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1
1萬
2萬
貝殼光明大使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6萬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32
933
1173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6224
貝殼精神領袖
白話作品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問題難於得到一個確定的回答。一則有些古代文字, 象前面任昉的文章里所引訴狀,雖然是語體,可是畢竟跟近代的語言差別太大。二則流轉 下來的資料總是文白夾雜的多;大概說來,記錄說話的部分白話的成分多些,敘事的部分 文言的成分多些。通篇用語體,而且是比較純凈的語體,要到南宋末年的一部分「話本」 (如《碾玉觀音》、《西山一窟鬼》)才能算數。甚至在這以後,仍然有文白夾雜的作品 出現,《三國演義》就是一個例子。 白話就是這樣在那裡慢慢地生長著,成熟著。但是一直是局限在通俗文學的範圍之內 ,直到「五四」之後才佔領了整個文藝界的陣地。這跟當時中國革命的發展有極大關係, 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內容。但是在實用文的範圍內,文言文的優勢在反動派統治的地區還 維持了一個時期。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白話文才成為一切範圍 內的通用文字。但是發展到了這個階段,白話的面貌跟半個世紀以前已經大有不同了:它 繼承了舊白話的傳統,又從文言,並且在較小的程度上也從外語,吸取了有用的語彙和語 法,大大地豐富了和提高了。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后跳轉到最後一頁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