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平民校長」尚鐳打開貧困生求學之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2-6 04: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12月04日 15:00   《北京考試報》

  當您在超市看見這位手提購物袋的老人,您不會想到,他年輕時曾是潛伏在敵後的紅色特工,策反國民黨海軍艦艇官兵的功臣;當您看見這位老人在路邊等待小販為他做一份燒餅夾雞蛋時,您不會想到,他曾是在海軍院校和多所地方院校任教的老教授;當您在北京京海研修學院的門口看見這位老人疏導學生離校回家時,您也許只會把他當成一位普通的校工,可他,就是這所民辦院校的創始人,新中國民辦教育事業的首批開拓者——尚鐳。

  退休后辦京海

  繼續老教授教書生涯


  尚鐳,85歲高齡,身材魁梧高大,精神依然矍鑠。僅從樸素的著裝和平易近人的言談舉止中,你很難看出他身上積澱著怎樣的歷史厚度。

  青年時代的尚鐳從偽滿統治下的東北逃亡到大後方。在逃亡路上,他被割據一方的「鬍子」當成日軍姦細抓住,險些被砍了頭。他和同學用一曲《松花江上》證明了自己流亡學生的身份,才最終脫險。他遠渡重洋,在英國皇家海軍學校求學,接受了馬列主義熏陶,領略了開放式大學先進的教育模式,為晚年開辦民辦學校奠定了理論和思想基礎。

  年輕的中共地下黨員尚鐳也在從上海到香港的隱蔽戰線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解放后,他重返東北,為組建新中國第一批海軍院校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還在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擔任教授時,尚鐳就開始接觸自考,「可剛開始教了幾年,我卻要退休了,感覺還沒教夠啊!」「繼續教書」這個想法從此在尚鐳心裡扎了根,並日益堅定。

  值此之際,自學考試的浪潮席捲而來,經歷過文革的尚鐳明白,那些經歷過衝擊、被時代所耽誤的人們,心中是多麼渴求一個再次學習的機會,這讓尚鐳找到了發揮餘熱的方向。他想辦一所「平民的大學」,讓所有想學習的人都能走進課堂。中山學院這個帶著幾分古意的民辦學校就這樣應運而生,它就是京海研修學院的前身。啟動資金只有一兩萬,最初的員工只有5個人,辦學的房子是租來的,而正是這樣一所學校,短短几年間,就「膨脹」到員工幾百人,陸續蓋起3座大樓,擁有6個辦學點,來這裡參加自考學習的考生達2萬餘人。

  沒錢上學

  打開貧困生求學之門


  雖然是民辦高校,但京海並不是一味「向錢看」。一天,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夥子推開了京海研修學院的大門,他衣褲破爛,腳上穿的鞋也開了口兒,隱約露出了腳趾頭。人窮卻志不短,他見了尚鐳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上學!」如此直爽的一句話,讓尚鐳不禁對小夥子產生了好感。「上學?好啊,先交了學費,就能辦入學手續了。」「我沒錢!」一個難題擺在了面前,這樣的學生收不收?收,無疑是賠本買賣;不收,他的求學夢想就會因此破滅。收!尚鐳下定決心最後拍了板。此後的日子裡,這個學生不但吃睡都在學校,還利用學校勤工助學的機會攢下了一點錢。如今,他已是人大一位博士生。可他輝煌人生的起點,正是從尚鐳的一句話開始的。

  像這樣的例子在學校員工的記憶中數不勝數。「這些學生大多是外地來京務工人員,手頭都不富裕,平民大學就是要讓這些人也能上得起學。」尚鐳的一句話不知為多少上不起學的年輕人打開了求學之門。但尚鐳的「憐貧」並非沒有原則,他只資助那些學習成績好、真心想要求學的人。「如果他前面的課程通過率高,最後幾門課的錢我就不要了。」說這話時,尚鐳大手一揮,讓人彷彿看到他當年的英武豪氣。

  尚鐳對學生大方,對自己卻「小氣」得很。京海一度將教學點擴建到6個。為了解每個教學點當天的工作情況,他常常吃過早飯就騎上自行車,奔波在各個教學點之間,一跑就是一整天,餓了就在路邊隨便買點什麼填肚子。雖然年歲不小,他卻從沒喊過一聲累。學院里的人一提起這件事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干自考和在普通高校不同,晚上五六點鐘還要給學生上課,來不及吃晚飯的他,最喜歡讓人捎個燒餅夾雞蛋。「你別說,燒餅夾雞蛋可好吃了,我就吃不膩。」提起自己這個小嗜好,尚鐳就像孩子一樣天真。這位「平民大學」的領頭人,生活上也是個「平民」。

  走好名師路線

  鑄造自考生璀璨明天


  生活可以簡樸,辦學卻容不得半點馬虎。尚鐳深知,有好教師才能教出好學生,才能吸引更多生源。從創辦伊始,京海走的就是「名師」路線,廣聘名牌大學的名牌教授,這些教授裡面,有些甚至很少為在校本科生教課,有些日後成為高校校長、院長的教學骨幹。尚鐳的原則就一條:無論是誰,只要講得好,給再高的講課費也要請。這招的效果立竿見影,在北京自考報名最火熱的那幾年,平均每七名自考畢業生中就有一位來自京海。

  在這些考生當中,不乏後來成為各行各業領軍人物的佼佼者,還有很多人成了自學成才奮鬥自強的典範,其中就有本報多次報道的舒翠蘭。因為不幸遭遇毀容,舒翠蘭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舒翠蘭回憶起初到京海時的情景:「尚鐳院長在開學典禮上,向老師和同學們介紹我,歡迎我並讓我免費入學,而且表達了他和全校老師對我的期望。當時,我感動得流淚了,我感受到了溫暖,同時也感到肩上的責任。」除了免除學費,尚鐳還安排老師專門照料她的生活和學習。在京海的這段時間裡,舒翠蘭一直在尚鐳的關懷下成長,不但重拾了生活的勇氣,而且還順利完成了學業,並最終成為一名首都志願者協會的工作人員。

  尚鐳退休后的20多年,是為自考事業奮鬥的20多年,是為無數考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20多年。而今,年事已高的他已經不再擔任學院的職務,卻經常回來看看自己用晚年的全部心血鑄就的京海。皓首的容顏,承載著他傳奇曲折的一生,而他現在最愛和人談論的話題,還是京海,還是自考。(實習記者:徐晗)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沙發
wazhh 發表於 2010-12-6 10:16 | 只看該作者
個案不解決問題,機制體制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