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查經 第二周

[複製鏈接]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7 1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2周 神審判所多瑪、蛾摩拉
第1日 創十八至廿章 日

當亞伯拉罕改了新名又受了割禮,願意與世界、偶像及罪惡劃清界線后,三個天使便帶來好消息及壞消息。好消息是他與妻子期待已久的應許快實現了,他們馬上便體會到初為人父母之喜悅。但跟著也帶來壞消息:所多瑪、蛾摩拉罪大惡極,將面臨神憤怒的審判。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好消息 壞消息                               所多瑪、娥摩拉             亞伯拉罕再受試煉
應許生子(1-19) 神要滅二城(20-33)              被毀                      又再軟弱
為所多瑪求情                                拯救羅得                   拯救撒拉              


當神審判二城之消息傳到亞伯拉罕那裡,亞伯拉罕即時的反應是為所多瑪的人祈求,免去審判,因為他的侄兒羅得住在那裡。他懇切之禱告及代求得到神的垂聽,使羅得一家倖免於難,蒙天使救出。可惜他們並不珍惜神給他們的機會,回到神那裡。羅得的妻子因回頭望罪惡的城而變成鹽柱(失了味的鹽),羅得則又再失足,因喝醉了酒而與二女亂倫,生下摩押、亞捫二族人的始祖,世世代代成了以色列人的仇敵。

而亞伯拉罕經過二城的毀滅后亦再受信心的考驗,他因怕受災禍而稱撒拉為自己的妹妹(二十11),雖然撒拉實在是他的堂妹,但他隱瞞了更重要的關係(夫妻),令神不喜悅。然而神仍憐憫保守他,在他悔改坦白交代事情的真相后,神也藉他祝福了亞比米勒。

在這幾章經文中,亞伯拉罕與羅得恰成強烈對比。羅得視物質比親情更重要(創十三),視享受比與神的關係更重要,視傳宗接代比道德更重要,為求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但是他付出了十分大的代價,你知道他的後代結果怎樣嗎?(參結廿五1-7;摩二1-3)

亞伯拉罕則處處看重與神、與人的關係,寧願放下物質和享受,不記舊恨,完全接納、饒恕那些曾傷害過自己的人,以致神稱他為朋友(代下二十7)、信心之父(羅四11)。

[默想]在你過去的生活中,你較傾向誰的優先序?羅得?抑亞伯拉罕?在你選擇子女學校時,你會考慮什麼因素?你選擇事業時,又優先考慮什麼?

「主所愛的,他必管教」,神對亞伯拉罕管教甚嚴,一點點不誠實主也不放過,希伯來書十二章十一至十三節教導我們面對神的管教,應存什麼態度?

金句:希伯來書十二章五至六節
12:5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
12:6 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


在神給亞伯蘭連串的考驗中,有些亞伯蘭及格了,但亦有些他失敗了,請完成下列表格:

考驗內容                       亞伯蘭成績                結果
1.離開本地(十二1-4)           及格                     神應許他名為大,有地賜給他
2.離開父家所有的人(十二1 -4)  不及格  
3.飢荒之考驗(十二10-13)      不及格  
4.離開本地(十二1-4、10)      不及格                    亞伯蘭迴轉
5.離開羅得(十四8-18)          及格                     神應許給他後裔及大大賞賜他
6.信神賜兒子(十六1-3)         不及格                   家不和、苦境
7.信神給自己安全(十五1-4,十六1-3)    
8.    
9.    
10.    
11.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沙發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7 14:36 | 只看該作者
祝賀第一周結束第二周開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1-8 00:53 | 只看該作者

在神給亞伯蘭連串的考驗中,有些亞伯蘭及格了,但亦有些他失敗了,請完成下列表格:

