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攻擊力太強悍: 中國殲20地面測試驚動了全世界——台灣媒體極力盛讚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1 17: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2-31 09:56:43 來源: CHN強國論壇

照片顯示,殲-20似乎已經於12月22日在成都完成高速地面滑跑試驗,機體似乎大於美國的F22,與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T50不相上下...

台灣媒體昨日(12月30日)刊登題為「中國殲-20隱形戰機「地面測試」就驚動世界的文章

   該文章稱,網路上近日流傳解放軍殲-20戰機的多張圖片,部分外媒稱解放軍即將進行第五代戰機試驗,並表示這就是解放軍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儘管大陸在航天領域進步甚多,但大推力的發動機需要非常高的科技含量,大陸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據台灣今日新聞網報道,殲-20戰機一直被列為高度機密但,據稱中國大陸已製成兩架這款戰機,一架用於地面測試,一架則用作試飛。而美國《航空周刊》官方網站也連續在12月25日、27日和28日登載三篇有關「中國大陸新一代隱身戰鬥機」的文章。該網站還上傳有關照片,稱中國大陸的下一代戰鬥機殲-20——第一種已知的中國大陸隱身戰機在進行地面滑行試驗。

   澳洲Australian Aviation網站30日報道也稱,來自中國大陸的消息和圖片表明,中國大陸即將進行大型隱身戰機殲-20的飛行試驗。照片顯示,殲-20似乎已經於12月22日在成都完成高速地面滑跑試驗,機體似乎大於美國的F22,與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T50不相上下。

   從軍事網站刊載的照片可以看出該款戰機塗上黑色,而戰機有大傾角的垂直尾翼、機身中間有小型的鴨翼、使用新式引擎,與中國大陸其他的戰機有所不同,有人宣稱,殲-20似乎是美國F-22戰鬥機的前半部和俄羅斯T-50隱形飛機原型機後半部的縱合體。

   對於殲-20的新式設計,俄新社在報道中含蓄指出,在過去的20年間,中俄一直緊密合作致力於研發新式戰機,不過殲-20並非俄羅斯戰機的簡單翻版,中國大陸正試圖藉助所掌握的技術和專業知識來研發全新的戰機。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媒體在廣泛報道后,新華網在近日刊出一篇「美智庫披露中國空軍部署數百架現代化戰機」的文章,「間接」證實大陸在研發最新的隱形戰機,文中表示「大陸也在研製首批國產第五代戰機——殲-XX,該機有望於2018年列裝。不過,關於殲-XX能否像美國空軍的F–22(目前世界上唯一已部署的第五代戰機)一樣強大的問題,軍事專家尚未達成一致意見。」

   眾所皆知,中國大陸航空工業在研製第五代戰鬥機方面,其實仍面臨不少問題,其中以發動機領域為最大,不過,位於瀋陽的黎明發動機公司已解決部分難題,並開始量產推力為12-13噸的WS-10A型發動機。與此同時,成都發動機公司還在研製推力超過15噸的WS-15型發動機。2009年底,中國大陸開始著手研製一種推力達18噸、與美國F-35戰鬥機上F-135型發動機推力相當的動力裝置。

美專家:殲-20將成F-35殺手 與F-22一較高低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010年12月30日登載該刊駐台北辦公室主任溫德爾-明尼克(Wendell Minnick)的文章,文章以《中國的J-20戰鬥機泄出》為題,對近期出網路熱烈討論的「中國隱身四代機」圖片作了一番評析。文章內容如下:

   文章說,本周,當有關成都殲-20(J-20)戰鬥機原型機的第一張高解析度照片出現在中國非官方網站上的時候,(這表明)中國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項目向前推進了顯著的一步,這種戰鬥機是為人民解放軍空軍(PLAAF)製造的。

   文章說,照片中,殲-20看似正在進行高速地面滑行試驗,曾經有人聯想認為這些照片是假的,其中包括對飛機垂尾上面噴塗的不平常的大幅中國紅色五角星。

   中國空軍的紅色五角星標誌通常都是較小的,帶有平行的紅色邊條。起初,由於那些用手機拍攝的照片大多帶有斑點(很不清晰),導致一些很多觀察者對其(真實性)存有懷疑態度。

   然而,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主任理查德-費舍爾說,此後的新的照片確是「貨真價實」。

   文章說,照片顯示,殲-20採用了鴨式布局、雙發動機,採用"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道"(DSI)設計,機頭配有AESA 「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即「相控陣雷達」)。

   殲-20的設計類似於洛馬公司出品的F-22「猛禽」戰鬥機和蘇霍伊公司出品的T-50戰鬥機。有消息說,採用雙台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原型機或正在用俄羅斯土星科學生產聯合公司(NPO Saturn)生產的117S (AL-41F1A)航空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也用於T-50和蘇-35的原型機上面。

   中國表現出大量採購117S發動機的興趣,在此前的2010珠海航展期間,曾有傳言稱殲-20原型機配備的是117S。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配備中國自己製造的瀋陽WS-10或者WS-15發動機。

   文章說,費舍爾說:「一眼看上去,這款戰機具備與F-22一比高下的潛力,並將是有效的F-35殺手」。費舍爾是一本新書的作者——《中國的軍事現代化》。

   文章提到,殲-20原型機的露面緊隨以下事件而來——就在上周,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羅伯特-威拉德上將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提到,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DF-21D具備初始戰力,這款導彈在中國被稱為「航母殺手」,與中國整體的「反介入/區域阻絕」(A2/AD)戰略息息相關。

