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國昌:中國主流價值觀應到民眾中尋找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1-1 0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2-16 13:02環球網

摘要:如果依據一小部分人所倡言的一些說法、觀念來確定,那就會失之於偏頗。因為它脫離了廣大民眾,是非主流的。

     何謂主流價值觀?依筆者管見,主流價值觀乃一個社會主流人群所信奉、所踐行、歷經多年而不變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念支撐著人們的思想、指導著人們的行動,推動著社會不斷前行。


  就中國而言,要尋找這種主流價值觀,應到廣大民眾中去尋找。廣大民眾構成了中國的主流社會,他們所信奉、所踐行的價值觀念,就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儘管有時候因各種因素呈現得不是很明顯,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價值觀一直在發揮著作用。


  當今中國的民眾都有哪些人構成呢?工人、農民、人民解放軍、各級管理者、知識分子、民營和個體工商業者等,是民眾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這些人不僅生產著物質財富,還生產著精神財富,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由這些人構成了中國的主流社會,也形成了主流價值觀。


  這些人所形成的價值觀都有哪些呢?簡言之,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愛國情懷。有位記者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中國人確實活得很累,因為國家有種種問題:歷史留下的,人口太多造成的,地域差異形成的,還有思想的、習慣的……但一句話,我們共度時艱。也是「不拋棄,不放棄」,走過來,就是自豪。每個個人都不容易,但對國家的前程深信不疑,仍奮力向前。這種共鳴,也許身在國外的旁觀者難能體會。這哪是「自由」、「個性」被壓抑?這是一種自豪在釋放。」這段話是愛國情懷的最好闡釋:愛祖國,與之不離不棄,生死與共。


  二是吃苦耐勞、艱苦奮鬥。這種觀念深深植根於廣大民眾之中,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沒有泯滅。還是這位記者寫道:「還是很多年前去採訪陝北榆林的治沙,我寫了一個老漢一輩子背石頭壓沙,就為了「趕死時不能叫玉米面斷了」。這種精神,你說他愚昧落後?不懂科學?但中國農民,就是這樣「軸」(北京方言,倔強之意)。而政策好了,有了科學技術,這種精神,就煥發了巨大能量。中國人就是這種「軸」,最值得自豪。也所以說,一個執政黨,那種煥發全國人軸勁兒的能力,最不簡單。」這種「軸」的精神,是中國人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精神的生動體現。它長存於廣大民眾心中,支撐著人們在各種困境中,奮力搏擊,永往直前。


  三是企望和平發展。人們常說「好好過日子」,企望「今後的日子過得更好」。這些樸素的語言,道出了中國人愛和平、盼發展的心愿。中國人口眾多,但沒有向外侵略的歷史,相反一直睦鄰友好、與世界各國交朋友。由於歷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國一直落後,因而特別企望大發展。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現代化強國,彙集了廣大民眾的心愿,大家都發自內心地願意為此而矢志奮鬥。


  以上三點是構成主流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這些內容長期在發揮著作用,指導著人們的實踐。何以如此?就在於它存在於廣大民眾的身上。也許有人覺得以上所說不過是「老生常談」,然這是事實,從事實的本來面貌出發才對。


  探究主流價值觀,當到這些民眾中去尋找。這樣找出來的價值觀,是真實的價值觀;是實在的價值觀。如果依據一小部分人所倡言的一些說法、觀念來確定,那就會失之於偏頗。因為它脫離了廣大民眾,是非主流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5: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