考驗內容                       亞伯蘭成績                結果
1.離開本地(十二1-4)           及格                     神應許他名為大,有地賜給他
2.離開父家所有的人(十二1 -4)  不及格  
3.飢荒之考驗(十二10-13)      不及格  
4.離開本地(十二1-4、10)      不及格                    亞伯蘭迴轉
5.離開羅得(十四8-18)          及格                     神應許給他後裔及大大賞賜他
6.信神賜兒子(十六1-3)         不及格                   家不和、苦境
7.信神給自己安全(十五1-4,十六1-3)    
8. 信後裔如天上的眾星(十五5-6) 及格                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9. 改名(十七 5-7)             及格                    國度從他而立,君王從他而出
10. 受割禮(十七 23-27)         及格                    守約得賜福,違約被剪除  
11. 寄居在基拉爾 (二十)        不及格                  撒謊害人害己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8 07:29 | 只看該作者
Reading John Frame's Scripture and Spirit. Sharing with you: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things about the Spirit's testimony is that it is an intimate, even "direct," relation between ourselves and God. Listening to Scripture is not merely a transaction between ourselves and a book, even a very extraordinary book; rather, in Scripture we meet God Himself. For Protestants (at least those outside "charismatic" circles), no experience offers a more profound close­ness with God. It is this sense of the divine presence that pervades the Barthian analysis of the Spirit's witness. The same emphasis can be found in Calvin: "Thus, the highest proof of scripture derives in general from the fact that God in person speaks in it. ... God alone is a fit witness of himself in his Word."18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1-8 08:43 | 只看該作者

經歷神-亞伯拉罕的故事

  以色列的故事是從亞伯蘭開始〈亞伯拉罕是神後來給他的新名字〉,從這個人發展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神借著與這個民族的來往,使人明白祂對人的計畫,與祂做事的法則。雖然創世紀的人物距離我們有數千年,但因為是同樣一位神所造的,即使歷史文化有很大差距,但人性卻是很接近的,所以盼望借著亞伯拉罕經歷神的故事,讓我們也同樣進入這相同的經歷。
......

  我們今天借著神與亞伯蘭立約這一件事情,讓我們經驗到神是我們的盾牌,神是我們大大的賞賜,我們來到神的面前唯一響應的,就是把我們的眼目轉向祂;並且神把未來的事告訴我們,叫我們明白;神與人立約,叫人知道祂的心,叫人知道祂的旨意是永不更改。

  弟兄姊妹,我們可以一同安靜在主的面前,如同神帶領亞伯蘭一樣,有一段靜默的時刻,讓神對我們的心說話,我們是不是仍然有許多的愁煩、有許多的勞苦、有許多的重擔、有許多的擔心,我們的眼目常常只停留在自已的身上,就失去對神的信靠,就失去對神的盼望,就失去對神的愛、對神的渴慕,我們一同來到神的面前仰望祂,求祂對我們的心靈說話,求祂領我們到外邊觀看,領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範疇,抬起頭來仰望祂看見祂所要賞賜給我們的,叫我們存著信心在祂的面前來領受。

http://www.cclw.net/book/jinlishen/

因為文章很長,而且涉及版權,所以只能提供上面的鏈接。兄弟姐妹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6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8 15:1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唯慎和來往加國的總結。感謝主!讓我們從信心之父亞伯拉罕那裡學到了很多功課。求主象帶領亞伯拉罕那樣帶領我們,當我們偏行己路的時候,求你的竿將我們趕回,求你不要讓我們陷入你的任憑中,求你讓我們時刻見到你的面,在你懷裡得安息。求你抓緊我們,不要讓我們任意妄行。你愛我們,才管教我們。是啊,你的仗,你的竿都是我們的安慰。天父,感謝你!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7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8 15:38 | 只看該作者
我不曉得其他人讀經的時候是怎樣的感受,很多時候,當我靜下心來讀的時候,真的可以知道神的臨在,他的話語那樣深地觸動我的心,那樣的生動活潑,此時,神是如此地近。。。天父,願我們在你的話語里得享與你的同在,美得無比。願你指教我們,你的話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這話是真的!感謝主!

