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12-12 21:39 編輯
xifa 發表於 2010-12-12 14:43 
1

您這這青蛙特寫拍神了, 估計這廝是尋機捕食, 蓄勢待發. 俺這兒也有一隻, 不過這位可是驚弓之鳥. 雷雨交加, 慌亂之中誤入險地, 隨時均有可能成為王八的大餐.
敝人曾經是逮蛤蟆的專家, 水塘里的青蛙一般天一擦黑就開始大合唱, 9點達到高潮而且還特別專註. 不過其聽覺特別敏銳, 得神不知鬼不覺的接近-躡手躡腳緩步前行, 突然用較強的光線晃其頭部, 青蛙隨即呆若木雞. 這招兒的成功率大概在20%. 曾經多次帶兩個初三學生捕蛙, 一般三個人忙活倆鐘頭能抓著一打左右. 這倆小子均比較靈活, 因為是同姓500年前是一家(昨天在國內社科院和百科全書核對了一下, 中國100大姓中38%源於河南), 他們的爹都是有言在先: 自家子侄, 任打認罰(其中一家現為村中首富, 上次回去那位老哥誠邀俺偕全家在其豪宅避暑). 不過在他們嘴裡俺的稱呼變化多端; 在學校是老師, 當著爹娘叫老叔(山村發音收-京郊數縣均如此, 跟出租司機核對了一下子), 而在學生的口頭語中就叫作'俺隊那知識青年'. 兩個學生品嘗了俺的特製蛤蟆腿-豬油淺炸后糖醋燒, 名廚聲名遠播.
過去北京還有以抓癩蛤蟆為生的, 小打小鬧的主兒在莊稼地里轉悠而真正的行家則端老窩一網打盡, 俺在德勝門附近逮蛐蛐時見識過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