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梁光烈上將終於對中國軍備說了實話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12-21 09: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的一份講話表示,第三代主戰坦克、預警機、新型戰略核導彈等高新裝備已在部隊列裝。這一中國軍方高層的罕見表態立刻引來西方的關注。

    美聯社在題為「中國稱其軍事裝備堪比西方」的文章中詳細報道了中國國防部長有關中國武器裝備的講話。報道大段引用梁光烈的說法:「梁光烈在周一登出的一篇訪談中說,西方發達國家擁有的各類裝備,中國基本上都擁有了。」

    「梁光烈說,中國不少裝備的性能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梁說,『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既體現了我軍現代化水平,也反映了國家科技實力的巨大變化』。」 英國《每日郵報》的文章稱,梁光烈以殲10戰鬥機、最新型坦克、驅逐艦、巡航導彈和洲際彈道導彈為例,說明中國國防的一些最大成就,「梁說,軍隊的目標是在2020年前實現機械化和信息化,21世紀中葉完全實現現代化」。 美聯社說,這篇刊登於中國國防部網站的對梁光烈訪談是罕見的,是在中國即將迎來該國最大規模國慶閱兵式之際刊登的,國慶閱兵將展示該國許多最先進的裝備,它們都是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和近20年每年兩位數軍費增長的產物。武器裝備是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中國軍隊的裝備發展歷來備受矚目。梁光烈在接受採訪時專門介紹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軍裝備發展的歷程。

    梁光烈說,60年來,我軍裝備發展大體經歷了4個階段:一是新中國成立後到上世紀50年代末,通過引進仿製,基本實現了我軍武器裝備制式化。二是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堅定不移走自力更生之路,成功研製出殲8、強5飛機和導彈、驅逐艦等大批常規武器裝備,創造出「兩彈一星」的奇迹。三是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後期,軍隊服從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裝備建設收縮戰線,多研製、少生產。同時有重點地啟動一批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研製,為後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四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我軍由半機械化向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轉變,武器裝備加快發展,形成了以二代裝備為主體、三代裝備為骨幹的現代武器裝備體系。 「目前,三代主戰坦克、殲10飛機、預警機、巡航導彈、新型驅逐艦和新型戰略核導彈等高新技術裝備已在一些部隊列裝。」梁光烈強調,「我們還將適應國家安全需要,繼續發展更先進的武器裝備,為我軍現代化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提供堅實的物質技術支撐。」

    談到近期舉行的「跨越-2009」軍事演習時,梁光烈介紹說,演習是和平時期部隊的「磨刀石」,通過演習,能夠檢驗部隊的訓練成果、提高部隊戰鬥力。這次大規模跨區實兵檢驗性演習,瀋陽、蘭州、濟南、廣州4個軍區有數萬名官兵參加,機動距離遠,演練課目多,設置的電磁環境複雜,對抗難度較大,既檢驗各級指揮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又全面檢驗部隊的遠程機動、火力打擊、信息對抗和綜合保障能力,對部隊是一次很大的鍛煉和提高。類似的機動檢驗性演習,近幾年各軍區、軍兵種都組織過,特別是複雜電磁環境下的演練活動開展得比較活躍,標誌著我軍進一步興起了大抓軍事訓練的熱潮,正在加速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

    梁光烈說:「國防和軍隊建設要堅持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按照『三步走』的戰略構想,2010年前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前基本實現機械化並使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根據這一戰略構想,陸軍要從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海軍要具備較強近海防禦能力以及一定的遠海作戰手段,空軍要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第二炮兵要真正成為一支精幹有效、核常兼備的戰略力量。」


百度里搜不到你,只好進搜狗!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9: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