求你讓我們讀經不是應付功課,而是享受與你的同在。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8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8 15:43 | 只看該作者
在你過去的生活中,你較傾向誰的優先序?羅得?抑亞伯拉罕?在你選擇子女學校時,你會考慮什麼因素?你選擇事業時,又優先考慮什麼?
未信主前,羅得的。對於子女上學準備要她在中學時上基督教辦的學校,使她更多地認識神,從小行在神的正道上,並謹守神的吩咐。事業方面,不需要加班,晚上可以有時間靈修。周六,周日正常休息,周日可以在教會上主日學,參加主日崇拜。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9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8 15:48 | 只看該作者
第2周 順服之子──以撒

第2日 創廿一至廿四章 日

創世記的第一個人物是完全的父親亞伯拉罕,第二個人物乃是完全的兒子以撒。第廿一至廿四章乃描述以撒之誕生及童年。以撒是亞伯拉罕夫婦期待甚久的「老來子」,他的出生是神跡,他要實現神給父親的應許──他的後裔要如天上的星、地上的沙那麼多。然而,就在這童子尚未結婚生子之前,神給亞伯拉罕一更嚴厲的考驗:要將他的獨生兒子以撒當作燔祭獻給神。神並非突然將那麼嚴厲的考驗給他,乃是經過「這些事以後……」(創廿二1),即經過十二章至廿一章中的無數試煉后,亞伯拉罕信心大增,經歷大增后才給他的。經過多年與主同行,亞伯拉罕信心已達高峰,他在這事上完全順服,結果又在神的信實中得到另一個功課:「耶和華以勒」,耶和華必有預備(神預備了一隻公羊代替以撒)。父親的順服,也深深影響著兒子。以撒是順服的典型模範,父親要綁他、要獻他作燔祭,他完全順服;父親要他不娶迦南女子為妻,他亦完全順服。可惜的是,他母親無法見到他娶妻便先離世了。

第廿一章               第廿二章           第廿三章             第廿四章
以撒誕生               獻以撒             撒拉卒               以撒娶妻
以撒幼年               以撒童年                     以撒青年


[默想]在人看來,以撒是一個軟弱的人,他似乎毫無主見、任人擺布、毫無性格。這樣的人怎可肩負成就亞伯拉罕之約的重任?這樣的人怎可能完成神的計劃?但神就是要用這樣的人。因他的順服,他便建立了一個家,從一個家到一個族,從一個族後來更產生一個國。雖然他一生沒有什麼突出之處,平淡無奇,但在神永恆計劃中,卻佔一不可或缺的席位。從二先祖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對屬靈程度最好的測量是順服,而不是轟天動地的豐功偉業、成就及恩賜。在你過去經歷中,有哪些方面是你未能順服的?你準備怎樣學效以撒?

以撒能擠身列祖行列,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在擇偶上順服神,不挑迦南人為妻,且千叮萬囑他的兒子不可娶迦南(異教外邦)女子為妻(創廿八1)。你在婚姻、擇偶上將會有什麼條件?

金句:創世記廿二章十四節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1-8 22:23 | 只看該作者

補充與分享

撒拉的死與安葬(23:1-20)

1. 撒拉死於亞伯拉罕定居的希伯侖,享壽127歲。此時以撒已37歲了。亞伯拉罕為撒拉哀慟哭號,自己又活了38年,直到175歲離世(23:1-2)。

2. 此章的重點並不是在撒拉的死與被葬。而是在應許之地購買墓地,這個行為暗示了亞伯拉罕開始認為迦南是他的家鄉。蒙召去應許之地定居一事到此蓋棺論定。

3. 亞伯拉罕與赫人商討(討價還價)選擇墓地。因亞伯拉罕的地位顯赫,他們欣然同意:「我主請聽,你在我們中間是一位尊大的王子」(23:1-6)。

亞伯拉罕想買「麥比拉洞」作墓地,而以弗侖並不想單單給(願意賣)此洞自身(23:7-9),因為他希望亞伯拉罕同時也買洞周圍的田(23:10-11)。

4. 於是他們以「四百舍客勒通用的銀子」成交(23:12-16)。至此亞伯拉罕靠著神給他的財富在應許之地「擁有」了一塊田產,他就把撒拉埋葬在洞內(23:17-20)。