   費舍爾說,反艦彈道導彈,如今又加上第五代戰鬥機,中國將具備削弱美國在亞洲威懾力的兩大關鍵支柱,這對美國在亞洲的政治-軍事領導地位帶來真正的危機。

十分強大:殲20攻擊力大出西方意料

   先後兩次在一航沈飛召開現場工作會的精神以及林左鳴總經理對某型號飛機研製提出的四點要求,一航沈飛迅速行動,羅陽總經理簽署了"關於確保某型號飛機科研任務令";黨政聯合下發了"在領導幹部中開展轉變作風、提升執行力,確保完成全年任務大討論活動及滿意度測評的通知",要求參研幹部員工充分認識某型號飛機研製的意義,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保質、保量、保進度完成任務。

   日前,一航沈飛迅速掀起大幹熱潮,總經理羅陽等公司領導分別帶隊前往成品承製廠協調解決成品供應;公司成立了現場工作組,協調解決生產線技術質量問題;生產部下達了趕工計劃;各參研單位每天早8點到晚8點,組織員工倒班生產。

   在近日召開的幹部工作例會上,黨委書記楊尤昌又進一步要求領導幹部要轉變作風、提升執行力,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做到主動作為、積極工作;各參研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羅陽總經理簽署的科研任務令要求,按照公司與各單位簽訂軍令狀明確的完成任務時間和節點,按照公司制定的趕工計劃,精心組織生產,打勝型號攻堅戰。

   此消息中最令人琢磨的是"某型號"3個字。

   "某型號"是什麼型號呢?

   我認為它就是風傳已久的中國真正的第四代戰機,即殲20。

   我很同意以下關於中國第四代戰機的分析:

   一直以來,很多軍機迷都把FC-1定位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水準,認為國內不會裝備,而只是外銷。可如今卻傳出我國將自產自用250架!特別加以說明"FC-1性能遠超預期"。而另一消息則並不讓人意外,那就是殲10的實際產量問題,現在的數字是30多架。這也正好驗證了大家的推測,單發殲10隻是過度機型,更厲害的角色還在後面。聯繫到最近殲20的隱約傳說以及雙發殲十的朦朧意念,怎不讓人有種美人將至而臉紅心跳之激動?而將兩者聯繫起來,還有一個小小想法,那就是,殲20、雙發殲10之類實際版本--中國第四代戰機將提前面世,其進度決對超出了國人現在的想像。

   在此之前,美國軍備發展與未來計劃顧問羅伯特·科爾安德洛指出:中國的殲10大批裝備部隊,按照一貫的"裝備一代,研製一代,設計一代"發展原則,有理由認為中國已經開始了下一代戰鬥機的研製工作,依目前來看,殲14在2008年中可能開始試飛(至少預言了殲20正在推出中)。

   他說:按照中國一貫的戰鬥機序列型號制定方式,殲10是中國結合外國技術的產物,殲11是蘇27改進型。而殲13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稱作"156工程",殲20被稱為"東風153"工程。2002年後,中國開始進行殲13、殲14的研製,但軍方要求戰機必須以具備隱身作戰能力,其次要可以達到超音速持續飛行的能力,但中國戰機發動機部分,始終沒有任何進展。

   聯繫之前許多關於中國突破了戰機隱身功能的研製難題,以及由瀋陽黎明航發集團研發的太行、崑崙兩型號國產渦扇發動機的成熟(2002年中國一航正式向外展示,至今又是6年過去),中國第四代戰機的技術瓶頸其實已基本突破。

   還有一條來自網友的消息也比較有意思,即中航一集團在幾大新型號戰機上的分工:由成飛攻關殲10,西飛將在殲10基礎上研發殲13,同時承擔中國新一代轟炸機(有說是殲15,我對此命名表示懷疑)的研發,而曾經是中國一二三代戰機主要生產商的沈飛則重點攻關殲20。

   現在,殲10已經面世,在此之前,殲轟型飛豹戰機早由西飛推出,所以說西飛在殲10以及飛豹的基礎上研發新一代轟炸機的消息肯定是靠譜的(相比殲擊機,中國的轟炸機換代似更為急迫),而由殲擊機生產最富技術實力(黎明航發集團及瀋陽飛機研究所的技術資源)的沈飛主攻殲20,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還有一點也值得注意,即中國一航和中國二航正在醞釀資本、資產(1600億)巨大的合併重組,新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即將於8、9月問世,中國一航的老總林左鳴正是合併重組的籌備組組長(亦應是重組后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董事長),這是中國航空工業繼成立中國商飛公司(生產民用大飛機)之後又一個巨型動作,合併之後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會在軍機生產及航空工業技術的研發上再上台階。而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合併之後的中航集團下屬企業中,最受益之一的會是從前的小兄弟西飛集團--所以,由西飛承擔殲13和新型轟炸機的研發似也是靠譜的。沈飛最王牌的技術現在當然是蘇27即殲11,殲14在技術上和功用上一定也更接近殲11--重型殲擊機。

   早就聽說,其實殲10的研發主要是為了裝備中國的第一代國產航空母艦,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要脫離沈飛系統單獨開發一款體積小但技術出色的殲10戰機,不久之前,中國已正式宣示擁有了生產30萬噸航空母艦的全部核心技術,或者這也為殲10找到了真正的戰略歸宿。

   德國《亞洲航空》一篇名為《騰飛的中國空軍》文章中透露,1996年中國重新啟動了針對殲13、殲14的設計。但隨後爆發台海危機,解放軍緊急購買了第二批俄產戰機,致殲13、殲14的工程進展緩慢。報道援引英國《簡氏防務》稱,沈飛和成飛正在為中國空軍研製第四代戰機,並有望在2015年服役,中國下一代戰機將具備出色的隱形能力。

   綜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第四代戰機殲14的登場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攻擊力大出西方意料.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0: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