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watcher 於 2010-12-8 01:23 編輯
央行官員:「超發貨幣43萬億引發通脹」無依據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2010年11月16日06:03
[提要] 央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表示,下一階段應儘快回歸穩健的貨幣政策,央行也會通過多種方式,利用各種政策工具,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央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超發貨幣43萬億引發通脹」無依據
◆貨幣是個存量概念,GDP是個流量概念,不能直接相減
◆貨幣與經濟總量之間也不存在固定的最優比值
◆去年M2/GDP大幅上升是一個特殊現象
◆下一階段央行會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本報訊 近期有媒體報道,中國存在超發貨幣將近43萬億元,可能引發通貨膨脹,引起各方的關注和爭議。對此,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昨日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央行超發貨幣43萬億元引發通脹」的說法沒有依據。《金融時報》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綜合類財經報紙。
據悉,有關報道是以M2減去GDP,即今年9月末廣義貨幣餘額69.64萬億元,減去前三季度GDP數據26.866萬億元,得出超發貨幣將近42.774萬億元。
張健華指出,貨幣是個存量概念,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個流量概念,兩者不能直接相減,更不能用一個時點上的存量數去減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流量數。這種說法既缺乏理論依據,也沒有現實基礎,不夠科學和客觀。
張健華表示,貨幣與經濟總量之間也不存在固定的最優比值。由於M2統計口徑不一致,所以不能簡單地用M2/GDP進行國際橫向比較。
他認為,中國的M2/GDP並不是持續上升的,2004年至2008年呈穩中下降態勢,而去年該比率大幅上升是一個特殊現象,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不利影響情況下實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果,並不能因此得出還會進一步攀升的結論。
張健華強調,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金融資產總規模在經濟總資產中的比重上升。但相對其他國家來說,中國的M2/GDP偏高,還有一些特殊因素的影響,比如貨幣化過程的影響、較高儲蓄率的影響、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結構的影響以及金融創新不足等。同時,外匯占款太多也是造成中國基礎貨幣源源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
張健華還重申,下一階段應儘快回歸穩健的貨幣政策,央行也會通過多種方式,利用各種政策工具,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
搜狐社區: yxh189658112010-11-15 20:16:40146540845
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通脹與超發貨幣有關的,為什麼不能拿出更有利的證據說明呢。熱錢是一方面,但我們是否有更好的對策能應對通脹呢?周小川行長的「池子」何時才能發揮它真正的作用。老百姓的錢袋子,什麼時候才能鼓起來。物價什麼時候才能降下來,這才是人們所關心的。
搜狐社區: 感受到發哥2010-11-15 20:16:19146540824
從根源上看,國家對此次通脹的調控能力是明顯有限跟不足的,沒有足夠的儲備。為了應對通脹問題,政府應加大在公共領域跟服務領域的投入,儘快解決收入分配問題,不能再盲目的追求GDP。
搜狐社區: qwertyy12wsd32010-11-15 18:45:12146535802
張健華的意思是,中國貨幣沒有超發,通貨膨脹和貨幣沒關係,和孔祥熙的說法一致
搜狐社區: c53b21a0c50f8c642010-11-15 18:58:01146536307
不懂什麼流量和存量,只知道美國人印6000億美元,大家都不樂意,說有影響,那我們增發幾萬億美元的錢就沒有影響了。
搜狐社區: nimabi1811172010-11-15 18:43:39146535754
相信這個世界的規律,沒有對與錯,只有因與果,不論你做出什麼事都要為之付出代價!再高明,也高明不過規律的懲罰!!!
搜狐手機網友2010-11-15 18:44:33146535786
美國做的,正是政府幾年來所做的。房價暴漲,物價飛漲。
搜狐社區: 000000000000012010-11-15 18:44:14146535774
狡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