這將成為亞伯拉罕家族的一個重要遺產──在迦南地的一塊地產,後來亞伯拉罕、以撒、利百加、利亞和雅各都被葬於麥比拉洞。

以撒成婚(24:1-67)

神為以撒擇妻的計劃(24:1-9)

5. 神在一切事上賜福亞伯拉罕(24:1)。亞伯拉罕也知道該是為兒子以撒娶妻的時候了,但他不要兒子娶周圍迦南地的女子(24:2-3)。神不願希伯來人與異族通婚(見申7:1-4)。

6. 為了執行神的指示,亞伯拉罕讓他的管家起誓「往我本地本族去,為我的兒子以撒娶一個妻子」(24:4)。

7. 當僕人詢問:若所定的女子不肯跟他來時,是否可以帶以撒回到米所波大米去,亞伯拉罕明確地說:不!(24:5-6)。亞伯拉罕不願自己的後裔和神所祝福的孩子離開迦南地。

8. 然後亞伯拉罕告訴僕人:神必在他前面預備道路。

「耶和華天上的主,曾帶領我離開父家和本族的地,對我說話向我起誓,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他必差遣使者在你面前,你就可以從那裡為我兒子娶一個妻子。」(24:7)

以撒和利百加的婚姻顯而易見是神預先註定和特地安排的。神信實地守他與亞伯拉罕所立之約。即使這女子不肯跟僕人回來,僕人也不能帶以撒回去,這樣僕人就起了誓(24:8-9)。

僕人的順服(24:10-27)

9. 於是僕人踏上了600多公里的征途,前往亞伯拉罕先前所居之地,兄弟拿鶴現在的居所,巴旦亞蘭的哈蘭城,去為以撒尋找新娘(24:10;參見22:20-24)。有意思的是亞伯拉罕沒有到其他的親戚(比如羅得)那裡挑選新娘。

10. 將到那城時,僕人設計了一個在主前求的印證,求神指定那女子!(24:11-14)。

「我向那一個女子說:『請你拿下水瓶來,給我水喝。』她若說:『請喝,我也給你的駱駝喝。』願那女子就作你所預定給你僕人以撒的妻。這樣,我便知道你施恩給我主人了。」(24:14)

注意老僕人的禱告不光是為作成此事,而且是讓神「施恩(hesed)給我主人亞伯拉罕」(24:12)。Hesed意為「守約的愛」,因此老僕人實際求神所作的是:顯明神信守他對亞伯拉罕的應許!

11. 利百加恰是第一個出現在井邊的女子,她也是最佳人選(24:15-16)。不僅如此,她一絲不差地印證了老僕人設計的試驗(24:13-20),包括為駱駝打水,因為她有一顆樂意服侍的心。

12. 這時老僕人的反應只能說是驚嘆不已(24:21)。他立即奉送了禮物,並詢問她的家世(24:22-24)。

當利百加熱情相邀時(24:25),老僕人就讚美神的帶領。

「那人就低頭向耶和華下拜,說:『耶和華我主人亞伯拉罕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不斷的以慈愛誠實待我主人。至於我,耶和華在路上引領我,直走到我主人的兄弟家裡。』」(24:26-27)

真的,這老僕人實在是親眼看見了神之手的帶領!

