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錢雲會案 圈地背後的生命負重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7 0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香港)   (2011-01-05)

  (聯合早報網訊)中國經營報報道,2010年12月25日,上午9點45分,樂清蒲岐鎮寨橋村村委會主任錢雲會在村口被一輛工程車碾死。鑒於其上訪戶的特殊身份,關於其死因的說法沸沸揚揚,並迅速演變成一場輿情風暴。

  誰造成了村委會主任之死?為何之後的當地政府屢次闢謠卻始終無法得到民眾信服?《中國經營報》記者歷時一周,分赴溫州、樂清等地進行了詳盡的調查,試圖還原這場悲劇的來龍去脈。

  事出有因

  2010年12月30日,晚上八時許,本報記者來到寨橋村,此時整個村莊已漆黑一片。

  村委會主任錢雲會之家就隱於一片黑暗之中。這是一座簡陋的兩層小樓,蓋於十多年前,樓上,錢雲會之妻仍卧床不起,神態黯然,一家人聚在狹小的屋內相視無語,當記者問及溫州警方對此案件的最終結論時,小女兒錢旭玲直視記者眼睛,「我不信,你信嗎?」

  12月29日,溫州警方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此次案件已經查清,排除了謀殺可能,認定為交通肇事案件。

  在會上,溫州警方表示,對其中兩位目擊者和兩位司機分別進行了測謊,一位名為錢成宇的目擊者表示,在事發時並未看到如網路留言中的4個保安按住錢雲會,招呼工程車駛來等情況;另一位目擊者52歲的隔壁華二村民黃迪燕則表示,因為有人說給錢才編造看到3個戴口罩的人對錢按住,開車碾過。

  事件原本就此水落石出,但其中仍然疑點重重。

  12月25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樂清村委會主任死亡的一周之前,也就是12月17日,當地村民曾與運送石料至樂清臨港開發區圍墾工地的工程車隊發生過激烈衝突。

  12月17日,來自虹橋鎮灣底村礦山的石料車來到寨橋村村口的虹南大道朝樂清電廠的小路上被村民攔截下來,禁止通行,駕駛員與村民對峙之後只得離開返回石料廠。

  12月18日,錢雲會指揮村民運來數個電線桿將朝樂清電廠和臨港工業開發區方向的道路堵死,電廠運煤車無法進出,而石料車也不能經過。

  12月19日,運送著數噸重的石料車隊再次經過該村,又被堵住,只得再次返回。事情直到12月20日,當地警方派出吊車將電線桿吊走才得以解決。而之後卻又因為當地雨雪天氣,該工程隊運送石料仍暫時中止,直到12月23日才得以恢復,不想,兩天之後命案發生。

  而在此事件之後,當地政府為了維護秩序,曾派出2到3名保安人員在村口巡邏,以保證樂清電廠運煤車和石料車正常通行,這也是事發時,多位群眾說看到保安制服人士的緣由。

  據本報記者了解,肇事車輛皖K5B323的工程車車主費良玉與司機黃標屬於位於虹橋鎮灣底村附近的山唐山石料廠車隊員工,該石料廠屬於樂清灣港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盧紀清,採礦權有限期為2009年8月6日至2011年8月31日。

  在出事之後,此石料廠已停工休整。一位工人對記者表示,該廠在2009年11月正式往臨港工業區運送石料,用於圍墾工程,而在整個樂清,山唐山石料廠只是該工程的十幾家供應商之一,在該石料廠,目前共有運送石料的工程車為12輛,出事之前,費良玉的車也是其中一輛。一位工友向記者回憶,費良玉2010年9月28日帶著嶄新的解放牌工程車入駐工地,該車系他個人於近期剛剛購買,價值40多萬元,其個人付款20餘萬元,其中多數也是向親屬所借,而剩餘20萬元為銀行貸款,該車隊12輛車主均為安徽籍人士,多是老鄉結伴而來。

  在該工地,最為賺錢的就是車隊車主,所拉石料每方大約在6元錢。從山唐山石料廠至臨港工業區距離在7公里左右,行時為15分鐘,每輛車一趟能賺150元左右。該工地工作時間為早上5點半至晚間10點,一輛車配兩個司機,輪流交班,一天毛利能賺1500元左右。出事之前,費良玉每月毛利在3萬~4萬元之間,凈利在1.5萬元左右,其中需支付雇傭司機黃標的3000元工資。按照如此速度,將在2年之內還清貸款。

  「因為按噸數來計算工資,所以司機們都拚命裝貨,超載在此地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是政府工程,交警也從不過問。」一位工友透露說。根據當地警方公布的數據顯示,事發時,該車核載12.405噸,實載35.020噸,超載為282%,這導致其制動性能變差,釀成大禍。

