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傳統的生態智慧

[複製鏈接]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2-27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傳統的生態智慧
潘岳  2010年12月23日
來自中國青年報
     
中華傳統不僅在價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為訴求,而且具有一系列的制度設計與之相匹配,更是深入到了廣大群眾幾千年的生活實踐,對於解決當前的經濟危機與生態危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100多年來,中國始終在向西方學習,走西方傳統工業文明道路。改革開放3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果,但西方100多年的環境污染也在中國30年間集中地體現出來。

中國不能延續老牌工業帝國的舊模式,必須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西方工業文明和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

西方工業文明有其自身的特徵和規律,比如以獲取利潤為動力,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價值,以現代資本主義體系為制度,以建立在工商業和金融業上的城市為載體,等等。它帶來了巨大財富,也用盡了一切手段把發達國家的階級、經濟、社會矛盾轉移出去。

幾百年後,人們發現,什麼危機都能轉移,惟有環境危機轉移不了。因為氣候危機一來,颶風不光襲擊東南亞,也襲擊新奧爾良;海水上漲不光會淹掉南太平洋小島,也會淹掉紐約。

面對西方工業文明所產生的內在困境,各國一部分政治精英與學者已開始全面研究世界文明和古老宗教中的生態智慧,試圖從中尋找擺脫困境的路徑。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西方有識之士又將目光轉向東方和中國。

中華民族是有特殊性的,其最大特殊性在於它是全世界惟一以國家形態傳承,而又同根、同文、同種延續幾千年的民族。為什麼中華民族能夠獨自延續生存到今天?因為其文化理念蘊含著深刻的生態智慧,其倫理與制度充滿著這種深刻的生態智慧,其生活方式實踐著這種深刻的生態智慧,其歷史傳統延續著這種深刻的生態智慧。

中華傳統的核心就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種價值觀在現實制度和生活中就具體落實為一個「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節制,就是禮數,就是平衡,就是和諧。「度」是一種從容迴旋的空間,是一種進退有餘的藝術,是一種節制合適的平衡,是一種立身達人的智慧。概言之,「度」不僅是中國人的政治智慧,也是中國人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國生態智慧的凝練表達。

這種智慧不光存在於聖賢典籍中,還通過家族和禮儀牢牢地在基層社會中紮下了根。如治家之道,茶道、商道、劍道、酒道、弈道、醫道、葯道、江湖道等。

所謂道,就是精神,就是原則,就是境界。上連天道自然,下通人倫日用。不追求物質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態文明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現實的功利追求。這些生活實踐看似涓涓細流,卻共同匯成了生態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這種從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過節制人的無限慾望,追求充實飽滿的精神世界,能夠糾正西方工業文明所帶來的消費主義和虛無主義的重重迷誤。

東西方文明在幾千年前驚人相似地同時崛起,又在幾千年後驚人相似地會師,會師在哪裡?會師在生態文明的平台上。中華傳統文明雖然是農業文明時期的產物,但具有普世價值,更能夠進行現代的創造性轉化。

尤其是在生態方面,因為中華傳統不僅在價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為訴求,而且具有一系列的制度設計與之相匹配,更是深入到了廣大群眾幾千年的生活實踐,對於解決當前的經濟危機與生態危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3: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