為利百加的安排(24:28-60)

13. 第28節明顯描寫了利百加的激動,她迅速將與老僕人邂逅的細節都通告了哥哥拉班(24:29),拉班就跑到井旁歡迎──「你這蒙耶和華賜福的,請進來」(24:30-31)。

14. 老僕人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24:32-41),描述了和利百加的井邊邂逅(24:42-48)。請注意老僕人如何反覆提說在所有事上神的手的引領(42,44,48節)。

15. 為了儘快敲定這事,老僕人幾乎是要求當場答覆(24:49)。

16. 拉班和彼土利二人的回答十分有力:

「這事乃出於耶和華,我們不能向你說好說歹!」(24:50)

換句話說,既然這事明顯是出於神,我們的個人意見就實在是無關緊要──把她帶走好了(24:51)。

17. 老僕人的回答是再次地敬拜讚美神(24:52)。

18. 當老僕人奉上了豐厚的彩禮后,第二日清晨他就準備回家見亞伯拉罕了(24:53-54)。

19. 家庭感情成了立即出行的阻礙,但老僕人堅持說神定的時間總是好的。當家人問利百加時,她也同意走,說:「我去!」(24:55-58)神顯然已經預備好了利百加的心。於是利百加告別了親人,也帶著他們的祝福,隨老僕人啟程了(24:59-60)。

與以撒相見(24:61-67)

20. 老僕人回到迦南地后,徑直領著利百加去見以撒,以撒住在庇爾拉海萊(「永活看顧者的井」──16:14)(24:61-62)。神顯然也預備好了以撒迎娶他的新娘(24:63-66)。以撒在靈命上已經成熟了(參見63節)。

21. 這段故事就以24:67作結。

「以撒便領利百加進了他母親撒拉的帳棚,娶了她為妻,並且愛他。以撒自從他母親不在了,這才得了安慰。」

神奇妙的預備和看顧是不容置疑的──他實在是信實守約的。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1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9 0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來往加國 的帖子

非常好,謝謝分享。多多益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

主題

1368

帖子

95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0
12
gyl 發表於 2008-1-9 0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同往錫安 的帖子

I also think that one of the best spiritual qualities of Isaac was his childlike trust of his dad Abraham.  He just totally trusted his dad.  He asked his dad, "Behold the fire and the wood: but where is the lamb for a burnt offering? "  Little did he suspect he was the intended lamb of the burnt offering.
That is the beautiful childlike trust that Jesus urged his followers to have: "Whosoever shall not receive the kingdom of God as a little child, he shall not enter therein. (Mark 10:1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3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9 03: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 gyl 的帖子

AMEN!

但更大的順服,是他讓他的父親綁住他的手。這是怎樣的一個場面呢!一個慈父,一個順服的兒子,我們好象看到了聖父與聖子。只是,以撒沒有死,有羊替他死;但聖子卻為我們這些罪人做了贖罪的羔羊。這是怎樣奇異的恩典!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4
MapleTree 發表於 2008-1-9 0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同往錫安 的帖子

是的,感謝神的恩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

主題

1368

帖子

950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0
15
gyl 發表於 2008-1-9 08:10 | 只看該作者
"但聖子卻為我們這些罪人做了贖罪的羔羊。這是怎樣奇異的恩典!"
Praise the Lor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16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9 13:07 | 只看該作者
以撒的順服實際上給我們多方面的教導。

第一,我覺得以撒在當作祭品的時候,依然保持他的童真。也可以說是他的心還沒有受到世俗敗壞的污染。我們現在的人很難做到,十來歲的小孩把大人問得一愣一愣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信息來源太廣泛了。這個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第二,以撒的父輩榜樣是關鍵的影響。如果不是亞伯拉罕的順服,以撒很可能會有叛逆,至少很好奇,什麼都要問一問。現在不都是鼓勵多問嗎?所以現在的家庭影響問題就很多。即使是基督徒家庭,父母對兒女的影響又怎樣呢?潛移默化的力量比說教似乎更大。還不要提來自其它途徑的影響了。

