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修證佛法---摘錄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11-30 07: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11-30 07:32 編輯

阿含經有十念法門。什麼叫念呢?就是對於心靈的一種訓練方法,訓練自己的心靈,採用「念」的方法。

十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也有人稱念安那般那,就是念呼吸與息,也就是現在密宗、道家的鍊氣法。中國道家講氣脈,都是受安那般那的影響。接著是念身,最後一個是念死。這十念包括了一切修持的方法。大乘佛法是以小乘為基礎,小乘做不到,免談大乘。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只要一個方法做得好修行就對了,一切的善也都成功了。得甘露味,是得無上佛法的法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心無所住之後,日久功課,真空自然生妙有,神通就來了,不騙你的啊!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盤槃。一切妄念都去了,羅漢的果位就達到了。自此一路下去,自然就到了涅槃的果位。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這一法,就是講念佛的法門。

這幾句是公式話,差不多十個法門之中,每個都有這幾句。我們學佛看不起小乘經典,又不作研究,這是不對的。現在的人都說:「唉呀!我是走大乘路子,不談神通。」少吹牛了!每個人都喜歡神通,而且喜歡假神通。絕對不理會神通的人,差不多可以頓悟了,那是大菩薩見地的人。其餘哪個不喜歡神通?嘴裡說不喜歡,心裡可不是那麼一回事。我們要嚴格地反省,既然好神通,那該如何求呢?要想得果位,佛告訴你只要一門深入,好好修持,都可以得到果位。

第一位法門是念佛。不是後世的念佛啊!後世的念佛法門,是由慧遠法師所創根據大乘經典的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凈土三經而來的。而這個十念中的念佛,可不是念阿彌陀佛啊!留給你們自己去研究。

第二個法門是念法。小乘的基礎,告訴我們人生無常、苦、空、無我。這就是法,先要了解清楚。小乘經典告訴我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最樂。這是法。人生八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這些都是法。

什麼叫念法?就是你專心用這些道理來體會人生,以及身心變化的種種。但我們儘管研究佛學,打起坐來,並沒有把佛學的道理,跟打坐用功合在一起,我說得對不對,看經時,唔!很有領悟,打起坐來還是坐在那裡哼啊哈的,這裡氣動,那裡氣不動的。佛法並沒有叫你搞氣脈,佛法是叫你窮理,正思惟,不是不可以思想啊!絕對可以思想,佛法的理,就是正思惟,正思惟就可得禪定。

第三個念僧。別以為是念和尚啊,那怎麼能算是念僧呢?念僧是至心皈依聖賢僧眾,一切聖賢僧,就是沙門,證道的果位上人。

第四個念施。什麼是念布施?禪宗所講:「放下!」就是內布施,什麼都放下了,把心中雜念妄想都布施掉,這樣也可以到家,可以得神通啊!這是佛告訴你的,是修法的大原則。更擴而充之,心心念念反省自己的過錯,把不好的心行通通去掉,起心動念一點錯誤都沒有,這就是念施。

第五個念天。天有什麼可念的?釋迦牟尼佛承認有天主的,甚至介紹了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二十八天。你們不要小看了天道,功夫、善行不到,還不容易升天呢!佛也承認有神仙,可以活到幾萬歲。怎麼煉成的?楞嚴經也告訴你了。佛並沒有說他們不對,只是說他們還沒有得正覺。因為他們沒有悟到本體,如果他們得了菩提正覺,就不叫外道了。人沒有善行的話,隨便你有什麼功夫也進不了天堂。佛對天道說得很詳細,譬如欲界天有多少天——當然並不在地球上,而是在另外一個星球。人死後想往生這個天道,還真不容易呢!至於人如何升到色界天道中去,除積善累德之外,還要靠禪定的功夫。四禪八定做不到,是升不了天道的。我們修行了半天,初禪都沒有到達,來生能再得一個人身都不容易。楞嚴經里已經告訴你,如何修定升到六欲天。

第六個念休息。這可不是光睡覺,而是萬緣放下。實際上真得休息就是禪定。真得休息,可以證果,為什麼?楞嚴經也告訴你八個字: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中國話 「歇」就是休息。大休息就可以證菩提。我們睡覺是假休息,身心皆空,萬緣放下,才是真休息。身也休息,心也休息,空也休息,把空的境界都休息掉了,那才叫大休息。所謂念休息,是要你行、住、坐、卧,隨時隨地,念念放下。

