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56年匈牙利騷亂 蘇聯聽從中國的意見決定出兵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2-31 2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2-30 13:52:55 來源: CHN強國論壇

赫魯曉夫一見面就告訴劉少奇,經過主席團一整天的討論,又有了新的決定,準備在匈牙利採取進攻的方針...

  當晚,應中共代表團要求,中蘇領導人舉行了緊急會議。劉少奇在發言時明確表示,對匈牙利的局勢是不是還有挽救的機會,不要就這樣放棄了,放棄了可能要犯錯誤。鄧小平更是直截了當地提出:先要掌握住政權,不讓政權落入敵人手裡。蘇軍部隊應當回到布達佩斯,堅決維護人民政權。中共的意見很清楚,匈牙利的問題不同於波蘭問題,已經具有反革命的性質了,必須想辦法加以挽救。但赫魯曉夫表示非常為難,他說,出兵就意味著要對匈牙利實行全面佔領,那樣我們就變成征服者了。

  我們已經考慮過,大家都認為這樣很不利,因此一致主張退讓。鑒於蘇方已有一致意見,中共代表團不好再說什麼了。第二天(31日)晚上,劉少奇接到蘇方電話,要求代表團成員提前一個小時到達飛機場,同蘇方再度會談。赫魯曉夫一見面就告訴劉少奇,經過主席團一整天的討論,又有了新的決定,準備在匈牙利採取進攻的方針。劉少奇表示贊同,又提出蘇聯出兵的前提條件一是要有匈牙利政府的邀請,二是要得到匈牙利群眾的擁護。

  本文來源:《同舟共進》2011年第1期,作者:沈志華 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原題:《1956:波匈事件的「中國因素」》

  1956年10月爆發的震動世界的波蘭危機和匈牙利危機,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以及社會主義陣營內部關係的變化,產生了深刻影響,對1956~1957年中國社會發展道路的突然轉軌,在很大程度上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990年代初以來,有關波匈事件的各國檔案文獻相繼解密和開放(感謝波蘭華沙大學揚·羅文斯基教授為筆者提供了波蘭檔案公布的情況),並不斷被整理、公佈於世。可以說,過去被認為是一樁歷史謎案的波匈事件,就其本身的發展進程,以及波蘭、匈牙利、蘇聯乃至西方大國的政策變化而言,除個別細節外,現在已基本上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本文所據材料,主要是俄國、波蘭和匈牙利的檔案文獻,至於中國方面的參考資料,大量的只能是包括回憶錄和採訪錄在內的口述史料,以及當時公開的和內部的新聞報道--筆者注)

  斯大林的分工:蘇聯負責歐洲,中國負責亞洲

  從性質上講,這兩次事件是同時爆發在東歐地區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危機,是蘇聯與東歐國家關係的危機,又是蘇聯以社會主義陣營領袖身份予以處理的問題。顯然,這是在歐洲地區發生的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問題。那麼,中國因素在這裡是如何體現的呢?

  從戰後到危機前十餘年的時間裡,蘇聯與東歐的關係有一個複雜而曲折的變化過程。到1952年10月蘇共十九大召開的時候,東歐各執政黨已經完全順從莫斯科,蘇聯與東歐的關係也開始進入冷凍狀態。斯大林去世后,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東歐各國對蘇聯在本國代理人的不滿日益強烈地表現出來,特別是蘇共二十大公開批判斯大林后,黨內反對派的力量開始不斷積聚,民眾的反抗情緒也直接指向莫斯科。隨著輿論開放和政治解凍,要求本國「斯大林分子」下台的呼聲越來越高。這種狀況在波蘭和匈牙利尤為突出,儘管兩國有著明顯的區別。

  蘇共二十大后,波蘭輿論提出了追查槍殺波蘭軍官的卡廷案件、重新評價1944年華沙起義和蘇聯在波蘭大量駐軍與波蘭主權的關係等問題。蘇聯外交官報告說,波蘭的報刊有一種「錯誤地煽動修正主義和反蘇情緒的企圖」(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檔案館)。另一方面,改革派在波蘭黨內逐漸崛起,一致呼籲過去受到批判的哥穆爾卡出山。而6月底爆發的波茲南工人罷工事件進一步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動波蘭走向獨立的發展道路。由於波蘭黨內改革派力量強大,又得到全國民眾的一致擁護,莫斯科雖心急如焚,卻感到無從下手。

  顯然,蘇東關係的緊張狀態在客觀上需要外界的調節,那麼中國是否具有參與處理危機的條件呢?對東歐諸國,毛澤東很早就發生了興趣。不過斯大林在世時,對中蘇兩黨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責任是有明確分工的--蘇聯負責歐洲,中國負責亞洲。蘇共二十大以後,中國越來越引起東歐的注意。在波蘭各界討論蘇共二十大提出的諸問題時,不少人表示:當今世界上最有權威的共產主義理論家毛澤東尚未對此發表意見,需要聽一聽毛澤東對這個問題的見解才能令人信服。人們在爭論不休時往往說:等著聽毛澤東的見解吧!(《內部參考》第1817期,1956年3月5日)此時,不僅東歐各國仰望著北京,莫斯科也開始指望得到中共的幫助。

  自赫魯曉夫執政后,中蘇關係進入了蜜月期,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58年上半年。(參見筆者在《蘇聯專家在中國(1948-1960)》一書中的相關論述)儘管赫魯曉夫的有些做法令毛澤東擔憂,但絲毫沒有影響中蘇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恰恰相反,赫魯曉夫勇敢地批判斯大林,搬掉了長期以來壓在中共頭上的「蓋子」,正是毛澤東求之不得的。總體說來,蘇共二十大的方針與中共八大路線是一致的。莫斯科越來越重視中共的意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赫魯曉夫回憶說,在波匈事件的危急關頭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同兄弟的中國共產黨協商」。(《赫魯曉夫回憶錄》,張岱雲等譯,東方出版社1988年版)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0

主題

24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0
沙發
genomo1 發表於 2011-1-1 0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1樓 的帖子

共產主義作為一種理念在十月革命時期的俄羅斯開始進入社會實踐並迅速蔓延至其許
多鄰國是當時的國際社會的各種矛盾衝突的一個必然產物。遺憾的是這種理念經過
70多年的實踐無一例外的失敗了。最後變成了一個需要通過高壓專制來勉強維持的
一種民不聊生的制度。蘇聯出兵匈牙利和捷克也只能暫緩其必然滅亡的命運,而且
延長了老百姓的痛苦和統治集團的徒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3
shanren 發表於 2011-1-4 00: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nren 於 2011-1-3 13:05 編輯

請LZ看看匈牙利人民自己是如何評價納吉當年力圖擺脫蘇聯控制、對內實行較為民主制度的變革的。英文網站上很容易找到。

納吉的英文名字是 Nagy。 用 Hungary 1956 Nagy 就很容易 Google 到大批資料。看看匈牙利人民自己是如何評估這個事件的吧。比中共那裡批發來的消息要直接、可靠得多。

1956年匈牙利與1967-68捷克的變革,實質是一樣的,都是要對內實行較為寬鬆、民主的制度,對外力圖減少蘇聯對自己的控制,結果也是一樣的:蘇聯入侵,全面佔領。兩個事件相隔12年,前者,中共極力慫恿蘇聯出兵匈牙利。後者,中蘇兩個共產黨已經翻臉,中共極力譴責蘇聯入侵捷克。什麼叫翻手雲、覆手雨???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