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敢問路在何方?

[複製鏈接]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15 0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今中國GDP名為世界老二,一時間,西方當然包括那些「精英」:從「崩潰論」到「威脅論」或者兩者混而有之,甚囂塵上;解決中國問題的「良藥",在以老美為首的西方國家、包括中國海內外「精英」的眼裡是:西式的「民主政治」。
   真是如此嗎?本文試圖簡而淺析之,如下:
1、首先中國真富了嗎?非也!GDP雖貴為世界老二,但人均呢?世界100名左右也,當前的中國依然是窮國;
2、由此,當前中國還得集中精力聚焦經濟建設,別無他途;解決中國諸如腐敗、貧富差距等問題,依然要在經濟繼續發展的路上去解決,而不是休克療法。
3、而過早高談闊論談民主政治,在中國這片儒家文化發芽浸染2500多年土壤里,並無益處;反而是中央集權才能保障經濟發展的效率;亞洲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地區(韓、日、台灣、新加波、香港)的發展就是明證;就算是西方國家,如英國、德國、俄國、奧匈帝國,在國家富強和現代化之初,莫不是中央集權之路。
別告訴我,你看人家美國?美國是如何建國和發家,請讀讀美國史。
4、中國自清末以來,辛亥革命、54運動、包括GCD上台,無不是高喊「民主、共和」,結果是如何折騰中國的?54及辛亥就是幾個精英們窮叫民主,結果導致中國軍閥割據、內戰不斷;當時的所謂知識精英喊得是爽,可結果是害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5、況且當今,以老美為首的西方國家正虎視耽耽,無端高喊「民主」,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老美的陷阱。現在所謂的民主,話語權在老美口裡。西方或日本就有可能肢解你;或通過所謂民主運動或顏色革命扶持代理人殖民中國。千萬別告訴我,西人是中國人的上帝,要給中國人民帶來「民主自由」的福音。國與國之間的叢林法則,由不得你天真善良。
6、俺以為,中國當務之急是:解決全民社保、醫保、養老、教育問題,解決了國人與生俱來的後顧之憂,就有可能進一步釋放國人的生產力和消費能力,解決過分依賴出口的問題,經濟發展也許真的進入良性循環;
7、經濟發展了,人均富了,國人的公民意識提高了,多數國人有了基本的公民意識(絕不是只有幾個精英在窮叫民主);有了公民意識的穩定中產階級,那時再高喊民主,也不為遲;
8、民主是人類的終極追求嗎?非也!幸福才是人類的普遍要求。民眾的幸福是什麼?不是民主,民主充其量就是途徑而已;幸福來自個人生活體驗,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就是家庭富裕、國家富強、自我需求合適的滿足。
9、而且民主不應只有一種模式,民主的形式,應與國家的經濟、歷史、文化、宗教密切相關;因此,中國的民主絕不是美式民主,而應是建立在以中國文化和中國人價值觀為基礎的民主;中式為體,西式為用,即洋為中用。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中國人的腳下!任重而道遠!
                                  2010-12-14

2

主題

169

帖子

37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0
沙發
taochiy 發表於 2010-12-15 23:19 | 只看該作者
觀點混亂,樓主要是生活在100多年前的話,一定是向譚嗣同扔西瓜皮的人之一。我只想說一句:沒有「辛亥革命」及「五四運動」,你還在背起油布傘趕考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3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16 02: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eamandh 於 2010-12-16 04:17 編輯

回復 taochiy 2樓 的帖子

1、若是在100多年前,俺未必是「扔西瓜皮的人」,很可能是革命黨的人;
2、提辛亥及54,本意是:有必要對歷史事件的後果進行反思;
3、觀點有些亂? 或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0

主題

805

帖子

43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4
4
watcher 發表於 2010-12-16 05:00 | 只看該作者
是啊,要不是孫中山發動了辛亥革命,中國還處於半封建王朝加上半殖民地的聯合治理之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5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16 0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atcher 4樓 的帖子

孫的辛亥革命結束封建君主專制的歷史功勛,後人景仰;但問題是革命的結果:軍閥割據,內戰不斷,兵連禍接。為什麼會這樣,值得反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0

主題

805

帖子

43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4
6
watcher 發表於 2010-12-17 02: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atcher 於 2010-12-17 02:14 編輯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16 05:36
回復 watcher 4樓 的帖子

孫的辛亥革命結束封建君主專制的歷史功勛,後人景仰;但問題是革命的結果:軍閥割 ...


袁世凱等軍閥一心一意要當洪憲皇帝,革命家孫中山沒有封建世襲傳子的觀念,可惜,孫的學生蔣介石確是一個封建王朝世襲思想的復辟分子和腐敗分子,墮落為大軍閥之一,王位傳子。誰來繼承革命家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的思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7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17 03: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eamandh 於 2010-12-17 03:20 編輯

回復 watcher 6樓 的帖子

1、是啊!孫的很多理想很美好,也值得是中國人的為此奮鬥!但是有些理想僅僅屬於「理想」,並非能夠即刻能變為現實,特別是引進外來的思想理想,作為政綱實施,往往水土不服(中國人的帝王思想、大多數民眾不知民主共和為何物?),結果,反而是折騰人!
2、中國有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傳承和影響,這種文化如基因一樣,不能閹割,只能進化;否者,就要屠殺。。。
3、、袁世凱為什麼能復辟?軍閥為什麼會混戰?可以反思!有助於理清今天中國的路怎麼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4797

帖子

356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564
8
lushao 發表於 2010-12-25 1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eamandh 7樓 的帖子

試一試:
拋棄從小被灌輸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9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25 1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lushao 8樓 的帖子

非也!哪能全盤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西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4797

帖子

356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564
10
lushao 發表於 2010-12-26 01: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ushao 於 2010-12-26 01:16 編輯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25 15:51
回復 lushao 8樓 的帖子

非也!哪能全盤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西化!