第七個念戒。這節另外專題再講。

第八個念安般。安般也叫安般守意。這個要注意了!非常重要。念安般就是念出息、入息、修持氣息。後來天台宗的止觀,講究出入息的方法,也就是從安般守意來的。安般守意不是釋迦牟尼佛創的,印度的婆羅門教、瑜珈術里早都有了,只不過佛用佛學的方法,將它與般若觀行融會在一起。傳到中國以後,又跟道家打成一片,守竅、鍊氣都與它有關係。中國的高僧,有神通證果位的那麼多,都同這個念安那般那有關係。修氣是非常重要的,你們生在這個時代,物質文明那麼發達,未來的時代更忙碌了,最好是採用這個方法,不走這條路子,修行想得果位很難,真的很難啊!

我們先插一段經文,增壹阿含經卷第七,安般品第十七,佛教他公子安般守意的方法:爾時世尊作是教敕已,便舍而去,還詣靜室。佛也是肉體之身,需要休息的。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今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是時羅雲即從座起,便往世尊所。私情上他們是父子;教儀上也是弟子之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為什麼一面坐?因為佛在打坐休息,所以行了禮后,坐在旁邊等著。須臾,過一陣子,佛出定了,下坐,羅雲退坐,趕快去問父親: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世尊回答說:善哉!善哉!羅雲,汝乃能於如來前,而師子吼問如此義。你現在問我這樣大的修行問題。汝今羅雲,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具分別說。這裡有四個字要注意:善思念之,意思是說,你懂了以後,還要去研究,不要只是盲目地迷信。方法我來教你,自己要好好地去研究。

世尊告日:如是羅雲,若有比丘,樂於閑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要注意!你們打坐坐不住,兩腿不爭氣,那不是「兩足尊」。如果兩腿的氣通了,你們的壽命可增加幾十年。

佛告訴我們,修行最重要的是正身。站著也能正身,睡也有睡的正身,吉祥卧、攤屍法都是正身的一種。

我們打坐做功夫沒有效果,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沒有「正意」;因為顛倒因果,把佛的成果結論,拿來當作自己的修持法。一上座,都想空,空什麼呢?你自以為這一下很好,空空洞洞的,其實,那正是「意」啊!是第六意識的境界。縱使你現在做到身體忘了,感覺到內外都是光明,也還沒超出第六意識的範圍。在楞嚴經里的五陰區宇中,還只屬於色陰的範圍,是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有些人靜坐在一片光明中,未來的事情也能知道,以為是「靈感」。你若學過唯識就知道,那是第六意識的反面,是所謂獨影意識的作用。境界多得很呢!因為你學佛,所以就會看到佛、菩薩,這是意識境界。拿小乘修證的理論來講,你意識沒有專一,沒有「正意」。所謂正意、正身、正言,三者都不可缺。換句話說,你處處在犯成,一般人隨便談戒,談何容易啊!你的心念意識,一點都沒有正,隨時都在造地獄種子的業,現行變成種子非常厲害啊!要特別注意。所以佛說,修持第一要正身、正意,意念專一。


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FoFa/FoFa08.html
日知而智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沙發
jiandao 發表於 2010-11-30 09:49 | 只看該作者
"第一位法門是念佛。不是後世的念佛啊!後世的念佛法門,是由慧遠法師所創根據大乘經典的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凈土三經而來的。而這個十念中的念佛,可不是念阿彌陀佛啊!"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3
jiandao 發表於 2010-11-30 09:51 | 只看該作者
"念安般。安般也叫安般守意。這個要注意了!非常重要。念安般就是念出息、入息、修持氣息。後來天台宗的止觀,講究出入息的方法,也就是從安般守意來的。~~~~生在這個時代,物質文明那麼發達,未來的時代更忙碌了,最好是採用這個方法~~~~"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11-30 11:33 | 只看該作者
Anapanasati 和煉氣無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11-30 23: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11-30 23:33 編輯

回復 jiandao 2樓 的帖子

老兄,看書要讀看幾行

現在再把十念重新討論。與本題「融會顯密圓通修證次第」,加以融會貫通。

第一「念佛」:這個念佛,並不是凈土宗的念佛法門,雖與凈土宗同一原則,但修法不同。據阿含經所述,這是心心念念仰慕、追隨、信奉、追求佛的成就,以佛來警策自己的一種法門。

