土部從源頭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心。筆者期待,國土部明確處罰細則,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及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認真執法,下氣力監管土地市場違規行為,勒住土地瘋狂溢價這匹野馬。同時,筆者期待地方政府改變土地財政思維,打破地王神話,增加土地供應,為地價、房價理性回歸提供市場原動力。
   
     國土資源部今年公布的房地產項目地價專項調查顯示,在全國620個樓盤中,地價占房價最高為58.6%,平均為23.2%。在商品房的成本構成中,各級行政部門收取的稅費就佔了20%。正是高昂地價和多如牛毛的稅費負擔直接拉升了房價,也助推了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
   
     一方面,商品房土地市場熱度不減,地王重現。國家統計局去年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7%。房價依舊連續三個月上漲。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緩慢,一些地方由於配套資金不到位和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準備不足,導致保障房建設計劃難以完成。有的地方保障房只見「供地」不見「供房」,保障房源被公務員、社會名流鳩佔鵲巢。
   
     在房價高企的當下,無論是國土部還是地方政府,都沒有理由躺在7萬億元土地出讓收入的政績沙發上沾沾自喜,迴避平抑房價、供給保障房的責任。
   
     從經濟的角度講,保障房需要政府減免稅費,降低地價讓利。而地價上漲,賣地收入增加可以讓政府賺個盆滿缽溢。有的地方過分依賴房地產財政,忽視保障房需求,其動機不難理解。但是,地方政府過分依賴房地產財政,土地價格不斷飆升,助推房價高揚,增加了民眾住房消費負擔,背離了消費者的經濟承受力。對此,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打破房地產財政思維,平抑地價讓利於民,不折不扣完成保障房建設任務,保障低收入群眾居住權利;另一方面,國土部要履行監管責任,對建設保障房不給力的地方依法依規問責、處罰。
   
     從根本上講,要改變地方的土地財政熱情,僅有公眾用腳投票,僅有國土部發通知、提要求,遠遠不夠。只有改革績效評價體系,多從民生視角審視地方政績,通過科學政績考核評價的力量,糾正唯G D P馬首是瞻的短視政績觀,才能促使地方政府把土地財政熱情轉移到民生工程上。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47

主題

606

帖子

66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3
沙發
sdwddnh 發表於 2011-1-10 06:19 | 只看該作者
典型的變向吸老百姓的血!!!
土地是人民的。政府拿去拍賣了,錢隨便用。
老百姓反倒要花高價賣房子。太不公平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5: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