第三,學習這對信心父子說起來容易,落實在生活上就難了。別說完全屬靈了,追上屬靈前輩的榜樣也是難得很。

第四,雖然經文沒明說,我想這對父子的信心和義行源於神的保守。這也是我們的希望所在。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8-1-9 13:3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7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9 14: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9 唯慎 的帖子

我相信小以撒的順服是神的保守,也是亞伯拉罕平時的言傳身教。

我想這段經文更多是強調亞伯拉罕在神面前的信心,而小以撒在那個時候,是否如他父親一樣相信神,聖經並沒有做交待。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8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1-9 14:43 | 只看該作者
第2周 以撒的家庭及信行

第3日 創廿五至廿六章 日

在四先祖的記載中,以撒的篇幅最短,只有寥寥數章。他的家庭本來極簡單,他只有兩個兒子,然而,這兩個兒子竟成了兩個大國的祖先。雅各乃以色列的祖先,以掃則成了以東的先祖。在感情上,以撒是最專一的,在壽命上,他也是四先祖中最長壽的一個。雖然他是順服之子,但聖經仍毫不隱瞞他的軟弱。在一次飢荒而遷徙至基拉耳時,他又重蹈他父親的覆轍,稱妻子為自己的妹妹,以免被殺及奪去妻子(創廿六6-11)。然而神的眼目沒有離開他,他藉異教的亞比米勒(Abimelek 在希伯來文有「我的父是王」或「王是我的父」的意思)保護他們免受災禍。神更賜福給以撒,使他耕種得到豐收,成為富戶,導致亞比米勒要央求他離開。但耶和華繼續與他同在,並使他昌盛,又再肯定亞伯拉罕的約必要應驗──他的後裔必然繁多。神的同在,使恨他的人亦要與他結盟,互不侵害。

第廿五章                                                               第廿六章
雙子誕生1-26, 長子名分之爭 27-34                  以撒的行騙 1-11, 以撒的忍讓 12-33
以撒的家庭                                      以撒的失敗與得勝
亞伯拉罕約的延續──後代                            神祝福的延續

[默想]若你的同事欺負你,明明是他的工作,硬要你去做,你會怎樣?若你的鄰居每天打掃門前時,總把屋內外的垃圾都掃到你門前,你會怎樣?在這世代中,你是否覺得不義的事經常出現?若我們眼見不義,而又有機會申訴時,我們當然會不平則嗚。然而,當我們本身屢被人佔便宜,但又有苦無路訴時,你會怎樣?請看看以撒曾多少次受人欺負,他的反應如何?神對他的反應有何評語?

[與主同行]亞伯拉罕是築壇聖手,以撒亦學會了築壇(創廿六25),但他最著名的,是挖井。請找找,他共挖了多少口井?從他挖井歷程中,你可以學到什麼功課?

金句:創世記廿六章廿四節
當夜耶和華向他顯現,說,我是你父親亞伯拉罕的神,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要賜福給你,並要為我僕人亞伯拉罕的緣故,使你的後裔繁多。


[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8-1-9 14:44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1-9 23:59 | 只看該作者
能夠與同往錫安、追求永生、楓樹、gyl、唯慎弟兄姐妹一同查經,我看到了神的引領,受益非淺。

前兩周在一次團契的時候,我們討論「為何要像小孩子的模樣才能承受天國?」。
一位姐妹做見證說:在上個月多倫多的那場雪暴時,她正開車在路上。汽車就像漂泊在河流中的小船一樣驚險,她萬分小心地把握著方向盤,確保安全,手心都粘出汗來。
突然她看到她的兩個小孩在車的後座上安詳平靜的睡著了,當時幾乎要流出眼淚來,腦海里立即出現詩篇的一段: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孩子們對母親的完全信賴和完全的交託,不正是我們對天父的完全信靠的榜樣嗎?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20
MapleTree 發表於 2008-1-10 0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4 來往加國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8: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