慧遠法師創立凈土宗,採用凈土三經,其目的是求長生不死。慧遠在出家學佛前,學的是道家;後來覺得,道家求長生不死的修鍊方法不夠究竟,所以轉到佛法里追尋,結果找到了精誠一念,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他便採用這個法門,創立了凈土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說是長生不死,但沒有徹底「了」生死。要往生那裡再繼續修持,成就了以後,再到十萬世界度眾生。這是大乘路子,同時也包括了小乘的念佛法門。

此外,密宗的念佛法門最多,譬如毗盧遮那佛修法、普賢如來修法、上樂金剛修法、喜金剛修法等等,都是念佛法門。

這裡我所講的念佛,是廣義的,包涵極廣。狹義的,是凈土宗的念佛法門,那只是一個方法而已。

第二「念法」,也可以成就。現在一般人不能把學佛、佛學、佛教三者合一,真能合一,就是念法。譬如我們都知道無常、苦、空、無我、十二因緣,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最樂。這些學理就是法。我們只曉得這些學理,而沒有把這些學理,用到自己身心上,沒有和修證配合起來,這就沒有「念法」。

孔子所講「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也就是念法。把佛學的理,應用到身心上來,這是「念法」的法門。

第三「念僧」,念聖賢僧。如馬祖、百丈禪師如何出家?如何參禪?如何成道,或憨山大師的修持經過,我們佩服他們,模仿他們,就是念僧法門,先輩的聖賢們,走什麼路子,有什麼成就,我們依法修行,就是「念僧」。但現在的人們,非但不看前輩修行傳記,不學習他們的修行;即使看了他們的傳記,也用客觀的眼光去研究它,甚至批判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態度。

第四「念戒」。念戒也不容易,大陸上以前每個陰曆的初一、十五,必須誦戒,非常隆重。每個出家人自己犯了戒,逐一作懺悔,希望不要再犯。至於念戒,和誦戒不同,一條一條都要熟記於心,連開步走,或做任何事,都要念著成。這樣,你的行為,處處都是合於法度,心心念念如此,做得到嗎?戒又有遮戒、性戒的差別。因時間、地區不同,可以權宜變更的戒條,叫做遮戒。但是像殺、盜、淫這三大戒,是永遠不能違犯的,這些就是性戒。

念戒,就是隨時嚴重地告訴自己要守戒,看住自己的思想、念頭,只能起至善的念頭;至於壞念頭、惡念頭,絕對動都不能動,以免犯戒。

年輕人若真做到,七天規規矩矩念戒,一定會證沙門果。證了這個果位后,修持的路就好走了。但是,後世修念戒的人很少。

四無量心也在戒的範圍,經與戒是合一的。學密宗的人,守戒方面就更嚴謹了。每次修法,先修四無量心:眾生一切的痛苦,自己來擔;修法不為自己修,希望修成了以後能度眾生;所有的功德迴向眾生,自己完全不要。發菩提心、四無量心等等,這些都屬於念戒法門。最近到處都流行密法,東傳一個。西傳一個,但是基本道理都沒有。搞得我「可是無關卻有關」,只好不看了,實在看不下去。真正的密法,在心理的行為,道德的反省上,都是非常嚴肅的。一般人聽到密宗,都想到男女雙修,把密宗給糟蹋了,也糟蹋了佛法。任何一個宗派,都不是這麼簡單的。

第五「念施」。施即布施,念舍,一切都要舍,如拾得引用彌勒菩薩偈子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這也是布施。念施談何容易!大乘佛法第一個講布施,布施最難修。中國文化中提到遊俠的仗義疏財,財物拿出去沒當成一回事;自己沒有錢,卻要給人,這也算得上是施。我們一般的施,往往是有條件的,不是求功德,就是求名利。如能一切都舍,舍到最後就空了,那就證到了空。這個法門還包括很多。

第六「念天」。西方宗教有天堂之說,那是正確的修天道,不是不對,不要看不起西方這個法門,學佛的人,不應該對西方宗教有偏見。金剛經上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各個宗教的真理,都是對的,只是證道的程度有深淺,表達方式不同已。況且佛教小乘,也有念天法門。

怎麼修「念天」呢?說起來難為情,我們一般人修持,死後能不能升天,還是個問題,更別談往生西方了。蘇曼殊說:「升天成佛我何能,幽夢無憑恨不勝。」

由「念天」來說,與我們有絕對切身的關係;四禪八定最高的果位,並沒有脫離三界天。所以真想成佛,跳出三界外,可真太不容易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6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1 00:42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0-11-30 10:20
回復 jiandao 2樓 的帖子

老兄,看書要讀看幾行



thanks a lo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