  多位工友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從山唐山運石料至臨港工業區7公里路,一般15分鐘左右,很多司機為了多賺錢,最快可以至12分鐘。而記者在2010年12月29日和30日從山唐山至臨港工業區打車多次往返,因為經過多個居民密集區,每次卻均在20分鐘左右。如此看來,這些貨車不僅超載,也有超速之嫌。

  一位工地知情者透露,停工一天,整個車隊損失在2萬元上下,三天就是6萬元。該人士說,在過去一年中,該村從未攔過石料車,不知為何在2010年12月17日突然阻攔,雖然車隊方聲明和樂清電廠無關,但仍被阻攔。當地人說,因為政府沒有給個明確說法,所以只要和政府相關的車輛他們都攔。

  「臨近年關,這讓車隊損失很重,覺得這個村子里人在無理取鬧,大家心情很不好。」上述工地知情者說。

  錢雲會其人

  在當地警方的描述中,錢雲會「惡行累累」。

  2010年12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發給在場記者的新聞材料中顯示,錢雲會,男,53歲,小學文化,2005年當選寨橋村村委會主任,此前在1992年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2005年因擾亂社會次序被判刑1年6個月,緩刑2年;2008年因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2010年7月22日刑滿釋放。

  在當地村民中,錢雲會卻是另外一個人,為人正直、一貧如洗、敢作敢為,是村民對他的評價。從2005年他就任村委會主任之初,就帶領村民對當地征地的不合理現象進行上訪,兩進監獄,「剛開始他身後有一大群人跟隨,而後來只剩下他一個人堅持」。

  錢雲會五年來上訪不斷的就是樂清電廠土地徵用一事。

  據記者了解,樂清電廠位於樂清市蒲岐鎮、南嶽鎮區域內,為浙江省提出的「五大百億」工程項目和電源建設規劃「三個一千萬」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投資為108億元,2010年7月4日全部建成投產。

  到2003年11月,除寨橋村外,其餘11個村的電廠拆遷工作均已完成。寨橋村對政府給出的1157.4萬元的補償費並不滿意,他們提出了總額為18.94億元的補償總額,其中包括打水灣山補償5億元,灘塗補償4億元,深水碼頭補償5億元,礦山補償3.2億元,樹木補償1.5億元,山地補償0.24億元的補償。

  「這個補償費根本是不能接受的,一個是數額巨大,樂清沒有這個錢;另一個是如果這個村子獅子大開口,其他村子的人都紛紛效仿,政府以後的征地工作還怎麼進行?」樂清政府一位人士對記者說。該人士還表示,因為後來考慮到該村子人多地少,所以後來給予了最大程度的照顧,提出了總金額為3800萬元的「一攬子」安置補償徵用方案。這套方案終於在2004年4月與村兩委簽訂了征地協議。

  根據樂清市與寨橋村簽訂的協議顯示,補償的首筆1061.7613萬元於2005年6月30日支付到寨橋村農村合作銀行賬戶,剩餘的2738.1932萬元於2005年11月18日已匯到蒲岐鎮樂清電廠政策處理專用戶頭。

  「不過,因為剛剛當選的村委會主任錢雲會和村民的反對,一直拒不接受。」蒲岐鎮一位宣傳人士對記者說。他向記者表示,該筆存款多年未動。

  多位與錢雲會相熟的村民認為,之所以不承認以前村委會所簽訂的協議,就是因為懷疑實際的補償款被截留了。一位村民向記者表示,此前樂清高速公路旁的一塊30多畝的土地賣了1億元,而該村500畝的土地補償才3800萬元,肯定是太少了。

  對此,上述蒲岐鎮宣傳人士表示,高速公路旁為商品房建設用地,而村民的地則用於電廠建設,屬於政府征地,價格自然相差甚大。

  不過,這一說法始終得不到村民的認可。2004年,由錢雲會等7人組成了代表小組進行維權上訪,要求政府公開回應村民疑點;而在此過程中,當時的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8名代表在3800萬元的協議上簽字,這引發了村民的憤怒,雙方爆發了衝突,也拒絕承認協議的合法性。

  2005年4月,錢雲會當選村委會主任。按照樂清政府的說法,他當選的理由是曾向村民承諾為每個村民爭取到每人10萬元(該村共有3676人)的征地補償款,也就是比3800萬補償款多10倍的利益。樂清政府說:「錢雲會以這種空頭承諾騙取了村民的信任,當上了村主任。」

  不過,錢雲會小女兒錢旭玲、兒媳錢雙萍均否認承諾10萬元一說,「他只是承諾讓政府公開所有信息,讓中間環節透明,防止有人截留補償款,村民選他也是自願,並不存在騙取一說。」

  多位村民說,之所以選錢雲會也是認可他的人品,覺得他不會為自己牟利,為人坦蕩,5年來,他經常被毆打、恐嚇,甚至投進監獄,除了他,沒有人有這個勇氣來抗爭。「那麼多年來,錢雲會得罪的人數以千計,大人物、小人物都有。」 村民們說。

