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的現代化尚未完成"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0-11-30 2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國之聲 | 2010.11.30


中國的現代化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若沒有社會的現代化和福利國家的支撐,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可能持久。


德國《商報》11月29日發表前德國政府經濟顧問、經濟五賢人之一的貝爾特·呂魯普的文章,題為"中國的現代化尚未完成", 論述中國現代化的成果、問題與前景。

文章開頭回顧說,三十年前,中國在毛的繼任者鄧小平領導下開始了"四個現代化","從此,越來越多的生產、商品分配和服務領域向市場經濟的協調和決策過程開放。198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與世界其它國家相比排在第11位,位於阿根廷之後。三十年後,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國民經濟實體。"

作者認為:"令人驚異的增長成就表明,民主的國家制度既不是經濟現代化的前提,也不是其結果,市場經濟的協調也可以在沒有大範圍的生產資料私有制條件下運行。因為,在大多數較大的企業中,依然是國家說了算。此外,中國證明市場經濟原則是如何成功地用於貫徹民族的經濟政策目標的,尤其是對外經濟政策。隨著(中國)在世界市場的成功和貨幣儲備的增長,其地緣政治的自我意識也在增強。去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以失敗告終,美國總統面子掃地便是一例。"


經濟增長無法解決的問題

作者並不諱言中國現代化的缺陷,他寫道:"但是,看看令人印象深刻的宏觀經濟數據的背後,就暴露出一系列通過經濟增長本身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在深受農業影響的貧窮的西部省份與北部和東部的富裕省份之間存在著極大的貧富懸殊,導致強大的人口流動壓力。這種壓力要求10%的增長率,以便讓失業能得到控制。"

作者接著寫道:"中國的貧困人口明顯減少,糧食供給也已有了保障。但是,收入不平衡的現象增加了,因為低水平的就業者占就業人口的70%,他們的工資增加地相對較少。農業人口的收入狀況依然很不穩定,因為,在農村生活的人遠遠超過經營現有種植面積所需要的人口。持有農村戶口的人,即使遷居城市並在那裡生活工作多年,仍然常常被城市提供的社會福利如醫療保險或社會救助排除在外。

"教育和科學制度還無法符合與與西方在科學和技術上平起平坐的要求。此外,還有一個危險,中國人在進入富裕之前就已經進入老齡。1979年起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的後果是,人口結構在向很不利於增長的方式轉移。"

作者最後明確地指出:"中國將不得不學會,若是沒有社會的現代化以及福利國家的護持,工業化和整體經濟的成就是不會持久的。或許也就會走向民權人士所要求的'第五個'現代化,即民主化。"

編譯:林泉

責編:謝菲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沙發
wazhh 發表於 2010-12-1 11:55 | 只看該作者
早著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