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衡的地動儀管用嗎?

[複製鏈接]

27

主題

106

帖子

6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ullboss 發表於 2010-12-3 0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衡的地動儀管用嗎?

                         ·方舟子·

  提起中國古代科學家,很多人馬上會想到東漢多才多藝的大學者張衡。而提
起張衡,人們馬上會想到他發明的地動儀。那個八隻蛤蟆對著八條龍張嘴的復原
模型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品,張衡的發明也因此深入人心,以致近年來每
有大地震,總能見到有人指責地震局:「張衡的地動儀都能預報地震,你們這些
地震專家怎麼這麼無能?」當然,張衡的地動儀不能也不是為了用於預報地震,
而是要能檢測到遠方發生的地震,既不能確定震中,也不能計算震級,比現在的
地震儀差遠了。

  地動儀早已失傳,它是否真能起到檢測地震的作用,也就成了一個謎。一百
多年來,國內外不少專家根據范曄《後漢書·張衡傳》上的簡單描述,設計了各
種模型,力圖復原地動儀。我們在中學教科書上見到的那個模型圖是其中最流行
的一個,是1951年由王振鐸設計的。但是所有這些所謂復原模型沒有一個能夠真
正用於檢測地震,不過是藝術品擺設。

  2005年,中國地震局的專家宣布他們經過三年的研究,建立了新的地動儀復
原模型,並第一次實現了驗震功能,通過了專家鑒定和國家驗收。他們在媒體上
聲稱地動儀新模型對河北唐山、雲南瀘西、越南孟藝發生的三次真實地震進行了
檢驗,聽上去頗令人信服。但是這三次地震分別發生於1976、2000和2001年,而
地動儀新模型在2005年才建成,怎麼可能對它們進行檢驗呢?原來地動儀檢驗的
不是真實地震的發生,而是實驗室里對真實地震的模擬,實驗的時候假定這些地
震發生在幾百千米之外。在該地動儀模型建成以後,中國境內每年都多次發生5
級以上地震,在該地動儀的檢測範圍(實驗用的「越南孟藝地震」是4.9級),
卻沒有聽說該地動儀模型檢測到哪怕一次。特別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北京有
震感,也沒聽說在北京展出的該地動儀模型檢測到(否則如此大事在其設計者於
2010年發表的有關地動儀的論文中不會不提)。所以,該地動儀模型的驗震功能
實際上並沒有經過真實地震的檢驗。

  今人具有張衡所沒有的物理學、地震學知識和現代工藝,動用了這麼多的人
力、物力、精力,也還無法實現地動儀的驗震功能,不能不讓人懷疑張衡的地動
儀是否真的管用。《後漢書·張衡傳》認為它是管用的,記載了這麼一個著名的
故事:有一次地動儀的機關發動,但是人們並不覺得地在動,京師(洛陽)的學
者都怪它亂報,幾天後信使來了,果然在隴西發生了地震,於是大家都佩服它的
巧妙,從那以後皇帝就讓史官記載地動發生的方位。

  但是這個記載很成問題。按《後漢書·張衡傳》所說,地動儀建成於陽嘉元
年(公元132年),張衡卒於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在此期間,《後漢書》只
記載發生過一次隴西地震,那就是永和三年(公元138年)的地震。一般認為地
動儀檢測的就是這次地震。但是《後漢書·五行志》說得很清楚,這次的隴西地
震在京師是有感的,破壞很嚴重,「裂城廓,室屋壞,壓殺人」,京師學者不會
對地動儀的機關發動感到奇怪,與《張衡傳》的故事矛盾。可見地動儀檢測的不
可能是這次地震。

  於是地動儀新模型的設計者提出新說,認為地動儀檢測的是更早一點的另一
次隴西地震,而且時間、地點很具體,是陽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
13日)的漢陽(現在的天水)地震。但是對這次地震《後漢書》並無記載,是設
計者根據幾處文獻牽強附會地推理出來的。《後漢書·順帝紀》記載陽嘉三年十
一月壬寅司徒劉崎、司空孔扶被免職,袁宏《後漢紀》更詳細地說是因災異被免
職的,清朝學者惠棟《後漢書補註》引《魯國先賢傳》稱司空孔仲淵在陽嘉三年
因地震被免職,於是設計者認為在陽嘉三年十一月壬寅發生了一次正史漏載的地
震,導致兩名高官被免職。明確提到地震的《魯國先賢傳》是已失傳的晉人編寫
的野史,不足為憑。事實上,《後漢書·周舉傳》提到司徒劉崎是因為旱災被免
職的,而不是因為地震。可見《魯國先賢傳》寫錯了。

  退一步說,即便《魯國先賢傳》記載可信,那麼它也沒有說地震的發生地,
又如何證明就是《張衡傳》中說的隴西地震呢?地動儀新模型的設計者從張衡
《四愁詩》里找依據,裡面提到:「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坂長。」便認
為是在思念漢陽發生的地震。這可就令人莫名其妙了。《四愁詩》是一首寫相思
的詩,有政治寓意,但沒有任何能夠與地震扯上關係的描述。除了「我所思兮在
漢陽」,還有「我所思兮在泰山」、「我所思兮在桂林」、「我所思兮在雁門」,
非要把它說成地震詩,難道在泰山、桂林、雁門也都發生過地震?其實張衡不過
是用泰山、桂林、漢陽、雁門來代表東南西北罷了。

  從地動儀建成到張衡去世,《後漢書》共記載發生過8次地震,但是這些地
震在京師全都有感,所以都不可能是《張衡傳》說的地震。史書漏載了發生在外
地的地震當然有可能,但是《張衡傳》所說的隴西地震是在京師學界引起轟動的
社會事件,沒有留下佐證就不合常理了。所以更可能的是,那只是為了說明地動
儀的神奇而編造的故事。中國古代的史書本來就是史實、傳說乃至神話混雜的。
也沒有任何記載能夠證明在張衡之後其地動儀起過作用。我們不必懷疑張衡曾經
建造出一台叫候風地動儀的儀器,但是沒有證據能夠證明、也沒有理由讓人信服
地動儀曾經發揮過驗震的功能,它很可能和今人復原的那些模型一樣,僅僅是個
無用的擺設。

  2010.11.29

(《中國青年報》2010.12.1)

(XYS20101202)

◇◇新語絲(www.xys.org)
沙發
wazhh 發表於 2010-12-3 10:04 | 只看該作者
那個方舟子真是沒事幹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