  圈地亂象

  錢雲會生前之所以上訪不斷,皆因他和村民認為樂清電廠征地另有內幕。

  公開資料顯示,樂清電廠由浙江省能源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溫州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正泰集團和華峰集團分別按51%、23%、16%、5%和5%的比例出資建設。在2003年建設之初,由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各提供了23.3億元的貸款。

  不過,這個耗資上百億元的工程卻有違規之嫌。

  根據記者得到的2005年6月的國家發改委的《關於樂清電廠一期2×60萬千瓦項目核准的批複》中顯示,該項目並未獲得國家核准就開始擅自開工建設,違反了基本的建設程序和規定,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電站項目清理及近期建設安排有關工作的通知》將給予經濟處罰。而據記者了解,此處罰始終未落下。

  在未得到國土部許可的情況下,樂清電廠工程在2003年11月28日就基本完成了電廠征地、拆遷工作,舉行了「四通一平」儀式,而後也曾因此在2004年2月被中央緊急叫停,之後開始補辦手續。

  在開工兩年之後的2005年,浙江省政府請示國務院,擬同意該項目用地127.9173公頃,其中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62.7055公頃,徵收集體土地41.4151公頃,利用國有土地86.5012公頃,報國務院審批。直到當年8月31日,國土資源部才同意樂清電廠項目的建設用地請求。

  此補辦手續的「高效率」也讓人看到樂清電廠投資者所蘊涵的巨大的能量。

  根據錢雲會家屬向記者提供的申訴材料表示,錢雲會生前懷疑,這塊電廠用地有搭車房地產市場之嫌疑。「民企正泰和華峰集團的介入就是為了房地產。」錢雲會家屬說。

  多位村民表示,原先以樂清電廠名義征來的3365.4226畝,將來會有一半用於地產項目,這些投資者最初的本意也是著眼於此。不過,記者坐車在此區域多次往返,尚未發現建起的商品房,目及之處仍是荒地一片。為此,記者致電樂清政府宣傳部門詢問,但其表示負責人不在,不便接受採訪。

  不過,寨橋村事件只揭開了整個溫州地區征地亂象的冰山一角。記者在錢雲會家採訪之時,接到聞訊趕至的溫州地區上訪戶遞交的幾十份舉報材料,皆為征地糾紛。

  一位與錢雲會相熟的隔壁村負責人說,在整個溫州地區,有幾百個村子因為征地糾紛上訪,尋求援助者無數。來自當地政府的統計顯示,2010年以來,僅在樂清發現的違法征地案件就多達411件,涉及近600畝土地。

  這些年來,溫州建設用地十分緊張,工業用地嚴重不足,征地由此變得迫不及待。

  一位溫州市政界人士告訴記者,溫州目前人均土地僅為4分左右,建設可用的土地不足60萬畝,10年就會用完。「如今,溫州的工業用地拍賣價高達250萬~300萬元一畝,還是"定向供應",投資小的項目只給房,不給地。」該人士說。

  近年來,溫州每年的建設用地規模在2萬畝左右,而目前溫州全市的耕地面積僅在253.2萬畝,未來這些耕地將逐漸以驚人的速度消失。

  不過,上述溫州市政界人士也表示,商業用地過程中也存在大量圈地現象,這也是造成土地供應緊張的原因之一。該人士說:「多數企業其實本身並沒有多大需求,但知道土地會每年升值,在利益驅使之下,瘋狂圈地的很多,有些企業動用關係,能圈地上百畝,過兩年做房地產或者賣掉,都能翻上幾倍。但這樣一來,很多土地就被荒廢掉了。」

  「從目前來看,樂清電廠早在2003年還沒拿下批文就率先開工,圈地幾千畝,也是為了將來的利益,不排除將來有用作商業用地之嫌。這也是引發雙發矛盾的根源。」上述溫州市政界人士說。

  也正是在這種瘋狂的圈地背後,小人物錢雲會開始了他的上訪人生。他不被家人理解,性情固執,且屢敗屢告。在2010年7月出獄之後,他依然帶領村民要求政府給個公道。在無果的情況下,他在2010年12月17日始連續三日偏激地掀起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堵路行動,不覺中得罪了更多的人。

  自此之後的八天中,錢雲會依然每天打電話,召集村民,商量下一步的計劃。不過,他似乎在冥冥中預感到了危險,他曾到一名老友家,告訴他「最近感覺非常不好,要出事」。他每天晚上躲在家裡不敢出門。

  2010年12月25日上午9時許,小雨已止,他匆匆吃完麵條,腋下夾著傘,老伴問他為何帶傘,他回答怕回來時下雨,誰知這竟成為最後的訣別。他邁著大步向村口走去,卻不知,一輛超載的卡車正飛奔而來,幾個保安正在路上巡視,錢雲會倒在了車輪下,生命就此凋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