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學良為何沒有回大陸

[複製鏈接]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12-4 0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日戰爭中,中國的將領犧牲的人數遠超過日本太多了,死傷的軍士跟人民更是不計其數,但大伯張學良一直知道,第一個被暗殺的中國將領是他的父親,也是我的爺爺張作霖。當年 1928年,東北軍深知無法單獨對抗日本,需要盟友支持抗日,但當年每一個政黨或軍閥都只為發展自己而無力抵抗外侵,因為大伯張學良與爺爺張作霖遇見了孫中山先生,其所推展的主義深深影響了兩人,發現東北軍中沒有一個中心思想,因此才不容易管理。而日本人卻有著一個統一的想法想壯大日本,此時當爺爺想改變時,日本人不想看到那一天。

  大伯張學良在喪父之痛時,決定投靠國民黨蔣介石的徽下,其原因除了孫中山影響外,宋美玲也是主要勸服者,但未見國民黨能夠有力的驅趕日本,而專註在統一各黨派時,發生了西安事變企圖推動抗日戰爭,犧牲了五十多年的歲月以及東北所有的家業,在大伯有生之年始終也沒看到東北一眼,其內心之痛是不會表露於外,只能留下詞句以表心態,那詞句是大伯張學良寫的「不怕死,不愛錢,丈夫決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余年。」寫於199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由此話中即可看出大陸及台灣兩邊所給於大伯的壓力,在其表態后就批准前往美國與兒子相聚了。

  大伯張學良到美國定居后,大陸及台灣都有人前往探訪,但此時仍受著許多政治的約束及管制,大伯一直想見的人是其東北軍的左右手,但得知在文革時都被關監至死,內心中又有絲哀傷,連其一直挂念的四弟張學思也難逃殘害。中日戰爭沒死的卻逃不過國共內戰,派去美國的中方代表大伯張學良並不熟悉他們,想要見的人卻一直沒看到,對於返鄉之行而產生了疑慮。透過親友得知東北老家有些老房子都拆建了,大帥府也成了博物館,但也經歷了戰爭逃離的破壞,所有家園都已成公家單位所在,內心中大伯已認為往事已不再回憶了,連爺爺張作霖的老家也改名為盤錦了,此時大伯已放開了心中的糾結,接受了那新的一切。陌生的接觸內心深知必須放開那多年的祈望,走向現實真實的自己才是他的歸向。大伯只交代張氏後人有機會回去看看,去看東北瀋陽,到天津轉轉,上海北京走一走,西安就不要再去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1 12: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