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黎明:77元廉租房老百姓為何不信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4 2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1月04日08:34長江日報
黎明 知名網友

原題: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針對最近引人關注的公共事件,我曾寫過一篇《最難應對的是不相信》的文章,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國民不相信運動」,指出在諸多涉官、涉權、「涉數」的輿論熱點或公共事件的背後,有這樣一個「公式」:不信,不信,就是不信。

這得到一些網友的認同,其間,多次出現了「老百姓成了老不信」這句話。開始我還以為這話是我的文章引出來的,看到「貓眼看人」的一篇題目叫作《你讓老百姓變成了「老不信」》的網文,發文時間比我文還早一點,方知「老不信」的創意和我沒有關聯。但這種「雷同」現象說明:客觀現象作用於人腦,大家同時思考同樣的問題,發生相同、相似的感受,並提交類似的思索結果,而較準確集中、歸納了公眾感受的新辭彙和新生流行語,則會迅速引爆大家的共鳴。

近日就有個「不相信」的典型事例,即媒體報道北京「77元房租」后,引來一片嘩然。有知名網友稱,那位廉價租房的住戶犯下了「欺君之罪」。其實,也真有極個別的、罕見到一般人都看不到的廉租房,只是,如此轟轟烈烈地作為「主旋律」張揚出來,由於太過誇張,則難博公眾一信。

中國老百姓是不自信的良民,畏官尊權,本容易被官府忽悠。可是,見多了欺瞞哄騙,聽多了大話假話,受夠了兩面三刀,再單純的人也會變得狡猾起來。老百姓成為「老不信」,其實是權力「教育改造」的結果。你讓老百姓老敗興、老不行、老不幸,老百姓一次次看到你老不行,他也只好「老不信」了。

一位凱迪網友的文字深得我心:信任原本就是一種最重要的社會資源。我們打開水龍頭要相信裡頭流出來的水沒有毒。我們睡覺要相信屋頂不會無緣無故塌下來。我們遇事報警要相信警察不是盜賊的同夥。沒有信任,社會就不可能存在。已故的德國社會學大師盧曼就說得好:當一個人對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時,早晨甚至會沒辦法從床上爬起來。

沒人願意「老不信」。老百姓變成「老不信」,這是無奈的、低烈度的集體自衛。別拿「老百姓素質低」來搪塞,體制、權力、官員素質高的話,人家咋就會老不信呢?

權力公信力缺失,事實依據與表象原因有很多,其實總根子在於:政府是個「生意人」,作為強勢的利益方、積極的謀利方、霸道的交易方出現,而不是在財產權利、經濟糾紛中作為中立的仲裁者出現。更要命的,這是個拿槍的「生意人」,交易不如意,一抹臉就掏出槍來,指揮對面的交易人打算盤,把經濟問題政治化、刑事化。這樣的利益方怎麼會讓人相信呢?

況且,而今權力方面和百姓這邊「玩的就是心跳」。比如,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而官員也把土地當了命根子;你狠搗猛砸農民的命根子,農民當然不會相信你是個好鎚子。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4 22: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1-4 22:37 編輯

不信和假的,是不同的概念。老百姓盡可以不信,但這是千真萬確的鐵的事實。北京的廉租房是做的較差的城市,至今僅入住了8,000多戶,但現金補貼的有24,000多戶,上海雖06年才起步,已住進住房75,000萬戶。只不過他們都是極低收入戶,房子又大部蓋在郊區,不為大家所知道而已。Hanxin 應知道胡錦濤視察的廉租房離北京城多遠!!!這也提醒我們。對低收入戶應付與更多的關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0: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