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國實現核燃料回收 鈾利用率將提升60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1-1-4 1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網路電視台消息(中國新聞):中國科學家在核研究上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實現了核動力堆中燃燒后的核燃料的鈾、鈈(同「布」音)材料回收。而如果能將鈈材料在動力堆上實現循環利用,這意味著在現有核電規模下,中國已經探明的鈾資源從大約只能使用50到70年,變成了足夠用上3000年。
  這項技術的專業名稱叫「動力堆/乏燃料/后處理技術」。專家介紹,核電站發電,是通過核燃料在核反應堆中發生裂變反應,放出能量。和火力發電站要不斷加煤一樣:當核燃料維持不了一定的功率時,也需要更換。這些被換下來的核燃料組件,就叫做乏燃料。通俗地說,乏燃料類似於火力發電站中的「煤渣」,但是它又絕對不是「煤渣」,而是「大寶貝」。
  因為當今世界的核電技術下,核燃料都只燃燒了3%—到4%左右,就維持不了額定功率了。而這些核燃料在燃燒過程中,還會產生新的核燃料。
  中核集團后處理中試工程總工程師 王健: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把核燃料進行后處理,也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化學過程把核電站沒燃燒完的核燃料,還有新產生的核燃料提出來,再製成咱們核電所需要的燃料元件。
  循環利用的原理聽起來簡單,操作卻異常艱難。如何對這些有極強核輻射、對人體有致命傷害的元器件進行剪切、分離、提取、提純等等?每一步都是難題。我國科學家經過24年的科研,經過反覆實驗,終於突破了全套技術體系。
  中核集團后處理中試工程總工程師 王健:完全是靠咱們國家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研發的這麼一個設施。
  中核集團后處理中試工程總指揮 王俊峰:我們最後這一次(試驗),製備出了合格的鈾產品和鈈產品,所以說我們成功了。
  中國核工業集團總經理 孫勤:在核燃料這個工業裡面,我們是極少數幾個能夠形成核燃料循環的一個國家,因此來說,在國際上對整個技術水平、科技水平、我們將能夠既有話語權,甚至還能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此前,法國、英國、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國掌握動力堆乏燃料后處理技術,但對自己的核心技術體系每個國家都是嚴格保密。而我國核燃料已經發展20多年,目前已經有13個建好的核電機組,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乏燃料組件,在沒有掌握這項技術之前只有一個處理辦法——存起來。

36

主題

60

帖子

5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7
沙發
莊裡人 發表於 2011-1-4 10:51 | 只看該作者
辦法總是會有的,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1: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