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大戰略」註定美中摩擦不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12-29 0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12月28日


  ■紐約 花俊雄

  1989年,弗朗西斯·福田在《歷史的終結》中認為,冷戰的終結顯示西方自由民主戰勝了共產主義。一年後查爾斯·克勞坦馬爾(Charles Krauthammer)在《單極時刻》(Unipolar Moment)一文中強調,冷戰結束后,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領導人可以毫不猶豫地使用這種實力領導單極世界,制定世界規則,並且隨時加以執行。過去20年,華盛頓的決策者基本上就是執行這種「大戰略」。

  為達成這個戰略目標,華盛頓有時執行著重單邊行動的新保守主義,有時執行強調多邊的自由主義,或兩者并行。

  新保守主義者認為,美國如此強大,因此可以依賴強大的武力統治改變世界,多邊國際機構和傳統的盟友反而綁手綁

  自由主義者並不吝於用武力改變社會制度和社會狀況,但不像新保守主義者那樣自信地以為僅用武力就能達成目標。因此,自由主義者不喜歡赤裸裸地使用武力,而總是拉攏盟友或借用國際機構的名義加以掩飾。雖然自由主義者認為,「民主體制」具有廣泛的吸引力,但他們不像新保守主義者那樣對輸出「民主體制」感到樂觀。柯林頓政府就是自由主義的典型代表。

  蘇聯解體后,正在崛起的中國成為美國的頭號假想敵。但中國既不是阿富汗也不是伊拉克,新保守主義那套根本不適用中國,而自由主義那套對中國也無能為力。美國政治精英認為,自尼克松以來的歷屆政府都假定只要將中國納入國際體系,就能改變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狀況,也就是藉此「和平演變」中國。但中國借著全球化的機遇,讓自己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都大增。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在國際社會不再是被動的國際規則的服從者,而是日益自信地在國際社會主動爭取話語權。

  因為以上兩大戰略對中國不是不適用就是收效甚微,新現實主義者、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約翰·米爾謝莫爾(John J. Mearsheimer)提出了「海外製衡」的第三種戰略。

  米爾謝莫爾指出,如果中國今後30年的經濟保持過去30年的增長勢頭,中國很可能將經濟力量轉變為軍事實力,並且嘗試像美國主導西半球那樣統治亞洲。沒有一個美國領導人能接受這種結果,華盛頓須想盡辦法圍堵北京,使中國不會如願。為此,美國可能會設法組成包括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新加坡和越南及其它國家在內的制衡中國聯盟,當然美國在其中仍要發揮關鍵作用。

  「海外製衡」主要依靠空軍和海軍來遏制中國的崛起,因此,美國必須降低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規模,國防預算也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

  最近,美、日、韓進行的軍事演習,就是這個戰略的具體表現。美國「大戰略」註定美中摩擦不斷,但兩國要撕破臉打一仗絕對不可能。因此,還是那句老話:美中關係好不到哪裡,也壞不到哪裡,斗而不破。

  (作者系旅美華人評論家)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10-12-29 08:10 | 只看該作者
形勢比人強。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美國接受不接受中國,要看中國的實力,不在於美國的願望。舊強權在退出之前,都不想退出。但歷史到如今,這是不可避免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6: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