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媒:美應為胡總訪美創氛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2-14 09: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12-14]   



奧巴馬曾表示,確保胡錦濤這次訪問成功,是美中關係和美國外交的頭等大事。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目前,雖然有關訪問的確切消息尚未最終 發佈,但可以肯定的是,胡主席的這次美國之行,不是事務性的工作訪問,而是具有政治和外交意義的國事訪問。這意味著,此行是為了增進中美兩國的政治互信, 為中美關係在宏觀止造勢,做的是中美關係的基礎性工作。也就是說,務虛的成分要大於務實。這樣的訪問,成功的關鍵是雙方要為其營造良好的政治外交氛圍。

不過,如果我們觀諸美方近來的涉華言行,卻感到與此頗不相符。自「天安號」事件發生以來,由美國主導的聯合軍事演習就一直在中國家門口斷斷續 續地進行著。朝韓炮擊事件後,美國更是提高了介入東北亞事務的調門,此前猶豫再三、沒能成行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也終於徑直開進黃海。美國官員還聲 稱,今後航母進黃海將常態化。

不僅如此,美國軍方近日還宣佈,將派遣第二個航母編隊「卡爾.文森」號駛進西太平洋巡弋。儘管美國堅稱這只是例行部署,但輿論普遍認為,這是 為了強化美軍在東亞地區的存在而來的。由於美國在非戰爭時期,極少派遣兩個航母編隊在同一海域巡弋,這一做法無疑是個值得中國注意的信號。

不僅如此,美國官員這兩天頻頻發出批評中國的聲音。12月8日,正在韓國訪問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指責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沒有「負起應 有的責任」,認為「現在是中國說服朝鮮的時候了」,「如果中國默認朝鮮的行為,周邊國家會質疑下一次會發生什麼事件。」馬倫12月9日在東京訪問時,竟然 提出了舉行美日韓三國聯合軍演的動議。日本共同社的評論指出,美軍最高將領在正式記者會上要求日本參加美韓軍演實屬罕見,認為此番言論的目的是「為督促日 美韓三國盡快在軍事領域構建緊密的、實質性的合作機制,以應對朝鮮核問題、導彈問題以及中國向遠洋的擴張。」而在此前,由美國作東的美日韓三國外長會議剛 剛在華盛頓落幕,會議的一大顯著特徵就是試圖整合美日韓同盟。美國拉攏中國周邊國家聯合制華的戰略態勢,越來越清晰。

美國軍方如此,政界也有不斷有小動作。12月8日,美國眾議院以402票對1票的壓倒性投票結果,通過祝賀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議案,並 要求中國立即放人。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以「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作回應。中方的回應並不客氣,但中美關係無疑要此受到影響。

事實上,早在11月11日胡錦濤主席在首爾與奧巴馬總統舉行會談時,就明確表示,「雙方應該營造良好氛圍,創造有利條件,共同努力確保這次訪問取得成 功。」這樣的話,已經把中方的希望明確無誤地傳遞給了美方。美方顯然應當像中方期望的那樣,為這次元首訪問營造相宜的外交和政治氛圍。

而從中方來看,近來已經做出了諸多高姿態表示。自從美國對台軍售及奧巴馬會見達賴以來,中國一直拒絕美方提出恢復軍事交流的建議。但為了給胡 錦濤主席訪美預熱,同時也為了中美關係的長遠大局,中方近來已經開始恢復兩軍的高層交流。12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率團離京,赴美參加 中美國防部防務磋商。此外,美國防長羅伯特.蓋茨將應邀於下月訪華。須知,此前中方曾數次婉拒蓋茨的訪華請求,此時中方邀請其來華訪問,無疑具有風向標意 義。顯然,為了給即將到來的中國元首訪美營造相宜氛圍,中方表現出了很高的姿態。作為東道國,美方顯然更應做出相應的表示。  

近年來中美關係雖然一直起伏不定,但每次元首互訪前的外交氛圍都還是比較合宜的,像目前的這種狀況似乎還沒出現過。對此,美方無疑應當深思。 我們注意到,美方官員也一再強調胡錦濤這次訪美的重要性,奧巴馬總統曾表示,「確保這次訪問成功,是美中關係和美國外交的頭等大事。」但我們認為,美方更 應把這種言論落實到行動上,而不是止於口頭上,更不應在胡主席訪美前夕,做出與此不相宜的言行。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10-12-14 09:24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擺的是鴻門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wazhh 發表於 2010-12-14 13:18 | 只看該作者
不是說要取消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