我反對西化.
只是你的觀點好像是"太老"了.
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大陸文革以後的小學課本的內容.

你對民主的觀點是"洋教"的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11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26 0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lushao 10樓 的帖子

哦,俺非精英,很土且白,觀點也許是小學課本的,也許是百年前的,但可能實用些。
願意:好好學習,爭取:天天向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4797

帖子

356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564
12
lushao 發表於 2010-12-27 02:25 | 只看該作者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26 04:58
回復 lushao 10樓 的帖子

哦,俺非精英,很土且白,觀點也許是小學課本的,也許是百年前的,但可能實用些。 ...

共同進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13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27 05: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4
zjd713 發表於 2010-12-27 05:06 | 只看該作者
模式是靠實力樹立起來的,偶像是靠粉絲吹捧起來的,事是靠人做出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15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27 0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14樓 的帖子


真言!精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6
zjd713 發表於 2010-12-27 05: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12-27 05:37 編輯
taochiy 發表於 2010-12-15 23:19
觀點混亂,樓主要是生活在100多年前的話,一定是向譚嗣同扔西瓜皮的人之一。我只想說一句:沒有「辛亥革命」 ...


老兄,譚嗣同和辛亥、五四完全是兩條路。一個是中為本,一個是西為本。。。譚當時成功了,才是中國之福。凡事有利有弊,沒有清末的洋務運動就不會有辛亥革命的群眾基礎,辛亥革命在推翻滿清的同時,也造成了近代軍閥割據的局面,看問題不能這麼表面化啊。。。。樓主的思考層面比較深入,值得借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7
zjd713 發表於 2010-12-27 05: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12-27 07:34 編輯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16 05:36
回復 watcher 4樓 的帖子

孫的辛亥革命結束封建君主專制的歷史功勛,後人景仰;但問題是革命的結果:軍閥割 ...


晚清時,曾國藩、李鴻章等已經意識到了中西方科技方面的差距,所以才會有洋務運動,洋務運動中發展軍事當然是主打力量,因為當時的中國吃虧就吃在軍事上,但是同時也造成了以後軍閥割據的隱患,這些新軍在有中央政權約束的情況下自然亂不了,但是一旦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后(這中間誰革命,誰投機誰搞得清楚??),這些實力派自然會紛紛割據,而孫手中並沒有武裝,這種割據的局面實際上正是孫的短視造成的,而這種割據局面也造成了日本的有機可趁,雖然最後中國慘勝,但是已經動搖了中華的國本。。。。。孫雖然死後被尊為國父,但是生前大多數時間都是被人在當做棋子用,所以我個人認為孫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無治國之才,雖然如此,但是他的為國為民的精神我始終很敬佩。


事物的發展都是環環相扣的,每件事情本身都是有利弊並存的,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把握到發展的軌跡。。。

呵呵,實際上這條脈絡感興趣的人還可以繼續向前推演,要不是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就不會允許興辦地方團練,也不會允許督撫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等等,地方財政相對獨立,有槍有錢有地盤,這都是後來割據的隱患。。。看歷史實際上就是看這些興衰的因果關係,只關注單一事件那是死讀書,沒啥意義。。。所以古代也有天數、定數、氣數的稱法。實際上就是高手能洞察到這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18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27 06: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eamandh 於 2010-12-27 06:28 編輯

回復 zjd713 16樓 的帖子

謝zjd713君的理解,本帖意如此!
同時,也奢望本帖能有點拋磚引玉之效:網友們能對近代中國幾次著名的、載入光榮史冊的歷史事件,進行反思。
1、中國有幾千年的儒家文化的傳統,難以離棄,如同人之基因,只能進化、改良。這是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的基本生態和價值觀內核。
2、幾次著名的民主運動或革命,都意全盤否定中國傳統,企圖棄之不用,全盤美式化;
3、但結果是:
  那些民主精英喊得是很爽,可是苦了億萬普通的老百姓。
  而且,無一例外地:成了高尚者的墓誌銘,更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證。

對此話題,本人又再發一帖:試看亞洲民主,也是對此貼的局部延伸(也在該版上)

對此帖《敢問路在何方》,筆者也略有修改: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b ... e-96631-page-1.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19
zjd713 發表於 2010-12-27 06: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12-27 06:19 編輯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27 06:12
回復 zjd713 16樓 的帖子

謝zjd713理解,本帖意如此!


個人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看問題時不能用西式的經典兩分法,非對即錯,應該多學著使用中國傳統的樸素辯證法,從正反兩面,從因果中找尋答案。。這樣才能在總體上對事物的發展有所洞察和把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20
 樓主| seamandh 發表於 2010-12-27 0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19樓 的帖子


所言極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0: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